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蘇格蘭女王瑪麗
2024-10-08 17:16:52
作者: 趙越
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也稱瑪麗一世,1542—1587)一出生便摸得一手好牌。
她出生後不久便繼承了蘇格蘭的王位,5歲多就被送到歐洲最繁華的宮廷做法國的王妃。途中她受到法國最隆重的接待,「禮炮聲不絕、焰火燭天」。她未來的公公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對這個可愛的女孩非常疼愛,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看待。她成長在歐洲最繁華的宮廷,穿著最華麗的服飾,欣賞最高雅的藝術,接受最頂級的教育,被人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長大後,她精通法語、義大利語、英語、西班牙語等歐洲主要國家的語言,還熟諳馬術、刺繡、詩歌和藝術。不但如此,她還擁有驚人的美貌,被後人稱為「近代的海倫」。她16歲時,亨利二世便為她和自己的兒子弗朗索瓦(當時14歲)舉辦婚禮。場面之盛大和隆重,在當時的歐洲,無以復加。
然而,這樣的一副好牌,卻讓瑪麗給打爛了,落得不容於法國、蘇格蘭、英格蘭,被軟禁25年,最後被送上斷頭台的悲慘下場,實在是令人不勝惋惜與唏噓。
瑪麗結婚一年後,亨利二世便去世了,她的丈夫弗朗索瓦即位,便是弗朗索瓦二世,瑪麗成為王后。當時弗朗索瓦二世年紀太小,由他的母親凱薩琳·德·美第奇攝政。瑪麗年輕,好操弄朝政,而她自己又受制於兩個舅舅吉斯樞機主教查理和吉斯公爵弗朗索瓦。王太后不願意吉斯家族得勢,便有意壓制他們。
由於在法國受到婆婆的冷眼,再加上在蘇格蘭攝政的母親去世,國內的新教徒與天主教徒鬥爭激烈,局勢動盪,她便於1561年返回蘇格蘭。
瑪麗本人是天主教徒,她得到了蘇格蘭和英格蘭天主教徒的支持。但英格蘭的王位從亨利八世以後都是由新教徒繼承,當時的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是她的表姑。因為伊莉莎白的父親亨利八世與她的母親安妮·博林的婚姻不被羅馬的教皇認可,因此,她的王位被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天主教徒認為是不合法的,時時圖謀推翻她,並企圖讓信仰天主教、比伊莉莎白更正統的瑪麗來繼承英格蘭的王位。對伊莉莎白來說,瑪麗對她的王位構成了威脅,這也是後來瑪麗被伊莉莎白送上斷頭台的最重要原因。
當時蘇格蘭國內新教徒的勢力很強大,新教徒的首領便是瑪麗同父異母的弟弟詹姆斯(私生子,不能即位)。瑪麗雖然有心扶植天主教徒的勢力,但她已經被架空了,只得對新教徒暫時容忍。1562年,她和弟弟詹姆斯鎮壓了天主教徒的反叛。
1563年,伊莉莎白為了平衡與瑪麗的關係,試圖勸說瑪麗嫁給羅伯特·達德利。達德利是個新教徒,又深得伊莉莎白女王的信任,伊莉莎白認為可以通過這樁婚姻控制瑪麗。她派人告訴瑪麗,如果她嫁給伊莉莎白指定的一個人,伊莉莎白將開始調查瑪麗是否具有權利獲得王室稱謂,使其成為伊莉莎白的表侄女,進而成為王位繼承人。但是,這個計劃被瑪麗拒絕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1565年,瑪麗嫁給了她的表弟達恩利勳爵亨利·斯圖亞特。達恩利為第四代倫諾克斯伯爵馬修·斯圖亞特的兒子,他的祖父曾是蘇格蘭國王,母親瑪格麗特·道格拉斯是亨利七世的孫女,擁有英格蘭王位的繼承權。