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軍事裡的中國史> 藩鎮之亂,為何在西晉提前上演

藩鎮之亂,為何在西晉提前上演

2024-10-08 16:59:11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地方內亂常因外重內輕而起。這一點在西晉尤其嚴重。從制度上說,正是西晉實行的「藩王都督制」導致了那場「八王之亂」。

  都督最初是作為監督軍隊的臨時官員而出現的。漢光武帝時期,由於戰爭頻繁,軍隊出征時暫時設置督軍御史以監督諸軍,這就是都督制度的起源。由於東漢王朝是在豪強的輔助之下建立的,所以漢光武帝等一眾東漢皇帝都不敢對地方豪強給予過於強烈的打擊。於是,東漢時期地主豪強勢力極度膨脹,甚至可以對地方行政進行直接干預。為了避免地方軍權為私人所用,東漢削減了郡國部隊。但地方基層的社會秩序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地主土豪來維持,繼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地主土豪武裝。

  隨著東漢王朝日益腐敗,地方的農民起義越來越頻繁,豪強地主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開始代替中央進行鎮壓。黃巾起義之後,漢靈帝將天下十三州在刺史基礎之上,又加派牧守,總理州中事務。由於長期以來東漢在各郡國範圍內都沒有設立正式軍隊,因此,這些空降而來的州牧,只能依靠地主土豪的私人武裝平定各地的起義叛亂。這也使得地方土豪的私人武裝有了正式名分,成為國家所依賴的重要武裝力量。隨著董卓進入京師,各地軍閥四起,地主土豪的武裝力量就成為維護軍閥霸權的中堅力量。即便是後來統一北方的曹操,對待這些私人部曲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統領土豪地主武裝的首領被稱作帳下都督或部曲督,而某些統帥一軍或一個軍區的主將則被稱為持節都督。

  

  隨著戰爭規模擴大,一些實現局部統一的軍閥也被加封了這一頭銜,作為地方最高軍政領袖,比如袁紹就有都督冀﹑青﹑幽﹑並四州的榮譽。而曹操為了防禦西涼的馬騰,就在西線涼州地區以重臣鍾繇為司隸校尉,持節都督關中諸軍,駐守長安。曹丕繼位之後,又將多個州分為五個都督區﹐分別是曹真都督雍涼﹐曹仁都督荊﹑揚﹑益,曹休都督揚州,臧霸都督青州等。這些人各自負責一個方面的軍事工作,都督所管轄的地區被稱為都督區。除此之外,孫權、劉備也各在其邊境建立都督區,我們耳熟能詳的江東美周郎周瑜,就是孫權帳下江東水陸軍都督。

  都督制度在設立初期確實起到了不錯的效果,尤其是曹魏在防禦蜀漢的戰爭中,總領西線軍事的曹魏指揮官如曹真、司馬懿等,都對諸葛亮、姜維的北伐做出了及時的反應,儘可能地調動了軍隊和民力財力資源,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都督制在士族地主崛起的大環境下,起到了鞏固國家統治的作用。

  然而,由此也暴露出一些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外重內輕。魏晉的都督有時不僅僅是地方的軍事最高首領,同時還可以兼任刺史。理論上,都督和刺史是分開設立的,自曹操統一北方之後,除了極個別的都督可以兼領太守或刺史外,絕大多數都是文武分設。但是隨著都督區的固定,為了方便上下協同管理,都督漸漸開始連續兼任數個州的刺史。這樣一來,大片區域的軍政大權就落入了一人之手,後世唐朝的藩鎮節度使情況也與其類似。結果都督區就成為高於州之上的非正式軍政機構,外重內輕的局面形成了。

  在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期間,王凌、毋丘儉、諸葛誕先後發動叛亂,這三場叛亂就是著名的淮南三叛,其有兩個共同的特點:首先,這三位主謀都是揚州都督;其次,這三場叛亂大多速起速亡。這三場叛亂充分體現出都督制度的弊端。不過由於這三場叛亂都是打著反對司馬氏的旗號進行的,加之中央應對得體,三次叛亂都被快速平定,因此,其政治色彩大大掩蓋了都督這一制度的缺陷。

  自曹魏時期正式設立都督區開始的70年之內,雖然各地偶爾叛亂,但政權統治者在國都之內還掌握有一支人數7萬左右、戰鬥力強大的中央軍作為威懾,朝堂基本可以做到上下一心,這種制度上的外重內輕並沒有引發災難性的後果。但這一切都隨著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的去世而改變了。

  司馬炎死後,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繼位,雖然他本人性格純良,但是能力實在不值一提。朝中大權落入皇后賈南風之手,在一系列爭權奪利的鬥爭中,八王之亂爆發。

  一提到八王之亂,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西晉錯誤地實行分封制度,才導致八王之亂的爆發,但實際上,所謂的西晉諸侯國雖然擁有自己的武裝部隊,但是其數量都很少。西晉的封國分為大國、次國和小國三等,即便是大國所擁有軍隊的數量也不過5000人。而在趙王司馬倫被擊敗的戰役中,雙方死傷超過了10萬,顯然,僅憑地方諸侯國所轄有的部隊,戰爭不可能達到這樣慘烈的程度。事實上,諸侯王所依靠的軍事基礎就是這些都督區所轄的部隊。

