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言情小說> 鐘鳴> 第97章 摘下惡之果

第97章 摘下惡之果

2024-10-07 12:48:48 作者: 琅翎宸

  浮盧立,這座曾經遭受核輻射災難的城市,經過重建後,表面上展現出一派溫馨和諧的景象。

  街道兩旁,新栽的樹木與鮮花交相輝映,居民們的生活逐漸回歸正軌,仿佛災難的陰影已經被時間的洪流沖淡。

  然而,核輻射污染的消散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中,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半衰期,指的是放射性元素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不同的放射性物質擁有不同的半衰期,短的可能只有幾分鐘,長的則可能達到數百萬年甚至更長。這意味著,一些放射性物質在衰變過程中釋放出的輻射能量會持續很長時間,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長期威脅。

  在浮盧立,由於過去的核事故,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這些物質通過空氣、水源和土壤等途徑傳播,污染了城市的各個角落。由於這些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較長,它們會在很長時間內持續釋放輻射能量,導致核輻射污染難以在短時間內消散。

  除了半衰期的影響外,核輻射污染的消散還受到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環境因素對核輻射污染的傳播和消散起著重要作用。風向、降水等自然因素會影響放射性物質在空氣中的擴散和沉降,從而影響污染的分布和程度。此外,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也會對放射性物質的遷移和轉化產生影響。

  此外,人類活動也對核輻射污染的消散產生影響。在浮盧立重建過程中,工業區的建設加劇了環境污染問題。工業活動產生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可能攜帶放射性物質,進一步加劇核輻射污染的程度。

  對,浮盧立仍舊建設了新的工業區,倒不是說他們忘記了歷史的教訓,而是一個城市必須要有工業區,哪怕只是輕工業。

  畢竟,工業區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它們都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了勞動力的聚集,進而推動了城市的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

  

  同時,工業區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形成了產業集群效應,提高了城市的整體競爭力。

  另外,工業區對於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在工業區中,企業之間可以形成緊密的合作與競爭關係,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這種合作與競爭的環境有利於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不斷湧現,進而提升城市的科技水平和產業層次。

  而且工業區還有助於優化城市的空間布局和資源配置。通過合理規劃工業區的位置和規模,可以將城市的空間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同時,工業區的發展也可以促進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提高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

  同時,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也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的重新分布和擴散,使得污染問題更加複雜和難以解決。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出行、居住和娛樂等活動都可能間接或直接地導致放射性物質的擴散。例如,車輛行駛過程中可能會揚起地面上的放射性塵埃,這些塵埃隨著空氣流動被帶到更遠的地方。又如,人們在居住區內進行翻土、園藝等活動時,可能無意中攪動了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土壤,使得這些物質更容易進入水體和植物,進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在生產活動中,工業、農業和建築業等領域都可能成為放射性物質擴散的源頭。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中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若未經妥善處理而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將對周圍生態系統造成污染。農業活動中使用的化肥、農藥和灌溉水等若含有放射性物質,將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品質和安全性。建築業在開採、運輸和使用建築材料時也可能接觸到放射性物質,若處理不當,同樣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核輻射污染的消散並非單純的物理過程,而是涉及複雜的化學、生物和地球化學過程。放射性物質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和降解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溫度、濕度、pH值等環境因素,以及微生物、植物等生物因素。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核輻射污染的消散過程變得複雜而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核輻射污染的消散並非一個單純的物理過程,而是一個涉及眾多學科領域的複雜現象,其中化學、生物和地球化學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放射性物質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和降解過程,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的複雜體系,每一步都受到各種環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深刻影響。

  首先,放射性物質在環境中的遷移受到多種物理因素的影響。風力和水流可以攜帶放射性塵埃或溶解物在空間中廣泛傳播。而土壤的類型和結構則決定了放射性物質在土壤中的滲透和擴散速度。此外,地形地貌也影響著放射性物質的分布,高山、峽谷等地形特徵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的局部積聚。

  然而,更為複雜的是放射性物質在環境中的化學轉化過程。放射性物質可以與環境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新的化合物或改變其存在狀態。例如,某些放射性元素可能與水中的氧、硫等元素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在環境中的遷移性。然而,這種轉化過程受到環境因素的顯著影響。溫度、濕度和pH值等條件的變化都可能改變放射性物質的化學性質,進而影響其轉化速率和路徑。

  生物因素在核輻射污染的消散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微生物通過代謝活動可以影響放射性物質的轉化和降解。某些微生物能夠利用放射性物質作為能源來源,通過生物轉化將其轉化為低毒性或無毒性的物質。植物也可以通過吸收和固定作用,減少土壤中放射性物質的含量。然而,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是複雜多變的,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和植物對放射性物質的響應和轉化能力各不相同,且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

