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吃虧的爸爸,是在給孩子的人生聚福氣
2024-10-08 14:41:47
作者: 寧十一
「吃虧是福」是被世人譽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先生留給後輩的人生哲學,他在書法中寫道:「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利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大意是說:人之所得過於豐足,必然會耗損;欠缺不足之人,必有充裕之時;自己所損失的是為了讓對方獲利,大家彼此便可以心平氣和,自己的內心也可獲得安寧,既平和又心安才是人之福氣。
生活中我們偶爾也會接觸到這樣的人,他性情開朗、家庭和睦、四鄰和諧,與同事朋友相處融洽,生活充盈且事業有成,是個很有福氣的人。而出生在這種家庭中的孩子,通常性格開朗柔和,謙卑懂禮,說話有邏輯,做事有條理,不爭搶不妒忌,既討人喜歡又不可小覷,於將來必然也是位有福之人。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實際上,孩子的福氣,歸功於一位捨得吃虧並懂得吃虧的父親。一位捨得吃虧並懂得吃虧的父親,或言傳身教或諄諄教誨,能讓孩子從小便懂得「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驕」的道理。
西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打算把最肥沃的土地賞賜給他的第一功臣蕭何,卻被蕭何婉拒,最後蕭何只選了一些偏僻貧瘠的荒蠻之地。劉邦頗為疑惑,蕭何解釋說:「如果子孫賢德,就會學習我的勤儉;如果子孫不肖,這樣的田地可以不被有權勢的人家所奪取。」
隨後的數百年間,很多王公大臣的家族沒落消失,唯有蕭何的後世子孫懂得發憤圖強,家族依然興旺。
所以說,捨得吃虧的人,真的能福延子嗣。蕭何不是傻子也不是先知,他的子嗣後代之所以能有大成就,皆因為他懂得舍與得的智慧。捨得吃虧的父親都有很高的視野,明白所謂捨得,其實是捨去一部分不重要的東西,孩子才能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曾國藩曾說:「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當下,富二代或富三代敗光家財的事並不少見,多數是因為父母過度寵溺,結果孩子因富貴吃不得苦的虧,因驕縱吃不得屈的虧,最終撐不起偌大家業。
讓孩子學會在安逸中捨得吃虧,這是父親送給孩子的一生中第一道「福氣」。吃虧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既可以磨鍊人的品格,鍛鍊人的能力,又可以開闊人的胸襟,撐大人的格局。
李嘉誠經常教育自己的兩個兒子,做人不能盲目求利,要學會吃虧,別什麼便宜都占。
李嘉誠召開董事會的時候,會讓兩個兒子坐在身邊旁聽,一次在會上討論公司該持有多少股份的時候,李嘉誠說:「我們公司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我主張只拿9%的股份。」
看著董事們爭論,大兒子李澤鉅說:「爸爸,我反對您的意見,我認為應拿11%的股份,能多賺錢啊。」
小兒子李澤楷跟著說:「對,只有傻瓜才拿9%的股份呢!」
董事們被兩個孩子的童言逗得大笑,李嘉誠說道:「孩子,這經商之道學問深著呢,不是1+1那麼簡單,你想拿11%發大財反而發不了,你只拿9%,財源才能滾滾而來。」
有一次記者採訪「小超人」李澤楷時問:「你的父親李嘉誠究竟教會了你怎樣的賺錢秘訣?」
李澤楷說:「父親從沒有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世的道理。」
記者自然不信,李澤楷繼續說道:「父親叮囑過,你和別人合作,假如利潤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吃虧是福」,捨得讓利給別人,才能獲得更大更長久的利,這是李嘉誠送給孩子最好的人生財富。
太在乎輸贏和獲利,不捨得吃一點虧的人,總給人一種急功近利不擇手段的感覺。這樣的人心胸狹隘咄咄逼人,身邊除了沒有什麼朋友,還會經常陷入與他人的紛爭中。孩子長期淹沒在爭名逐利的緊張氣氛里,也會變得越來越暴戾,氣量狹小,因為一點小事不依不饒。
唯有捨得吃虧的人才能看透「利」這種東西有舍才有得。「捨得」二字,舍的是身外物,得的是人心與氣度。算來算去,捨得吃虧似乎還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所以,讓孩子懂得「利可共而不可獨享」,這是父親送給孩子的人生路上第二道「福氣」。
習慣吃虧,並且不在乎是否吃虧,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氣度和胸懷。孩子通過父親為人處世的謙讓態度,悟出對人對事不用太計較,比起苛責出來的勝利,遠不如收穫一份信任更有價值。
俗話說:「人無信則不能立。」一個人能獲得朋友信任、領導重用、親戚親近,往往是因為大家知道他不是個見利忘義的人,且為人正派,心思乾淨。這樣的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事業上,都值得深交。愛屋及烏,大家對這位父親身邊的孩子自然也會另眼相看,從而喜歡讓自己的孩子與之結交。
「捨得吃虧才能獲得信任」,這是父親為孩子的人生聚集來的第三道「福氣」。
捨得吃虧的父親就像渾厚而又紮實的地基,他不在乎有多少人去踩,經得起地動山搖,撐得穩千斤巨柱。父親的偉岸與高大,會讓孩子羞愧於只站在他所建造的高樓大廈上觀望風景,他會學著用一磚一瓦搭起屬於自己的人生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