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東西魏爭戰
2024-10-08 17:20:46
作者: 呂思勉
東西魏分立後,高歡、宇文泰,劇戰凡十餘年,各不逞志,於是東西分立之局定;而高歡死後,侯景背叛,禍轉中於梁矣。
高歡還軍之後,宇文泰進攻薛瑜,虜其卒七千。梁武帝大同元年,西魏文帝大統元年,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也。正月,西魏渭州刺史可朱渾道元率所部降於東魏。東魏將司馬子如攻潼關。宇文泰軍於霸上。子如回軍,自蒲津攻華州。刺史王羆擊走之。
二年,西魏大統二年,東魏天平三年。正月,高歡襲夏州,禽其刺史斛拔彌俄突,留將張瓊、許和守之,遷其部落五千戶以歸。靈州刺史曹泥,與其女夫涼州刺史劉豐請內屬於東魏。宇文泰遣兵圍之,水灌其城,不沒者四尺。高歡命阿至羅虜繞出西魏軍後,西魏軍乃還。歡迎泥、豐,拔其戶五千以歸。二月,歡又令阿至羅逼秦州,自以眾應之。三月,其刺史万俟普撥亦歸於東魏。宇文泰勒輕騎追之,不及。此時關中形勢,已頗完固,非挑誘一二叛人,所能傾覆矣。
是歲,十二月,高歡自晉陽西伐,次於蒲津。使高昂趨上洛,竇泰入潼關。三年,西魏大統三年,東魏天平四年。宇文泰軍於廣陽,縣名,在今陝西大荔縣境。召諸將曰:「賊今犄吾三面,又造橋於河,示欲必渡,是欲綴吾軍,使竇泰得西入耳。歡起兵以來,泰每為先驅,其下多銳卒,屢勝而驕。今出其不意襲之,必克。克泰,則歡不戰而自走矣。」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諸將咸曰:「賊在近,舍而遠襲,事若蹉跌,悔無及也。」泰曰:「歡前再襲潼關,吾軍不過霸上;今者大來,亦未出郊,賊顧謂但自守耳。又狃於得志,有輕我之心。乘此擊之,何往不克?賊雖造橋,不能徑渡。此五日中,吾取竇泰必矣。」《周書·達奚武》《蘇綽傳》,均謂泰此策惟武及綽同之,《宇文深傳》又謂大祖將襲泰,諸將咸難之,大祖乃隱其事,陽若未有謀者,而獨問策於深,深勸其襲泰,恐未必可信。於是率騎六千還長安,聲言欲保隴右,而潛出軍。
竇泰卒聞軍至,惶懼,依山而陣。未及成列,泰縱兵擊破之。盡俘其眾萬餘人。斬泰,傳首長安。《北齊書》云:泰自殺。高昂陷洛州,執刺史泉企。聞泰歿,棄城走。高歡亦撤橋而退。企子元禮歸復洛州。是為東魏西征一小挫。
是歲,六月,宇文泰遣于謹取楊氏壁。胡三省曰:蓋華陰諸楊遇亂築壁以自守者。七月,徵兵會咸陽。今陝西咸陽縣。八月,率李弼等十二將東伐。取弘農。高歡率眾十萬出壺口,山名,在今山西臨汾縣西南。趨蒲坂。又遣高昂以三萬人出河南。是歲,關中飢。泰既平弘農,因館穀五十餘日。時戰士不滿萬人。聞歡將渡,乃引軍入關。歡遂渡河,逼華州。刺史王羆嚴守。乃涉洛,軍於許原西。許原,在洛南。
泰據渭南,征諸州兵皆未會。乃召諸將謂之曰:「高歡越山渡河,遠來至此,吾欲擊之,何如?」諸將咸以眾寡不敵,請待歡更西,以觀其勢。泰曰:「歡若得至咸陽,人情轉擾。今及其新至,便可擊之。」即造浮橋於渭。令軍人(上齊下貝)三日糧,輕騎渡渭。輜重自渭南夾渭而西。
十月,至沙苑。在今陝西大荔縣南。距歡軍六十餘里。歡聞泰至,引軍來會。李弼曰:「彼眾我寡,不可平地置陣。此東十里有渭曲,可先據以待之。」遂進軍。
至渭曲,背水東西為陣。命將士皆偃戈於葭蘆中,聞鼓聲而起。歡軍至,大破之。歡夜遁。追至河上,復大克獲。虜其卒七萬。留其甲士二萬,余悉縱歸。收其輜重、兵甲。《北齊書·神武紀》云:棄器甲十有八萬。還軍渭南,所征諸州兵始至。乃於戰所准當時兵士,人種樹一株,以旌武功。
