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 第94招 適當包容孩子的破壞性

第94招 適當包容孩子的破壞性

2024-10-08 14:58:59 作者: 陳瓊

  陋習點評

  兒童的情緒極易受影響,難以控制。如果孩子心情不好,不及時疏導,很容易發脾氣。如果父母生氣摔門、摔杯子,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把「光榮傳統」繼承下來。

  一般來說,我們可能對這種行為非常反感,問題是,我們沒有嚴格檢查我們的行為是否對我們的孩子有負面影響。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如果桌子是彎曲的,不要只是拍打表面,看看腿。」時不時地問問自己:「我有沒有做讓孩子誤解的事情?」有些事情我們不應該影響我們的孩子。

  

  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孩子拿著玩具來玩,便故意弄壞別人的玩具。這種惡意破壞的行為只是兒童的一小部分,但對兒童的身心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堅決阻止孩子,並在適當的時候教會他換位思考。如果這種破壞行為沒有及時制止,很可能會升級。

  教法隨想

  第一,利用遊戲材料轉移破壞行為。《幼兒園教育指導方針(試行)》提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使用各種感官探索提供條件。」由此可見,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可以引導兒童的「破壞性」行為,找到合適的「對象」,使兒童能夠積極地與材料互動,進行各種動手動腦的活動。孩子們可以體驗動手探索的樂趣,進一步獲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第二,認真執行任務,用責任感取代破壞。培根曾經說過:「責任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種子,它如果早播種在孩子的心裡,就會收穫一生的幸福。」責任是一個人能否立足於社會,在未來獲得事業成功和家庭幸福的一個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對孩子的成長負責,是一種特殊的營養,可以幫助孩子成長。同時,責任意識的培養可以防止破壞性行為的滋生。

  第三,細心呵護,在破壞性行為中挖出求知的種子。幼兒時期是求知慾最旺盛的時期。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類永恆不變的特點。」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我們必須認識到孩子求知的萌芽,珍惜他們求知的每一點表現。

  事例解讀

  一位媽媽剛買了一塊貴重的手錶,就被淘氣的兒子拆壞了,她非常生氣,便把兒子狠狠地揍了一頓。後來,這位媽媽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面前抱怨了這件事。陶先生連連搖頭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就這樣被你抹殺了。」經過一番探討,這位媽媽認識到錯誤,便向陶先生請教補救的辦法。陶先生說:「補救的辦法還是有的,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手錶送到修表鋪那裡,請修表師傅修理,他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可條件是要你的孩子站在一旁看他如何修理,這樣,修表鋪變成了課堂,修表師傅成了老師,你的孩子既向他學到了關於表的一些知識,孩子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滿足。」孩子搞破壞,絕不只是為了淘氣,為了好玩,而是創造力的一種體現。孩子想知道錶針為什麼會有規律地不停轉動,想了解錄音機為什麼能發出聲響,想看看電視裡藏著什麼神奇的東西,所以才會做出在我們看來是「破壞性」的行為。制止這些行為等於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如果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制止孩子的行為,就會將他的創造力扼殺在萌芽中。所以,我們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看到他的真實需求,並將這種帶有探索性的「破壞」行為引向更利於他發展的方向。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