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義大利的征服與統一(前367—前264)
2024-10-08 17:42:09
作者: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42.羅馬為公民創造了一個新等級;卡厄瑞的例子(前353)
本章將會講述許多關於羅馬公民的事情,所以以羅馬新創造的一個公民等級來開始是最合適不過了。(10) 我們已經看到,奪取維愛之後,羅馬人兼併了南伊特魯里亞的一大部分領土(第39條)。這些領地的羅馬化以及羅馬權力在這些地區的威脅性的推進導致了若干伊特魯里亞城市的起義,其中就有卡厄瑞。起義很快就被鎮壓下去,起義的首領受到了懲罰。但是,卡厄瑞人卻得到了寬大處理,因為在羅馬遭受高盧人的破壞時,這個城市為維斯塔貞女和羅馬神明的聖物提供了一處避難所(第40條)。他們的政治獨立的確被剝奪了,他們的領土也被羅馬兼併了,但是,他們可以管理自己的地方事務,還享有羅馬公民的所有私權,只不過沒有在羅馬擔任公職或在大會上投票的權利。(11)
43.羅馬地方自治體系的開始
現在,羅馬政治家在決定卡厄瑞同羅馬的關係上所做的遠不止創造一個新的羅馬公民階層或者等級這麼簡單。他們已經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創造了一種新的地方自治體系。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確實知道(12),羅馬從沒有以她對待卡厄瑞的方式來對待過一個被征服的城市。阿爾巴隆加(拉丁姆居於領導地位的城市)被攻占時,國王們尚未被驅逐,據信,這座城市被摧毀了,那裡的居民作為一個整體都遷入了羅馬,同羅馬人融合在了一起。維愛於公元前396年(第39條)被攻占時,大部分居民被殺死或賣作奴隸,被征服的群體被徹底瓦解,仿佛從來就沒有存在過。
現在,應當承認,羅馬不能通過因循這兩種政策中的任何一種讓自己崇高起來。然而,在對待卡厄瑞的問題上,她忽然幸運地想出了一種新的統治策略,這使得她能夠把一座又一座被征服的城市併入自己不斷增長的領土之中,直到她吞併了整個地中海世界為止。這一策略就是著名的地方自治體系,因為,羅馬的作家們賦予了一座擁有像卡厄瑞一樣身份的城市以自治市的名字。
如果在我們看待這個體系時,就像它已經存在於我們今天的政治體系中的話,我們將會對這一地方自治體系的基本特徵有著徹底而深入的了解;因為,就其基本原則而言,我們所謂的地方自治體系便是從羅馬那裡繼承而來的。我們政府體系中的自治市或自治城鎮就是一座這樣的城市,它位於這個國家內部並成為該國的構成部分,它在國家授予的特許狀下運作,可以選舉自己的行政官,並在國家或多或少的監督下,管理自己的地方事務。基本原則是地方自治,然而要在上級機關的指導下開展工作。這個自己的地方政治生活沒有受到遏制的城市成了一個更大政治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這種形式的政府讓人同時具有地方主義和愛國主義,既熱愛自己所在的城市,又對城市所在的共和國事務有著興趣並感到驕傲,它在義大利的形成可以用西塞羅的話加以證明,他說:「我認為,每個自治城市的市民都擁有兩個祖國,他既是其中一個的當地人,又是另一個的公民。我將永不否認自己對家鄉的忠誠,也永不會忘記羅馬是我更加偉大的祖國,阿爾皮努姆(13)(Arpinum)只是羅馬的一部分。」
我們現在所要表達的是羅馬地方自治體系在自由的自治政府發展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些想法。這是羅馬的偉大之處,也幾乎是她對憲法政治史的獨有的貢獻,而且是繼法律體系(第190條)之後,她贈予文明的最好禮物。
44.拉丁城市的反抗(前340—前338)
自治市的這種統治策略首先被羅馬大規模地用在了拉丁姆附近的城市上。我們已經看到這個地區的小城邦在歷史初期是怎樣形成著名的同盟,即拉丁同盟(Latin League)的,而羅馬則是其中的領導者(第5條)。一開始,這種聯合看起來有點像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它是希臘擊退波斯人後,雅典與其伊奧尼亞(Ionian)盟友一起形成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開始在同盟中扮演著雅典在提洛同盟中所扮演的角色。她利用自己起初與拉丁城鎮之間平等同盟的地位使自己成了他們事實上的主宰,拉丁城鎮也由盟友變成了附庸。他們對這種狀況不滿意,並作出決定,羅馬應該放棄她事實上正在行使的最高統治權。因此,它們向羅馬派出一個使團,要求它們之間的聯合是一種完全平等的聯合。為了這個目的,使者們建議,將來執政官中的一位應該由拉丁人擔任,一半的元老院成員應該從拉丁國家中選出來。羅馬成為共同的祖國,所有的一切都在羅馬名義之下。
