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4-10-08 17:46:20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433.奧地利王儲遇刺;「致命十二天」

  如前所述,奧地利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關係走向緊張和危險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事態飛速發展。奧地利王儲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cis Ferdinand)和妻子在視察新近併入奧地利的波士尼亞省時遇刺身亡。(208)奧地利指責塞爾維亞官員就是刺殺事件的幫凶,並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209),而通牒中的一些要求對作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塞爾維亞來說,是根本無法接受的。奧地利要求塞爾維亞48小時之內給出答覆。塞爾維亞在答覆中做出了妥協,同意了其中大部分條款並提出將其中一些無法答覆的內容提交海牙國際法庭或由一些歐洲強國進行仲裁。奧地利對於這樣的答覆表示無法接受,在德國的支持下,奧地利向塞爾維亞宣戰。(210)

  奧地利的舉動在歐洲各國引起了震驚和恐慌。英國、法國和俄國聯合行動來阻止奧地利,並要求將整個事件提交到沒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歐洲強國或海牙法庭進行仲裁,因為奧地利進攻塞爾維亞肯定會加速歐洲戰爭的爆發,俄國也不可能坐視不管;一旦塞爾維亞崩潰,那將意味著德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勢力將難以動搖。但是德國拒絕了歐洲各國的提議,堅持要求由奧地利和塞爾維亞自行解決,任何其他歐洲國家都不得干預。

  奧地利實際上已對塞爾維亞發動進攻,俄國已開始調動軍隊反擊這個二元帝國。德國便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12小時內解散集結的軍隊。俄國對此沒有做出回應,德國於是向俄國宣戰。

  與此同時,德國詢問法國首相維維安尼(Viviani),如果俄國和德國交戰法國是否會保持中立。法國的回覆是:「法國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採取適當行動。」德國幾乎立刻就穿過了法國邊境。(211)8月2日,德國向比利時發出最後通牒,宣布德國的目的要穿過比利時領土進攻法國,並承諾如果德國軍隊在比利時境內沒有遭受比利時反抗,她將保證比利時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但同時,德國警告比利時政府如果德國軍隊受到了任何形式的阻撓,德國政府將把比利時視為德國的敵人。比利時國王阿爾伯特(King Albert)在大臣們的支持下做出英勇決定,首先提醒德國比利時會恪守中立,拒絕允許德國軍隊穿越比利時境內,並表示比利時政府「如果接受了德國的提議就是犧牲了比利時國家的尊嚴同時背叛了自己對歐洲的責任和義務」。德國軍隊立即攻入比利時境內。

  

  德國侵犯比利時將英國也捲入了戰爭。(212)8月4日,英國駐柏林大使接到政府指示通知德國政府如果當晚12點之前德國入侵比利時的行動不停止,英國政府將「採取一切措施來保證比利時的中立地位和德國遵守自己曾經簽署的協定」。德國首相貝特曼·霍爾維格(Bethmann-Hollweg)勃然大怒,對英國政府採取這樣的行動「只是為了一紙空文的『中立』字眼」感到痛心和驚訝。

  德國對英國最後通牒的回覆是德國軍隊進入法國會「以最快速、最輕鬆的方式,從而能夠保證德國的軍事行動能夠儘早給敵人以決定性打擊」,英國立即宣戰出兵。

  就這樣,在奧地利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過去只有十二天後就驚動了英國、法國和俄國政府,8月4日,歐洲五個強國全面開戰。「人類歷史上最為悲慘的戰爭大劇」就此開始。

  第二節 戰爭中的重要事件

  434.侵犯比利時

  德國的戰鬥計劃非常簡單。在法國從她的盟軍那裡獲得支援之前,迅速將其擊潰;德國軍隊攻占法國的時候,奧地利牽制俄國,使其無法參與到德國和法國的戰爭中來。但是法國邊境針對德國的防線,從瑞士到盧森堡,都固若金湯,突破這些防線至少要耽擱向法國挺進的德國軍隊幾星期的時間;於是德國向比利時政府提議讓德軍不受任何阻擋地穿過比利時。面對這樣無理的要求,比利時斷然拒絕,德國軍隊不顧國際法和國家間的條約強行攻入比利時。德國首相貝特曼·霍爾維格自己都承認德軍的罪行。霍爾維格向德國國會宣布入侵比利時的聲明中說道:「先生們,我們現在的行動必須執行,在這個行動面前,法律已毫無意義。我們的軍隊占領了盧森堡後,很可能已經進入比利時的領土。先生們,這可能有悖於國際法則。但是我必須聲明,一旦我們的軍事目標達成,我們現在所犯的錯誤都是值得的」(213)。

