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文化:潤物細無聲
2024-10-08 16:32:48
作者: 唐島漁夫
前面一個小節講奮鬥文化,中間涉及一句話——不讓雷鋒吃虧。這句話,是任正非語錄之一。
華為發展的這些年,為世人留下很多的經驗教訓、經典案例,但正是因為華為的崛起太過迅速,很多時候大家還來不及細細品味其中的是非曲直、成敗得失,就又被歷史的洪流急匆匆裹挾著不斷前行。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華為擁有一個任正非。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任正非經常講自己不懂技術,其實懂不懂技術是和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詣相比較而言的。任正非對哲學、史學,乃至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的確已經足以讓他成為一位大師級的人物。跟這些知識相比,他的技術功底,確實要相形見絀一些。換個角度,任正非本人的文化功底之深厚,使他早早就脫離了具體企業管理操作層面的糾結。一個能夠騰出手來運籌帷幄的「帶頭大哥」任正非,使得華為能夠在過去的幾十年,始終保持銳不可當的上升勢頭。
像華為一樣,很多深圳的企業,誕生於特殊時代背景下的廣東這片創業熱土。但是相當數量的企業從小做大容易,再從大到更大,就很難了。瓶頸之一,就是創始人的文化水準。文化水準決定著企業創始人的視野、高度,乃至創業者整個價值觀的邊界。喪失了視野和高度的深圳創業者們,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華強北小老闆。
任正非麾下的華為,則很明顯是一個用文化黏結在一起的團隊。黏合劑之一,就是任正非在華為不同發展時期拋出的名言警句。
這些名言警句,至少具備兩個非常鮮明的特點:一是語言精練,朗朗上口;二是提綱挈領,切中肯綮。接地氣的演繹方式,濃縮了任正非的邏輯智慧,體現了其高深的哲學境界。放眼整個華為發展史,任正非語錄不僅指導了華為在不同時期的具體工作,而且成為基層員工口口相傳的坊間通關密語。如此對症下藥的管理學精華,如此高頻又深入人心的傳播率,是華為高速發展期不同於其他任何中國公司的一個重要標誌。
下面我們按照邏輯順序,分別來解析幾條著名的任正非語錄。
(1)板凳要坐十年冷
新員工從入職開始,就接觸這句話了。這句話的產生背景,其實也和華為的獨特企業文化有關係。前文說過,華為校招生從選材來看,大部分都是來自工科院校的寒門二代。學校門第是211或985,但並非國內頂級大學。門第高是要保證華為人才梯隊的質量;門第不是超一流,就保證了這些校招生不會心有旁騖,以免流失太快。
後邊的邏輯都成立,唯獨前面這條有點問題。
華為需要一些吃苦耐勞,能夠艱苦奮鬥的寒門二代來作為發展動力,但是這些應屆畢業生一般在校期間都是好學生,進入公司之後當然想要做個好員工。雖然華為從主觀上希望能夠用這種推理方式,來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但事實上,職場並非學校,職場上即便你真的玩了命,也未必能夠得到同等的回報。在學校發奮努力就能得到的獎學金、班幹部等榮譽,在職場上往往行不通。
行不通,這些應屆畢業生會不會氣餒呢?
所以,任正非告訴新員工們,板凳要坐十年冷。
(2)不讓雷鋒吃虧
這句話,其實是配合前一句「板凳要坐十年冷」而來的。既然進入華為之後,有可能坐十年的冷板凳,那麼在華為如此苦熬時光的意義又在哪裡呢?當然有意義,因為華為絕對「不讓雷鋒吃虧」。
前一句話,十年冷板凳,是要打掉那些自詡為天之驕子的應屆畢業生身上的傲氣。打掉傲氣,降低心理預期,但是又不能把話說得太嚴重了,否則年輕人受不了這種心理落差,搞不好就要跑路了。所以,十年冷板凳後邊,要有一個保障條件,才能夠讓你心甘情願、踏踏實實地坐冷板凳。這樣一來,不讓雷鋒吃虧,就成了前面那句名言的有效補充。
雖然算是一個保障條款,但卻是有限度保障條款。因為任正非並沒有保證「雷鋒」一定能夠熬出頭,而是給了一個底線——不會讓「雷鋒」吃虧。
其實大家都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這句話是一句實話,因為沒有千百萬普通士兵的前赴後繼,是換不來革命事業的最終成功的。但是這句話只能流傳於歷朝歷代的讀書人圈子裡。給士兵們做戰前動員的時候,就千萬不能講這句話,儘管我們知道這的確是一句實話。給士兵們做動員,第一就是告訴他們革命事業之偉大,同時不要有後顧之憂。
板凳要坐十年冷,但是華為不會讓雷鋒吃虧。
即便十年之後你依然是普通一兵,但只要勞動態度端正,華為依然會給你相應的豐厚回報。你的薪水,將會比其他公司的同齡人高出許多。你將會因此而改變經濟地位,並且進而能夠改變你背後整個家庭的命運。
這就是「不讓雷鋒吃虧」的奧妙之處。
(3)把信送給加西亞
華為為什麼一定要強調「雷鋒」呢?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可能會給我們提供一個參考答案。
