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4-10-08 17:46:23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443.羅馬尼亞加入戰爭及其淪陷
1916年仲夏,三國同盟的運氣壞到了極點。德國突破凡爾登防線的努力失敗了;英國和法國在索姆河(Somme)取得勝利;義大利擊退奧地利對特倫蒂諾(Somme)的侵略,並在朱利安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之間取得重大戰果。奧地利和德國的最終失敗似乎已經不可避免。就在這個重要節點,羅馬尼亞加入進來,成為第7個對三國同盟宣戰的國家。(229)羅馬尼亞的目的就是實現國家統一,解除奧匈帝國對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和其他地區幾百萬羅馬尼亞人的統治。
羅馬尼亞的行動又為戰爭增添了許多悲劇。俄國官員中親德派的背叛令羅馬尼亞失去了俄國的支持,羅馬尼亞這樣的小國很快就被德軍摧毀,大片領土被德軍占領。(230)
羅馬尼亞的淪陷給德國帶來了完全不同的局面。德國對歐洲大陸的掌控似乎有了保證。
444.德國求和;威爾遜總統對參議院發表演說(1917年1月21日)
1917年發生的重大事件有俄國革命及其造成的俄羅斯帝國的解體和美國加入戰爭。但是在講述這些事情之前,我們必須要談論一下交戰國關於和平和戰爭目的的討論,因為這標誌著1916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
和談是由三國同盟開啟的。同盟國以勝利者的姿態提議召開一個所有參戰國家參加的和平會議。協約國拒絕參加這樣的會議,除非德國和奧地利說明他們希望結束戰爭的條件。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威爾遜沒有理睬同盟國的提議,要求所有的參戰國家明確表明「他們各自對結束戰爭的條件和他們認為能夠確保戰爭不再發生或不再激起類似衝突的滿意措施」。
對於這樣的要求,同盟國只是簡單答覆,並沒有就結束戰爭的條件提出任何明確的說法。協約國政府卻對威爾遜總統的提議給予了積極回應,就他們戰爭的目的進行了詳細闡述,並宣布「恢復比利時、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政府,獲得戰爭賠款;同盟國從入侵的法國、俄國和羅馬尼亞領土撤軍並給予合理賠償……返還以武力或違背人民意志從協約國手裡搶走的省份或領地,解除對義大利、斯拉夫、羅馬尼亞、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的外來統治;解放土耳其暴君的血腥統治下的人口……將歐洲從普魯士軍國主義分子的貪婪殘暴中解放出來」。
1917年1月22日,威爾遜總統在對美國參議院發表的歷史性演說中闡述了構成永久和平基礎的原則,並表達了美國願意加入其他國家中來保證這些原則的實現。其中和平的原則與條件包含以下幾點:(1)「政府所有正義權力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絕對不存在將臣民當作私有財產從一個政權交給另一個政權加以統治的權力。」(2)「沒有國家可以將其政策強加給別的國家或人民,每個民族都應該自由決定自己的政策和發展道路,不受限制、威脅和束縛,無論小國還是大國,都應如此。」(3)對海軍和陸軍加以限制,對所有以戰爭為目的的海軍和陸軍軍備加以限制;世界上的文明國家成立一個聯盟來保證所有國家的和平和權利。
協約國和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關於公平和永久和平的條款其實揭示了世界大戰的真正問題,也揭露了這場前所未有的世界衝突的深層原因;如果以公正、充分和最終的和解為目的,那麼揭示了鬥爭的真正原因,就能得出恰當的結論。
關於成立國家聯盟來維持世界和平的提議,威爾遜總統說道:「很難想像美國人民在這樣的偉大任務中不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在道義上不能對即將面臨的挑戰逃避責任……美國人的使命和責任就是將自己的權威和權力賦予所有其他國家,以此保證世界的和平和正義。」
威爾遜此時明確表露了美國人民應該在戰後積極參與國家聯盟或國家聯邦的籌建,以此維護世界未來的和平和保護所有國家的自由。但是他們很快就要扮演更大、更需要自我犧牲精神的角色。
