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叄> 天無絕人之路:吐谷渾時來運轉

天無絕人之路:吐谷渾時來運轉

2024-10-08 18:52:56 作者: 九皋寒叟

  東突厥滅亡之後,北方的少數民族因為吃不飽肚子,紛紛歸降,可西邊和西南的少數民族政權,還是不買李世民的帳。

  吐谷渾、吐蕃、高昌等國就是其中的代表。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先來說說吐谷渾吧。

  想當年,隋煬帝一聲令下,隋朝鐵騎縱橫千里,把伏允可汗趕得雞飛狗跳不說,還把吐谷渾的地盤納入大隋版圖,隨後設置了河源、西海、鄯善、且末(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州且末縣)四郡,正式接管了吐谷渾全境。遺憾的是,沒過多久,隋朝便陷入無休無止的內亂之中,伏允可汗趁著大隋無暇西顧,趁機漸復故地,占據著青海和甘肅等地。

  李淵做了皇帝之後,曾經派遣使者前往吐谷渾,要求伏允可汗幫他教訓盤踞在涼州的李軌,伏允可汗二話不說,領著精兵就把李軌狠狠捅了一刀。

  有趣的是,李世民做皇帝之後,伏允可汗對李唐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想要我們去朝貢?沒門兒!想要搞邦交關係?沒門兒!

  按理說,伏允可汗願意投靠李淵,說明他對李唐政權沒什麼反感,可他又不願意買李世民的帳,連面子工程也不願意照顧了,說明是對人不對事啊。不僅如此,伏允可汗還多次出兵騷擾唐朝的邊境,行為猖狂至極。

  李世民很無奈,大唐當時確實窮得叮噹響啊,像這種不聽話的小弟,能不教訓的就不教訓,能晚點教訓的就晚點兒教訓。為了強行挽回尊嚴,李世民還是給伏允可汗寫了一封信,希望他可以來長安會面,雙方坐下來好好聊聊。

  伏允可汗答應得非常爽快,這讓李世民有些受寵若驚。

  事實證明,伏允可汗就是一個滿嘴跑火車的人物。

  在他的眼裡,承諾、信義什麼的根本不算數。他確實從老巢出發了,可前往長安開會的是一位不知名的下屬,他本人則帶著軍隊順道劫掠了鄯州(今青海省西寧市附近),然後大搖大擺地回家去了。

  李世民蒙了,完全看不懂伏允可汗的套路。

  打又打不得,罵也不能罵,李世民只好下詔譴責,說伏允可汗不太講究,希望他可以來長安道個歉,這事兒就算揭過去了。誰料想,伏允可汗居然稱病推辭了,還厚顏無恥地為兒子向李唐皇室求婚。

  事實上,李唐已經過了創業期,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可是把公主遠嫁到西域換取和平,已經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不過,李世民還是決定為伏允可汗破個例,畢竟,用一個宗室的公主就能讓吐谷渾臣服,這筆買賣倒還划算。

  李世民:讓你的兒子來長安迎親吧。

  有趣的是,伏允可汗再一次放了李世民的鴿子。

  啥意思?難道要李世民把公主送到吐谷渾去?

  李世民怒了,他派遣中郎將康處直前往吐谷渾宣旨,嚴厲譴責伏允可汗背信棄義的行為,並威脅道:吐谷渾這次不來,以後就別再想和大唐和親了。

  據史料記載,伏允可汗對李世民如此敵意,除了腦子不太靈光之外,還受到了國內主戰派大臣天柱王(天柱是吐谷渾的部族)的挑唆。被李世民教訓之後,伏允可汗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搶了蘭州和廓州(今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隨後又扣押了大唐使者趙德楷,李世民前後調解了十多次,這才讓趙德楷返回長安。

  伏允可汗和李世民就這樣糾結了將近十年的時間。

  貞觀八年(634)六月,李世民突然下旨:封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為西海道行軍總管,左驍衛將軍樊興為赤水道行軍總管,統率邊境地區以及契苾、党項兩族的兵力進攻吐谷渾。早不打晚不打,為何偏偏選擇在貞觀八年(634)六月開打?

  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鄯州刺史李玄運給李世民報告了一個重要的消息:吐谷渾人在青海湖養了一批寶馬,如果唐軍奇襲成功,就可以獲得這些馬。

  事實上,寶馬的名字叫青海驄,前面已經說過。

  地球人都知道,李世民是愛馬之人。不過,打仗不是兒戲,如果說發動戰爭是為了獲得吐谷渾的寶馬,甚至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恐怕朝臣會把李世民噴到抬不起頭來。因此,李世民就算是奔著寶馬去的,也不能和屬下明說。

  身為領軍主帥,段志玄明白老闆的意思嗎?

