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茶具

2024-10-06 05:15:11 作者: 商成勇、岳南

  法門寺地宮後室發掘的大量金銀器,無疑是中國大唐金銀器製作工藝最高水平的標誌。

  在出土的金銀器中,有一套完整無損的茶具分外引人矚目,考古人員在擦著面頰上流淌著的汗水的同時,也細心地對這套茶具研究起來。

  這套完整的茶具除《物帳》碑所載的「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重八十兩……琉璃缽子一枚,琉璃茶碗托子一副」外,還有長柄銀勺、銀則、銀龜、菱弧形銀方盒、盤圓座銀鹽台等,這些無疑都是茶器的組成部分。而秘色瓷器中的小碟子、琉璃器中的盤子,都可視為茶道[1]過程中的佐食用具。從茶羅子、碾子、軸等本身鏨文看,這些器物於咸通九年(868年)至十二年(871年)製成。同時,鎏金飛鴻紋銀則、長柄勺、茶羅子上還有器成後以硬物刻畫的「五哥」兩字,「五哥」是宮中對僖宗小時的稱呼,而《物帳》碑將其茶具列入新恩賜物(僖宗供物)名下,所以可斷定此物為僖宗皇帝所供御用真品無疑。從實物中來看,「七事」應指:茶碾子、茶砣軸、羅身、抽斗、茶羅子蓋、銀則、長柄勺等七件。另外還有唐僖宗供奉物中的三足架摩羯紋銀鹽台,由智慧輪法師供奉的三件盤旋座小鹽台和由僖宗供奉的兩枚籠子、一套茶碗、茶托等御用真品。這套茶器設計科學、使用方便、質地精良、紋飾優美、配套嚴密,它集中、全面、系統、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宮廷茶道的風貌,以物質的外在形式折射出唐宮廷茶道所達到的極高境界。

  考古人員石興邦等在地宮後室清理

  據後來的專家考證,這套唐宮廷系列茶具,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最完善,古代茶文化史料中未曾記載過的最為珍貴的唐代茶具文物。它在確鑿無疑地證實了唐代宮廷茶道和茶文化存在的同時,也為研究唐代茶文化及唐宮廷茶道,為研究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由於唐代茶文化特別是唐宮廷飲茶方式、使用器具與豐富成熟的宋代茶道和以後流派紛呈的日本茶道的淵源不甚明了,曾經是中國茶文化研究領域的缺憾,所以法門寺地宮唐代系列茶具的出土,就自然地引起了海內外學者的極大熱情和關注。

  從人類現存的史料看,中國不但是茶葉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飲茶的國家。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在其他史料中亦有不少記載,在中國可謂流傳甚廣,影響頗深。值得一提的是,名稱由「荼」字改「茶」字是後來的唐玄宗御批而定,成書於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的《開元文字音義》正式將「荼」去掉一筆,成為現在的「茶」字。

  神農時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依此推斷,茶的發現和利用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因而,中國人推崇神農氏為發現和利用茶樹的鼻祖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神農氏嘗百草圖

  縱觀中國茶文化史,最早提到茶的有關記載便是《詩經》。在其《邶風·谷風》篇中曾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芥」的句子。至於「荼」字在當時指的是茶還是其他植物,後人眾說紛紜,至今仍未有定論,但唐玄宗將「荼」字改為「茶」字卻是事實。晉郭璞的《爾雅注》就曾指出:「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作羹飲,今呼早採為荼,晚取者為茗。」西漢宣帝時諫大夫、辭賦家王褒寫有《僮約》一篇,其中有「武陽買茶」「烹茶盡具」之句,從描繪的形狀和食用的方式看,當年史書記載的「荼」就是現在一直飲用的「茶」。唐代陸羽撰《茶經》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如果說四五千年前的中國人就開始飲茶似乎不太可信,那麼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人們開始飲茶也許是可信的。

  據史料載,中國茶樹的人工栽培,始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鄉農吳理真,後稱甘露普慧禪師。此人出家後種茶樹七株於四川蒙頂山上清峰,名為蒙山茶。此茶後來名聲大振,成為茶中少有的珍品,並留下了「蒙山頂上茶,揚子江心水」的千古絕唱。

  儘管普慧禪師培植出了茶中珍品並開始飲用,但就整個中國而言,飲茶風俗卻不普及。至三國兩晉時代,以吳國君主孫皓為代表的上層統治階級頗喜歡飲茶,而且文人以茶待客漸成時尚,但茶仍屬上層社會享用的奢侈品。

