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宮茶具的藝術魅力

2024-10-06 05:15:17 作者: 商成勇、岳南

  陸羽在《茶經》中除闡述了茶道藝術的五美和各種煮茶飲茶的要素和精義之外,還開列了28種專門器具及其規格、造型和功用。這是中國茶具發展史上最早、最完整的記錄,可見唐人對茶具選擇也同樣重視。

  唐代飲茶器具,民間多以陶瓷為主,而皇室貴族家庭多用金屬茶具和當時稀有的秘色瓷及琉璃茶具,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宮廷系列茶具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這套出土茶具,是皇室宮廷茶文化的完美體現,也是大唐帝國宮廷飲茶風尚極其奢華的見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由僖宗為迎送法門寺佛骨舍利而供奉的御用系列茶具,配套完整,數量豐富,它在作為迄今為止唐代茶具考古最為重大的發現的同時,也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對唐人的「吃茶」藝術進行了一次形象、生動、真實的透視和折射。

  請看: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烘焙器

  金銀絲結條籠子:通高145毫米,重335克,有蓋、直口、深腹、平底、四足,蓋為穹頂,籠有提梁,蓋與提梁之間用鏈相連。整個籠子用極細的金絲、銀絲編織而成。通體剔透,工藝精巧。它是供烘烤團茶[1]用的,並為唐僖宗所賜。

  鎏金飛鴻毬路紋[2]銀籠子:通高178毫米,足高24毫米,重654克,有蓋、直口、平底、深腹、四足,有提梁。通體鏤空,紋飾鎏金,點綴著飛鴻,栩栩如生,它同樣作為烘烤團茶所用。

  在此,應該提及的是,茶具中的金銀絲結條籠子和鎏金飛鴻毬路紋銀籠子,其編織方法和1959年北京明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那用金絲編織的朝天幞皇冠[3]基本相同。而萬曆皇帝的皇冠出土時,專家們斷定,此種編織方法至宋代才開始出現。其實,從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具來看,早在唐代,金絲編織工藝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了。定陵萬曆皇帝皇冠發掘後造成的錯誤論斷,在這裡有了一個明確糾正的機會。

  鎏金鏤空鴻雁毬路紋銀籠子

  碾羅器

  鎏金鴻雁流雲紋銀茶碾子:因唐代煮茶用團茶,所以在煮茶之前,要將團茶烘烤,再用茶碾子碾碎烹煮。它由碾子和砣軸兩部分組成,與現在的中藥碾子相似。茶碾子系鈑金成型,紋飾鎏金,通體方長,縱橫而呈「Ⅱ」形。通高71毫米,橫長274毫米,槽深34毫米,轄板長207毫米、寬30毫米,重1168克,底面鏨銘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兩,匠臣邵元審,作官臣李師存,判官高品臣吳弘愨,使臣能順」。由此可見,這枚碾子顯然是文思院專為皇帝打造並用來碾茶的茶具之一。而從那銀砣軸來看,分別由執手和圓餅組成,紋飾鎏金,圓餅邊薄帶齒口,中厚帶圓孔,套接一段執手。餅面刻「五哥」字樣,並帶半圈鏨文「鍋軸重十三兩十七字號」。前邊已經介紹,「五哥」是僖宗皇帝未即位前的名字,因而可斷定此物也是僖宗皇帝的。這枚砣軸小巧玲瓏剔透,餅徑89毫米,軸長216毫米,重527.3克,是典型的宮廷茶具用品。

  鎏金飛天仙鶴紋壼門座銀茶羅子:通體呈長方形,由蓋、身、座、羅、屜組成,鈑金成型,紋飾鎏金,四周飾駕鶴仙人及流雲紋。茶羅子是在團茶碾碎後用來篩茶的,羅為雙層,厚約20毫米,高約20毫米,中夾質地為細紗的網篩,極為細密,羅下有屜,可放茶麵。