  此外,地球化學過程也在核輻射污染的消散中發揮著作用。地殼中的岩石和礦物可以與放射性物質發生反應,影響其在地殼中的分布和遷移。地下水的流動和循環也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在地下水體中的擴散和稀釋。

  因此,深入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就會發現核輻射污染並未消散,它像是一個無形的惡魔,悄無聲息地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十年過去,浮盧立這座曾經遭受核輻射災難的城市,雖然表面上已經恢復了一些生機與活力,但核輻射污染卻像一個無形的惡魔,悄無聲息地滲透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遭受著潛在的危害。

  核輻射污染通過食物鏈悄然進入人們的餐桌。在浮盧立,土壤和水源受到核輻射的污染,導致農作物和養殖的水產品也受到了影響。這些被污染的農作物和水產品被送到市場上,被人們購買回家,最終進入人們的口中。儘管政府加強了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但核輻射的微量存在往往難以被完全檢測出來,這使得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放射性物質。

  核輻射污染還通過空氣和塵埃進入人們的呼吸系統。在浮盧立,由於過去的核事故和後來的工業區建設,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一直較高。這些放射性物質附著在塵埃顆粒上,隨著空氣的流動而擴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呼吸著這樣的空氣,不知不覺中將這些放射性物質吸入肺部,對呼吸系統造成潛在傷害。

  核輻射污染還通過直接接觸的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在浮盧立的一些區域,放射性物質可能仍然存在於地面和建築物表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這些物質,尤其是在戶外活動或從事某些職業時。長期接觸這些放射性物質,雖然單次接觸量可能微不足道,但累積起來卻可能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損害。

  更為嚴重的是,核輻射污染的影響往往是隱蔽而緩慢的。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損害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並不會立即感受到核輻射帶來的不適,但長期暴露於放射性物質中,卻可能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如免疫系統下降、癌症發病率增加等。這些健康問題往往難以被及時發現和治療,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由於核輻射污染的隱蔽性和緩慢性,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和危害。他們可能仍然像往常一樣生活、工作和學習,卻不知不覺中遭受著核輻射的侵襲……

  「浮盧立的事情,並非刻意為之。」蘇朗再次重複道,「它是一步一步發展成這樣的,因為意外,以及一連串的客觀因素。當然,這裡面肯定有人為因素,但並非全貌?」

  谷青言點了點頭,有些嘲諷地說道:「你應該知道,不到萬不得已,實在是不能用的情況下,人類是不可能放棄地面的,人們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島嶼爭得頭破血流,陰謀百出。更何況,是這樣一個中心樞紐。我只能說,這些人盡力了,他們用努力掩蓋了自己的無知。」

  「那KEY集團在這裡扮演了什麼角色?」蘇朗有些好奇地問。

  「摘下惡之果的人。」谷青言直接給出答案,「事情已經變成這樣了,他們只是在進行最後的利益收集。這個巨大的實驗場不是他們蓋起來的,他們只是讓它變得更像實驗場,並且通過隱瞞和欺騙,讓實驗進行下去了而已。」

  「那我現在呢?」蘇朗的目光望向那個文件袋,「我也是摘下惡之果的人,不是嗎?」

  谷青言並沒有因為想要安慰蘇朗而撒謊,他坦誠地點了點頭:「對,是的。」

  「這是唯一的選擇,是嗎?」蘇朗再次問道。

  谷青言又一次點頭:「如果要完成你那個任務,這的確是唯一的選擇。所以,你要因為善良放棄那個任務嗎?那個任務會救更多的人吧。」

  「一個人和一群人的生命,哪個更重要?」蘇朗低著頭。

  很老套的「電車難題」,涉及道德和倫理的深刻討論,旨在探討在極端情況下,個體和群體之間的價值權衡。

  在這個問題中,一輛失控的電車正在鐵軌上衝刺,前方分出兩條鐵軌,一條鐵軌上有五個人,另一條鐵軌上有一個人。你可以操作一個開關,將電車從五個人的軌道上轉移到一個人的軌道上,但這樣就會導致那一個人死亡。或者,你什麼也不做,電車將撞死五個人。

  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因為它涉及倫理和道德的判斷,這些判斷因人而異,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信仰和道德觀念。

  從「儘可能讓少的人受到傷害」的角度來看,人們可能會選擇改變電車的方向,讓那一個人死亡。這種選擇基於一種「儘可能減少總體傷害」的倫理原則。

  然而,從「不直接傷害他人」的角度來看,人們可能會選擇不操作開關,讓電車繼續前行。這種選擇基於一種「不作為」的道德原則,即不直接造成他人的死亡。

  一方面,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不應為了集體的利益而犧牲個體。另一方面,當面對集體的生死存亡時,是否應該考慮犧牲個體以保全更多人的生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