  德軍軍隊向前推進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比利時列日(Liège)的堅固的工事。幾天之後,這個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的防禦工事,就被德軍猛烈的炮火夷為平地。

  比利時的抵抗激起了德國人的暴怒,他們開始了「恐怖」(Frightfulness)作戰,目的就是恐嚇比利時人民並令比利時人向德國屈服。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裡面只要有人反抗德軍進攻,都遭受到洗劫或焚燒,成百上千平民——男人、女人、孩子——統統遭到無情的殺戮。他們控制不了的人,都被槍殺。傳教士也難以倖免。比利時著名的魯汶(Louvain)大學和圖書館遭到大肆破壞,大半個城市被燒為灰燼。全世界對德國的這些罪行感到驚恐,因為人們都認為文明政府的軍隊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時代已經過去,而這樣的逆天暴行在自從十三年戰爭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比利時的英勇抵抗有著重大意義。她對德軍的阻擋雖然短暫,但是她迫使德國給了法國集結軍隊的時間,讓他們能夠投入到與侵略者在法國北部與巴黎之間的對抗中去,而且它也給了英國派出小規模精銳部隊支援其盟友的時間。正是因為有了比利時的頑強抵抗,才使得後來的馬恩河(Marne)大捷成為可能。

  435.「馬恩河奇蹟」(1914年9月5日至9日)

  德國入侵者在法國-比利時陣地受到了英法聯軍的頑強抵抗,但是他們的抵抗被突破了,勝利的德軍向巴黎進逼。法國政府逃往波爾多。看似1870年的一幕即將重演。但是就在德軍將要攻至巴黎的時刻,法國將軍霞飛(Joffre)在馬恩河南岸停止了撤退,就在1400多年前法蘭克人及其盟軍阻擊匈奴王阿提拉的地方,法國給德國入侵者施以難忘而又災難性的打擊。德軍撤退至埃納河(Aisne)附近,並在此挖掘工事準備固守。

  馬恩河會戰在世界決定性戰役中理應占據一個絕對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拯救了法國,也拯救了歐洲大陸免受德軍的統治,因為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法國失去了馬恩河,俄國也將很快被德軍擊敗,那麼德國在歐洲大陸的軍事和政治統治將會穩固地建立起來。

  436.爭奪英吉利海峽的港口

  德國挺進巴黎並將法國徹底擊敗的計劃沒有實現。現在他們盡最大努力向大海挺進,以圖控制英國對面的海峽港口。如果這些港口落入德國人的手中,英國自然會面臨危險的境地。為了防止這種災難,英國及其盟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軍隊快速投入海港保衛戰中。英國軍艦在海上不斷巡邏來支援陸地作戰。在佛蘭德斯(Flanders)地區,水閘被打開,大片土地被湮沒——低地國家一個古老的防禦策略。包圍英吉利海峽港口的戰鬥漫長而又艱苦。這些戰鬥是在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最為血腥的戰鬥。(214)被德皇恥笑為「不值一提的小部隊」的英國軍隊,通過自己英勇頑強的行動,將這一輕蔑的綽號變成了一枚不朽的榮譽徽章(215),然而最後還是幾近全軍覆沒。儘管德國人到達了奧斯坦德(Ostend)附近海域並控制了比利時境內狹長的海岸地帶,但是他們在爭奪自己的主要目標——英吉利海峽最狹窄處的港口加來(Calais)和布洛涅(Boulogne)時卻遭受了重創。

  437.西部戰線

  在馬恩河會戰後以及保衛英吉利海峽港口戰鬥的尾聲,德國軍隊基本上仍然駐紮在法國和比利時的領土上,並修築了一條長達470英里從瑞士一直延伸到北海的戰壕。而德軍戰壕的對面,協約國軍隊也修好了戰壕。人類戰爭史上還從沒有把戰線拉得如此之長的戰鬥。在雙方的壕溝、防空洞和鐵絲網之間,出現了一條從幾百碼到幾英里不等的狹長地帶,這裡被稱作「無人地帶」(No Man’s Land)——一個足以體現這場戰爭悲劇的名字。