羅馬的元老們聽到使者們的這些要求,都感到驚訝和憤慨。「啊,朱庇特!」執政官之一的提圖斯·曼利烏斯(Titus Manlius)在向神明的雕像致辭時喊道,「您難道能夠容忍陌生人在您的聖殿裡做執政官和元老嗎?」(14)
拉丁盟友的要求遭到了拒絕,戰爭隨之而來。經過3年左右的艱苦戰鬥,叛亂被鎮壓下去。羅馬解散了拉丁同盟,並重新確立了她與其成員之間的關係。這個著名解決方案的本質是,大部分城市——有幾個,三或四個,保留了它們的獨立——變成了不同等級的自治市;也就是說,它們被剝奪了主權,它們的領地也成了羅馬領土的一部分,但是,它們保留了自己城市的憲法,還被允許在羅馬國家內部繼續作為具有自治政府的獨立社會而存在。有些自治市的居民立即獲得完整的羅馬公民權,然而,其他自治市的居民卻只能獲得部分的公民權。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這些具有半公民身份的人(15)也全部被允許獲得城市的完整權利。
羅馬現在已經開啟了走向偉大的征程。她已經奠定了一個國家的基礎,該基礎不像這個世界之前看到的任何東西,她是一個有巨大擴張能力的國家。「簡而言之,由政治家開創的自由政策使得羅馬城邦具備了統一義大利和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能力。」(16)
45.薩莫奈人
羅馬人爭奪義大利統治權時最強大的對手是薩莫奈人(Samnites),他們是粗野、好戰的山地人,控制著拉丁姆東南方的亞平寧山區。兩個好戰民族之間的持續鬥爭——古代作家講述了三場戰爭——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約前343—前290),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所有義大利的國家都被卷進來。羅馬人是最終的勝利者。薩莫奈人則被迫承認了羅馬的霸主地位,與薩莫奈人結盟的國家和部落均受到嚴懲。薩莫奈人臣服後很短的一段時間內,除了他林敦(Tarentum),幾乎所有南義大利的希臘人城市都臣服於帝國城市日益增長的權力之下。
在同薩莫奈人和他們盟友作戰期間,羅馬領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並通過殖民地和軍用道路的方式確保了對這些地方的控制;正是在這段時間,羅馬開始了那些舉世矚目的大道的修建,這些大道形成了後期帝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之一。這些大道中的第一條始於羅馬,終於卡普亞(Capua),由監察官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於公元前312年動工修建,並因為他而被稱作「阿庇烏大道」(Via Appia)。
46.與他林敦和皮洛士的戰爭(前282—前272)
他林敦是卡拉布里亞的一個海港,大希臘地區最為富饒的城市之一。其居民習慣過著奢侈、懶散以及輕浮的生活。他們會漫不經心地訂婚和解除婚約,花大部分時間用於大吃大喝,在浴室里閒逛,看戲以及在大街上閒聊。
由於他林敦人虐待了一些羅馬囚犯,羅馬元老院立即派遣一個使團到他林敦要求賠償。在劇院出席一次重要會議時,一位使者遭受了極大的侮辱,原因是他的托加袍在一群輕佻的人鼓掌時,被一個小丑似的傢伙給弄髒了。於是,這位使者舉起被弄髒的衣服,嚴厲地說:「你們現在就使勁笑吧;但是,這件袍子用血來清洗的時候,你們就該哭了。」羅馬立即宣戰。
他林敦人向希臘求助。伊庇魯斯(Epirus)國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表弟皮洛士(Pyrrhus)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正如普魯塔克所說,他「認為生活主要包括麻煩他人和被他人麻煩兩部分」,他還野心勃勃地想在西方建立一個帝國,正如他著名的表親在東方所建立的帝國一樣。接受他林敦的懇求後,他率領一支希臘僱傭軍和20頭戰象組成的軍隊進入了義大利。他把柔弱的他林敦人組織起來,對他們加以訓練,不久就準備好迎戰羅馬人了。
兩支敵對的軍隊在赫拉克利亞(Heraclea)遭遇(前280)。皮洛士因為自己的戰象而贏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因為羅馬人從未見過這種場面,戰象導致他們沮喪地逃離了戰場。但是,皮洛士也失去了數以千計的最為英勇的將士。據說,在他巡視戰場時,轉身面向他的同伴,說道:「倘若再來一場這樣的勝利,我會被毀掉!」正因為如此,才會有「皮洛士式的勝利」這樣的說法。