19世紀的美西戰爭期間,美軍和古巴盟軍並肩作戰,一起對付西班牙軍。期間,美方需要把一封重要的信函送到古巴盟軍領袖加西亞手中。這封信沒有地址沒有郵編,就只有一個收件人「加西亞」。要知道,在戰火紛飛的年月里,到叢林深處之中尋找一位軍隊首領,談何容易。不過,最終一名美軍年輕中尉,接受了這個任務。他沒有抱怨,沒有講任何條件,成功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我們再反過頭來看雷鋒。
雷鋒身上的特質有哪些呢?關鍵詞: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助人為樂,如果再加一條,耐得寂寞、不近女色應該也算。
華為的發展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他們在華為文化之下,必須體現出類似雷鋒一樣的特質。關鍵是,當你的上司要求你把一封「三無」信函交給加西亞的時候,你不要問那麼多為什麼,你要做的就是執行,毫無保留、毫無怨言、毫無折扣地執行。如此一來,龐大的華為體系才能夠保證有效運轉。而縱向來看,華為的高層指令才能夠無縫、扁平、順暢地傳達到一線。
把信交給加西亞,行動的執行者就是雷鋒。
(4)燒不死的鳥是鳳凰
一將功成萬骨枯,雖然長官不講,當兵的也多半都是知道的,尤其是在今天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
那麼,如何避免這句話給組織和體系造成的傷害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找到一個不滅的象徵即可。
燒不死的鳥是鳳凰。
我並不強調鳥會燒死燒熟燒成灰,我強調的是只要你挺過來了,你就成功了。類似的表達方式,其實並不止這一例。除燒不死的鳥是鳳凰之外,還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還有鯉魚跳龍門等等,不一而足。
這樣一來,大家也就有了盼頭,哪怕你知道了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狂熱地熱愛著生活。這樣活著不累,工作也會更加充實。
(5)懂得高雅的文化與生活
心中信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華為人,很多都過著苦行僧一樣的生活。苦行僧並不意味著物質生活條件不夠好,恰恰相反,華為人的生活基本上無縫融入了華為總部和代表處的集體生活,吃喝拉撒睡這個層面上,即便是隨大流也不會太差。但人不能只靠吃米活著,除了物質生活,還需要有業餘愛好,不能過得太苦,太沒有追求。
所以,任正非告訴那些埋頭加班的華為人,要懂得高雅的文化與生活。
這句話的出現,是對前面「雷鋒」精神的補充
華為的成功確實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但做雷鋒也並不意味著要不食人間煙火。一個只知道加班賺錢兩點一線的華為員工,到最後即便變不成行屍走肉,也非抑鬱了不可。因此,任老闆的這句口號,來得還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何況,哪怕是在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裡,雷鋒同志也有一塊瑞士手錶。這樣的雷鋒,才更加鮮活,更加接地氣。
只不過,在現實中,已經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同公司生活精確綁定的華為人,其實對於高雅的文化與生活依然沒有太多概念。很多人把任老闆的這句語錄當成教條來執行。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大批的華為人組團跑到世界各地的奧特萊斯掃貨——普拉達的包包、香奈兒的香水、登喜路的皮帶、傑尼亞的西裝,還有勞力士的手錶,一袋一袋地買。
或許在華為人心中,這樣應該就算是高雅的文化與生活了。
其實身體力行響應老闆的號召,本身已經算是對業餘生活的豐富了。
(6)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以上數條語錄,其實都算是約束個人的。這一條,則是樹立團隊協作精神的,也算是對華為狼性文化的一種修正。
前文說到了華為狼性文化,對外是狼,對內也是狼。這樣一來,真正打起仗來,如果團隊之內狼同伴互相撕咬,搞不好就會出現大規模的內耗。因此,高調提倡狼性文化的弊端,就是矯枉過正。公司內部沒有狼性不行,但是狼性太過泛濫,公司內部團結就出現了問題。問題平時都在冰山之下,但如果遇到狼群狩獵,群狼難免會出現「勝則拼死爭功,敗則落井下石」的情況。
為了杜絕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對狼性文化進行適當調整。於是,也就出現了這條語錄——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這條語錄非常適合華為,而未必適合所有公司。因為,很多公司並沒有設置狼性文化的大前提。大部分情況下,公司的老闆是狼,員工都是小綿羊。或者公司老闆是披著羊皮的狼,員工沒有獲得任何授權,對內對外只能做披著狼皮的羊。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硬要去提倡「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最後就會出事。