  在一年半的時間裡,法國在英國和比利時小規模軍隊的幫助下,沿著狹長的戰線阻擊德軍,與此同時,一支新的人數大約有幾百萬的英國軍隊被集結、訓練和武裝起來。隨後,英、法、比聯軍全力守衛陣地,直到1917年初美國加入了對德作戰,200多萬美軍被運送到法國。

  西部戰線3年的戰爭本質上屬於一場包圍戰。成百上千門大炮小炮不斷地向敵軍的陣地發射,直到很多「無人區」的陣地上到處被炮彈打得千瘡百孔,從照片上看就好像月球上的火山口一樣坑坑窪窪。德軍和協約國軍隊都發起了多次進攻,試圖突破敵軍防線或將敵人擊退到防線之後,但是3年過去了,除了少數幾個地方的德軍受到一些衝擊外,大多數陣地還是和戰爭開始時相差無幾。

  西部戰線的陣地戰足以寫入人類軍事史的史冊,但是我們關注的不止這些。我們會按照時間的順序簡要地講述德軍發動的一場進攻和英國發起的另一場進攻,這兩場戰役都因雙方的全力以赴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38.東部戰線;俄軍的逆轉和勝利(1914—1915)

  我們現在將目光轉向東部戰線。就在德國威脅巴黎的時候,俄軍派出兩支軍隊進入東普魯士並進逼柏林,以此來支援法國。其中的一支軍隊幾乎被德國將軍興登堡(Hindenburg)全殲(216),而另一支俄軍隨後也撤回到邊境地區。

  俄軍在東普魯士的失敗被他們在加利西亞(Galicia)對奧地利的勝利所補償。(217)3支奧地利大軍被擊潰,30萬奧地利士兵被俄軍俘虜。奧地利的軍事力量幾乎陷入徹底崩潰的境地。但是隨著德國人的營救,局勢很快就得到了扭轉。同盟國(Central Powers)的大勝(218)拯救了奧地利,並嚴重削弱了俄國的軍事實力。俄國西部的大片區域,包括波蘭在內,都落入到德國人的手裡。像西部戰線一樣,東部戰線也最後也陷入了僵持,交戰雙方進入到陣地戰階段。

  戰爭持續了一年半,最後德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都沒有實現其主要的作戰目標。(219)法國和俄國雖然都遭受到了可怕的打擊並失去了很多領土,但是兩國都沒有被擊垮。

  439.「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1915年5月7日)

  1915年2月4日,德國政府宣布協約國的商船進入到英倫三島附近指定海域都會被擊沉,「對船員和乘客造成的危險,不可能總會被避免」。這意味著這些商船在沒有得到警告的情況下就可能被德軍擊沉。

  德國政府的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人道法則,而且是對國際法的踐踏,國際法明確禁止在任何情況下對商船或乘客發動襲擊,必須保證乘客和船員的人身安全。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嚴重警告,如果德國的行動造成美國公民的傷亡,德國將承擔「嚴重後果」,但是德軍潛艇還是直接在沒有事先警告的情況下擊沉了商船並傷及了美國公民的性命。1915年5月1日,德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在美國報紙上發表聲明,提醒所有人不要乘坐英國郵輪「盧西塔尼亞號」(Lusitania)從紐約前往英國港口,並恐嚇說德國潛艇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擊沉該艘郵輪。沒有人注意到這一警告,因為沒有人相信任何文明的政府會做德意志帝國威脅要做的事情。

  1915年5月7日,載有2000多名船員和乘客的「盧西塔尼亞號」郵輪行駛到靠近愛爾蘭海岸的水域時,遭到了德軍潛艇發射的魚雷的襲擊,1000多名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乘客落水身亡。

  這一可怕的罪行激起了文明國家的恐懼和憤怒,美國要求德國政府立即停止這樣的行為,並保證德軍潛艇未來的行動要完全遵守國際法的要求。但是經過漫長的等待和無數次外交照會的交換後,德國政府最終做出了這樣的保證;「如果過往郵輪不試圖逃跑或者進行抵抗,德軍潛艇不會在不警告和為船上平民提供安全的情況下就將郵輪擊沉」(220)。