  公元291年,八王之亂的範圍還只是停留在洛陽都城之內,因此戰爭規模有限。而至299年,八王之亂演變為全國內戰,此時,西晉主要有豫州都督區、鄴城都督區、幽州都督區、關中都督區、沔北都督區、荊州都督區、青徐都督區、揚州都督區這八大軍區。而八王之亂後半段的核心,除了司馬家幾個諸侯王及其門客之外,八大都督區的大廝殺才是主戰場。

  戰爭第一階段,趙王司馬倫憑藉中央禁衛軍和幽州都督王浚、沔北都督孟觀的支持悍然稱帝。與之對抗的齊王司馬冏和成都王司馬穎則分別依靠揚州都督、豫州都督和鄴城都督。就此,他們掀起了第一輪諸侯大廝殺。這一回合,趙王司馬倫中央軍全軍覆沒,沔北都督區摧毀。

  然而各大都督區的混戰進入第二階段,齊王司馬冏濫用民力,使得治下的豫州都督軍團損失慘重,鄴城都督區也遭受重創,他本人也因專權跋扈被殺。占據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顒則依靠常年防備西北少數民族勢力的最為強大的關中都督區20萬大軍,遊走於各方勢力,其他諸侯王也不敢輕易招惹他。為了奪取中央政權,他派遣「吃人大將」張方「為都督,將精兵七萬,自函谷東趨洛陽」,又教唆成都王司馬穎攻打洛陽,「穎引兵屯朝歌,以平原內史陸機為前將軍、前鋒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中護軍石超等軍二十餘萬」。此外,他又糾集司馬穎留在豫州、揚州的舊部,據《資治通鑑》記載,「武帝族弟范陽王虓都督豫州諸軍事。顒上表陳冏罪狀,且言:『勒兵十萬,欲與成都王穎、新野王歆、范陽王共會洛陽,請長沙王廢還第,以穎代輔政。』遂舉兵」,共組織起30萬大軍進攻鎮守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然而司馬乂著實是軍事奇才,加之手下的祖逖、顧榮、苟晞都是國之棟樑,洛陽軍先後擊殺司馬穎軍隊15萬人。結果關中、鄴城兩大軍鎮損失慘重;加之荊州、揚州百姓不堪司馬穎一派的盤剝,在起義軍領袖張昌的帶領下,爆發大規模起義,揚州都督區受到重創,豫州、沔北都督區武裝被徹底摧毀。而幽州都督王浚則開始偷偷地勾結少數民族武裝,叛離了西晉。但終究虎落平陽遭犬欺,東海王司馬越趁司馬乂羸弱之際,背叛朝廷投靠司馬顒,成為八王之亂最後一個玩家。長沙王被活活燒死,戰爭最終以司馬穎一派「慘勝」而結束。

  此時,西晉王朝在都督區軍權過重、外重內輕的狀態下,連續損失了豫州、荊州、沔北三大軍鎮,關中、鄴城、揚州都督區也遭到重創,而幽州王浚又私下背叛中央,勾結烏丸、鮮卑。此時,西晉不僅有諸侯王禍起蕭牆,邊關異族也開始蠢蠢欲動,匈奴人劉淵離開成都王司馬穎,在并州積蓄勢力,巴族李特等在益州梁州攻城略地,張昌起義橫掃荊州、徐州、江州等地,左將軍陳敏趁機割據江南……

  然而,混亂還遠遠沒有結束。新崛起的司馬越趁諸王衰落之機收買人心,在被成都王司馬穎擊敗後,又勾結王浚、司馬顒和烏丸、鮮卑襲殺司馬穎,鄴城都督區被摧毀。隨後他又趁著司馬顒占據洛陽威懾東方之時,迫使東平王、青徐都督司馬楙讓出了西晉最後一個都督區,並經過長期鏖戰,攻殺了司馬顒,導致西晉最強大的關中都督區被摧毀,青徐都督區也損失慘重。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八王之亂遠遠不是地方諸侯國叛亂那麼簡單,其背後有著十分深遠的軍事、政治甚至經濟制度的缺陷,尤其是八大都督區制度的問題。我們不難發現,八王的主要活動範圍和軍鎮分布有著巨大的重合性。尤其是齊王、東海王、成都王和河間王等,都是依靠地方軍鎮。長沙王、趙王則主要依靠中央禁軍(長沙王時期中央軍吸收了一些地方部隊得以重組)。然而,隨著豫州、沔北、荊州、關中、鄴城等都督區被毀,青徐、揚州都督區遭到重創,幽州王浚割據,全國上下幾乎無兵可用。東海王司馬越看似成為最大的贏家,但是國破山河碎的西晉,卻也不知不覺迎來了一次更大規模的浩劫——長達三百年的南北大分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