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孩子不合理的需求
2024-10-08 13:48:31
作者: 陳文姬
「媽媽,我想買個電話手錶」「爸爸,給我買個變形金剛」……你是否經常會聽到孩子提出類似的要求呢?生活中,很多父母常抱著「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立馬應允,哪怕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父母也會選擇滿口答應。
但是,這種毫無原則與底線滿足孩子要求的方式,並不會讓孩子對你感恩,反而還會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霸道性格,只會一味地索取,卻不懂得考慮身邊人的感受。
父母應該明白,滿足孩子的要求應以家庭經濟條件與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為前提,不然只會引發孩子過高的欲望,造成孩子的貪婪。而一旦父母無力滿足時,孩子勢必就會埋怨父母,甚至為了滿足一己私慾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認為,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世間萬物並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應該果斷予以拒絕,絕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或者哭鬧不止就有求必應。應該讓孩子懂得,這個世界不是以他為中心,所以他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與行為。
我們來看一下晨晨的爸爸是怎麼做的。
吃過晚飯,晨晨在客廳看動畫片。動畫片裡正放著大頭兒子喝牛奶的情節。受此影響,晨晨對正在一旁看書的爸爸說:「爸爸,你看大頭兒子在喝牛奶,我也要喝,你快去給我買!」
爸爸皺了皺眉說:「剛吃完晚飯,又吃了些水果,就不要再喝牛奶了。」
「不行,我就是要喝!」晨晨態度堅決。
「你這個孩子怎麼不聽話呢?晚上吃這麼多了,現在喝牛奶,一會兒你身體會不舒服的!」爸爸依然不同意孩子的請求。
「不行,反正我現在就是要喝,你快點去買!」晨晨邊說邊開始哭鬧起來。正在收拾碗筷的媽媽聽見了孩子的哭鬧聲,無奈地對孩子爸爸說:「要不,你就下去給他買吧!」
「不行,現在不是喝牛奶的最好時間!」爸爸嚴厲地說道,「就讓他哭,不要理他!」
眼看著爸爸對自己的要求不予理睬,晨晨只好使出了撒手鐧,趴在地板上打起了滾,並且一邊哭,還一邊偷偷地從手指縫裡觀察父母的反應。但是,爸爸還是在看他的書,媽媽則收拾廚房去了。
最後,自感無趣的晨晨哭聲越來越弱,自己乖乖地從地板上爬起來坐回了沙發上,一聲不吭地繼續看起了電視。
此案例中,正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的哭鬧置之不理,使得孩子最終意識到自己的要求父母是不會滿足的,所以最後才選擇了放棄。同樣,生活中,父母若能在孩子的哭鬧中堅持自己的原則,那麼孩子也不會輕易用哭鬧來脅迫父母了。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寫道:兒女一高興,爸爸媽媽就高興,越往後,兒女就越認為自己的行為合理。父母如果不加以引導與糾正,那麼孩子的行為表現就會被他自己的欲望所驅使,他對生活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要求,對自己的行為卻不會加以任何約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成為貪得無厭、為非作歹的壞人。
所以,對於孩子所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父母應該學會拒絕,也只有拒絕,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那具體應該如何去做呢?
1.提前告訴孩子不可提不合理的需求
在外出購物或答應孩子的要求時,父母應提前與孩子約法三章,提早向孩子說「不」,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需求,父母也要想方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及早杜絕在萌芽狀態。
2.告知孩子他的需求為什麼得不到滿足
美國西北大學爭端問題專家雷·湯普森教授建議,要向孩子耐心解釋,父母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需求。
比如,夜裡十一點,孩子要放音樂時,父母就可以這樣告訴孩子:「你這麼晚放音樂,會把隔壁鄰居都吵醒的,這樣別人會生氣的,因為睡眠不好就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雖然,孩子不一定能聽懂,但卻可以讓孩子從中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他的所作所為會給別人造成影響,父母拒絕他,是希望他能適當地考慮下他人的感受。
3.採用冷處理的方式
當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難免會通過發脾氣、撒潑來發泄心中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妨嘗試冷處理的方式,對孩子的行為不做任何理睬。事後,父母可以給孩子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解釋與說明。一定要注意,千萬要沉著冷靜地對待孩子的哭鬧行為,既不可屈服遷就,也不要心生憐憫和孩子討價還價,不然,孩子以後便會用這一招式繼續對你進行威脅。
4.不要讓孩子盲目攀比
盲目攀比通常是以愛慕虛榮為基礎的,所追求的是一種「別人有我要有,別人沒有我也要有」的攀比心態,以此來顯示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公平」,甚至我好過你的待遇,從而獲得自己心理上的滿足。
長期處於這種盲目跟風的攀比中,孩子就會養成一種好逸惡勞的不良習慣。所以,不管家庭貧窮或富裕,父母都要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並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讓孩子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
5.千萬不要向孩子妥協
很多時候,只要孩子一哭一鬧,父母就選擇了妥協。殊不知,有時候孩子提出過分需求是在試探父母。一旦父母輕易妥協,那麼孩子的這種行為就會得到強化,以後孩子就會抓住父母的這種弱點,繼續以同樣的方式達到目的。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向孩子隨意妥協,應該學會堅決對孩子說「不」,果斷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