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軍事裡的中國史> 滄海橫流間至死不退:他們曾為漢家孤守西域

滄海橫流間至死不退:他們曾為漢家孤守西域

2024-10-08 17:01:23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2019年8月,銀聯推出的GG短片《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帳》,可謂爆紅於網絡。將軍白髮征夫淚,大唐王朝安西、北庭二都護府的老兵在安史之亂後孤守西域,抵禦吐蕃和葛邏祿人數十年的悲壯故事,令人悵然涕下。但很少人知道,東漢中後期與西晉初年,也有兩則孤獨守衛的故事,而且更加激昂。

  竇憲燕然勒石並非東漢王朝與北匈奴戰爭的結束,此後北匈奴遷徙於西域,繼續騷擾漢疆,希望在西域捲土重來。而東漢進入中期之後,另一個強敵在西涼之地悄然崛起。羌人部落從隴山以西的荒野中洶湧而出,在雍涼肆虐,甚至深入內地;羌亂前後竟有百年以上。

  由於羌人靈活的作戰方式,習慣大兵團作戰且難以適應西北地形的漢軍屢遭衄挫。當初大將軍竇憲麾下的頭號戰將、號稱匈奴克星的任尚,也於永初二年(108年)慘敗於先零羌首領滇零之手,喪師八千多人。

  滇零甚至在北地郡建立了先零王朝,使得北地郡脫離了東漢王朝的統治。該王朝延續了10年,才被漢王朝以刺殺首領的手段瓦解。滇零王朝崩潰後,羌亂暫時停息,但130年之後,羌亂再次大規模爆發,在整個隴西地區此起彼伏。任尚的繼業者大將馬賢在隴西地區往來奔走鎮壓,按下葫蘆又起瓢,最終馬賢也在公元141年中伏身亡。

  羌亂所消耗的財力以千百億錢計算,令東漢王朝國庫枯竭,三輔也遭到羌亂破壞,幾乎沒有餘力去考慮幾乎被羌亂隔絕的西域。但公元137年,大漢敦煌郡兵完成了一次對匈奴人的絕地反殺。

  《破呼衍王碑》記載:「惟漢永和二年(137年)八月,敦煌太守雲中裴岑將郡兵三千人,誅呼衍王等,斬馘部眾,克敵全師,除西域之災,蠲四郡之害,邊境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萬世。」如果不是這面古碑在清代被發掘,這一場並未被《後漢書》記載的血戰必將湮沒在歷史的塵沙當中。由於財力衰退,東漢王朝削弱了對西域的投入,主要由敦煌郡負責戍守。僅有戶七百四十八、口二萬九千一百七十、郡兵三千人的敦煌,便負責起為漢廷守衛西域的使命。

  由敦煌至呼衍王活動的蒲類海,直線距離就長達400公里以上。太守裴岑率領三千郡兵深入大漠,一戰斬馘名王,其慷慨激烈足以令人懷想千古。然而千秋之後,留存的只有古碑上的隻言片語。

  羌亂依然延續,西涼男兒也依然與匈奴人繼續奮戰著。最後不知何時,屢戰屢敗的北匈奴終於放棄了對西域的野心,遠走中亞,據說他們建立了悅般王國,後來被柔然和厭噠人聯手所滅。

  有學者認為,董卓之亂後,敦煌郡仍然保持著對西域的影響力。所以後來曹魏大將曹真、張既掃平河西叛亂之後,西域自然而然地回到了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下,這是因為一直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守衛著。可是西晉初年,又一場大亂轟然爆發。

  270年,禿髮樹機能率領河西鮮卑起兵稱亂,羌胡紛紛響應,河西走廊戰火瀰漫,北地的胡人也從北面威脅長安,秦涼局勢全面潰爛。大晉王朝在西域設置的據點成為飛地,孤懸天外。禿髮樹機能之亂是西晉初年著名的大事件,整整持續九年,其餘波甚至延續到了八王之亂時期。牽弘、胡烈、楊欣、蘇愉這四名久經沙場、積有戰功的封疆大吏都被禿髮樹機能斬殺。西部鮮卑更有一部分在首領阿羅多的率領下,組織數萬軍隊,攻打西域。

  

  但戍衛西域的戰士們在滄海橫流之際保持了他們至死不退的傳統,這傳統從漢武開西域、十三壯士歸玉門而始,一直延續到大唐白髮將軍守安西、大清左公抬棺復伊犁。主要來自涼州州郡兵的戊己校尉,是晉王朝駐紮在西域的最強的一支軍事力量。校尉馬循以數千孤軍,以寡擊眾,在晉咸寧元年(275年)大破鮮卑軍,斬殺一名渠帥。次年又大破阿多羅親自率領的鮮卑軍,取得了「斬首四千餘級,獲生九千餘人」的驕人戰績。

  此後,西域雖然數次短時間失控,但後來又被北魏王朝所影響,而為隋唐所繼承,直到安史之亂後,郭昕、楊襲古等大唐將士面對吐蕃人的鐵騎,仍然堅守數十載,這也是《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帳》中講述的故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