  研究者普遍認為,茶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應自唐代開始,並與佛教的興盛有極大的關聯。由於佛教在唐代達到了全盛時期,許多僧居佛剎已不僅僅是傳播佛學思想、弘揚佛法的地方,也是經濟單位和財源勢力所在,形成了「十分天下之財,佛有七八」的局面。在「安史之亂」後,禪學中的南宗派[2]因幫助徵稅和收「香水錢[3]」補助軍餉有功,而統治者又想利用佛教的影響加強統治,佛教門僧就有了相當大的特權,甚至有了莊園和土地。這些名剎古寺、莊園又多建在雲山霧罩、彩雲繚繞的名山勝地,優美的風景,溫和的氣候,充足的陽光和雨量,極宜種植和培育茶樹。伴隨著佛教的興起,僧尼們開始提倡坐禪飲茶,驅除睡魔,便於清心修行,飲茶之風首先在僧尼們中日益普及起來,由僧尼們栽種、管理、採制等一系列煩瑣的佛事活動也隨之產生。

  另據史料載,最早培育茶樹的蒙頂甘露寺茶的採摘要在四月初八,即釋迦牟尼誕生這一天。每年的這一天,附近各山七十二座寺院的和尚都雲集蒙頂,焚香沐浴,祭祀「仙茶」,然後由一大德高僧咬一片茶,漱一次口,如此循環往復,共咬完365片,即一年的時日,眾僧方可採茶。茶採擷後,由寺僧中善制茶者炒制,眾僧一邊品茶,一邊盤坐圍繞誦經。蒙頂甘露寺以採茶飲茶的形式進行的佛事活動,漸被其他寺院採用,如杭州錢塘的天竺、靈隱等寺院,也採取了類似的活動,直至後來將茶發展成沙門規定的專項供養品。日本和尚圓仁在其著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有這樣的記載:貞元八年(792年)六月八日,天竺高僧釋智慧奉旨入西名寺譯佛經,所得賞賜就有「茶三十半」。唐懿宗還曾親自為後來護送佛骨舍利入法門寺地宮的僧徹大法師做「讚唄[4]」,內有「十供養贊」,其中有一項就是茶的供養。此時的沙門已經開設了茶堂、茶寮,配備了專職茶頭、施茶僧,以茶來禮待善男信女。

  隨著「佛茶」的盛行,關於茶樹的培植和茶的飲用也在大唐國土上由南向北鋪排開來,大有烽火燎原之勢,許多鄉農也開始了種茶飲茶的活動。在這股大趨勢中,中國茶文化史上一位偉人的出現,使飲茶的方式逐漸由最初的藥飲和粗放式煮飲發展成為細煎慢啜的品飲,繼而演進為富於藝術性、哲理性的茶藝和茶道,為中國自漢代有茶事活動文獻記載至唐代為止八百多年間的茶事做了一個總結,同時為開創後世的茶學研究和茶學的傳播,樹起了光彩奪目的一座里程碑。

  這就是曾創作出不朽巨著《茶經》並被後人譽為中國「茶聖」的詩人陸羽。

  注釋:

  [1]茶道:原指飲茶的生活方式,後專指飲茶的一門藝術。「茶道」一詞始見於唐朝封演《封氏聞見記》:「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2]南宗派:佛教禪宗五祖弘忍以下,分為南北兩支。一支以神秀為代表,主張漸悟,因活動地區主要在北方,被稱為北宗;另一支以慧能為代表,主張頓悟,因活動地區主要在南方,被稱為南宗。後來南宗勢力日益擴大,逐漸取代北宗,成為中國禪宗主流。

  [3]香水錢:香水,原指能消除人們煩惱的閼伽水,由此引申,把欲出家者所交納的「鬻度錢」稱為「香水錢」。唐代設試經度僧制度,禁止私自出家。合法出家者由祠部發給度牒。安史之亂時,為增加財政收入,唐肅宗採納右僕射裴冕的建議,下令賣官鬻度,並請禪宗南派代表人物神會設戒壇度僧,代朝廷徵收四方的香水錢。百姓只要交納錢資,聽任出家為僧。唐末藩鎮割據,各節度使亦采此制斂財,並偶為後代政府效仿之。

  [4]讚唄:即梵唄。指佛教徒以短句形式贊唱佛、菩薩的頌歌,亦可有樂器伴奏。梵唄歌詠的題材包括三寶贊、經贊、香贊、供贊、事贊、物贊等,體裁有大讚(又分為八句贊、十句贊)和小贊(六句贊)兩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