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水師對陣西方風帆戰艦,能通過計謀獲勝嗎?
2024-10-08 17:05:08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從歷史上看,以弱勝強的例子無論中外比比皆是。我們最熟悉的赤壁之戰、淝水之戰以及紅軍前四次反圍剿都是典型案例,至於三國時期的合肥會戰,張遼800精騎大破孫權10萬人馬的故事更是經典。可以說,只要合理運用軍事手段,以弱勝強並非不能實現。
17—19世紀中國水師的裝備情況不那麼樂觀,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不考慮國家政治腐敗等因素,單純考慮軍事層面,這一時期的中國水師對陣西方海軍,能通過計謀實現以弱勝強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當時的海戰戰術。
與陸戰戰術相比,海戰戰術更加強調對技術裝備的運用,因此,裝備的發展對於海戰戰術的影響極為深刻。17—19世紀,海軍中的主要艦船都使用風帆動力,少部分帆槳並用,總體來說航速不高,槳帆船航速雖然快一些,但是持續時間並不長。一般情況下,西方戰艦正常航速在6~10節,而中國戰船在4~7節,接戰時甚至只有1.5~3節,如此緩慢的航速,當然也不能指望舵效有多高。一旦進入接敵狀態,軍艦的戰略和戰術機動能力都不足,基本上就是固定的模式。但是總體上說,如果風力夠大,西方戰船的機動性還是要更好一些。
西方在風帆時期的海戰模式是什麼?一般情況下,距離遠則使用重型火炮轟擊,距離近則使用槍械或者迴旋炮等輕型火器轟擊,再近就是接舷近戰。為了能夠最大化發揮火力,後來又出現了線型戰術,這也促成了西方最重要的艦種——戰列艦的誕生。戰列艦誕生後,由於指揮系統的完善,混戰戰術又流行起來,英國海軍中將霍雷肖·納爾遜就特別善於此道。此外,火攻船也是西方海軍中的常見裝備。
那麼,這一時期的中國水師又是如何作戰的呢?明代名將戚繼光和俞大猷分別在《紀效新書》和《洗海近事》中有詳細記錄。戚繼光在書中明確表示,200步以內使用佛朗機(子母炮)和鳥銃,30步以內是噴筒、弓箭、標槍,再近就是火箭、火磚等。俞大猷對於火器的使用卻有獨到的看法,他要求士兵要做到百發百中,因此特別強調開火距離必須儘可能地縮短:「大小火筒須兵船犁及賊船乃放,不待言也……下恕火箭、佛朗機及哨船發熕,亦須近及乃放。」
到了明末以及清代,艦載紅夷炮大量裝備,取代了佛朗機成為水師進行轟擊的主要力量,但是根據史料記載,中國水師的戰術並沒有發生很大變化。提督李長庚的兩個侄子李廷鈺和李增階都曾跟隨李長庚參與到剿捕蔡牽的軍事行動中,他們對清軍海戰戰術運用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情況。李廷鈺在《靖海論》中說:「遠則施威遠、劈山(均為火炮名)以擊其船,近則用噴筒、火箭以燒其篷,又進則擲火斗、火罐以燃其賊,蓋船無蓬則伎盡,人觸火則心慌,水師之備無以過此。」李增階在《外海紀要》中說:「敵遠者,用大炮;略近者,用鳥槍、火器、噴筒、鑽箭;再近者,用火磚、火斗、石塊;最近者,火具一齊開發……敵船被燒,敵人比逃避,我弁兵便乘其煙焰,持擋叉、鉤鐮、挑刀,用藤牌蓋遮過船。」總體來看,這一時期的中國水師戰術依舊是以前那樣:在遠距離用火炮等大型管型火器轟擊,在近距離使用鳥槍、弓箭以及噴筒、火箭等具有一定遠射程的火器接敵,待到距敵很近則使用火磚、火斗等拋擲型的燃燒性火器攻擊,靠幫之後則執冷兵器登船格鬥。
當然了,中國也有火攻船,鄭成功用過,李長庚也用過。李增階就記錄了火攻船的結構和用法:採用米艇,船頭安裝帶尖鐵桿,船後把舵之處用篷弓、網紗厚厚遮蓋,以保護舵工和士兵。火攻船有舵工和士兵20~30名,都是水性好有膽量的死士,執有藤牌、擋叉、鉤鐮、挑刀等武器。出擊前,他們會提前將松香、火藥一桶一桶照排散開,放置於船艙內及甲板上,另外用長竹一條打空心,內裝火藥,由船內通至舵尾後伸出,以為引信。戰鬥時,火船要撞進敵船,或前撞,或橫撞,保證2支鐵桿插入敵船的木板內,待時機已到,就在舵門後下落舢板船,點燃引信,使火攻船與敵船共焚。
