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歷史不忍細看:世界史>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相愛相殺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相愛相殺

2024-10-08 17:18:05 作者: 趙越

  在學習英語時,我們經常因為不知用英格蘭、大不列顛、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三個稱謂中的哪一個指代英國而苦惱。在此,我們先講一講它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我們通常所稱的「英國」,它是現代國際政治實體中英國的正式名稱。它的英文名稱為United Kingdom,簡稱「UK」,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所組成的大不列顛島及其附屬島嶼,以及北愛爾蘭。大不列顛就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組成的大島及其附屬島嶼。英格蘭是英國人口最多(英格蘭人是主體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83.9%)、經濟最發達、首都倫敦所在的地區,經常被人們指代整個英國。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北愛爾蘭人的祖先是凱爾特人,英格蘭人的祖先是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盎格魯-撒克遜人。蘇格蘭、威爾斯、愛爾蘭以前都是與英格蘭平起平坐的獨立王國,都被英格蘭征服過,但英格蘭並沒有獲得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它們時服時叛,最後還是通過聯姻而走在一起。從民族感情上說,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都被英格蘭打過,所以他們打心眼兒里不太喜歡英格蘭。這三個地方的人不太喜歡被叫作英格蘭人(English),外國人與他們打交道,最好叫他們大不列顛人(British)。

  說完了這些,我們回過頭來講一講英格蘭與蘇格蘭的愛恨情仇。

  在日耳曼人入侵不列顛以前,島上的居民基本上是凱爾特人,他們分為三支,分別是南方的布立吞人、北方的皮克特人和西北部的蓋爾人(愛爾蘭人的祖先)。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愷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但很快便撤退,並沒有建立永久的據點。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了不列顛東南部地區,設立不列顛尼亞行省,包括了英格蘭和威爾斯的絕大部分地區。沒有征服的不列顛北部皮克特人聚居的地區(即今天的蘇格蘭)被稱為「喀里多尼亞」。

  此後,北方的凱爾特部落多次南下進犯不列顛尼亞,羅馬「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巡視不列顛時,下令修建了一條「哈德良長城」,以防禦北方的凱爾特人。長城以南是「羅馬治下的和平」地區,長城以北是「無法無天的野蠻世界」。

  公元5世紀初,羅馬帝國明顯衰落,自顧不暇,不列顛北方野蠻的凱爾特部落一次次地南下侵擾不列顛尼亞,一度攻至倫敦城下。公元409年,羅馬駐軍全部被迫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宣告結束。島上羅馬化的不列顛人匆匆組織自己的管理和防衛機構,以抵禦那些從未被羅馬征服過的北方同胞。

  羅馬帝國晚期,來自北方的日耳曼人侵入帝國的各個行省。在公元450年前後,不列顛迎來了新的日耳曼敵人——來自易北河口和丹麥南部沿海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這三個日耳曼部落在不列顛島登陸並定居下來,一面征服了羅馬化的不列顛人,將不服的趕往北部、西南部(今天的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偏僻山區,一面與這些被征服者通婚,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

  到公元7世紀時,不列顛群島中部和南部形成了七個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後來又經過數百年的戰爭、吞併、聯姻和繼承,中間加以丹麥人的大規模入侵,位於南方的韋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

  公元973年,韋塞克斯王國的埃德加國王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禮,標誌著統一的英格蘭王國的誕生。

  那些不肯屈服於盎格魯-撒克遜統治的羅馬化凱爾特人逐漸向島上的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偏僻山區撤退,與當地的原住民結合,西部和西南部便形成了後來的威爾斯人和康沃爾人。向北撤退的越過哈德良長城,與那裡的皮克特人融合,逐漸形成了後世的蘇格蘭人。公元840年前後,肯尼思·麥克亞爾賓成為蘇格蘭南部最強大的部落首領。肯尼思於847年在一塊方形的大石頭(斯昆石)上加冕為蘇格蘭國王,從而創建了蘇格蘭的第一個王朝——亞爾巴王朝。雖說已經稱王稱國,但這時的蘇格蘭王國更像是多個部落的聚合體。