  貞觀八年(634)七月初二,段志玄和吐谷渾的軍隊爆發了軍事衝突,大唐大獲全勝,唐軍一直追擊了吐谷渾軍隊數百里地,最終駐軍在青海湖的附近。當時,段志玄下令在離青海湖三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不再繼續前進,至於想幹什麼,段志玄也沒有明說。

  有趣的是,吐谷渾方面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迅速派人將青海湖周邊的戰馬全部驅逐到了青海湖的西邊。

  段志玄沒有任何部署,反倒是軍中的副將,也就是後來因為「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的讖言被李世民處死的李君羨發現了其中的貓膩。當時,李君羨自己帶兵來到青海湖之南的懸水鎮,與吐谷渾大戰了一場,可繞著湖跑了一圈,李君羨似乎並沒有看到戰馬,最終只牽回來兩萬餘頭牛羊交差。

  事實證明,李世民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段志玄雖然打了勝仗,可還是被李世民罷了官,李君羨雖然有功,可並沒有得到李世民的認可。

  貞觀八年(634)十二月初三,李世民再次下詔:封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總管,王道宗為鄯州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沫道行軍總管,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刺史高甑(zèng)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並突厥、契苾之眾,大舉進攻吐谷渾。

  有兩個小細節值得說一下。

  細節一:這是一個非常豪華的主帥陣容。

  李靖是大神級的存在,數年前,他率領團隊滅了東突厥,隨後被封為尚書右僕射,後來又退休在家。李世民此次起用63 歲的李靖,意圖耐人尋味,再加上侯君集、李大亮等人,憑他們的實力,走到哪裡都可以讓敵國寸草不生。

  細節二:大軍出征的時間是十二月。

  要知道,十二月正是寒冷的冬季,而且還是在西部大漠作戰,北風呼嘯,雪花飄飄,糧食、甲仗、被服等戰略物資成了大軍取勝的關鍵因素,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吐谷渾雖然也面臨著寒冷的氣候,但是人家畢竟是主場作戰,對地理位置的熟悉,糧草的儲備,都比唐軍更為保險。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雖然早就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可將軍們似乎是因為天氣的原因,打得並不是很積極。一直到貞觀九年(635)閏四月,李道宗才率先在庫山正面擊敗了吐谷渾的軍隊。

  伏允可汗算是明白了,吹牛皮、耍無賴沒問題,可他的勢力範圍也就局限在青海湖一帶,當著唐軍的面,他毫無招架之力,只能徹底服軟啊。伏允可汗決定向西逃跑,逃跑之前,他派人將草原上的野草全部燒光,以此來斷絕唐朝騎兵的馬料,讓他們知難而退。

  自從去年入冬以來,寒冷的天氣讓將士們疲憊不堪,再加上千里奔襲,軍中怨言非常多。李世民的愛將們意見非常一致:不能孤軍深入。

  關鍵時刻,侯君集站了出來,他說道:「兄弟們,咱們不能重蹈段志玄的覆轍啊,他本來打了勝仗,卻放了吐谷渾一馬,因此軍隊剛剛回到鄯州,吐谷渾士兵就已經到了城下。如今敵軍戰敗之後抱頭鼠竄,連探馬都已經撤離,吐谷渾君臣離散,此時不乘勝追擊,以後必定後悔。」

  總結陳詞就是:斬草要除根。

  大軍主帥李靖當機立斷,將麾下的軍隊分為兩路:李靖、薛萬均、李大亮為北路軍,由北路切斷伏允可汗通往祁連山的退路,並迂迴至伏俟城;侯君集、李道宗為南路軍,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渾軍隊。

  貞觀九年(635)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手下的將領薛孤兒在曼頭山大勝吐谷渾的主力大軍,還弄死了一批吐谷渾的部落首領,俘獲了大批牲畜,為大軍及時補充了食物。

  貞觀九年(635)四月二十八日,李靖等人在牛心堆(今青海省西寧市的西南)和赤水源(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東南)再一次擊潰吐谷渾。

  據史料記載,赤水源一戰打得非常辛苦。

  薛萬均、薛萬徹率領騎兵衝鋒,被吐谷渾的大軍包圍,兄弟二人被槍刺中,身受重傷,跌下戰馬之後徒步參戰,隨從的騎兵傷亡過半。左領軍將軍契何力率領數百名騎兵前往救援,拼盡全力才把薛萬均、薛萬徹給救了出來。

  與此同時,侯君集、李道宗率領南路軍在杳無人煙的地區行軍兩千餘里,途經無水無草的破羅真谷(今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東南)的時候,大軍只能化冰雪為水,勉強充飢,條件非常艱苦。幸運的是,他們在五月追上了伏允可汗,兩軍激戰,唐軍連戰連捷,伏允可汗不得不繼續狂奔。

  隨後,李靖率領各路軍馬穿越積石山(今青海省瑪沁縣,屬於崑崙山脈)、且末,一直抵達吐谷渾的西部邊境。

  前方探馬傳來消息:伏允可汗已經逃到了突倫川附近,按照這個趨勢下去,這小子估計會逃奔到于闐(tián)(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附近)。也就是說,唐朝的騎兵部隊像攆狗一樣,將伏允可汗一直攆到如今的國境線附近。

  接下來怎麼打?就此罷了,還是繼續追擊?