在反映這一時代水戰、海戰的作品中,「上風」「下風」都是比較常見的術語。這很符合實際,海上作戰時常使用的就是上風位置或者下風位置,前者指的是兩艦相遇時處於風吹來的方向,後者指的是處於風吹去的方向,由於帆船只能依靠風來推動船隻,掌握合適的風向就意味著戰鬥中船只有了機動性。
其實這也是軍事原則的要求。由於接敵之後採用何種戰法相對固定,那麼如何在接敵之前營造出利於己方的態勢就成了關鍵之所在,在戰鬥時使用上風還是下風戰術,如何利用氣象和水文條件等都應提前考慮。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通常來說,處在上風位置就搶占了先機,能夠快速逼近敵人,方便發起攻擊,不過一旦攻擊失敗可就難以撤退了。另外,上風位置迎敵一側的船體背風,船體會向迎敵一側傾斜,導致火炮仰角減少,火炮的射程也會受到影響。還是由於船體傾斜的問題,在採用多層火炮甲板的船隻上,底層炮甲板的使用會受到很大限制,不利於發揮重炮火力,但是由於順風開炮,在滑膛炮時代炮彈飛行速度卻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並且火藥煙塵也會更快被吹散。下風位置則相反。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上下風位置都是相對的,如果不能搶占上風位,那麼要麼在下風位迎戰,要麼撤退。由於上下風戰術各有利弊,因此如何做就看將領的選擇了。18—19世紀,英法海戰中的英國人喜歡上風戰術,法國人卻正好喜歡下風戰術,雙方正好鬥得你來我往。不過,中國水師一般就沒有這麼複雜的考慮了,會直接搶占上風向。原因很簡單,從史籍記載的攻擊手段看,明清時代中國水師使用燃燒性火器的比例還是很大的,要使用這類火器肯定要在上風向位置,否則就是引火燒身。
利用氣象、水文條件取得勝利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在中國亦是如此。1661年3月,鄭成功率船隊憑藉大潮一舉駛過被荷蘭人視為天塹的鹿耳門,奠定成功收復台灣的基石。西方戰例中比較有名的是1798年的阿布基爾海戰,霍雷肖·納爾遜大膽地在夜間發動攻擊,一舉摧毀了法國艦隊。
那麼,如果明清水師與西方海軍交戰,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如果戰鬥發生在外海,並且是傳統戰術,那麼明清水師基本上沒有取勝可能,這是因為雙方在船隻和火器的製造技術上差距過大:西方戰船體積更大,船殼更厚,抵抗火炮轟擊的能力更強,明清水師的火炮、火槍很難傷及它們;西方戰船裝備的火炮數量更多,且性能比更好,在火炮對轟中更具火力優勢;西方船隻高大,明清水師慣用的燃燒性火器也難以操作,接舷登船更是不可能。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結果都是明清水師會毀於西方船艦的炮火轟擊。
明清水師是否有取勝的可能呢?有,鄭成功就製造過成功案例,不過條件過於苛刻。
首先,交戰海域必須相對封閉,水深相對較淺,這就限制了西方戰艦發揮其航速優勢的機會;其次,明清水師要有足夠多的船隻,包括能夠和敵方進行一段時間炮擊戰的大戰船和數倍於交戰船隻數目的火攻船。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基礎上,以炮戰牽制敵方火力,用火攻船發動攻擊,明清水師是可以取勝的,只是代價會比較大。鄭成功的成功案例,是在40∶3的戰船數量對比,並且荷蘭艦隊都是武裝商船,火炮數目不超過30台的條件下獲得的。
總而言之,由於雙方的技術差距過大,這一時期的明清水師即使合理利用軍事手段,取得勝利的條件也很苛刻,以至於很難創造機會加以實施。而且即便是取勝,也只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甚至只是贏了個面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