這條語錄,在很多深圳私人小公司被效仿,但就實效來看都弄成了「勝則老闆英明,敗則無人負責」,而到了北方大國企,則又弄成了「勝則領導有方,敗則一團和氣」。
所以,華為的管理文化有一整套成型的和經過實踐的邏輯在裡面,盲目和片面地學華為,最後就成了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7)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決策
前面講到關於華為人的自我修養和華為的團隊協作。
如果個人和集體的考驗你都能夠扛下來,那麼被提拔成華為領導的可能性也就加大了。於是,選拔幹部的標準,也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任正非告訴我們: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決策。
這句話,要分成兩個層面來理解。
首先,要想做華為的決策者,必須聽得見炮火。也就是說,舒舒服服坐在深圳華為總部辦公室,享受高雅的文化與生活的華為人,一定不是幹部提拔的第一選擇。所以,那些只是聽了任老闆隻言片語,而沒有把老闆的思想精髓融會貫通的人,可能就要吃虧了。
其次,如果決策者一個在總部,一個在一線,讓一線決策者拍板,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華為的企業文化,跟中國軍隊的建軍精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在重大項目的重大決策這件事情上,華為的潛規則就是要讓一線做主。
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決策。這條軍規尤其在華為野蠻生長期,是一條鐵的紀律。即便到了今天,已經被各種大公司條條框框所限的華為平台,依然在提倡這條語錄。
毫無疑問,這是華為當年成功的法寶之一。
(8)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說一千,道一萬,最後落腳點還是文化。
華為給華為人有形的東西很多,其中有培訓學習、有升職加薪、有股票分紅,但這些有形的東西百年之後也不過就是黃土一抔。因此,任正非告訴大家,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很多人並不能夠充分理解這句話的內涵。
舉個例子吧。李白這輩子只活了六十歲出頭,而且基本上沒有做過什麼官,不僅官沒有當成,還被安了個謀反之罪流放了。所以,當時的人評價李白可能有很多種方式,比如當官的可能會嘲笑李白不得志,有錢的可能會嘲笑李白到處蹭酒喝。但是時至今日,當年那些曾經嘲笑過李白的人,不管是當官的還是有錢的,都已經化為了茫茫宇宙的一粒塵埃,只有李白以及李白的詩篇還在被我們萬古傳頌。
這,顯然就是任正非所說的文化的力量。
但是絕大部分的華為人,肯定理解不到這個層面。反過來說,誰能夠理解這句話,誰就成了華為金字塔靠上的那部分人。華為今天有形的東西都是假的,只有華為文化才是萬古長青的。華為今天的成功並不依靠今天的人來實現,實現這一切的,其實是文化。懂得了這些道理,你也就成了華為管理者,一名能夠替任老闆分憂解難的合格管理者。
以上所提到的八個名言,其實只是所有任正非語錄中的滄海一粟。
漁夫沒有提到的其他名言,比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勝靠智,大勝在德」「力出一孔,利出一孔」「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太平洋」「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進了華為就是進了墳墓」……這些也都是十分經典的任正非語錄。像華為這樣,全體公司員工從上到下,幾乎人人能夠把如此之多的任正非語錄掛在嘴邊的超級大公司,在中國並不多見。員工不僅能夠主動掛在嘴邊,還能夠心悅誠服、靈活運用的超級大公司,更是鳳毛麟角。
事實上,任老闆的很多精彩發言都被收藏於《華為文摘》之中。而且在相當早的歷史時期,任正非就確立了春節致辭這種一年一度的官方發言方式。
在每年的春節致辭中,任正非又與時俱進地加入了很多鮮明的時代元素。比如電影《可可西里》熱播的時候,號召「可可西里精神」;電視劇《亮劍》被追捧的時候,又呼籲全公司學習「亮劍精神」;《千手觀音》在央視一炮而紅的時候,又要求華為人學習「千手觀音精神」。當然,並不止有影視娛樂,還有其他樣板企業,比如在某一年,任正非就要求領導幹部過年期間都去吃一次「海底撈」,去感受別人家的服務。所以,華為文化不僅是凝結著任正非智慧結晶的膾炙人口的語錄,還包含著不同時期的時代精神,它們都被一代又一代的華為人口口相傳,成為華為文化非常自然又接地氣的一部分。
華為人掛在嘴邊的語錄文化,是華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也是造就華為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