案此役,東魏之兵力,遠優於西魏;且已得渡河;當時西魏形勢,實極危迫,縱不至舉隴以東而棄之,然長安不守,則意中事。何者?東魏兵數既多,無論屯聚或分道而進,其勢皆不易遏止也。長安若陷,所征之兵能集與否?集而能整與否?俱不可知;即日能之,東魏遂不能久據關中,復收眾而返,而西魏之受創已深矣。故曰:此役為西魏一大危機也。然東魏遂一蹶不振者,實失之恃眾而寡慮。
《北齊書·斛律羌舉傳》曰:從高祖西討。大軍濟河,集諸將議進趣之計。羌舉曰:「黑獺聚凶,強弱可知。若欲固守,無糧援可恃。今揣其情,已同困獸。若不與戰,徑趣咸陽,咸陽虛空,可不戰而克,拔其根本,彼無所歸,則黑獺之首,懸於軍門矣。」諸將議有異同,遂戰於渭曲,大軍敗績。
又《薛琡傳》云:高祖大舉西伐,將度蒲津,琡諫曰:「西賊連年饑饉,無食可啗,故冒死來人陝州,欲取倉粟。今高司徒已圍陝城,粟不得出。但置兵諸道,勿與野戰,比及來年麥秋,人民盡應餓死。寶炬、黑獺,自然歸降。願王無渡河也。」侯景亦曰:「今者之舉,兵眾極大,萬一不捷,卒難收斂。不如分為二軍,相繼而進。前軍若勝,後軍合力;前軍若敗,後軍乘之。」高祖皆不納,遂有沙苑之敗。夫如薛琡之說,則失之輕進;如羌舉之說,則失之輕戰;如侯景之說,則又失之於臨戰之時;一人三失,其敗宜矣。自經此挫,東魏遂不復能渡河、入關矣。
然西魏欲圖進取,力亦不足,此東西所以遂成相持之局也。宇文泰既捷於沙苑,遣左僕射馮翊王元季海為行台,與開府獨孤信,率步騎二萬向洛陽。洛州刺史李顯趨荊州。賀拔勝、李弼渡河圍蒲坂。牙門將高子信開門納勝軍,事亦見《周書·薛善傳》。東魏將薛崇禮棄城走。勝等追獲之。泰遂進軍蒲坂,略定汾、絳。於是許和殺張瓊,以夏州降。
初泰自弘農入關,高昂圍弘農,聞軍敗,退守洛陽。獨孤信至新安,昂復走渡河,信遂入洛陽。東魏潁州長史賀若統,賀若統,從《周書·本紀》。《北齊書·堯雄傳》作賀若徽。《周書·宇文貴傳》亦作統,而雲刺史。與密縣人張儉,《北史·本紀》云:儉滎陽人。執刺史田迅,舉城降。西魏都督梁回入據之。滎陽鄭榮業、鄭偉等攻梁州,禽其刺史鹿永吉;清河崔彥穆、檀深攻滎陽,禽其郡守蘇定;皆附西魏。
東魏將堯雄、趙育、是雲寶《北齊書·堯雄傳》作是育寶。《北史》作是寶。《梁書·陳慶之傳》作元雲寶,一本作是元寶。《周書·文帝紀》作是雲寶。《通鑑》同。案《魏書·官氏志》有是雲氏,後改是氏。出潁川,治潁陰,今河南許昌縣。欲復降地。泰遣宇文貴、梁遷等逆擊,大破之。趙育降。
東魏復遣將任祥,率河南兵與堯雄合。西魏將怡峰,復與貴、遷等擊破之。又遣韋孝寬取豫州。《北齊書·堯雄傳》:雄都督郭丞伯、程多寶等舉豫州降敵,執刺史馮邕。是雲寶殺其陽州刺史邢椿,以州降。
四年,西魏大統四年,東魏元象元年。東魏賀拔仁攻南汾州,今山西吉縣。拔之。任祥、堯雄與侯景、高昂、万俟受洛取潁州,梁回等遁走。二月,堯雄又取陽州。七月,侯景、高昂圍獨孤信於金墉。西魏文帝與宇文泰來救。東魏使庫狄干率諸將先驅,高歡總眾繼進。八月,宇文泰至谷城,漢谷成縣,後漢曰谷城,晉省,在洛陽西北。莫多婁貸文、可朱渾元來逆。臨陣斬貸文。元單騎遁免,悉虜其眾。送弘農。遂進軍瀍東。
是夕,景等解圍夜去。及旦,泰率輕騎追之,至於河橋。景等北據河橋,南屬邙山為陣。戰,東魏將高昂、李猛、宋顯等皆死,而西魏右軍獨孤信、李遠,左軍趙貴、怡峰並不利,皆棄其卒先歸。後軍李虎、念賢遇信等,亦與俱還。由是班師。洛陽亦失守。留長孫子彥守金墉,高歡渡河,亦棄城。西魏軍至弘農,守將皆已西走,所虜降卒在弘農者,因相與閉門拒守。進攻,拔之,誅其魁首數百人。關中留守兵少,而前後所虜東魏士卒,皆散在民間,乃謀為亂。
