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誠信的榜樣
2024-10-08 18:01:36
作者: 劉小軍
所謂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就是待人處事要真誠講信用。對孩子來說,誠信就是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古有「曾子殺豬」教導家長要言出必行,立信於人前。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很多成長的經驗是需要言傳身教的,不能將教導的責任一味地推給老師。家長對孩子的誠信教育應從幼兒時期開始。
有位單身離異的父親,曾就親子問題在某論壇發帖求助網友分析到底是誰的過錯。他曾向兒子承諾道:「如果籃球比賽得獎,就買一雙喬丹代言的運動鞋作為禮物送給你。」最後,孩子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率領隊友奪得冠軍。父親卻以家庭困難為由,買了一雙假喬丹籃球鞋送給兒子。兒子一氣之下,將這雙籃球鞋剪壞扔在了父親面前。
大部分網友紛紛指責父親,認為他失信於兒子,才引發孩子的舉動。父親辯解道:「孩子已經很大了,難道他不應該在父親家庭離異、生意失敗、經濟困難的時候表現得更懂事一點嗎?為什麼不說是孩子的要求太任性呢?」
很多家長都像這位父親一樣輕易對孩子許諾而不考慮諾言踐行的可能性,目的大多是為了讓孩子努力取得成績,於是就開出空頭支票。
托馬斯·戈登認為:「青春期孩子反叛的不是其父母,而是對抗他們的權力。如果父母從孩子出生起就可以較少地依賴於權力,更多地依賴於非權力的方法來影響孩子,那麼孩子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就沒什麼可反叛的。」家長與孩子立下約定的方式,就是一種「非權力的方法」,這種約定方式是建立在雙方平等的條件下。如果家長能夠言而有信,完美實現曾對孩子許下的每一個承諾,孩子也能夠看到一個講道理的家長,並且有利於親子間的溝通,孩子便不會輕易做出叛逆的舉動。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生養孩子,就有權利對孩子進行管教,孩子一切都得聽從自己方能顯示出威嚴。其實不然,家長的威嚴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隻有「言必出,行必果」,才能在孩子面前展現出威嚴。記住,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隨便說出口,說出的話就一定要做到。一個誠信的家長,他的孩子也必定是一個講誠信、有原則的人。
《錢江晚報》曾報導了一則新聞:因為父母不兌現承諾,12歲女孩離家出走。
小燕之前一直隨奶奶生活在安徽老家,11歲時才被父母接到浙江上學。爸爸媽媽曾向她承諾:「期末考試全部90分以上,帶你去看海。」這句話一下點燃了小燕學習的激情,她整整努力了一個學期,終於達成了目標。當她拿著成績單,滿懷希望地等著爸爸媽媽實現承諾時,父母的一句話卻讓她分外委屈:「這麼冷的天,看什麼海啊!」
小燕越想心裡越不是滋味,決定離家出走,回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她背著背包悄悄溜出門,幸虧在路上遇到好心人,報了警,警察將小燕送回了家。
原來是因為小燕媽媽覺得現在天氣冷,海邊風大,擔心小燕會被凍感冒,才沒帶孩子去海邊。爸爸被小燕的哭鬧弄得不耐煩,就罵了她幾句,結果引發了出走風波。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最終爸爸媽媽當著警察的面,對小燕說:「等天氣暖和些,一定帶你去看大海!」
爸爸媽媽一句輕飄飄的承諾,小燕卻為此辛苦奮鬥了一個學期,最終達成目標。當小燕興沖沖地找爸爸媽媽兌現承諾時才發現,這麼久以來,隻有自己將這個承諾當真,就如同被當頭淋下了一盆涼水,令小燕失望至極。
可能家長隨口說出承諾隻是為了讓孩子努力奮鬥,隻要讓孩子達成目標就好,不管之後孩子的反應。這樣的行為卻會極大地讓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讓孩子不會再對家長有所期待,甚至會成為孩子童年記憶中永遠的傷痕。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擁有誠信的人才會更受大家的尊重。如果家長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便各種哄騙,說完就忘,一張張空頭支票就會讓孩子失去對他們的信任。家長有誠信,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高大的形象,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也成為一個看重誠信的人。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家長有必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是在學校裏還是在社會上,誠信遠比成功更重要,講誠信才會讓人立於不敗之地。
家長在教導孩子時,一定要告訴孩子千萬別為了出風頭、好面子等原因而不假思索地答應別人的請求,在那之前,必須認真考慮下面的問題:
1.要對別人的請求有所了解。
了解這件事的具體要求是什麼,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這件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要想當然地就做出承諾,要對自己的諾言負責任。
2.難以抉擇的事不要斷然拒絕,也不要滿口答應。
如果自己對能否完成這件事情沒有把握,也沒有去做這件事的心理準備,但是他人又特別需要幫助時,可以和對方說:「這件事做起來有些困難,但是我可以試試看能不能幫上你的忙。」
3.拒絕難以做到的事。
明確知道自己辦不到的事情就不要承諾,因為如果承諾無法兌現,反而會招來對方的怨恨、責怪。輕易承諾不僅收穫不了友情,最終還會失去真誠的愛和友情。
4.說話算數。
說出的話再想收回來就難了。家長要教導孩子說到就要做到,哪怕事後發現自己說的話想要實現有些困難,也要努力兌現。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和家長學的,家長誠信做人,孩子也會誠信做事,給子千金不如教他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