445.德國政府宣布其恢復不受任何限制潛艇戰的決心(1917年1月31日)
我們前邊已經講過美國和德國之間的潛艇爭議(第439條)。德國政府曾給予美國承諾:不會在不顧及船員和乘客安全的情況下用魚雷擊沉過往的郵輪。但是德國對這樣的承諾只有選擇性地遵守了一年半的時間。隨後德國向美國發去照會,表示德國立即取消對使用潛艇的限制。這意味著:所有船隻,無論是中立國還是敵國,只要進入地中海或英倫三島的指定區域都會被擊沉,而不考慮船上人員的安全問題。(231)
美國政府對這一驚人公告的回覆是給德國駐美大使伯恩斯托夫(Bernstorff)發放遣送回國的護照。(232)這意味著兩國斷交。在一場莊嚴和誠摯的演說中,威爾遜總統向國會通報了自己所採取的措施。這次國會演說其實就是向德意志帝國政府發出的警告,不要一意孤行。
446.德國尋求與墨西哥結盟以反對美國
德國政府罪惡的潛艇政策激起了美國人民的強烈憤怒,而這時的德國外交大臣齊默曼(Zimmermann)發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的一封指示信函更是加劇了這種憤怒的情緒。指示信的落款日期是1917年1月19日,信的具體內容為:「2月1日,我們打算開始實施不受任何限制的潛艇戰政策。當然我們還是要盡力讓美國保持中立。如果這樣的努力未能成功,我們提議按照以下原則與墨西哥結成同盟關係:雙方戰和一道,榮辱與共。我們將給予墨西哥財政支持,而墨西哥方可以重新獲得新墨西哥城、德克薩斯和亞利桑那。你應該將上述內容轉達墨西哥總統,但要嚴格保密,我們不久肯定會和美國爆發戰爭。建議墨西哥總統主動與日本溝通,使其立即支持我們的計劃……務請告知墨西哥總統,德方實施的無限制的潛艇戰將會保證英國在幾個月內不敢輕舉妄動。」
這封令世界震驚信函的公開,再加上德國之前宣布恢復無限制潛艇戰的政策,讓美國必然地加入了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作戰。
447.俄國革命(1917年3月15日)
就在美國等待機會參加大戰的時候,世界的目光被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革命所吸引。1917年3月5日,統治俄羅斯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的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被逼退位,俄國建立臨時政府。(233)所有政治和宗教犯罪都獲得大赦。成千上萬流放西伯利亞和關押在監獄裡的人員都重獲自由。人民被宣布獲得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普選權得到確認。立憲大會即將召開。世界各地的自由主義者對俄國革命的消息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美國直接承認俄羅斯新政府並歡迎她加入世界自由國家的大家庭。
不幸的是,自由的藥劑太過猛烈。俄國人民一旦從獨裁統治中解放出來,有些過於陶醉。他們陷入一種迷茫的狀態中。成百上千的德國間諜穿過邊境線潛入俄國境內煽動叛亂、製造混亂和鼓動叛國。臨時政府雖然採取了果斷的行動,但是還是沒有阻止俄國陷入混亂狀態。俄國軍隊也是陷入了混亂和迷茫之中。關於俄國的崩潰和她作為一個軍事力量從世界大戰中被排除,我們在後文中將詳細介紹。
448.美國加入戰爭(1917年4月6日)
1917年4月2日,威爾遜召集參眾兩院召開特別會議,就兩個月前德國恢復無限制潛艇戰的政策進行討論。威爾遜說:「德國新的政策將所有限制都拋到一邊——德軍會對所有船隻,不分國籍、屬性、運載的物資、目的地、任務,在事先不予警告和不考慮船上人員安危的情況下加以擊沉……就連開往比利時對喪失親人和遭到沉重打擊的醫療船隻和救助船隻都不放過,毫無人性和道義可言……目前,德國對商船發動的潛艇戰就是對整個人類的宣戰。」
總統建議國會「宣布德國政府的行徑實際上就是對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的挑釁和戰爭,美國應該正式作為交戰國加入對德作戰」。