  德國後來撤回了這樣莊嚴的承諾成為了美國在1917年初加入協約同盟國一方參戰的直接理由。

  440.義大利加入戰爭(1915年5月23日)

  義大利儘管是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的成員,但是她並沒有加入德國和奧地利一方對外作戰,因為她相信對塞爾維亞的戰爭是奧地利的侵略行為,而義大利認為三國同盟是共同防衛而不是共同侵略的同盟,因此,她不想援助自己的盟友。

  實際上,義大利和奧地利的同盟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同盟,因為奧地利一直以來都是義大利的敵人。與其幫助奧地利擴大統治範圍和提升她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和軍事實力,義大利更希望利用機會收回義大利未曾收復的領土(221)。義大利政府開始和奧地利談判,希望奧地利從義大利未曾收復的領土上撤軍。但是雙方並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這樣,便形成了一條新的戰線。在接下來兩年多的時間裡,這條新的戰線上基本上都是艱苦的山地戰,義大利軍隊從奧地利手中奪回了很多渴望已久的土地。(222)隨後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災難,我們後邊會專門介紹,義大利從敵人手裡奪回的土地再次失去,甚至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441.1915年東南方的戰爭;塞爾維亞和土耳其

  1915年結束時,德國在西部和東部戰線上的作戰目標都沒有實現。然而在東南方的戰線,德軍在1915年年末完全實現了自己的計劃。她希望在這裡確保奧地利和德國在巴爾幹地區的統治並保持自己通往波斯灣的鐵路能夠暢通無阻。所有一切都是憑藉著德國對塞爾維亞的恐怖戰役和對土耳其在保衛達達尼爾海峽的援助下取得的。

  塞爾維亞在這場戰爭開始時所面臨的形勢是這樣的:在1914年戰爭開始的時候,奧地利入侵塞爾維亞並攻陷了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經過艱苦的奮戰後,塞爾維亞重新奪回了首都並將奧地利人趕出了塞爾維亞的領土。德國隨後趕來支援奧地利,奧地利和德國聯軍再加上一支保加利亞的軍隊——保加利亞也加入了三國同盟——很快就粉碎了塞爾維亞的抵抗。(223)塞爾維亞軍隊向南逃到阿爾巴尼亞山區,遭受了寒冬和暴風雪的折磨後,倖存的塞爾維亞軍隊在科孚島(Corfu)藏身。塞爾維亞成了另一個比利時。與塞爾維亞並肩作戰的門的內哥羅也經歷了同樣的劫難。

  1915年末,協約國又遭受了其他的不幸,這讓他們的處境更加艱難。年初,英法軍艦駛抵君士坦丁堡試圖武力迫使達達尼爾就範的行動遭受了災難性的打擊。(224)聯合艦隊的失利同時伴隨著陸地作戰的失敗(225),其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軍隊尤其引人關注。經過如此巨大的艱難和慘重的損失後,協約國軍隊被迫撤退。(226)

  於是,「德國實現了其在近東擴張的夢想及中歐帝國的構想,這個帝國面向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溢出馬爾馬拉海(Marmara)進入小亞細亞,德國通過鐵路把柏林、維也納、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把漢堡(Hamburg)和安特衛普(Antwerp)與蘇伊士運河和波斯灣連接起來。德國在經歷了兩次失望之後最終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真正的勝利」(西蒙茲)。

  442.凡爾登—決不讓他們通過

  在戰爭的第3年,也就是1916年,最具軍事重要性的事件就是德國在西部戰線對法國凡爾登(Verdun)發動的進攻,這是持續了近一年的真正的陣地戰。(227)俄國已經被擊敗,德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形勢得到了鞏固,她想在這個時候再次對法國發動進攻,希望突破法國的防線或粉碎法軍的鬥志,在英國新的援軍到來之前把法國徹底擊垮。

  德國的進攻目標是法國古老的堡壘凡爾登。進攻在年初開始。法軍的作戰口號是:「他們休想通過凡爾登。」德國人在第一輪進攻過後,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推進極其緩慢,隨後法國轉守為攻,很快將德軍從其占領的法國領土上趕了出去。德軍戰死、受傷和被俘的人數據估計超過了25萬人。這是法國僅次於馬恩河大捷的另一場勝利。(22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