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別跟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無心向學:越督促,學習主動性越差

無心向學:越督促,學習主動性越差

2024-10-08 13:38:02 作者: 曉丹

  婷婷今年14歲,讀初中二年級,在班裡成績還算不錯,老師們也都挺喜歡她的,可是最近不知道怎麼了,總是撒謊,就為了不去上學。

  有一次,婷婷晚上寫作業太晚了,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因為太困在課堂上睡著了。老師發現後,不僅批評了婷婷,而且還要求她寫檢查。婷婷覺得很委屈,回到家就對媽媽哭訴:「老師太不通情達理了,我都解釋清楚了,還要我寫檢查,我也是為了學習呀,煩死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可媽媽卻說:「哪有上課睡覺的,不管怎麼樣,也是你的不對,上課時就該好好聽講。」

  「我還不是因為昨天晚上學的太晚了才這樣的,再說我也向他承認錯誤了呀,可是他還是不依不饒的。」

  「總之,在課堂上睡覺就是你的錯,既然錯了就要接受懲罰,再說我昨天晚上也提醒你了,讓你早點休息,就是不聽……」

  聽到媽媽又進入了無休止的嘮叨中,婷婷用力地關上了自己的房門。

  回到房間,婷婷看著窗外皎潔的月光,感覺自己無比孤獨,傷心地拿出日記本,在上面寫道:「為什麼媽媽和老師的想法是一樣的呢?她就不能理解一下我嗎?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理解我?她不是我的媽媽,她是老師的跟班,我討厭老師,討厭學校。」

  上述案例中的婷婷原本就有潛在的厭學情緒,對老師、對學校也心存不滿,此時她最需要的是家長的關心和引導。然而,當婷婷在媽媽面前哭訴時,媽媽卻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關心她,而是選擇了和老師站在統一戰線。這種做法使得婷婷不僅關閉了和媽媽的溝通通道,而且還讓她產生了更嚴重的厭學情緒。

  其實,在生活中,像婷婷這樣無心向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家長越是督促孩子,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反而就越差。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管是講道理,還是打罵都無濟於事,為此,不少家長可謂是愁白了頭。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青春期的孩子無心向學,其實也是厭學一種的表現,是孩子心理疲憊的反應。一般情況下,無心向學的孩子會消極地對待與學習有關的一切活動,他們對學習的認識存在偏差,會主動地遠離學習。長此以往,這種情況會影響到孩子學習的熱情和效果。

  因此,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無心向學的情況時,家長不可一味地指責孩子,逼迫孩子學習,以免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最後徹底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那麼,家長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巧妙地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呢?以下技巧和方法可供家長參考。

  1.幫助孩子找到與成長相適應的學習動力

  青春期的孩子處在一個特殊又敏感的時期,隨著學習壓力地增大,心理壓力也會逐漸增加,有些孩子就出現了逃避學習的情況。此時,家長千萬不要拿孩子與他人做比較,而是要幫助孩子擺脫內心的困擾,重新激發學習的熱情,也就是說要幫助孩子找到與成長相適應的學習動力。

  有些孩子一直以來都很努力,當他們面對成績下降,或成績暫時沒有提高,或學業壓力繁重時,會莫名地陷入一種心理困境中,使他們無法集中精力學習,久而久之會就導致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無心向學的情況時,就要及時地給予孩子關愛和引導,避免孩子因此產生厭學情緒。

  首先,理解孩子,多和孩子溝通。要知道,溝通才是教育的關鍵。家長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多關心孩子,理解孩子,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與孩子多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對已經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性的意見。

  其次,多鼓勵孩子,讚揚孩子的自主行為。要知道,在學習上鼓勵和讚揚孩子,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使孩子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而忽略孩子的努力,會挫傷孩子的信心,導致孩子學習主動性變差。

  最後,協助孩子制定學習目標。家長要對孩子的能力做出客觀的評價,然後幫助孩子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不能太高,太遠,一定要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是孩子通過努力就可以實現的目標。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確每天學習的動力,通過實現小目標來增強自信心、提高積極性,從而使孩子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

  2.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除了生存和安全感外,還有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也就是說,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能在學習中滿足這些需求的話,他們就不會產生厭學情緒了。

  因此孩子在學習時,家長要不斷地鼓勵、稱讚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使孩子愛上學習。

  3.讓孩子了解學習的本質,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現如今,家長過分強調成績,許多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也只明白成績好壞的重要性,卻不清楚自己該學什麼,學了有什麼用,只是盲目的在家長的督促下學習。這樣會讓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家長的督促產生逆反情緒,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雖然有些孩子也希望自己可以學的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他們可能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和高效的學習效率,所以學習成績並沒有很大的進步,這會讓他們產生挫敗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因此,家長除了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外,還應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在學習上,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績,使孩子產生過多壓力,而是要引導孩子,教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孩子了解學習的本質,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使孩子在興趣的引導下快樂地學習、主動地學習,這樣孩子才不會被學習所困擾。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