  請記住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公元1018年,蘇格蘭王國擊敗英格蘭的諾森布里亞王國,奪取了其北部的洛錫安地區。對蘇格蘭而言,這次的勝利意義重大,它不僅把英格蘭和蘇格蘭的邊界固定在現在的位置,而且還使得蘇格蘭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凱爾特人國家。當時盎格魯人的經濟和文化比蘇格蘭人先進很多,洛錫安被併入蘇格蘭後,成為它領土內最肥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蘇格蘭的首都愛丁堡也坐落在這裡。蘇格蘭吞併洛錫安地區後,開始受到南方封建勢力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一個諸侯集團,他們與英格蘭貴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兩國都有大量的地產。

  1066年,法蘭西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入侵不列顛,征服了英格蘭。此後的兩百年間,英格蘭和蘇格蘭基本上是相安無事,保持友好。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室經常聯姻,嫁到愛丁堡的英格蘭公主將歐洲的貴族文化傳到了蘇格蘭。

  13世紀晚期,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一世擊敗威爾斯凱爾特人的首領,將威爾斯納入英格蘭的控制之下,並讓自己的兒子和蘇格蘭的瑪格麗特女王聯姻,以期吞併蘇格蘭。不料瑪格麗特女王7歲時就病死了,十幾個蘇格蘭貴族家族開始爭奪王位。因為這些貴族大多同時在英、蘇兩國擁有土地,因此他們便請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來仲裁,調停繼承者之間的紛爭。這正中愛德華一世的下懷。愛德華一世率大軍前往蘇格蘭,支持約翰·巴里奧爾的要求,同時宣布自己為蘇格蘭的宗主。這一行為激起了蘇格蘭人的反抗,他們與法國結盟,打響了蘇格蘭的獨立戰爭。但愛德華一世善於用兵,打敗了蘇格蘭的軍隊,俘虜了國王約翰,帶走了蘇格蘭國王用來加冕的斯昆石,將其置於英格蘭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王座之下。

  1297年,威廉·華萊士發動起義,在斯特靈會戰中擊敗了英軍。次年,愛德華一世親征蘇格蘭,在福爾柯克會戰中徹底粉碎了蘇格蘭的抵抗。此後10年間,蘇格蘭幾乎被英格蘭吞併。1307年,一代雄主愛德華一世去世,羅伯特·布魯斯趁機重新起義,他被蘇格蘭貴族們承認為新的蘇格蘭國王。在1314年的班諾克本戰役中,蘇格蘭軍隊戰勝英軍,蘇格蘭重獲獨立。羅伯特·布魯斯去世後,英王愛德華三世支持蘇格蘭的王位覬覦者愛德華·巴里奧爾,重新入侵蘇格蘭,年僅10歲的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流亡法國。

  不久之後,英法百年戰爭爆發。愛德華三世為了全力對付法國,放鬆了對蘇格蘭的控制,又不希望蘇格蘭支持法國,便於1357年簽訂了對蘇格蘭較為有利的和約,英格蘭承認大衛二世為蘇格蘭國王,條件是對方支付高額的贖金——蘇格蘭貴族拒絕支付。

  1371年,大衛二世去世,他沒有子嗣,他的外甥羅伯特·斯圖亞特繼位,開創了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斯圖亞特王朝各位君主都試圖削弱貴族的權力,增強王權,到了詹姆斯三世統治時期,國王和貴族的衝突已經進入白熱化。部分大貴族選擇和英格蘭結盟推翻國王的統治,國王和其他貴族結盟反抗。詹姆斯三世最後戰死。待詹姆斯四世繼位時,英格蘭都鐸王朝的亨利七世也剛剛結束國內的玫瑰戰爭。

  亨利七世把長女瑪格麗特嫁給了詹姆斯四世,兩人所生的兒子詹姆斯五世及其後代便有了英格蘭的王位繼承權。詹姆斯五世於公元1542年去世,他的幾個私生子無權繼承王位,而在他去世前不久出生的女兒瑪麗·斯圖亞特繼位為蘇格蘭國王。

  公元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去世,因為她是童貞女王,一生未婚,沒有子嗣,便由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斯六世繼承英格蘭王位。英國都鐸王朝的世系終結,斯圖亞特王朝的世系開始。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便是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英格蘭與蘇格蘭擁有同一個君主,但兩國的政府則獨立運作,長期敵對的英格蘭與蘇格蘭因此成為共主聯邦。

