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同性傾向,怎樣不動聲色地幫他糾正
2024-10-08 13:39:49
作者: 曉丹
「早戀」這詞,在傳統的家長眼裡,它跟品行不端、不學無術等一些貶義詞惺惺相惜,被不少家長看作洪水猛獸。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情感的變化,現代人的情感不僅存在於異性之間,更有可能存在於同性之間,而一些青春期的孩子也面臨著這樣的情況。面對同性之間的愛戀,很多家長紛紛表示「寧願孩子陷入與異性的早戀中,也不願孩子捲入同性的戀情中」。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孩子同性戀的傾向呢?它形成的具體原因又是什麼呢?
所謂同性戀,指的是同性之間的戀愛,也是少部分人的性取向之一。青春期的孩子情犢初開,初識愛情的美好難免全身心的投入到這份戀情之中,一旦經歷失敗的苦痛或遭至對方的拋棄,就會對異性產生芥蒂與防備的心理,轉而尋求同性的庇護。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對同性產生莫名的好感與喜歡,從而間接影響到自己的性取向。而有的孩子則是源於家庭的因素,家長一味地注意孩子的成績,堅決反對孩子與異性的交往,擔心孩子結交異性陷入早戀影響學習等,卻忽略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教育。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單親家庭和目睹父母婚姻生活不幸的孩子,家庭生活圈皆是同性,或者長期缺乏父母一方的關愛而導致的對異性的恨意,從而導致他們更願意接觸同性。
其實,那些具有同性戀心理傾向的孩子,在面對自己的這份情感時,內心也多是懊惱自責和充滿愧疚的,因為青春期的他們對「同性戀」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往往帶有自己的主觀判斷。因此,他們很容易把「同性戀」與骯髒、醜陋、愛滋病等一些負面的詞語捆綁在一起,由此也認為自己是一個不被接受的,且內心邪惡的人。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有了同性戀傾向,有了這種錯誤的認知,家長又該採取怎樣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糾正呢?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或許能為你提供好的幫助:
1.鼓勵孩子多與異性接觸,正確塑造孩子的性別角色
媽媽擔心踏入青春期的兒子小傑早戀影響學習,於是便嚴格禁止他與異性同學交往,相反鼓勵他與那些學習好的男孩子相處,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一直延續到孩子上大學。小傑身邊的朋友清一色的都是男生,哪怕是在大學校園裡,脫離了媽媽的管轄,他也從不主動去參加女生的聯誼,面對異性的主動邀約,他也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拒絕。其實小傑在學校屬於校草級的人物,不僅學習成績好,人也長得高大帥氣,喜歡他的異性非常多,只是他從來都不拿正眼看人家。看到小傑在大學還能這麼嚴以律己地以學業為重,媽媽非常高興,不僅感嘆自己平時對兒子的教導沒有白費。直到兒子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依然不交往異性,而是與大他一級的學長在外合租公寓,並整日形影不離,舉止親昵時,媽媽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悔不當初。
一般來說,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同性戀行為,多是因為自身性心理發育阻礙或者後天環境的影響所造成的,故事中小傑就是屬於被後天環境壓抑所造成的那種,媽媽強硬阻斷了他與異性之間交往的源頭,導致情感無法宣洩的他對同性產生了情感的共鳴,再加上朝夕相處的友誼,所以在情感的天平上他難免會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戀愛。
所以,家長在對青春期孩子與異性交往的事情上,不能太過壓制,不然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男孩勇敢、大膽,女孩細心、認真,異性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不僅可以有助於孩子們在生活中互幫互助,還可以藉此學習對方的優點與長處,最重要的也有助於塑造孩子正確的性別角色。
2.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更要和孩子保持交流的通暢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新聞案例,內容如下:
一向懂事乖巧的女兒竟然悄無聲息地離家出走了,只留下了簡短的一封信給媽媽。她在信中說:「媽媽,我討厭上學,你知道原因嗎?這一切都是您造成的,在您的眼裡,似乎只有學習,根本沒有我這個女兒,您每天檢查我的作業,督促我不停地學習,期昐我考個好成績。我的壓力真的好大,我還只是個孩子啊,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與願望,但您從來就沒問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從來就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我走了,去尋找我的知音了,以後這位知心大姐姐會陪著我,她不僅喜歡我,而且和她在一起我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放鬆了,沒有壓力與煩惱……」
生活中,很多家長就和這則案例中的媽媽一樣,只注重孩子的學習,卻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更何談與孩子交流談心呢?而孩子在學習的壓力與家長禁止交往異性的管轄之下,身心俱疲,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將壓抑已久的情感轉向同性的懷抱,尋求同性的安慰與關懷。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離經叛道的性格特點,把同性戀當作一種時尚來看待,所以也容易造成同性戀傾向增加的可能性。
所以,家長不要一味地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更應該在關心學習之餘,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通過溝通來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與想法,遇到問題早發現,早杜絕、早解決,並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行為,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孩子同性戀的傾向與發生,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