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是孩子成長的障礙

2024-10-08 13:47:32 作者: 陳文姬

  著名教育學家、作家王曉春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正是家長的溺愛,教會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難道孩子的自私、不孝是天生的嗎?非也!其實孩子自私、不懂得愛別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地嬌慣,過度地寵愛,使孩子形成了為所欲為的性格,他們無度地揮霍著父母的愛,慢慢地就失去了愛的能力,不懂得愛自己和他人。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琪琪的爸爸是一家知名企業的總經理,媽媽是中心醫院的主任醫師,家境優渥的琪琪聰明漂亮、學習成績優異。在家裡,琪琪是爸爸媽媽的心頭寶,對於琪琪提出來的各種要求,爸爸媽媽都會滿足;而在學校里,琪琪因為成績優異,所以深得老師的歡心。

  在爸爸媽媽的溺愛下,在老師同學的讚美下,琪琪產生了一種高高在上、飄飄然的感覺。琪琪的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女兒也是非常滿意,經常在別人面前稱讚自己的孩子,對此,琪琪很是驕傲,認為自己是最好的。漸漸地,琪琪形成了自傲、自滿、霸道、自私的性格。

  在家裡,琪琪只要稍有不順就會對爸爸媽媽大發脾氣;與同學相處時,也總是炫耀,凡事都要表現,不懂得尊重同學,認為自己值得擁有最好的東西。慢慢地,同學們都開始疏遠她,就連課間休息時,也不願意和她一起玩。由於沒有朋友,琪琪只能一個人孤獨地站在一旁。

  

  案例中琪琪的父母正是因為過度地寵愛琪琪,才導致她逐漸形成了霸道、自私自利的性格。在琪琪父母的眼裡,琪琪只是一個孩子,這些所謂的問題都不算問題,並沒有及時地對琪琪予以輔導和糾正。漸漸地,琪琪便認為凡事都是理所當然的,遇事不再考慮他人的感受,變得越來越霸道了。

  現如今,許多孩子都如案例中的琪琪一樣,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有的孩子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圍著他轉個不停。有人說,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樹苗,而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小樹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雖然小樹苗的生長離不開養分,但是過多的營養也會導致小樹苗消化不良,從而影響它的生長。

  也就是說,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是經不起風浪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候應該放在心裡,即使表現出來也不要過度,要學會適度地關愛孩子,適當地讓孩子吃一些「苦頭」,適當地滿足孩子提出來的合理要求。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一味地溺愛孩子、遷就孩子、無條件地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否則,父母的溺愛就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障礙。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孩子的一舉一動便牽動著父母的心,衣食住行無一不百般呵護。這些父母過度地關愛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對孩子有求必應,殊不知,這種做法其實就是溺愛。這種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就猶如「小皇帝」「小公主」一般,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的感受,承擔不起屬於他們的責任。

  溺愛是孩子成長的障礙。父母必須明白,溺愛只會讓孩子逐漸迷失自我,讓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認知:大家對我的愛和幫助都是理所當然的,大家只能關注我、愛護我,我才是最好的。雖然父母愛孩子是天性,是無可厚非的,可如果因為父母的溺愛而讓孩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就是害了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做父母的要經常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愛是否適度。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發現孩子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不會為他人著想,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必須做出適當的調整了。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應該多學習和借鑑國外許多父母所採取的「獅子育子法」:哪怕孩子從樓梯上摔了下去,父母也不會去攙扶,而是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那樣,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傷口。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只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只會使孩子變得自私自利、驕橫乖張。作為父母,把握好愛的尺度很關鍵。父母要明白,關愛不是溺愛,不是毫無原則的過度寵愛。在教育孩子時,既要懂得適度的愛,也要懂得適當的放手,只有當父母真正做到適度地愛孩子時,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溺愛是孩子自私的根源,是孩子成長的障礙。而父母對孩子過度寵愛就是一種溺愛,就是一種傷害。經歷過風雨的人,才能擁有堅強的品質;經歷過黑暗的人,才能懂得光明的可貴;經歷過磨難的人,才能體會苦盡甘來的滋味。那麼,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何不改掉溺愛的習慣,讓孩子適當地承受一些苦難,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和良好的品質呢?

  如果說,適度的愛是蜂蜜,那麼過度的溺愛就是毒藥。俗話說:過猶不及,水滿則溢。孩子需要父母的疼愛,但不是溺愛,因為溺愛不是真正的愛,溺愛只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阻礙孩子的成長。因此,父母要把握好尺度,給予孩子適度的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