威爾遜繼續說道:「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些事實,我們要為世界最終的和平以及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全人類的解放而戰;國家無論大小,人民無論何地,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府形式的權利。世界必須為民主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國會和美國人民都被總統的發言所深深打動。4天之後,即1917年4月6日,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已經在參議院獲得通過的決議,宣布德意志帝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及人民之間進入戰爭狀態。美國做出了重大決定,美國人民雖然對戰爭沒有那麼大的熱情,但是這次卻懷著無比的決心和正義良知加入了世界大戰。
美國加入協約國是對協約國所進行的正義戰爭的肯定,也是最終勝利的保證。得到這樣的消息,英國在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上空將美國星條旗和英國國旗同時懸掛,據說「這是第一次有外國國旗在如此顯眼的位置與英國國旗同時飄揚」。
幾周之後,美國第一支遠征部隊在潘興將軍(General Pershing)的率領下在法國登陸。(234)美軍受到了被戰爭摧殘的法國人民的熱烈的歡迎與感激。
449.1917年發生的其他事件
美國4月份做出參戰的決定後,這一年剩餘的時間裡都是在為實際參戰做著準備。美國海軍中的精英部隊都被運送到了歐洲海域。1000萬21—31歲的年輕人登記在冊,從中精心挑選組建了一支50萬人的精銳部隊。這一年初秋,為招募新兵,又組建和準備了16個兵營,每個兵營可以容納4萬士兵。為了解決備戰和組建龐大的艦隊以替代被德軍艦艇摧毀的船隻、建造上千艘飛艇,以及為協約國提供高額的貸款等支出,國會投票決定籌措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這些龐大的費用是通過增加賦稅和銷售國債來解決的。
1917年的夏秋兩季,在歐洲的各條戰線上都在進行著軍事活動。在西部戰線,陣地戰還在繼續,法國和英國部隊都在進行著艱難而又耗資巨大的進攻,但是敵軍的封鎖線並沒有突破,直到這一年結束,他們在這條戰線上仍然沒有獲得任何軍事上的優勢地位。
在東部戰線,俄羅斯到仲夏時已經完全解體,俄國軍隊也分崩離析。到處宣揚自由,而對於農民出身的俄國士兵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做出自由的選擇。成千上萬俄軍士兵離開戰場,返回到自己的家園。俄羅斯帝國像軍隊一樣解體了。芬蘭、烏克蘭和其他地區都與彼得格勒(Petrograd)斷絕關係,建立了獨立的共和國。在彼得格勒建立的臨時政府被推翻,權力轉到布爾什維克(Bolsheviki)手中。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人列寧和托洛茨基開始與同盟國進行和平談判。布爾什維克提出的原則是「不割地,不賠款,各民族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到年底時,這些和平談判仍在進行。
俄羅斯的瓦解給義大利帶來嚴重的後果,它使得同盟國可以將大批兵力轉移到義大利邊境。同盟國對義大利發動的進攻突破了義大利的防線,義大利軍隊撤回到皮亞韋河(Piave River),並將自己在過去兩年艱苦的山地戰中奪得的領土全部放棄。威尼西亞的一部分也被入侵者奪走。(235)
在亞洲的土耳其,英國軍隊在這一年中取得了重要的進展。1917年初春,英國人攻陷了底格里斯河上的巴格達(236),隨後又占領了下美索不達米亞。到年底,英軍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得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自公元637年被薩拉森人占領後,除了12世紀曾短暫地被十字軍統治外,一直掌握在穆斯林手中,英軍攻陷耶路撒冷後,使這座聖城又恢復到基督教世界的統治之下。
在海上,德國對世界過往商船的無情打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協約國和中立國的上千艘船隻被擊沉,成千上萬平民的生命被奪走。但是這樣的反人類和非法的戰爭行為對德國的打擊要比對其敵人的打擊還要大。它對人類良知構成了嚴重挑戰和威懾,最終使得整個文明世界都反對德國的暴行。
