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孩子真正想要成為的樣子
2024-10-08 13:55:09
作者: 曉平
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龍鳳,希望他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所以,從孩子懵懂之際,就開始培養他們,上各種各樣的特長班、補習班。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累得喘不過氣來,家長也忙得像個陀螺。更加殘酷的是,在孩子身上投入了那麼多的時間、精力、金錢,孩子卻沒有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
我們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呢?想要他們學習成績優異,想要他們多才多藝,想要他們性格外向健談,想要他們品德高尚等等。但很多時候都是事與願違,孩子的才藝學得一般般,成績馬馬虎虎,性格內向孤僻,品德也沒有多出彩。
孩子為什麼沒有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呢?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知道孩子想要成為的樣子。這就好比是一次旅行,如果目的地不是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我們就會興致缺缺,沒有動力抵達終點。如果目的地是我們想去的地方,我們才會格外留意沿途的風景,對目的地也有著前所未有的期待。同樣的,如果讓孩子按照我們期待的模樣成長,孩子會心生抗拒,效果甚微,倘若知道孩子想要成為的模樣,我們在沿途中加以輔佐,孩子長大後的樣子也會令我們感到欣慰。
大雙和小雙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在她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因為感情不和離婚了,之後大雙跟著媽媽生活,而小雙跟著爸爸生活。
就這樣,這對雙胞胎長到了9歲,姐姐大雙成績偏下,學習的才藝也不出色,而妹妹小雙的成績卻很好,學習的才藝常常獲獎。為什麼這對雙胞胎姐妹有如此之大的差異呢?原因是,姐姐大雙活成了媽媽想要成為的樣子,而妹妹小雙活成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在學習上,媽媽希望大雙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孩子,所以除了正常的上課,她又給大雙報了許多的補習班。每天放學後,大雙都要去補習班補習,從周一到周末沒有一天缺席。然而,這樣高強度的學習不僅沒有令大雙的成績提升,反而讓她的成績越來越差。在特長上,媽媽覺得學習舞蹈可以塑形和培養氣質,於是就讓大雙去學,但學了幾年,肢體依然不協調,很顯然,大雙沒有跳舞的天賦。
反觀小雙,爸爸雖然對她也有所期望,但最終還是選擇尊重孩子,讓她自由發展。在學習上,爸爸發現小雙很抗拒補習班,便沒給她報補習班。但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他格外關注小雙的學習方法,培養她的學習習慣。在特長上,爸爸沒有強求她學習他中意的特長,而是詢問小雙想要學什麼。小雙對圍棋很感興趣,他就送她去學習圍棋。正是因為感興趣,才讓她的棋藝越來越高,因此獲得了大大小小很多個獎項。
可見,讓孩子按照我們想要的模樣成長,他不僅不能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還會與我們想要的模樣背馳而行,並且漸行漸遠,反倒是讓孩子按照他自己想要的模樣成長,再由父母掌控大局,孩子長成的模樣也是我們想要的模樣。
其實,父母想要將孩子培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這不難理解的。因為很多時候父母所期待孩子成為的樣子,正是父母的遺憾。
作為父母的你不妨捫心自問一番,你所期望孩子未來從事的職業,你所期望孩子掌握的才藝,等等,這些是不是你曾經的夢想呢?正是因為自己的夢想無法實現,所以希望孩子代替你去實現。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那是你的夢想,不是孩子的夢想。那是你所期待的樣子,不是孩子所期待的樣子。
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當他人要求我們按照他的生活方式來生活,我們一定會感到拘束壓抑,如果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就會覺得輕鬆自在。對孩子來說,你的夢想於他而言就是拘束和壓抑,而屬於他自己的夢想才是輕鬆和自在。作為父母,我們不該讓孩子成為我們手中的提線木偶,應該尊重孩子,接納孩子,讓孩子按照他想要成為的樣子成長。
那麼,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想要成為的樣子呢?答案就是聆聽孩子的想法。我們需要明白,孩子雖然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擁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只要耐心的聆聽孩子的想法,就能獲知他們想要成為的樣子。
在得知孩子的想法後,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試著接納孩子的想法。孩子的這些想法,在成熟的父母眼中,可能會顯得滑稽可笑,可能會顯得不切實際,可能執行起來會註定失敗,但這都不是扼殺孩子想法的理由。要知道,失敗能夠讓孩子總結經驗,而這些經驗是孩子未來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有了這些,孩子才能變得更好。
譬如阿姆斯特朗,他是登月第一人。在他小的時候,就對宇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登陸太空。在他人看來,他的想法無疑是不切實際的,甚至有些大人在聽到他離譜的想法後,勸說他的母親管一管他。但阿姆斯特朗的母親並不在意,她反而為兒子天馬行空的想法感到自豪。
阿姆斯特朗的母親尊重孩子,讓阿姆斯特朗按照他想要成為的樣子成長。所以,她支持阿姆斯特朗的太空夢,並在精神上、物質上給予他鼓勵。也正是因為母親的支持,阿姆斯特朗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了第一個登陸月球的人,活成了他想要成為的模樣。
或許,孩子所成為的樣子與我們所期待的樣子相差甚遠,但只要在孩子想法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行,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想要孩子變優秀,就必須接納孩子,主動獲知孩子真正想要成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