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時間思維法,影響孩子的時間觀
2024-10-08 14:42:06
作者: 寧十一
一個擁有良好時間觀念的父親,容易培養出一個對時間很敏感的孩子。父親對時間的高度認知、理解和有效利用,是幫助孩子實現人生成就的閥門。
一位爸爸是一家裝修公司的室內設計師,他每天都能接到老闆和客戶的電話,大部分是問什麼時候能出圖稿,爸爸每次都說:「快了,馬上。」可一旁的兒子卻看到父親放下手機後,不是打遊戲就是刷視頻或者躺在床上呼呼睡大覺。
這家父母經常會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說孩子常敷衍作業,考試懈怠,經常出現只做一半試卷的情況。後來父母問孩子,孩子卻說:「我以為時間夠用。」
父親的時間觀念過於散漫,孩子就不懂得去珍惜時間,慢慢便養成了拖拖拉拉的習慣。對於虛無縹緲的「時間」,很多孩子沒有清晰的概念。父親要反思的是,應該如何把「時間」這個概念傳達給孩子。
在猶太人家庭中,小孩問爸爸:「現在幾點了?」
爸爸會準確地告訴孩子:「5點24分17秒,距離晚飯只剩35分43秒,時間似乎有點緊迫,不是嗎?」
猶太人大概是世界上對時間最敏感的人,他們在告訴孩子時間時,不會像其他國家的父母那樣只說個大概,而是精準到幾時幾分幾秒。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精確到秒的時間觀,不僅能讓孩子對時間有清晰的認識,也能讓孩子覺知到時間的長度,並且了解到在這段時間內能做多少事。
法國數學邏輯思維教育學專家貝爾納黛特·蓋里泰-埃斯認為,時間概念會因為一些不斷重複的行為慢慢印刻在孩子腦海里。例如周一到周五早晨7點起床,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看書,每周六日外出放鬆,這些不斷重複的事可以幫助孩子形成並強化時間概念。
一個善於管控時間的父親,不會對孩子說「抓緊時間」這麼蒼白無力的空話,因為孩子不明白具體怎麼做才是父親口中的「抓緊」。
孩子的時間觀念,可劃分為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自然時間可以通過鐘錶或計時器感受到。心理時間就比較隱晦,是一個人的心理與時間因碰撞生成的思維模式。
例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感覺度秒如年,追劇或打遊戲的時候卻感覺快如閃電,這是孩子沉迷於手機、電視的根本原因。所以,父親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擺脫心理時間的控制,學會利用自然時間。
(1)不催促
當父親的心理預期過高,就忍不住急躁地催促孩子,導致孩子產生牴觸心理,變得越來越慢。當我們不斷催促「快快快」的時候,其實是在以成年人的節奏來衡量孩子的節奏。兒科醫生已經發現,孩子有自己的生理節奏。比如,4歲的孩子,雖然能夠描述出在幼兒園裡做了些什麼,但並不能具體說出在什麼時間幹了什麼事,直到5歲,孩子才能做到這一點。
(2)用鬧鐘或沙漏來提醒孩子
小孩子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他不知道5分鐘有多長,也不知道珍惜時間的好處。父親可以利用鬧鐘或者沙漏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父親可以先教孩子看鬧鐘,告知孩子,鬧鐘長的指針從12到3之間是15分鐘,他要在這段時間內完成作業。或者買一個很漂亮的3分鐘沙漏,就放在洗漱的台子上,告訴孩子這個沙全部漏下去就是3分鐘,在這個時間內要刷完牙。
(3)讓孩子思考怠慢時間的後果
「如果你明天早上7點沒有按時起床,就會錯過7點半的校車,會發生什麼事呢?」
提醒的目的是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後果。如果能進一步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怎麼做就更完美了,如,「你可以想想,有什麼辦法能保證自己明早7點之前起床呢?」
(4)引導孩子倒推目標
倒敘時間思維法可以幫助孩子理清達成小目標的時間順序,從而做出妥善的時間安排。如五天後孩子要參加一個關於「愛護環境」的演講比賽,父親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第五天是正式演講對不對?」「第四天和第三天你必須熟悉演講內容,是不是?」「第二天,你需要篩檢出演講材料並整理好,對嗎?」「明天,你就要選定演講內容,不是嗎?」「那麼現在,你最應該了解一下我們真實的生活環境究竟怎麼樣了。」
時間在向前,孩子踩在時間上成長,讓孩子真正掌握住時間,懂得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性,才能成就孩子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