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縱容,讓孩子誤入歧途
2024-10-08 13:48:28
作者: 陳文姬
中國式家庭的特殊性,造就了「4+2+1」的育兒模式,很多家庭都是6個大人共同養育著一個孩子。在這種特殊的育兒模式下,家長難免對孩子過於縱容和溺愛,總是習慣替孩子包辦一切,久而久之,便讓孩子被嬌慣成了無法無天、任性而為的「混世小魔王」。
很多父母一味地溺愛與縱容孩子,卻不教會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教會孩子如何感恩與回報,在孩子犯錯後不加以糾正與引導,反而拿孩子小當藉口。殊不知,終有一天,你的過度縱容將成為孩子誤入歧途的導火線。可以說,過度縱容孩子,對孩子養而不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失敗與過錯。
當今社會,青少年犯罪的趨勢日漸上升,案情越來越重,犯罪的年齡也越來越小。究其原因,很多都是父母養而不教造成的。很多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過度縱容,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對物質和金錢的欲望,生怕委屈了孩子。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這種家庭教育環境中,養成了自私自利、冷酷無情、好逸惡勞、肆意而為的行為習慣,並最終釀出了人生的苦果。
媒體上曾報導過這樣一個事件。
年僅30歲的死囚王飛在即將被執行死刑的前幾天,將前來給自己送行的母親的一隻耳朵給硬生生地咬掉了,咬下後還用帶著仇恨的目光,對癱坐在地上的母親歇斯底里地喊叫道:「我恨你,都是你把我害成這樣的……」究竟,王飛和母親有多大的深仇大恨?他為什麼要在即將離開人世的最後時光里,這樣殘忍地對待十月懷胎將自己生下並含辛茹苦養大的母親呢?
原來,母親從小對王飛就非常溺愛與縱容。只要是王飛想做的、想要的,他的母親無一例外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讀小學時,有一次王飛在學校將同學打傷了,不僅挨了老師的批評,還被學校記了警告處分。回家後他將此事告知了母親,可母親一聽竟然火冒三丈,拿起電話不問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地就在電話里將老師罵了一遍。罵完後依然沒有解氣的母親,轉身又帶上王飛氣勢洶洶地闖進學校,跟校長拍桌子發脾氣,說:「不就隨便打幾下嗎?又不會真的把人打死!打傷了人直接找我要醫藥費就好,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出了事我頂著!」
回家的路上,母親還不忘叮囑兒子:「以後誰欺負你,你就使勁打,實在打不過就跑。放心,媽媽會為你做主的!」就這樣,在母親的這種縱容與溺愛下,王飛的行為舉止越來越出格。
15歲那年的一天晚上,他趁家中的小保姆洗澡時,竟然故意砸破浴室的窗戶,拉開門栓,企圖將正在洗澡的小保姆強行姦污。而這時,母親剛好從外面回來,見此情景,不僅不阻止,反而大聲訓斥奪門而出的小保姆:「你跑什麼呀!看看又不會少幾塊肉,再說這肯定是你自己洗澡不檢點,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僅母親如此,王飛的父親在聽說此事後,也笑著對王飛說:「臭小子,這說明你長大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就這樣,王飛在父母這種過度縱容的教育環境中,從打架鬥毆,到殺人強姦,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中國式溺愛與縱容,為何到最後變成了讓孩子誤入歧途的中國式傷害?因為每一個「混世小魔王」背後,總站著一個蠻不講理的父母。在王飛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正是因為他的父母無底線、無原則的縱容與溺愛,最終導致王飛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父母應該明白,一味地溺愛與縱容,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你的愛並不會換來孩子的感恩戴德,反而有可能是大逆不道。而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很多父母總是說,孩子還小他不懂。可是他小你不小,他不懂你懂啊,你能保證他長大後就能改掉惡習、明白是非對錯嗎?為人父母,你心疼孩子,你可以原諒自己的孩子,可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選擇原諒。如果你現在不捨得教育孩子,那麼將來社會上就一定會有人替你狠狠地教育。
慣子如殺子,嬌縱養廢物,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父母的教養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以後的人生,父母的素質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氣質。就如紀錄片《鏡子》中所說的那樣:「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未來是一個懂禮貌、尊孝道,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的人,那麼就需要從現在開始,放棄你的溺愛與縱容,幫助孩子逐步建立起明辨是非曲直、認清真假美醜的優良性格與健全的思想,讓孩子遠離這些不良行為。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不過度縱容孩子,避免孩子誤入歧途呢?以下幾點建議,值得借鑑。
1.給孩子設立規矩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任何事物只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完整而有序地進行周而復始的輪迴。教育孩子亦是如此,父母不妨給孩子設立一些規矩,來更好地規範與約束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在這種約束下,身心健康地學習與成長。
2.犯了錯就要虛心接受責罰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後,不忍心責罰。但為了對孩子的將來負責,父母必須讓犯了錯的孩子虛心接受責罰,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自己的錯誤行為所引發的後果是什麼。哪怕在此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萎靡不振,可能會因此而受傷,父母也要狠下心來,而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磨鍊與考驗。
3.不要毫無底線地滿足孩子
父母愛孩子,自然就想給孩子最好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但這種想法恰恰是錯誤的。你若對孩子的要求毫無底線地一味滿足,那麼孩子根本不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他會認為這一切都是他理所應得的。
4.讓孩子適當做家務
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從勞動中體會到責任的意義。責任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從小培養與鍛鍊。讓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慢慢地體會生活的不容易,這樣他才能充滿責任感,才能更好地成長。
兒童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孩子必然不會成為天使,但你們始終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父母不妨從現在開始,改變過度縱容與溺愛的教育方式,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生活、感知生活,讓孩子在生活的歷練下逐漸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有使命感,並勇於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