  陸羽對飲茶人的要求是「精行儉德」。後人又將其概括為「五字精蘊」,即「清、和、儉、怡、健」,含義是清心養神、和氣安性、儉德精行、怡情勵志、健體長壽。這五字精蘊和後來在日本形成的茶道那「和、敬、清、寂」大體是相通的。

  鎏金壼門座茶碾子打開後上置純銀砣軸

  純銀砣軸

  左圖,銀罈子一側畫像。右圖,山西太原金勝村唐墓壁畫局部,二者畫像有相通之處

  也正是由於陸羽提倡飲茶人要「精行儉德」四個字,故他在《茶經·四之器》篇中,主張這些器具要用木製或竹製。當時人們品茶,多是自碾自羅,而碾和羅的過程,也是品茶者醞釀品茶時所需要的那種情趣的過程。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這些銀制鍍金並刻有花紋的豪華茶器,顯然不是陸羽在《茶經》中倡導的那種茶具,其原因當然是帝王之家與平民百姓甚至官僚士大夫的不同,帝王一旦把飲茶變成一種享受,也會在品茶的過程中加入精美的茶器和豪華奢靡的氣派,同時藉助茶道反映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力。

  貯茶器,貯鹽、椒器

  鎏金銀龜盒:通高130毫米,長280毫米,寬150毫米,重818克,龜狀昂首、曲尾,四足內縮,龜甲為蓋,甲上有龜背紋。通體惟妙惟肖,酷似一隻烏龜。此盒的妙用在於儲放碾碎的團茶,茶裝入後,既可揭甲蓋提取,也可從龜口中倒出。從中國的古代直至今日,龜象徵著吉祥長壽,而把龜的形象作為茶器的裝飾圖案,則表明了皇家祈求「聖壽萬春,聖枝萬葉」的心愿。

  鎏金人物畫銀罈子

  鎏金人物畫銀罈子:共出土兩個,其一高247毫米,徑132毫米,腹深112毫米,全重883.5克,鈑金成型,紋飾鎏金。罈子為直口、深腹、平底、圈足、有蓋。腹壁分為四個壼門,分別鏨有仙人對弈、伯牙捧琴、簫史吹簫、金蛇吐珠等栩栩如生的畫圖,標誌著中國畫與金銀鈑鏨工藝融為一體的精湛技藝。這就是供儲放鹽等調料專用的人物畫銀罈子。

  摩羯紋蕾鈕三足鹽台

  鎏金蕾紐摩羯紋[4]三足架銀鹽台:通高250毫米,由蓋、台盤、三足架組成,支架有鏨文為「咸通九年文思院准造塗金銀鹽台一枚」。由於煮茶時,茶中要放鹽、胡椒等佐料,據此可斷定,這是專門供儲放鹽和胡椒所用的茶具。

  烹煮器

  鎏金蔓草紋長柄勺:全長357毫米,重84.5克,匙面呈卵圓形,微凹,柄上鏨有蔓草紋圖案,並刻有「五哥」字樣,當為僖宗生前所用,後與其他茶具一同供養於法門寺地宮。主要用途是在煮茶時不斷擊沸湯麵,使茶末融於湯中。

  鎏金飛鴻紋銀則:全長192.1毫米,橫徑26毫米,縱徑45毫米,重44.5克,小巧精緻,與長柄勺形狀相似,「則」是投茶時的匕狀量具,形如勺,柄前窄後寬,後端作三角形,前後兩段分別為聯珠組成菱形圖案,間以十字花飛鴻流雲紋。

  鎏金飛鴻紋銀匙

  飲茶器

  鎏金伎樂紋銀調達子:通高117毫米,重149.5克,鈑金成型、紋飾鎏金,為直口、深腹、平底、圈足、有蓋。調達子是專供調茶和飲茶之用,這次出土是迄今見到的最早的點茶[5]器之一。

  鎏金十字折技團花紋小銀碟

  素麵琉璃茶盞茶托

  素麵淡黃色琉璃茶盞、茶托:通體呈淡黃色,有光亮透明感。茶盞侈口,腹壁斜收,茶托口徑大於茶盞,呈盤狀,高圈足。這是一套供人飲茶的器具,造型原始、簡樸,質料微顯混濁模糊,屬唐代地道的中國式茶具製品,由此可見,中國的琉璃茶具在唐代已經啟用。