  在蘇格蘭出生長大的詹姆斯一世與英格蘭議會和貴族的關係有點淡漠。他的兒子查理一世繼位後引發了英國內戰,最後被處死。蘇格蘭人擁立他的兒子查理二世為蘇格蘭國王。兩年之後,掌握英格蘭大權的克倫威爾成功地占領了蘇格蘭,並一度想合併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議會,只是計劃還未實現,他就死了。結果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二世和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先後成為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共同的君主。

  詹姆斯二世信仰天主教,而英格蘭的國王自亨利八世以後都是新教徒,因此,詹姆斯二世的英格蘭王位坐得並不安穩。1688年,英國議會和人民邀請信奉新教的詹姆斯的女兒瑪麗及女婿荷蘭執政威廉成為英格蘭共同的國王,詹姆斯二世倉皇逃走,這便是「光榮革命」。在瑪麗夫婦去世後,詹姆斯二世另一位信奉新教的女兒安妮成為英格蘭和蘇格蘭共同的國王。同時,議會為了在安妮女王已經無嗣的情況下,消除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後裔繼位的可能性以及保證蘇格蘭不與法國結盟,使他們沒有機會在英格蘭背後捅刀子,於是確認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下一任君主應當由來自德意志的漢諾瓦家族成員來擔任。英格蘭議會主張自己與蘇格蘭議會合併,確保蘇格蘭不另立新國王。安妮女王是在英格蘭議會的支持下繼位的,她對此沒有異議。公元1707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共同簽署通過《合併法案》,蘇格蘭議會與英格蘭議會合併為大不列顛議會,改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延續了800多年的蘇格蘭王國從此消失。

  長久以來,蘇格蘭對與英格蘭合併這件事一直都不怎麼積極,卻在18世紀初改變了主意,這主要是由於蘇格蘭當時的經濟困境導致的。之前,蘇格蘭也像英格蘭一樣,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並從海上貿易中獲得大量財富,但它受到英格蘭法律的限制,無法與英國的殖民地開展貿易,與英國進行貿易還要支付關稅,經濟發展陷於僵局。17世紀末,蘇格蘭也像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一樣,建立了貿易公司,組織了「達里安計劃」,募集了全國將近五分之一的財富,試圖在加勒比海建立自己的殖民地。然而這場幾乎全部蘇格蘭家庭都參與的投資計劃並不成熟,還受到英格蘭和西班牙殖民力量的打壓,結果計劃失敗,造成了巨大的損失。18世紀初,蘇格蘭認定只有與英格蘭聯合,共同殖民,利用英格蘭廣闊的貿易渠道,才能改變困境,於是支持安妮女王的建議,在法律上將英蘇兩國合二為一。雖然蘇格蘭民間仍有大量反對聯合的呼聲,不過與英格蘭合併後的蘇格蘭,在經濟發展上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殖民者共同創造了「日不落帝國」,共同推動了工業革命和思想文化的發展。

  在合併100多年後,蘇格蘭國內開始出現了要求獨立的聲音。蘇格蘭人認為,合併之後,自己並未獲得和英格蘭人平等的地位。1934年由約翰·麥考密克和道格拉斯·楊等人創立的蘇格蘭民族黨便是其中的代表。20世紀70年代末,在北海地區發現大量的石油,一些蘇格蘭人認為這是上天賦予蘇格蘭的財富,不應該與英格蘭共享。在多種動機的影響下,蘇格蘭在1979年舉行了是否脫離英國的全民公投。因為沒有達到法定人數,這次公投被宣布無效。1997年,蘇格蘭舉行了關於成立蘇格蘭議會的第二次全民公投,公投通過,讓蘇格蘭人成功獲得了內政自治權,重新組織了蘇格蘭議會。這次公投的成功,還刺激了蘇格蘭民族黨的發展壯大。在2011年的蘇格蘭議會大選中,蘇格蘭民族黨最終成為執政黨,開始推動蘇格蘭獨立公投。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55.8%的選民投了反對票,蘇格蘭繼續作為英國的一部分存在。然而,蘇格蘭國內要求獨立的勢力並未屈服,他們繼續推動蘇格蘭獨立運動的發展。

  總體來說,英格蘭與蘇格蘭一千多年來一直是一種相愛相殺的關係。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點用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關係上,是非常貼切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