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沒有原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的功課和課外閱讀平衡發展

如何讓孩子的功課和課外閱讀平衡發展

2024-10-08 18:03:33 作者: 劉小軍

  很多家長好不容易讓孩子對閱讀產生了興趣,開學之後,繁重的學業卻頻頻打亂孩子的閱讀計劃。究竟是將閱讀進行到底,還是讓孩子將所有精力集中於功課上?

  小涵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明年就要面臨小升初考試。小涵的媽媽十分反對他讀課外書,害怕他讀了「閒書」,心會變「野」,導致學習成績退步。

  一天放學回家後,小涵一頭鑽進自己的房間,悄悄關上門。媽媽起了疑心,找藉口讓小涵和她一起去超市,誰知她喊了幾遍小涵都沒聽到。媽媽推開門,發現小涵正趴在桌前津津有味地讀著一本書。她走進去奪過來一看,是一本厚厚的小說。媽媽一怒之下,把小說撕得粉碎。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會因為讀多了課外書而偏科,可實際上教科書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教給孩子所有知識,課外書是教科書的補充和延伸。課外閱讀能給予孩子全面的營養,孩子有了足夠的閱讀量,理解能力就能大幅提高,學業反而會進步飛速。因此,教育專家建議,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每天至少要保證20~30分鐘的閱讀時間。

  若確實發生了孩子因痴迷於課外書而對功課造成影響的情況,家長也不要發怒,這是可以引導的。比如,用小遊戲將學習與課外書結合起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媽媽陪著七歲的晴晴看完了一本有趣的故事書,之後她們玩起了一個小遊戲。媽媽迅速說出書中的某個名詞、某句話,晴晴翻開書,耐心地找了起來。晴晴找到對應的那句話便大聲朗讀,媽媽隨機圈出這句話中的某個詞語,讓晴晴默寫出來,之後再結合這個詞語造句……

  孩子如果問:「媽媽,我能先讀會兒書再寫作業嗎?」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學校功課是首要的,必須先做完作業才能看課外書。最好在孩子小學階段,課業不太繁重的時候引導孩子大量閱讀,提升孩子的眼界,這也是為之後的學業打基礎。

  然而,隨著孩子年級升高,家長又開始擔心:孩子功課那麼忙,很難保證孩子課外閱讀的時間,應該怎麼辦?閱讀固然要變成孩子的每日必修課,但家長可「彈性」對待。首先,閱讀的內容不可拘泥,時間充裕就去讀艱深長文,時間短就選擇淺閱讀。閱讀的形式也不必局限於文字,可選擇收聽有聲讀物等。

  

  如果實在擠不出太多時間,就要慎重為孩子選擇閱讀材料。例如,一位媽媽每天都會讓孩子誦讀一首古詩詞,這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日積月累下來,孩子也能背很多首古詩詞了。

  為了讓孩子將閱讀習慣堅持下去,家長要定期為孩子制定一些伸手就能夠著的閱讀小目標,比如每學期讀完10本書,這樣,孩子才會主動找時間去閱讀。

  想要徹底解決孩子功課和課外閱讀平衡發展的問題,家長得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具體可參考以下建議:

  1.利用好碎片化時間。

  有的家長會讓孩子隨身帶著課外書,利用早上上學前,或乘坐交通工具的空閒時間去閱讀。利用這些碎片化時間,積少成多,也能大有收穫。

  2.提高課內作業效率,節省時間。

  讓孩子明白,校內時間必須好好利用。聽課效率高,就免除了課後複習、背誦默寫的時間;高質量完成作業,就免除了修改、重複抄寫的時間;做作業時寫字速度加快,花在作業上的時間就越來越少。如此一來,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就增多了。

  3.免除沒必要的興趣班。

  課外小灶、興趣班一多,孩子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閱讀了。這時候家長要做好權衡,寧願免除一些不必要的興趣班,也要給孩子留出整塊的閱讀時間。

  4.尋找合適的閱讀工具。

  比如說用自己的手機下載一些軟體,幫助孩子規劃日常課程學習和課外閱讀,並和孩子一起定期做閱讀打卡,這會讓孩子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當然,無論家長計劃得如何周全,生活中卻常常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比如,家長在與孩子一起制定日程表的時候,不要將時間都填滿,最好空出一些時間。這些時間可以用來彌補孩子被「侵占」的課外閱讀,也可由孩子自主安排。

  其實,在繁重的學業之餘,讓孩子保持閱讀習慣,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和享受,能有效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