  除此之外,法門寺地宮中還出土了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等一系列秘色瓷器。這套瓷器色澤青瑩柔和,造型古樸典雅,初步認定為茶具中的點茶器。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對飲茶器皿的質地色澤進行了評述:

  碗,越州上,鼎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則)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紅(綠)白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紅,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從陸羽的論述中,可以看到唐代飲茶以及茶道對「色香味」的講究和境界。茶道的最高境界則是首先在於茶葉湯色的自然本色——綠色,而能昭顯茶葉這一自然之美的瓷器即為上品。當時越州窯燒制的青瓷茶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其釉彩紋色更是千變萬化,姿態紛呈,若作為茶具則的確有美不勝言之境,也難怪唐代詩人發出了「越甌犀液發香茶」的讚嘆。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一整套宮廷系列茶具的非凡魅力,形象地再現了已經逝去的久遠年代裡人類的精神歷程,人們通過這套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而且茶史典籍未做記載的晚唐宮廷茶具,不僅可以了解那個時期的歷史及宮廷生活的印痕,而且還看到了以感性形態存在於其中的人的本質力量,從而產生了一種很高層次的審美愉悅。

  這套茶具除質地高貴、造型精巧、紋飾流動等藝術特色之外,和其他出土的物件相比最為不同也最具獨到之處的特點,則是整體和個體組成的陰柔之美。正如眾所周知的那樣,當歷史年輪行進到晚唐時期,昔日那種奮發昂揚、激越豪邁的精神和美學追求已不復存在,那種「樅金伐鼓下榆關」的豪邁氣勢,那種「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的壯美境界,已經一去不返。時代的劇變,帶來了精神家園的遷徙,人們在精神領域轉向了新的思想追求,陰柔就成為時代轉折期的一種新的美學標誌與追求,而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具,正是這一美學思想和特色的體現。無論是貯茶餅的籠子,碾羅茶麵的碾子、羅子,貯茶麵的盒子,盛鹽、椒的鹽台,或是飲茶用的調達子、琉璃茶托、茶盞及佐食用的秘瓷盤等,均精巧玲瓏,飄逸輕盈。整體與個體、個體與個體之間互相匹配協調,那婉轉飛動的紋飾,那色彩絢麗的機體,無不折射出一種自身特有的動人心魄的陰柔之美,而在這種美的意境深處,又包含著黃老哲學中那無為的思想底蘊,這種思想也正是晚唐政治背景的映照,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政治輓歌。

  地宮出土茶具紋飾白描圖

  多少年來,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唐代茶文化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由於缺乏實質性文物的參考,人們對整個唐代茶文化的研究又大多集中在陸羽和寺院茶道的層面上。傳統的觀點一直認為,唐代茶文化、唐代茶道集中體現在陸羽《茶經》之中,因而在評價、闡述唐代茶文化現象時,又多以《茶經》為評判標準,同時也以《茶經》為唐代文化研究的重點。