  大將契何力表示,他已經殺紅了眼,得知伏允可汗的準確定位,契何力嚷嚷著要去斬盡殺絕,可小夥伴薛萬鈞卻攔住了他:「老兄啊,我們之前就是輕敵冒進,這才被人家捅了兩刀,且行且收斂啊!」

  契何力咆哮道:「吐谷渾人沒有城郭,隨著水草的遷移而流動,如果不趁他們聚居在一起時襲擊,等到他們四處遊蕩,怎麼能搗毀他們的巢穴呢?」

  契何力親自從軍中挑選了一千多個驍勇善戰的騎兵,隨後直逼突倫川,薛萬均看到戰友們都奮力而為,自己也不甘落後,率部隨後緊隨。

  此時,征戰的大軍已經長途奔襲了數千里地,無論是體能還是精神狀態,都已經到達了極限,將士們幾乎是咬緊牙關,才堅持下去。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要面臨沙漠缺水的現狀,無奈之下,唐軍只好拿胯下的戰馬開刀,茹毛飲血。

  寫到這裡,只能感嘆一句:真的是天佑大唐啊。

  伏允逃跑的時候,居然帶了數十萬匹牛羊馬匹,這些是他的全部家當,可以用來保全族人的性命,以求東山再起。然而,這些牲畜也成為伏允的累贅,以至於他的行軍速度非常緩慢,始終甩不掉唐軍。

  據史料記載,李靖的大軍在突倫川附近追上了伏允的主力部隊,兩軍爆發了騎兵的主力交鋒,伏允的牙帳最終被唐軍攻破,數千名吐谷渾士兵被誅殺,唐軍獲得了二十多萬頭牲畜,大軍頓時氣勢如虹。

  唐軍步步緊逼,伏允可汗已經陷入絕境之中。

  事實上,當外族入侵時,最容易引起政權內部的動盪,吐谷渾也沒逃過這個歷史的宿命。而真正葬送伏允的,恰好是他的兒子,大寧王慕容順。

  隋大業三年(607),慕容順以吐谷渾王子的身份前往隋朝朝貢,正巧碰到隋煬帝對吐谷渾動手,他因此被扣押在長安城,這一住便是多年。後來,隋煬帝收編了吐谷渾的地盤,隨後任命慕容順為新的吐谷渾首領,並責令吐谷渾貴族尼洛周輔佐他。

  遺憾的是,慕容順還沒到達都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尼洛周就被人幹掉了。想想看,慕容順在國內沒有任何根基,就算回家也是個傀儡,運氣不好的話還會被族人殺死,於是乾脆橫下一條心,留在了隋煬帝的身邊。

  唐朝立國之後,李淵為了拉攏吐谷渾勢力,決定將慕容順送回去,至於回去做太子還是做什麼,李淵就管不著了。此時,伏允已經收復國土,並且新立了另外一位太子,慕容順的地位便顯得非常尷尬。

  曲折而又悲慘的一生,讓慕容順悶悶不樂,心生怨恨。

  眼下,李靖率領唐軍橫掃吐谷渾全境,快要亡國滅種,吐谷渾百姓惴惴不安,紛紛將怒火撒到伏允可汗和天柱王的頭上,慕容順拉攏了幾個親信,暗中策劃了一場政變,殺死了天柱王,隨後率領部族投降了李靖。

  伏允可汗遭逢意外的打擊,不得不率領一千多騎兵倉皇出逃,臨走之時並沒有帶多少家當,不到十天的日子,伏允可汗就被走投無路的部下殺死。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李唐的將領們用實踐證明了先祖們的鐵血意志。

  慕容順成為吐谷渾的新一任大汗,正式匍匐在李世民的腳下。

  李世民似乎有先見之明,他覺得慕容順沒能力擺平國內的部族勢力,於是讓李大亮率領數千名精兵留在吐谷渾協助慕容順。

  令李世民沒想到的是,慕容順很少在國內生活,支持他的勢力並不多。再加上兩國剛剛爆發了亡國滅族的戰爭,吐谷渾的百姓安穩之後,便開始仇恨李唐政權,而慕容順為了自保,又一味地依附李世民,沒過多久就被族人刺殺身亡。

  用悲摧兩個字來形容慕容順的一生,實在是很恰當。

  想當年,隋煬帝為了處置吐谷渾的地盤,設置了四個大郡,如今李世民滅了吐谷渾,又該如何呢?有趣的是,李世民沒有任何安排,打完了仗,將軍們回朝交旨,該升官的升官,該得賞的得賞,至於吐谷渾,還是保持原樣。

  新的可汗叫慕容諾曷缽,是慕容順的兒子。

  貞觀十年(636),李世民封他做了河源郡王,讓他繼續掌管吐谷渾。李世民的決定莫測高深,按照後續的歷史發展來看,李世民很可能意識到西南邊陲的吐蕃政權正在強勢崛起,想要扶持吐谷渾的殘餘勢力,把他們視為緩衝地帶。

  然而事情的真相,誰又能知道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