李虎等至長安,計無所出,乃與公卿輔魏大子欽出次渭北。沙苑所俘軍人趙青雀、雍州民於伏德等遂反。青雀據長安子城。伏德保咸陽,與大守慕容思慶各收降卒,以拒還師。長安大城民皆相率拒青雀,每日接戰。華州刺史宇文導襲咸陽,斬思慶,禽伏德。南渡渭,與泰會。攻青雀,破之。關中乃定。此數年中,西魏經營東方,不為不力;兵鋒亦甚銳利;然終至挫衄[9],關中且幾致大亂者,失之力小而任重也。觀於此,而知西魏之只足自保,不能進取矣。
是歲,十一月,侯景攻陷廣州。十二月,是雲寶襲洛陽,東魏將王元軌棄城走。趙剛襲廣州,拔之。自襄廣以西城、鎮,復為西魏。襄州,今河南葉縣。
六年,西魏大統六年,東魏興和二年,侯景出三鴉,在今河南南召縣北,接魯山縣界。將侵荊州。宇文泰遣李弼、獨孤信各率騎五千出武關,景乃退還。蓋東魏兵力,重於河北,故在河南,尚不能與西魏爭也。初河橋戰後,王思政鎮弘農,以玉壁險要,請築城移鎮之。在今山西稷山縣西南。八年,西魏大統八年,東魏興和四年。十月,高歡出兵圍之。不能克。大寒,士卒多死,乃還。是為東魏出河北又一挫衄。
九年,西魏大統九年,東魏武定元年。二月,東魏北豫州刺史高慎,與吏部郎中崔暹有隙,暹時被高歡子澄委任,慎恐其構己,每不自安。東魏又遣鎮城奚壽興典兵事,慎但知民務而已。遂執壽興,以虎牢歸西魏。據《周書·李棠傳》。宇文泰以慎所據遼遠,難為應接。諸將亦皆憚行。惟李遠曰:「北豫遠在賊境,高歡又屯兵河陽,常理實難救援。但兵務神速,事貴合機,古人有言:不入虎穴,安得虎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濟。脫有利鈍,故是兵家之常。如其顧望不行,便無克定之日。」泰喜曰:「李萬歲所言,萬歲,遠字。差強人意。」乃授遠行台尚書,前驅東出。
泰率大兵繼進。遠乃潛師而往,拔慎以歸。泰圍斛律金於河陽。三月,高歡至河北。泰還軍瀍上。歡渡河,據邙山為陣。泰夜登山,未明擊之。中軍右軍皆捷,而左軍趙貴不利,遂敗退。歡追至陝,西魏使達奚武御之。
《北齊書·封子繪傳》曰:高祖總命群僚,議其進止。子繪言曰:「賊帥才非人雄,偷竊名號。遂敢驅率亡叛,送死伊、瀍,天道禍淫,一朝瓦解。雖僅以身免,而魂膽俱喪。混一車書,正在今日。天與不取,反得其咎。伏願大王不以為疑。」高祖深然之,但以時既盛暑,方為後圖,遂命班師。
《陳元康傳》曰:大會諸將,議進退之策。咸以為野無青草,人馬疲瘦,不可遠追。元康曰:「兩雄交戰,歲月已久。今得大捷,便是天授。時不可失,必須乘勝追之。」高祖曰:「若遇伏兵,孤何以濟?」元康曰:「王前涉沙苑還軍,彼尚無伏,今奔敗若此,何能遠謀?」高祖竟不從。及疾篤,謂世宗曰:「邙山之戰,不用元康之言,方詒汝患,以此為恨,死不瞑目。」此非實錄。沙苑尚致喪敗,況此時尚未入關,人馬疲瘦,又迫盛暑邪?然西魏東略之不易得志,則觀於是役而彌可見矣。歡使劉豐生追奔,拓地至弘農而還。北豫、洛皆復入東魏。
中大同元年,西魏大統十二年,東魏武定四年。春,西魏涼州刺史宇文仲和反。瓜州民張保,害刺史成慶以州應仲和。宇文泰遣獨孤信討之。
五月,禽仲和。遷其民六千餘家於長安。瓜州都督令孤延起兵,禽張保。瓜州亦平。此為西魏之小釁,東魏自不能乘機也。邙山之敗,宇文泰命王思政鎮弘農,命舉代己者。思政進所部都督韋孝寬。是歲,九月,高歡自鄴西伐,圍玉壁。孝寬拒守六旬,不能下。會歡有疾,燒營而退。明年,正月朔,歡死,其後嗣不復能為吞併之計,西魏力亦不足,東西戰爭之勢殺矣。
注釋:
[1]裒[póu]削:搜刮。
[2]蠲[juān]賦:免除賦役。
[3]藻梲[zhuó]:浮誇淺薄。
[4]洶洶:喧擾不安的樣子。
[5]齧[niè]臂:咬臂出血,以示誠信。
[6]椎[chuí] 牛饗士:犒勞作戰官兵。
[7]邊扞[hàn]:邊防。
[8]約勒:約束。
[9]挫衄[cuò nǜ]:挫折,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