450.1918年發生的事件;11月11日,停戰協定
1917年末,德國和俄國革命領導人的和平談判仍在進行,而已經土崩瓦解的俄羅斯帝國此時在面對敵人時陷入了非常無助的狀態。東部戰線的壓力得以解除,德軍統帥部立即將大批軍隊從東線調到西線,希望在美國的援兵到來之前取得軍事上的優勢地位。隨著德軍在法國的兵力增強,3月末,德國對巴黎和英吉利海峽的港口發動了期盼以久的軍事打擊。同時,德軍在距離巴黎75英里已外的地方用遠程大炮開始了對巴黎的轟擊。幾天後,德軍的一枚炮彈落在巴黎的一座教堂上,這裡正在進行耶穌受難日的大型集會,德軍的炮彈造成了75人喪生,90人受傷。
面對德軍的恐怖進攻,法軍和英軍都傷亡慘重,然而他們仍然在苦苦支撐。形勢岌岌可危。駐紮在法國的由潘興將軍領導的美國士兵都願意服從協約國最高統帥福煦將軍(General Foch)的調遣。同時美軍向美國政府告急,請求立即派兵馳援法國。為了響應駐法美軍的請求,美國政府加緊運輸兵力,每個月都有大約25萬人從美國運往法國,直到戰爭結束前,美國在法國的軍隊人數超過了200萬。歷史上從未有過向國外投送如此大兵力的行動,而這也幸虧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協助和在海上對德軍潛艇的巡邏才得以實現。
整個春天到初夏的幾個月里,德國不斷發動攻擊並取得了進一步的戰果。但是到了6月中旬,德國因為前面的軍事行動而消耗了大量的兵力,而美軍的兵力此時卻大為增強,人數上的優勢現在轉移到了協約國這一邊。戰局發生逆轉,協約國開始全面反攻,德軍退回到馬恩河以後,興登堡戰線的強固防禦工事也被協約國軍隊突破,德軍開始從法國大撤軍,一直退到比利時邊境。
隨著西部戰線的局勢開始對德國不利,德國其他戰線上的盟友也開始面臨著災難。在巴勒斯坦,英國軍隊在艾倫比將軍(General Allenby)的率領下,在歷史上著名的大決戰中幾乎全殲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大馬士革(Damascus)和貝魯特(Beirut)等重要城市都落入英國手中(10月2日—9日)。大約在同一時刻,在馬其頓戰線,法國和塞爾維亞聯軍大敗保加利亞的軍隊,並在9月底前迫使保加利亞求和。盟軍開出的求和條件就是保加利亞無條件投降。
保加利亞退出戰爭,再加上敘利亞的投降和西部戰線的嚴峻形勢,迫使德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同時通過威爾遜總統提出的「海陸空三軍」停戰協定(10月5日)。停戰協定是和平談判的先兆,和平談判以美國政府的14條提議為基礎,中心思想就是威爾遜總統在多次演說中所提出的民族自決權。
威爾遜總統和協約國之間經過多次照會往來之後,和平談判的權力被移交到法國的協約國最高戰爭委員會手中。事態發展很快。10月末之前,慘敗的土耳其人就簽署了等同於無條件投降的停戰協定(10月30日);4天之後,奧匈帝國由於自己在義大利駐軍的潰敗和君主統治的迅速解體,也向協約國尋求類似的停戰協定。與此同時,在凡爾賽的協約國最高戰爭委員會也制定了德軍停止敵對行動的方案,德國政府被告知福煦元帥會接受德軍正式代表就停戰協定的條件進行溝通。11月8日,星期五,德國代表團來到了福煦元帥的司令部,福煦元帥代表盟軍向德國提出了停戰協定的條款,並要求德國政府在下周一(11月11日)上午11點之前做出決定。在離協約國提出的最後期限的幾個小時前,德國特使簽署了這份停戰協定。其中的主要條款有:(1)德軍立即從所占領的國家撤軍,撤軍期間不得傷害所在國家的民眾和損壞財產,並撤退到萊茵河以東6英里以內;(2)德國海軍的全部潛艇和其他船隻必須全部投降;(3)宣布放棄《布加勒斯特條約》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Treaties of Brest-Litovsk)中的權利;(4)立即遣返協約國戰俘和平民,返還從入侵國掠奪的全部財產,並補償占領區的損失。
這些停戰條款實際上就等同於德國的完全無條件投降,並使德國在休戰期屆滿後也不可能恢復敵對行動。
在停戰協定簽署前不久,德皇威廉眼看自己的統治世界的夢想破裂,便逃往荷蘭尋求避難。他令德國陷入了動亂、革命和完全無政府的混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