瑪麗與達恩利的結合,對伊莉莎白的王位構成了更嚴重的威脅。雖然他們的婚姻得到了伊莉莎白的許可,但這成為英格蘭女王的一塊心病。達恩利比瑪麗小4歲,結婚時才19歲。他身材高大(身高1.8米,這在當時已經很高了),還有一張英俊的臉龐和一雙綠色的大眼睛。他說話很動聽,歌也唱得好。但他是個浪蕩子,無心從政,整天只想著騎馬、喝酒、游泳,與其他的女人亂搞。可以說他是銀樣鑞槍頭,空有一副好皮囊。他又是一個傲慢自大、桀驁不馴、貪求權力的人,他甚至要求在自己的頭銜上加以「國王」的名號。
而這時,瑪麗和他的秘書大衛·里齊奧以及博思韋爾伯爵關係頗為親密,這讓達恩利非常嫉妒。1566年3月,在新教貴族的煽動下,達恩利在瑪麗的面前謀殺了里齊奧,而博思韋爾跳窗免於一死。兩天後,瑪麗女王說服達恩利與那些參與刺殺的貴族決裂。這時候,新教貴族覺得達恩利背叛了他們,而瑪麗也很憎恨達恩利,還愛上了博思韋爾。她曾在詩中寫道:「為了他,從那天起,我放棄了名譽;為了他,我賭上了權勢和良心;為了他,我拋棄了親人和好友。」而博思韋爾也想和瑪麗結婚。
1566年7月,一個除掉達恩利的陰謀逐漸形成了。在瑪麗的默許下,博思韋爾和新教貴族們密謀,於瑪麗不在的晚上用火藥炸死達恩利。雖然最後達恩利沒被炸死,但事後還是被人勒死了。這時,新教徒把事情怪到了瑪麗和博思韋爾頭上。博思韋爾隨後綁架並強姦了瑪麗,強迫她與自己結婚。人們都認為這是博思韋爾與瑪麗為結婚而合演的雙簧。因為根據當時和後人的考證,在達恩利被謀殺之前,瑪麗就已懷了博思韋爾的孩子。她的第三次婚禮,距離達恩利的死亡僅有3個月。她的表姑伊莉莎白指責瑪麗這種為了感情而不顧一切的行為,讓世界上其他的女王為之蒙羞。蘇格蘭的臣民把她看作淫婦,新教和天主教的貴族聯合起來反叛,矛頭直指瑪麗和博思韋爾。最後,瑪麗讓貴族們放過博思韋爾,而她自己則被他們軟禁起來。在軟禁期間,她與博思韋爾的一對雙胞胎流產了。1567年7月底,她被迫退位並將王位傳給只有1歲的兒子詹姆斯。不到一年,她逃出了關押地,試圖起兵平叛,但又被打敗,逃到了英格蘭。她希望伊莉莎白幫她恢復王位,伊莉莎白一世經過反覆考慮,並沒有幫助她返回蘇格蘭,而是決定將她囚禁於英格蘭。就這樣,瑪麗開始了長達20年的囚徒生活。雖然身為囚徒,但她依然過著與女王身份相符的生活,擁有自己的一班侍女,允許她會客、打獵出遊等。瑪麗被英格蘭天主教徒看作是比伊莉莎白更有資格繼承英格蘭王位的人;也被反對新教並希望英格蘭恢復天主教的反叛者視為靈魂人物。瑪麗不死,這些人就會一直躁動不安。為了徹底打消反對勢力的念頭,伊莉莎白一世以莫須有的叛國罪將她送上了斷頭台。
瑪麗是一個女性氣質很突出的君主,她愛美,為了自己的愛情和欲望,不考慮政治後果。作為一個君主,她很不成熟,甚至可以說是很失敗,她將一手好牌給打爛了。從一個女人的角度來看,她也很失敗,以她的條件,配得上更好的丈夫和更美好的生活。然而,權力和家庭幸福她都沒得到,最後還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她的生活確實是一個悲劇。
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曾用一句話對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作了一個總結性的評價:「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而這一句話,似乎同樣適用於這個蘇格蘭的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