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招 讓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
2024-10-08 14:54:24
作者: 陳瓊
陋習點評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便再有成就,也不會被人尊重。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即便是小到看似微不足道的恩情,也要懂得報答。做人如此,才能問心無愧。
一個人的感恩之心要從小開始教育。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更多的是以照顧孩子為主,而沒有教會孩子感恩。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孩子在接受父母照顧的時候,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不懂得感恩,更不會回報父母。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是不孝順的孩子,他們對父母的養育不持有感恩的心,有令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就會衝著父母大喊大叫。沒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照顧父母,他們自私、冷漠。不懂得感恩的孩子缺少朋友,會更加孤獨,性格也會變得更加偏激。
孩子沒有感恩之心,家長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經常孝順父母、尊重長輩,孩子耳濡目染,這種良好的品格就會被孩子繼承。所以,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就要多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行為以及語言是否對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是不是在孩子面前沒有樹立好榜樣?
教法隨想
很多父母認為,生養孩子,就要對孩子負責。這種負責更多地強調「養」的方面,卻缺少了「育」這一層。「育」,可以理解為教育,教導,是主觀上讓孩子獲取原本並不具備的素質或技能。在「育」的層面,感恩是一個重大課題。
感恩與禮貌有所不同,不是孩子對父母的付出說一聲感謝就了事,而是要從內心中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而不是局限於言語的表達。
本書首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家長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就要教會孩子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
父母可以讓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可以用來表達愛的事情。比如,當媽媽做家務感到很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給自己捶背;當幹活的時候出汗了,讓孩子幫擦擦汗;孩子的玩具讓他自己收拾;餐後讓孩子收拾碗筷。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幫助別人做事情的習慣,自己的東西也要自己整理好。
懂得感恩的孩子知道,別人幫助自己做事情不是理所應當的,別人沒有義務幫助自己做任何事情,即便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
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塑造和諧的家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夫妻之間要懷有感恩的心,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也會有感恩之心,整個家庭就會其樂融融。
教會孩子感恩,讓孩子在享受愛的同時,還要珍惜所擁有的,理解父母的愛,才能用自己的行動感謝父母。
事例解讀
老劉開了一家公司,近些年生意很好,就為正在讀小學的兒子買了房子,上了各種保險,還購買了教育基金。可是,老劉經常說:「兒子對自己的這種做法並不理解,認為有錢就可以僱人做很多事情。兒子花錢讓同學幫忙值日,甚至作業都讓同學寫,在家裡吃東西的時候,不知道謙讓長輩,而是自己獨自吃。」老劉對自己的兒子有些頭疼。
老劉在小區里晨練,遇到兒子同學的媽媽董女士,談起自己的困擾。董女士說:「我家的水果都是女兒分的,要求先給長輩,剩下的自己吃。有一天分橘子,女兒說就剩下一個了,可怎麼分呢?」
董女士就告訴女兒:「一個橘子可以分幾瓣。」
董女士說:「女兒當時是很不情願的,可是也這樣做了。」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告訴孩子:「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什麼都不用管。」
孩子認為接受別人的服務是應當的,就會培養出自私性格的孩子,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培養孩子感恩之心,讓孩子知道別人的付出是需要感謝的,讓感恩成為一種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