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雙翅膀:我的地盤我做主
2024-10-08 14:40:14
作者: 范曉軍
很多父母一定會碰到這樣一個難題:孩子向來乖巧懂事,突然有一天變得非常叛逆。這表現為,父母讓他安靜一點,他偏要吵鬧不休;父母讓他穿運動鞋上體育課,他偏要穿休閒鞋上體育課;父母給他做好了營養健康的早餐,他偏要吃外面小巷子裡的早餐……總之,父母不讓幹什麼,他們偏要幹什麼,怎麼鬧騰怎麼來。
很多時候,孩子的心裡很清楚,他們知道父母的話和建議是為他們好,但他們依然選擇與父母針鋒相對。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些叛逆的行為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他們想要用這種與父母對著幹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以此讓父母歸還他們自主權。
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誰都希望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孩子也不例外。從孩子出生起,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餓了會哭,身體不舒服會哭,尿床了也會哭,哭是他們表達自我思想的一種方式。再長大一點,孩子會對各種事物好奇,並且向父母問東問西,也會對一些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而這正是孩子「自我意識」朝「自我主權」發展的一個演變過程。
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權利,希望在自己的小地盤上當大王。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一味地認為自己的決定是為了孩子好,從而剝奪孩子的自主權。父母要及時察覺孩子的叛逆行為,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權。要知道,長期無視孩子的選擇與想法的話,會讓親子關係產生極大的矛盾。
包包是一名小男孩,他們家最近買了一套新房子。媽媽告訴包包,其中一個臥室將由包包居住。包包為即將獲得屬於自己的小房間而高興不已,整天纏著媽媽問什麼時候裝修。
包包雖然只有七歲,但卻非常有主意,電腦也玩得特別好。他早早就在網上查找臥室的裝修圖,並想好了自己的臥室要裝修成什麼樣。終於等到裝修時,他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說:
「媽媽,我想要把房間貼上藍色的帶有浪花的牆紙。」
「我的床要海盜船造型的,天花板上要裝飾一些星星和月亮,讓我有一種在大海里躺在海盜船上看星空的感覺。」
「媽媽,你看過《霍比特人》嗎?我房間的家具要像霍比特人家裡的家具一樣。」
……
包包媽一開始還很有興趣聽包包說自己幻想的房間模樣,但說了幾點後,媽媽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她對包包說:「兒子,我們家裝修的總體風格偏向現代簡約,你說的裝修風格和我們家一點都不搭。我看,你還是交給媽媽來幫你設計吧!你放心,媽媽一定會幫你裝修出一個你喜愛的房間。」
媽媽的話讓包包非常生氣,他不禁氣沖沖地說:「媽媽,你裝修得再好看,我也不會喜歡,我只喜歡按照我的設計裝修出來的房間。」
包包的話,媽媽沒有當真,她按照自己的設計給包包裝修臥室。其間,包包都沒有看自己的房間被裝成了什麼樣。直到裝修結束,他才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看房子。
「包包,看看你的房間,喜不喜歡?」媽媽打開包包的臥室,迫不及待地問包包。
包包的臥室被媽媽裝修得簡潔大氣,讓人一眼看去非常舒適,但是包包的臉上沒有露出丁點兒喜愛的表情,他皺著眉頭噘著小嘴說:「我才不喜歡。」
過了一段時間,包包一家住進了新房,包包對他的臥室進行了一系列破壞。他會拿著蠟筆在淡黃色的牆紙上亂塗亂畫,他會用手將床上的靠墊摳出一個個小洞,他會在新買的書桌上貼滿貼畫,對於自己的房間,他也從來不收拾。
種種行為,終於惹火了媽媽,媽媽生氣地質問包包:「你以前不是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嗎?為什麼現在有了卻不珍惜呢?」
「我的房間不是應該由我做主嗎?可是這個房間是按照你的設計裝修的,它根本就不屬於我。」包包生氣地反駁後,跑回房間,「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你這孩子……」媽媽氣得要去包包房間理論。
不過,包包爸爸卻將她拉住了,他拍了拍包包媽媽的肩膀說:「包包說得對,我們裝修得再好看,可終究不是按照他的意願設計出來的。孩子長大了,他有自己的選擇和想法,而他的這些破壞行為是提示我們要尊重他的選擇與想法,給予他選擇權。我想,我們有必要給他打造一個只屬於他的地盤。」
後來,包包的爸爸媽媽拆除了包包臥室原本的裝修,他們按照包包的選擇和想法,裝修成他想像的模樣。雖然臥室被裝修得不倫不類,但包包非常喜歡。不用爸爸媽媽提醒,他每天都會主動把房間整理得乾乾淨淨。更讓人意外的是,包包可以安靜地在臥室里寫很長時間的作業,再也不用父母催促了。
正如包包爸爸所說,包包表現得對房間一系列的破壞行為,其實是變相地向媽媽抗議,他在告訴媽媽,他需要自主權,他希望媽媽能按照他的選擇和想法來裝修房間。如果包包的爸爸媽媽不重新給包包裝修臥室,那麼長期住在臥室里的包包會越來越壓抑,繼而做出更大的破壞性行為。
親子間的矛盾,絕大多數都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權造成的,而親子間的親密,則是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塑造出來的。父母想要與孩子和諧相處,不妨給孩子一雙翅膀,讓孩子可以「我的地盤我做主」。
此外,我們也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對比同年齡的孩子,有的孩子特別有主見,在選擇上永遠都是快狠准,做出的決定也都是對自己有利的;有的孩子則會像牆頭草,在選擇上從來都是搖擺不定的,最後做出的決定也都往往弊大於利。就這類問題,孩子會有兩個極端的分化,其原因也在於父母是否給予孩子自主權利。
通常來說,如果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權利,孩子會非常有主見,如果父母剝奪或極少給孩子自主權,孩子會很沒主見。前者因為多次的選擇掌握了足夠的經驗與教訓,在往後的每一次選擇中,往往會很快地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而後者因為缺乏選擇的經驗,此後的每一次選擇都會優柔寡斷,無法判斷出哪項選擇是對自己有利的。可見,給予孩子自主權,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想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孩子就像一隻鷹,它會飛向更遠更高的天空,去俯瞰他視野中的風景。父母需要做的是陪伴孩子,而不是讓孩子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看我們視野中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