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陳失淮南
2024-10-08 17:21:41
作者: 呂思勉
甚哉,陳宣帝之不度德、不量力也,聞齊亡而遽欲進取淮北也。周之攻齊也,凡四閱月而齊亡,建德五年十月,至六年正月入鄴。而陳之攻齊也,則歷二年而僅得淮南之地耳。自大建五年三月至七年二月。且周之攻齊也,是存亡生死之爭也,而陳之攻齊,則齊迄視淮南如蒿箭。陳之與周,強弱見矣。不爭之於齊未亡之日,而爭之於齊既亡之後乎?陳果欲復淮北,則齊師敗於晉州之後,即當亟起與周分功。齊必不能分兵捍禦,淮北之地,唾手可得。進取山東,後主可以卵翼,藉其名以撫用任城、廣寧、范陽、高寶寧等,周雖強,必不能取之如拉枯朽也。
大建七年九月,陳已有呂梁之捷,此後一年余,周、齊之爭方劇,陳竟熟視若無睹,至齊地已定,周人之銳氣方新,乃忽欲進取淮北,是誠何心哉?於時蔡景歷諫,以為「師老將驕,不宜過窮遠略」。毛喜亦諫,以為「淮左新平,邊民未乂,周氏始吞齊國,難與爭鋒,豈以敝卒疲兵,復加深入?且棄舟楫之工,踐車騎之地,去長就短,非吳人所便。不若安民保境,寢兵復約,然後廣募英奇,順時而動」。帝皆不聽。且以景歷為沮眾,出為豫章內史。未行,為飛章所劾,以在省之月,臧污狼籍,免官、削爵土,徙居會稽。蓋度出兵之舉,弗順者必多,故以是威眾也。史官論之曰:「李克以為吳之先亡,由數戰數勝,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馭疲民,未有不亡者也。」豈不信哉!
大建九年,周建德六年。以吳明徹為大都督,北伐。十月,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拒戰,明徹頻破之。士彥守城不敢復出。明徹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環列舟艦於城下,攻之甚急。周以王軌為行軍總管救之。軌輕行,自清水入淮口。橫流豎木,以鐵鎖貫車輪,遏斷船路。欲密決其堰。諸將聞之,甚恐。議欲破堰拔軍,以舫載馬。馬主裴子烈曰:「若決堰下船,船必傾倒,不如前遣馬出,於事為允。」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知事不濟,遂從之。乃遣蕭摩訶率馬軍數千前還,明徹仍自決其堰,乘水勢以退軍。
及至清口,水勢漸微,舟艦並不得渡。眾軍皆潰。明徹窮蹙就執。時大建十年二月也。周宣政元年。尋以憂憤遘疾,卒於長安。時年六十七。明徹之敗,實不得謂非人謀之不臧也。
《陳書·蕭摩訶傳》:摩訶謂明徹曰:「聞王軌始斷下流,其兩頭築城,今尚未立。公若見遣擊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斷,賊勢不堅。彼城若立,吾屬且為虜矣。」明徹奮髯曰:「搴旗陷陣,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摩訶失色而退。一旬之間,周兵益至。摩訶又請曰:「今求戰不得,進退無路,潛軍突圍,未足為恥。願公引步卒乘馬舉徐行,摩訶領鐵騎數千,驅馳前後,必當使公安達京邑。」明徹曰:「弟之此計,乃良圖也。然步軍既多,吾為總督,必須身居其後,相率兼行,弟馬軍宜須在前,不可遲緩。」
摩訶因率馬軍夜發。先是周軍長圍既合,又於要路下伏數重。摩訶選精騎八十,率先衝突,自後眾騎繼焉。比旦,達淮南。明徹兵力,不為不厚,任王軌斷其下流,且合長圍,而不出兵力爭,殊不可解。
《周書·王軌傳》言:是役惟蕭摩訶以二千騎先走得免,則摩訶之能突圍不虛。長圍既合,尚能突走,況於築城未立之際乎?明徹固拒其請,何哉?無他,驕耳。明徹本非將才,跡其生平用兵,敗多勝少,況於是時,衰遲不振,陳宣用之,實為失策。
《陳書·徐陵傳》云:廢帝即位,高宗入輔,謀黜異志者,引陵豫其謀。大建元年,除尚書右僕射。二年,遷左僕射。陵抗表推周弘正、王勱等。高宗苦屬之。陵乃奉詔。及朝議北伐,高宗曰:「朕意已決,卿可舉元帥。」眾議以中權將軍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獨曰:「不然。吳明徹家在淮左,悉彼風俗,將略人才,當今亦無過者。」於是爭論,累日不能決。都官尚書裴忌曰:「臣同徐僕射。」陵應聲曰:「非但明徹良將,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詔明徹為大都督,令忌監軍事。遂克淮南數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舉杯屬陵曰:「賞卿知人。」夫徐陵非知兵之人,其舉明徹,豈有真知灼見?當時盈廷爭論,至於累日不決,必有深知其不可者,高宗顧違眾而用之,豈以篡立之際,陵與明徹,皆嘗與謀,故其言易入邪?決策如彼,用人如此,不敗何待?
明徹既敗,乃分命眾軍以備周。淳于量為大都督,總水陸諸軍事。孫瑒都督荊、郢水陸諸軍事。樊毅都督清口上至荊山緣淮眾軍。清口,泗水入淮口。荊山,在今安徽懷遠縣西南。任忠都督壽陽、新蔡、霍州等眾軍。霍州,治灊縣,在今安徽霍山縣北。樊毅遣軍渡淮北,對清口築城。霖雨,城壞,自拔而還。是歲,六月,周武帝死,宣帝立。十二月,周以滕王逌為行軍元帥,南伐。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明年,陳大建十一年,周大象元年。正月,殺王軌,停南伐諸軍。九月,復以韋孝寬為行軍元帥,率杞國公亮及梁士彥南伐。然仍遣杜杲來使。蓋周在是時,亦無意於大舉也。陳復遣淳于量、樊毅、任忠等拒之,皆無功。豫州、壽陽。霍州相繼陷。南北兗、南兗治廣陵,北兗治淮陰。晉三州,晉州,治懷寧。及盱眙、山陽、陽平、在今江蘇寶應縣西。馬頭、秦、歷陽、沛、治石樑,在今安徽天長縣東北。北譙、今安徽全椒縣。南梁等九郡,胡三省曰:南梁,自《宋志》有之,不知其實土。梁馮道根行南梁大守,戍阜陵,蓋自是為實土。並自拔還京師。譙、渦陽。北徐州又陷。淮南之地,遂盡沒於周矣。
注釋:
[1]契闊:辛苦。
[2]霜簡:古代御史彈劾大臣的奏章。
[3]悛革:悔改。
[4]捶楚:木棒和荊杖。古代杖刑用具。
[5]禳厭:消除邪惡災禍。
[6](左韋右冓)紲[gōu xiè]:(左韋右冓)以蹲鷹,紲以牽狗。借指紈袴子弟放浪的生活。
[7]怯耎[ruǎn]:膽小,懦弱。
[8]帑[tǎng]藏: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