  毋庸置疑,作為世界上第一部描述茶的專著,《茶經》在茶文化中有著其他著述所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於作者本身的地位、所處時代和地域的局限,也決定了其著作不可能全面總結、反映唐代茶文化的全貌。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系列茶具,是陸羽及其同時代的人所未曾見到的。而今天的茶文化界,由於缺乏資料和實據,對唐代宮廷茶道及宮廷文化一直缺乏深層的了解和研究,甚至對這個領域的研究是一項空白。法門寺地宮宮廷系列茶具的出土,給了今天的人們認識唐代宮廷茶道和以此為代表的唐代茶文化的一個絕好時機,從而可以改變茶文化研究一直停留在一個單一的層面和缺乏從一個時代歷史文化背景和一個民族文化大背景下把握茶文化的全面認識。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系列茶具,為我們勾勒出了唐代宮廷茶道的鮮明輪廓和輝煌氣象。唐代宮廷茶道是在陸羽《茶經》茶道的基礎上,結合了唐代宮廷禮儀的產物。它是對陸羽《茶經》茶道的一種完美的實踐,同時也發展了陸羽的《茶經》與茶道,既然茶道已成為一種成熟的文化現象,就必然具備較深的思想內涵以及較完整的藝術表現形式。唐代宮廷茶道體現了茶與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結合,是茶文化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進行的發展與傳播。宮廷作為封建社會最高層的代表,無疑地就成為當時社會時尚與文明的典範,是文化思想傳播和推廣的中心,是社會意識的源頭。茶文化一旦從民間走進宮廷,便成為宮廷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股文化的移植,除了表明大唐的茶文化發展得更加成熟外,還極大地擴大了茶文化的社會影響。而從地宮中唐懿宗期望佛祖保佑的「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的願望,以及唐僖宗將茶道具體供奉佛祖的虔誠態度來看,茶文化由民間、寺院上升到宮廷,是宮廷的自覺行為,又是能夠使這種文化繼續發展的原因。宮廷茶道首先在內容和形式上達到了完美精極的程度,它既體現了在茶文化中具有深遠影響的「和、敬」精神,同時也作為一種特殊的宮廷禮儀,反映了儒家「重禮儀,明序倫」的「禮樂」精神。這一點,也正是茶文化得以在宮廷興行的原因之一。這種深層次的中國傳統茶道精神,清晰地反映出唐代宮廷正是當時茶文化發展的最高形式,也是茶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可以說,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這套金碧輝煌、華美富麗的唐代宮廷御用茶具,真實地反映了宮廷飲茶的風俗和習慣,證實了陸羽在《茶經》中所述的飲茶之道。其大體的步驟為:先將茶葉烘焙,放在茶碾中用砣軸碾成粉末,然後將碾碎的茶葉放進茶羅子細羅,經羅底篩下的茶葉粉末落入抽屜中。吃茶時,從抽屜中取出這些粉末狀茶葉入爐烹煮,並加鹽、椒等佐料,調成糊狀一併吃下,這便是唐人飲茶的大體過程、方法和規程。而通過飲茶聯結友情,品味人生,觀照人類社會自身,是唐代漸成的文人茶道的特色;飲茶過程中超脫世俗的寧靜,是寺院僧侶茶道的特色;兼具表演性、等級性、和親性[6],則是宮廷茶道的主要特色。因而在唐代社會中,茶道表現出了階段性、階層性、地域性,不同的階段、階層和地域,始成為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釋:

  [1]團茶:唐代多將茶製成茶餅,餅有方、圓兩種,其中方餅常被稱為「銙」(又稱片茶),圓餅則稱為「團」。平時穿成串,以籠具儲存。

  [2]毬路紋:又作球路紋、毬露紋。以一大圓為單位中心,上下左右和四方配以若干小圓,圓圓相套相連,向四周循環發展,組成四方連續紋樣。宋代之前這個圖案很流行,在金銀器、絲織品、建築裝飾等方面被廣泛應用。

  [3]朝天幞皇冠:又名「翼善冠」,原置於萬曆頭骨右側一個圓形盒中。通體以極細金絲編結而成,重826克,半圓形帽山上立著兩個狀如兔耳的金絲網,兩耳之間高懸一顆明珠,兩條金龍足登帽山。

  [4]摩竭紋:又作摩羯紋。摩竭是印度神話中的一種長鼻利齒、魚身魚尾的動物,或曰鯨魚,或曰巨鼇。這種水怪透過佛教經典、印度與中亞的工藝品,以及天文學上黃道十二宮的摩竭宮等管道傳入中國。

  [5]點茶:唐代後期風行的飲茶法之一。即以茶瓶(俗稱壺或注子)煮湯(熱水),茶末撮入碗,再持瓶注湯,同時利用調達子在茶水中攪動,再品飲之。

  [6]和親性:指茶在開源、節流、進貢、和親、輸邊、外交、奉佛諸作用中的一項。又因茶多子,故用「多子多福」之意,常在婚儀中做聘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