勝利者皮洛士的謹慎使他向羅馬人發出了和平倡議。在元老院猶豫不決時,老邁而雙目失明的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以自己的雄辯為元老院的決議定下了基調。「羅馬,」他大聲說,「從不與勝利的敵人談判。」使者被送回皮洛士身邊,帶回了羅馬的回覆:如果他想要和平,必須首先退出義大利的土地。
在再一次的像第一次那樣損失慘重的勝利之後,皮洛士進入西西里,為那裡的希臘人提供援助,因為他們正在遭受迦太基人(Carthaginians)的殘酷壓迫。起初,他無往而不勝,但是最後,幸運女神開始拋棄他,他很慶幸自己從島上逃了出來。重新穿越海峽進入義大利後,他再次同羅馬人交戰,但是,卻在貝尼溫敦(Beneventum)遭受了災難性的失敗(前275)。留下足夠多的軍隊守衛他林敦後,皮洛士乘船返回伊庇魯斯,「除了輝煌的聲譽,什麼也沒留下」。他林敦向羅馬人投降時,他幾乎是剛剛上船(前272)。這實際上結束了義大利霸主的爭奪戰。羅馬不久就成了亞諾河(Arno)和盧比孔河(Rubicon)以南的整個半島的主人。
47.統一的義大利
我們無法弄清楚羅馬對置於其治下的不同城市、部落和民族行使了什麼樣的權力。(17) 然而,顯而易見的是,她從它們手中奪去了發動戰爭的權利,並因此而終止了自古以來半島上各部落和城市之間的血腥衝突。在將其具有約束性的權力施加到地中海地區所有的民族身上之後,她讓義大利進入到「羅馬和平」時期。
義大利的政治統一為半島的社會和民族的統一鋪平了道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奇蹟就是,作為一個當初只有少數農民的地方,羅馬如何使大部分的古代世界在血緣、語言、習俗和舉止上都變得像她自己一樣。她把古代大部分民族羅馬化的做法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羅馬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其殖民體系來完成這一偉大創舉,而這在某些方面卻不像古代抑或現代的任何其他民族。我們必須使自己熟悉這一獨特殖民體系的一些主要特徵。
48.羅馬殖民地和拉丁殖民地
羅馬在被征服土地上建立的殖民地分為兩類,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羅馬殖民地」和「拉丁殖民地」。羅馬殖民地由300個從羅馬搬遷過來的移民構成,這些人在新的居住地保留了羅馬公民所有的權利——私人的和公共的,當然了,其中一些權利,比如在羅馬公眾大會上投票的權利,只有在殖民者返回首都時方能行使。這樣的殖民地實際上是永久的軍營,目的就是為了確保被征服領土的服從。通常情況下,在某個羅馬殖民者占領的被征服城市裡,原有的居民要麼會全部、要麼部分地被驅逐出去,抑或減少到一種受支配的狀況。殖民者在他們的新家園內組織起一個幾乎同羅馬一模一樣的政府,並通過他們的大會和行政官管理所有的當地事務。簡而言之,這些殖民地只是母城的郊區。他們實際上只是許多縮小版的羅馬——這些中心又通過輻射把羅馬文化傳遞到它們周圍的所有地區。
拉丁殖民地,之所以這樣稱呼,不是因為它們是由拉丁殖民者建立的(18),而是他們在實際上享有舊拉丁同盟城鎮一樣的權利。拉丁殖民者享有羅馬公民一些最為重要的私權,同時還具有通過移民首都和擁有當地的永久居住權來獲得投票權,前提是他的兒子要留在拉丁城鎮,來取代自己的位置。
一處古老的羅馬隧道,大約有半英里長,仍在阿庇烏大道上使用。
在古拉丁人的殖民地,殖民者身份與美國領土上居住者的身份之間,存在一個相似之處。任何一個州的公民在移民到另外一處領土時,他就會失去在聯邦選舉中的投票權,正如一位羅馬公民成為一位拉丁殖民者後,會失去他在羅馬大會上的投票權一樣。話說回來,領土上的居民具有變換住處和在一國定居的權利,從而獲得聯邦選舉權,正如拉丁殖民地上的居住者能夠移民羅馬,因此獲得在那裡的公眾大會上投票的權利一樣。
拉丁殖民地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時大約有30個,它們分散在義大利各處,用歷史學家蒙森的話來說,形成了「羅馬統治的真正支柱」。它們在傳播羅馬語言、法律和文化方面,在更大程度上甚至比羅馬殖民地做得都要積極和有力。它們在使整個義大利羅馬化方面是羅馬的主要輔助者。所有這些殖民地都通過極出色的軍用道路同首都保持密切聯繫,正如我們已經了解的,軍用道路的建造始於薩莫奈戰爭期間(第4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