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軍事裡的中國史> 明末潼關到底有多險

明末潼關到底有多險

2024-10-08 16:59:56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潼關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進可攻中原,退可守三秦。在明末的亂世中,潼關對任何一方都至關重要,孫傳庭與洪承疇就是在潼關的南原伏擊了李自成,使得李自成差點喪命;不久後李自成攻破潼關,擊潰孫傳庭所部,明朝也就走進了歷史的塵埃。而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也因為潼關被清軍攻破,最終「曇花一現」。那麼潼關究竟為何如此重要呢?我們就從其歷史延續、自然天險和人設關城(1)等方面來簡單認識下明末的潼關以及孫傳庭布防的潼關防線。

  

  潼關源於先秦時期的桃林塞,於東漢安帝時期創建關隘。東漢羌民起義,官軍作戰失利,統治者遂創建潼關以控制東西要道,拱衛京師洛陽。到了唐代,潼關城的位置因黃河在此處的陡轉東流而於唐天授二年(691年)北遷至今港口鎮一個較低的台地之上。之後歷朝,潼關城並無大規模遷移,基本維持在唐潼關城的基礎上。

  明代是潼關歷代軍事設防最森嚴最完備的時期。明洪武元年(1368年),派郭儉守之,洪武七年(1374年)在潼關設守御千戶所,隸屬陝西都司,洪武九年(1376年)又設潼關衛,隸屬河南都司,潼關開始有了長期駐軍,周邊州縣還設有軍屯。永樂六年(1408年),又改隸北京行都督府,正統六年(1441年)後改為直隸後軍都督府的在外衛,弘治年間成為直隸中軍都督府的在外衛。

  潼關之險,在於它是由黃巷坂、禁溝、秦嶺、黃河所構成的一個天然要塞。

  黃巷坂處於潼關城東,全長5里左右。自函谷關東來的道路僅僅只有黃巷坂一條路,其南面是山勢陡峭的秦嶺,北面則是黃河,這就形成了南依秦嶺、北臨黃河的孤道地勢。在這個孤道內,軍隊難以展開陣形。所以,黃巷坂成為潼關東面的第一個天然屏障。在其最東面的金陡關也就成了潼關城的第一道關卡。

  禁溝也稱「禁谷」或「潼溝」「潼谷」,自潼關城南直通秦嶺,可與武關連通。其中深度最長的溝道有四條,分別是列斜溝、禁溝、潼水溝和望遠溝,除此四條溝之外,還有多條深達數十米至數百米的溝道,這些溝道統稱為禁溝,皆成南北縱向。由於這些南北溝道橫斷潼關南原地區,所以,自古以來潼關南原無東西大道可通。但是,翻越這些溝道,仍然可以進入關中。而禁溝與潼關城地處南北一線,要奪取潼關,就要突破禁溝,這樣禁溝也就成為潼關南面平原的天然屏障。

  秦嶺同樣是潼關南原的天然屏障,由東往西有西峪口、桐峪口、善車峪口、太峪口、麻峪口、蒿岔峪口、潼峪口等眾多橫向峪口可做天然要塞,這些峪口不僅地勢險要,而且道路錯綜複雜,這些都使得入侵者的後勤補給難以為繼。

  此外,黃河出秦晉峽谷南流到潼關北,折轉而東。在這裡,洛水、渭河在黃河匯聚,黃河則緊貼潼關城下流過,形成天塹,既無途可通,也隔斷了北來之路,在潼關城北側形成自然防衛,因而守潼關很少考慮城北安全,黃河天塹形成了天然屏障。

  由於南面的秦嶺直接通向了禁溝,可由此翻越秦嶺。為了防止潼關因敵軍穿越秦嶺而被攻破,秦嶺北麓山腳下的潼關地界自東而西設置了西峪關、善車關、太峪關、蒿岔峪關、潼谷關、水門關等關卡,此外其實還有一些關卡,但史料記載不一。這些關卡均有駐軍把守,成為潼關城的南部前沿哨卡,和潼關城渾然一體。所以,潼關城既有秦嶺這個天然屏障,又有關卡防衛,這就保證了潼關城南部的安全。

  為了守衛禁溝,禁溝周圍自古就設十二連城,由秦嶺山腳向北計三十里。根據《潼關衛志》和《續修潼關廳志》有關記載,十二連城指的是明清潼關古城南面禁溝沿線及其附近一帶的一個軍事聯防體系的總稱,其既可以設防于禁溝之東,也可以設防于禁溝之西,還可以設防於南面秦嶺諸峪通向禁溝的通道。這些聯防體以小城為據點,並設有溝西關、楊家關、禁溝關、汾井關、巡底關、五莊關、石門關等多個大小不一的關卡。這些關卡從禁溝向南,大約每三里建一個小城,內有烽火台,駐有軍隊。

  至於潼關主關城,《潼關衛志》記載如下:「依山勢曲折,周一十一里七十二步,高五丈,南倍之。其北下臨洪河,巨濤環帶,東南則跨麒麟山,西南跨象、鳳二山,磋峨聳峻,天然形勢之雄。門有六……三門各有樓。南以山勢重疊,不豎樓。南北水關二,南水關洪武三十三年(1400年)建,北水關宣德年間建。」

  從以上段落中可以看出,潼關關城主體建在深山溝壑之中,這為城池提供了天然的屏障。扼踞要路於秦嶺和黃河之間的狹長谷地,南城牆可依山勢抵禦秦嶺南麓方向的進攻,北城牆順水流一方面可護衛黃河方向水軍的進攻,另一方面可控制河邊大道。這樣的選址在軍事防禦布局上可謂是「依山築關,傍水建城」,再加上眾多城門、城樓及水關的輔助,都極大地滿足了軍事防禦需求。

  就城池本身而言,明朝的潼關基本上是沿襲宋朝舊址修建的,但也增加了一些大型城防建築,並且不斷擴大了城關規模,修繕了城樓及防禦設施,城門也有增加。正德以後潼關城牆二三十年間都會不同程度地加以修葺。

  孫傳庭在到任之後,詳細考察了潼關城之外的南原四十里地形,認為南原的軍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便在南原上建造三座碉堡,並屯兵於內。這些堡墩全在深溝旁建築,並將旁邊可通行的小徑封死,確保堡墩獨占高處的優勢。各屯步兵二百名扼守聲援。又置十五墩,墩與墩相距不到三里,各宿火器手二十名。並授駐守南原游擊署參將王永祥為實職參將。除了潼關附近以外,孫傳庭還修築了華陰城、西安城牆、漢江淺灘等地,將潼關這個「點」與西安省城連成了「線」。孫傳庭在積極備戰的同時,根據陝西所擁有的軍事地理優勢,積極布防,這些都為潼關南原之戰以及日後再次在潼關布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存潼關城遺址平面略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關城北牆較直,其餘三面城垣略呈弧形,今天北牆已經不存在了,東、西城牆北段保持較好,現殘高3~6米,東牆南段和南城牆依山勢而建,外部最高達390餘米,保存稍好。西門瓮城僅存泥土基座,南北長65米,東西長48米。南門僅存磚砌門洞,高約5.5米,寬2.8米,進深12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