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放養,讓孩子像孩子那樣成長> 孩子的喜怒哀樂,他來說你來聽

孩子的喜怒哀樂,他來說你來聽

2024-10-08 14:38:59 作者: 范曉軍

  人是感情動物,有喜怒哀樂的情緒。當我們的情緒非常膨脹時,便急切地想要找一個人分享。與他人分享我們的歡喜,我們心裡的歡喜會更甚;與他人分享我們的哀傷,我們心裡的哀傷會減半;與他人分享我們的憤怒,我們心裡的憤怒會慢慢削弱……成年人尚且需要與他人分享情緒,更別提敏感且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了。

  孩子是一個獨立體,從他出生後,喜怒哀樂的情緒將伴隨他們一生。由於他們年齡尚小,感官往往比成年人要敏銳,以至於他們的喜怒哀樂往往會被擴大很多倍。比如,明明對父母來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孩子來說卻是一件天大的事。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對比成年人來說,孩子的控制力要弱太多。當他們內心的情緒波動較大時,他們不懂得自我控制與調節。以至於當他們歡喜時,會將歡喜表現在對人說個不停的行為上;當他們憤怒時,會將憤怒表現在歇斯底里的怒吼或對人與物的拳打腳踢中;當他們哀傷時,會將哀傷表現在沒完沒了的大哭中;當他們快樂時,會將快樂表現在鬧騰和調皮搗蛋中。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安靜地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就能有效地安撫孩子的情緒,從而阻止孩子調皮搗蛋和胡亂發脾氣。

  在孩子心中,他最想親近的人就是父母,他心中的喜怒哀樂最想分享的人也是父母。然而,作為父母的我們,當孩子想要對我們敞開心扉,想要說一說他們的心事時,我們都有耐心聽他們說一說嗎?

  張穎在一家大企業擔任總監,是一位職場「白骨精」,而她職場上耀眼的成績都是她用大量時間拼搏出來的。可想而知,她留給家庭的時間少之又少。

  這一天,張穎下班回家,勞累了一天的她一進家就倒在沙發上想要放鬆一下。這時,她七歲的兒子童童開心地走到了她的面前。

  童童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現在已經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前幾次的考試中,他都沒有考過滿分,但這一次期中考試,他語文和數學都考了滿分。對於這樣一個令人開心的好消息,他最想分享的人就是媽媽。

  然而,童童剛剛走到沙發邊,張穎就對他揮了揮手,說:「童童乖,自己玩一會兒,媽媽現在很累,想休息一下。」

  童童臉上的笑意一下子消失了,他嘟起小嘴,不情願地去一邊玩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童童再次想要告訴媽媽這個好消息,可是他剛開口喊了一聲媽媽,媽媽的手機鈴聲就響了。張穎對童童說:「童童乖,你自己先吃飯,媽媽接一個電話。」然而,這個電話一接就接了半個多小時。

  童童心裡忽然感覺很委屈,他多麼想要與媽媽分享這個好消息,可媽媽為什麼就不肯聽他說呢?童童安慰自己,是因為媽媽太累太忙了。他打算在媽媽吃完飯後,再對媽媽說一次。就在媽媽吃完飯後,他笑著說:「媽媽,我有一個……」

  童童還沒說完,再次被張穎打斷了。張穎快速收好碗筷,對童童說:「媽媽一會兒在家加個班,你在客廳玩耍要小聲點,或是回自己的房間看看書。」

  童童再也忍不住了,他的眼淚一下子流了下來,他什麼話也沒說,跑回自己房間後,「砰」的一聲,非常大力地關上門。而媽媽張穎則皺起眉頭,似乎很不明白童童為什麼發這麼大脾氣,但很快,她的思緒就被工作的事占據了。

  接下來的幾天,童童都冷著小臉,對張穎不理不睬。即使張穎的神經再粗大,她也發現了童童對她的疏離。她問童童怎麼了,童童也不說。直到她幫童童收拾臥室時,才在垃圾桶里發現了童童這幾天不對勁的真相。

  原來,童童那天回到房間後,他非常憤怒地將考了滿分的試卷撕了個稀巴爛,直接扔到垃圾桶里。張穎突然想起,那一天恰好是童童考試成績出來的一天,而且童童好幾次對她開口,但都被她打斷了。張穎意識到,她的行為嚴重傷害了童童。她將孩子撕碎的試卷從垃圾桶里拿出來,小心翼翼地粘好。

  晚上,張穎特地擠在童童的床上,給童童說了好幾個童話故事。最後,張穎親吻了一下童童的額頭,真誠地說:「童童,媽媽要和你說聲對不起。以後你有什麼快樂的事、不快樂的事,只要你願意與媽媽分享,媽媽一定認真聽你說,好嗎?」說完,張穎從身後拿出了被撕碎的試卷。

  童童一下子明白過來媽媽為什麼要對自己道歉了,他嘟著小嘴,接過試卷說:「看你把試卷粘得這麼認真的份上,我原諒你那天的行為了。」

  就這樣,母子倆和好如初。

  童童考了滿分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當他迫切地想要與媽媽分享這個好消息時,媽媽卻不願意聆聽。最後,一件開心的事演變成一件令人傷心氣憤的事。可見,父母的不願意聽會給孩子的情緒帶來多麼大的負面影響。

  不可否認,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競爭非常激烈。一名女性想要在職場上做出漂亮的成績,無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努力。但是,這並不是忽視孩子的理由。工作很重要,但孩子更重要,因為我們工作是為了給孩子好的生活,工作的目的無疑是為了孩子。所以,父母要做的是,要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關係,抽出時間聽一聽孩子的喜怒哀樂。

  當孩子主動與父母分享喜怒哀樂時,父母要將自己擺在與孩子同等的位置,要認真地去聆聽,並給予孩子回應。例如,當孩子說到欣喜或開心的事時,父母也要表現得很欣喜、開心,因為父母的欣喜與開心是孩子欣喜與開心的催化劑,令他們的心情更加美好;當孩子說到傷心或憤怒的事時,父母認真聆聽後,要在第一時間安慰孩子,耐心地撫平他們的情緒,之後再與孩子說一說自己對這些傷心或憤怒的事情的看法,幫助孩子走出低迷的情緒。

  有時候,孩子會處於被動狀態,父母不問,他們絕不會向父母吐露心聲。這時候,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表情和行為,以此來判斷孩子的心情如何。不要擔心觀察不出孩子的情緒,因為孩子都將喜怒哀樂寫在了臉上和表現在肢體語言上。

  例如,當發現孩子眉眼上翹,嘴角帶著微笑,整個人非常鬧騰活潑時,那就表示孩子一定遇到了什麼開心的事,這時候父母可以主動詢問孩子是不是碰到了什麼開心事;當孩子愁眉苦臉,嘴巴高高噘起,整個人無精打采時,毫無疑問,孩子一定是碰到了傷心難過的事,或是讓他苦惱的事,這時候父母可以主動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

  在孩子還沒有掌握髮泄自己多餘情緒的辦法前,父母就是孩子的發泄點。不管是好的壞的、開心的難過的,我們都要將這些情緒一碗兜,做一個知心好媽媽,或是知心好爸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