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華為生存密碼> 工卡文化:低調的奢華

工卡文化:低調的奢華

2024-10-08 16:32:23 作者: 唐島漁夫

  談到高壓線,第一個涉及的話題就是打卡。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工卡文化,從進入華為的第一天開始,就被培訓老師多次強調。

  早期,在通信行業還沒有如此日新月異的變化之前,華為工卡還是有很多科技含量在裡面的。華為工卡首先是打卡上班的必備工具,其次還可以在裡面存錢,再次是在很多場合的通行證,甚至充當打折卡。

  首先說打卡。

  華為打卡制度跟其他公司沒有什麼區別,是非常嚴格的。當然,華為規定每個月有三次忘打卡的機會,但在很多時候,由於堵車的原因,這三次機會也很容易用光。當然,有一種情況可以避免堵車造成的消耗忘打卡機會,那就是坐公司班車。如果公司班車遲到,那麼所有乘車員工統統可以被「無罪赦免」。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並非因為華為的打卡制度有任何奇特之處,才造成了很多人的遲到,而是因為頭一天晚上確實是加班到很晚,才造成了第二天睡眠時間不足,只能掐點上班,來補足自己失去的休息時間。

  華為的加班,我們後邊再講。

  由於很多人掐點上班,造成了他們集中在某一個時刻打卡,也就造成了排隊打卡的現象。在早晨,經常能夠看到深圳坂田華為基地的各個打卡處,許多撒腿飛奔的年輕人。又或者是在晚上,很多人忘打卡,專門坐公交甚至是打車回到華為基地打卡。

  當然,也有很多老員工不驕不躁。

  老員工在長期的戰鬥中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比如,先打卡後吃早飯,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一招。因為八點半打卡,並不等於八點半上班,八點半打完卡,還可以悠哉游哉地享受一個沒有壓力的早餐時光,對於很多在華為總部上班的人來講,是一天之中難得的愜意時刻。我想,對於華為的大部分領導而言,只要正式上班時間不超過早晨九點,員工們的這點小福利,他們還是不忍心去橫刀斬斷的。

  總之,這也是一個政策模糊地帶。

  當然,打卡也有十分尷尬的情況,適用於人事關係在代表處,而人在總部上班的員工,尤其是那些海外代表處回來等簽證的人員。這些人在平時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跟著國內一起上下班,也有帶班的文員等人負責招呼和監管。但是最大的問題是遇到國內放假,比如小長假或者春節、十一長假。海外人員享受海外所在地假期,而不能享受中國區的假期,即便是春節或者國慶也不例外。

  工卡的另外一個功能是儲錢。

  早期華為的工資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存入工資銀行卡,另外一部分存入工卡。存入工卡的這部分,除了在食堂正常吃飯刷掉,還可以在華為坂田基地的超市用掉。

  所以,這也帶來了另外一個風險。

  在上班時間不能用工卡消費,如果用工卡消費了就記為曠工。我們前文提到的高壓線之一,提前就餐問題就是這麼來的。而且因為華為基地內的小超市商品往往價格不菲,用工卡在這些地方消費非常不划算。後來,順應民意的華為高層,索性就把工卡內的錢直接折成工資,發到每個人的工資卡中了。

  然而即便如此,華為工卡依然可以用來「消費」。

  早期華為公司的收入,無論是對比國內同時期的行業內還是行業外,都算是高薪。華為男被當時的深圳市民們框定了很多固定屬性——年輕、靠譜、勤奮、敬業、多金、工作穩定,且沒有時間在外拈花惹草。因此,當時的很多深圳女孩都夢想嫁給一個華為男。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華為內部的內網板塊行政服務之窗,充斥著大量痴情女孩的徵婚GG,並且還附帶著自己的靚照。當時還是電腦時代,手機上網還不普及,而且華為上外網是要審批的,並且上外網有相當程度違反信息安全的可能性,所以大家基本不上外網,單身的華為男生,茶餘飯後打發時間的方式,就是在行政服務之窗瀏覽那些徵婚女孩的靚照,也算是各得其樂,各取所需了。

  華為的工卡還衍生出其他功能。

  當時的華為基地周邊,甚至於深圳市內,有很多消費場所——飯店、賓館、茶館、燒烤、複印社……甚至包括足療、洗浴中心,紛紛打出了持華為工卡特價的噱頭。華為的年輕人持華為工卡,紛紛可以享受八折、九折優惠等促銷套餐。這樣的特殊待遇,讓很多華為員工,尤其剛剛入職的年輕人受寵若驚,似乎一夜之間身價倍增,由此而衍生出了一些段子。

  比如有位新員工,行色匆匆衝上一輛市政公交車,一臉天真爛漫地問司機師傅:「沒帶零錢,可不可以刷華為工卡?」這位仁兄就已經做到了手中無卡,心中有卡,無卡勝有卡的境界了。

  此外,多年以前的深圳並不太平,尤其是城鄉接合部,是典型的「砍手黨」「飛車黨」「堵門黨」的樂園。然而不管每年如何部署警力,一到春節還是罪案頻發。江湖各大幫派紛紛成立的「春節期間突擊搶劫辦公室」,往往把行動的對象鎖定在華為員工身上,因為華為員工容易辨識。鮮明的標誌就是,每天戴著華為工卡在馬蹄山(華為基地所在地)附近「出沒」。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華為工卡成了很多華為員工的身份象徵。

  當時的華為也在刻意地給大家營造這種特殊身份帶來的公司榮譽感。

  早期的深圳,還存在關內和關外的巨大差距。所謂「關內」是指市內四區,也就是最早成立特區的鹽田、羅湖、福田、南山四區。而所謂「關外」,則是不太開化,並且管理上分而治之的寶安、龍崗兩個區。關內和關外之間,是一條長達83.5公里的特區管理線。從關外到關內,屬於農村人進城。農村人進城,不僅誠惶誠恐帶著朝聖的心態,並且要被檢查邊防證,有時候還要東躲西藏躲避邊檢,這種感覺其實跟偷渡沒啥區別。關內關外這道邊檢線,一直到2008年才被正式廢止,從此關內關外才被一視同仁,齊頭並進發展。

  華為的坂田基地就在龍崗,屬於當時的「關外」。因此對於華為員工來講,每一次過梅林關口的時候,理論上都需要查驗身份。然而,在華為管理層的努力之下,最終華為員工不需要另外辦理邊防證,只需要持華為工卡即可過關。

  可想而知,這樣的優待,給當時深圳市民的震撼有多大。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工卡既是華為員工的就餐卡和購物卡,也是華為員工的通行證,不僅在華為基地內是如此,來到市區也是如此。公司工卡給了員工特殊的禮遇加成,而華為員工則反過頭來加倍地珍惜自己的這份工作,同時以身為華為員工為榮。在當時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華為員工經常掛著工卡逛深圳高檔商場甚至路邊大排檔。

  於是也就有了如雷貫耳的「華為四大傻」——出門帶工卡,吃飯點龍蝦,手機腰間掛,賺錢老婆花。

  這是特殊時代下華為人的自嘲,也是只屬於工科男的那種低調自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