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報文化:說話的藝術
2024-10-08 16:36:35
作者: 唐島漁夫
膠片實質上只是一種載體,在大部分情況下是服務於匯報工作的。
匯報這個事情,在華為同樣是個技術活兒。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因為部門設置的種類極其繁多,很多時候還需要跨部門的協調工作。華為內部的匯報之多,會議之多,讓很多身處關鍵位置的領導分身乏術,每天不能說是文山會海,基本上也是疲於奔命了。
所以,對於下級同上級之間的匯報來講,必須能夠明白這種現實情況。
就拿漁夫所在的一線業務部門來講吧,我們簡單看看其組織架構。
中國區,根據省份的不同,歷史上的華為長期保有28個代表處(早期叫辦事處),代表處以每個省的省會來命名,比如黑龍江就叫哈爾濱代表處;全球,華為共有100多個代表處,分別以國家的名字來命名,比如荷蘭代表處。
具體說來,國內小的省設立辦事處,隸屬於大省所在的代表處,比如拉薩辦事處就隸屬於成都代表處;海外小的國家設立辦事處,隸屬於大國所在的代表處,比如納米比亞辦事處就隸屬於安哥拉代表處。當然,也有比較大的代表處下設辦事處的,比如澳大利亞代表處下面就有阿德萊德辦事處。
華為全球所有代表處,隸屬於各自所在的「地區部」。地區部以上,設置了專門的管理機構——片區聯席會議(即所謂片聯,Joint Committee of Regions),當年直接向片聯匯報的包括十二大地區部(東南亞地區部、南太平洋地區部、西非地區部、東南非地區部、中亞地區部、中國區、中東地區部、北非地區部、東北歐地區部、西歐地區部、南美南地區部、拉美北地區部)以及五大代表處(日本代表處、印度代表處、美國代表處、加拿大代表處、俄羅斯代表處)。
如此一來,一線的業務活動,客戶經理向上匯報起來,就有一條非常清晰的匯報途徑。清晰固然清晰,但是這些所有節點加在一起,匯報結構會非常煩瑣。這還不用說,很多項目決策光憑客戶線根本就無法拍板。舉個例子,一個涉及同中興競爭的運營商類項目通常還需要有運營商大T參與決策,重大項目部參與決策,產品部參與決策。如果碰巧這個項目發生在辦事處層面,那麼還會增加一個代表處決策,往上還有地區部決策,甚至是片聯決策。而如果這個項目碰巧又是個融資項目,則需要參與的決策方就更加複雜了。
所以,匯報能力的必要性,在華為內部也就無以復加地凸顯出來了。
匯報的目的,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常規匯報,多半是部門日常早會、周會、雙周會等形式;另外一種是資源申請會,多半是項目分析會、項目通報會,這樣的會議一般會不定期召開,召開的節點就是項目需要。
如此一來,第二種會議就顯得無比重要,也就是調動資源。
用匯報的形式調動資源,大概也有三個必須掌握的技巧:一是如何讓膠片數字翔實,簡明扼要;二是如何設置亮點打動百忙之中的領導;三是如何用會議結論的方式及時輸出備忘錄,匯報之後進行資源調配。
如何處理好匯報,是華為人在內部運作中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