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歷史遺蹟
2024-10-06 05:14:24
作者: 商成勇、岳南
1992年2月20日,我們在「長安三千金世界,終南百萬玉樓台」的古長安(今西安)採訪法門寺最後一位發掘專家——文物保護者、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馮宗游,詳細地了解地宮絲綢與武則天繡裙的發掘保護情況後,又取道臨潼,打撈慶山寺的殘章斷簡。
由西安火車站附近乘上一輛去臨潼方向的旅遊車,便上了西臨高速公路。舉頭朝車窗外觀看,轉眼間,一片望不到盡頭的石榴樹林出現在眼前。暮冬的石榴樹沒有樹葉,只有龍爪一樣向四面八方伸出的虬枝,盡情舒展著占據自己的空間。我們想像著這眼前的情景,多麼酷似當年迎送佛骨的熱烈;這石榴樹的姿態,多像當年佛門弟子與凡夫俗子們對佛的虔誠!
時下,春寒暮冬,已交過七九,石榴樹的枝條在風中搖曳著,雖不比春華秋實使人扎眼,可也實實在在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風景。
臨潼的第一站是去縣博物館,據說這裡有關於慶山寺的活的秘密。在華清池公園門口的那條筆直坡路的東盡頭往北拐彎處,臨潼博物館樓閣式的庭院,接納了我們這兩位孤獨的探訪者。
趙康民在做兵馬俑發現的報告
進大門後,敲開一扇發黃的看似古舊透頂的門,一位身高約莫一米八,然而卻乾瘦得像蒿草稈的五十多歲的人迎了出來,他就是博物館館長趙康民。
未到臨潼前,我們已得知,只要是去臨潼,不管探訪慶山寺或者別的任何一處古蹟,必得找他,他是臨潼地界內文物古蹟的「探寶人」,陝西文物界稱他為「東霸天」。
趙康民自書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這位陝西漢子,雖然身體瘦弱單薄,似乎與粗獷豪爽的秦人外形相去甚遠,但是通過交往後,就感到了他那陝西人地道的質樸與實在,丁卯如鐵。
雖然年已近花甲,趙康民仍在臨潼的地界內不知疲倦地工作著。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考古「土專家」,尋尋覓覓三十年,歷盡滄桑護國寶,是對他一生的概括。
臨潼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全有他辛勤勞作的汗水,全縣一千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處文物遺址都留有他的腳印,他先後在國內外文物學術雜誌及報刊上發表過五十多篇論文。
1972年,他在縣城北一公里處姜寨村南,發現了姜寨仰韶文化遺址[1],報告上級並參加了為期九年十一次的發掘。
1974年春,他在西陽村發現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2],成了兵馬俑的第一個發現者和開挖修復者。
1982年4月,他確定了華清池內的御湯遺址[3]。
就是這樣一位為中國的考古事業獻出了畢生心智,為發掘祖國的悠久文化遺存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優秀的知識分子,卻也經歷了許多磨難。
1963年,還是個「毛頭小伙」的趙康民,在臨潼文化館工作已有兩年多。這一年,僅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他,去陝西省文物局在臨潼舉辦的「秦漢唐文物陳列室」展覽現場,結識了文物考古專家王翰章,獲得不少文物考古方面的知識,對枯燥的文物工作產生了濃厚興趣,與文物結下情緣。「鴻鵠之轂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為了對縣文化館材料中記錄的文物情況有一個具體研究掌握,趙康民將散失在全縣的一些碑石運回文物館。在七八通碑石里,有兩尊北周時期的佛像,其雕線舒暢、灑脫,給人以美的想像。仿佛與佛結下情緣,他禁不住激動異常,稍一發揮想像,便產生了是否讓更多的人能夠觀賞的想法。他無所顧忌地發動幾個與他年齡相當的小伙子,揮钁掄杴,在地上刨了兩個坑,將兩通佛像栽在了文化館院子中間,使來往的人們都能夠對此品評、觀賞。事情也就這麼簡單。
然而,這一平平凡凡的小小舉動,卻惹下了不明不白的麻煩,他的身心像被魔鬼無休無止地糾纏、撕抓。當時縣城以外的全中國是一派「四清」運動[4]的大氣候,趙康民沒想到他會成了政治大氣候中的典型。有人告他,說他在文化館裡公然大張旗鼓地供佛像,說明他滿腦袋封建迷信觀念,是隱藏在文化戰線上的「封資修」代表。縣裡很快便知道了這件事,不打招呼地點名批判他這位再普通不過的青年文物工作者,紅頭文件一發,人們從此說他趙康民是佛的「孝子賢孫」。
批鬥會上,他被命令當著革命群眾的面,低頭認罪,扇自己的耳光。
「稀里糊塗地便當了一次靶子。」趙康民那雙噙滿淚花的眼,充滿了現時的滿足,他顯然動情了,但言語仍不乏幽默。
想像著他在隨後的政治運動中被揪斗、勞改,在被從屋裡拖出去時「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此行幾日歸」的情景,我們心中頓生一股莫名的悵然。
我們不願再繼續追問他在「文革」中的「表現」,只衝著他的「佛事」而追問。
他說:「佛,作為一種理想,是講因果情緣的。沒想到,我還與佛有緣。至於再出現一個什麼運動不運動的,我自認批、整就是了。」
注釋:
[1]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國黃河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位於今陝西臨潼縣城北。地處臨河東岸的第二台地上,面積約5萬平方米。1972~1979年間,曾進行11次大規模發掘,揭露面積1658萬平方米,為研究關中地區仰韶文化的發展序列提供了重要依據。其聚落遺址保存之完好、布局之清晰是前所未有的,並發現大量的遺蹟、遺物。
[2]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於今陝西臨潼縣西楊村西南。秦代為顯示皇帝的威儀,製造了數量眾多的和真人等高的大型陶俑,僅秦始皇陵隨葬的陶俑就達幾千件。這些陶俑身披鎧甲或穿戰袍,手中還持有真實的兵器。同時配備有與真馬大小相若的陶戰馬,以及由四匹陶馬拖駕的木質和銅製戰車。這些陶俑的服飾、髮式及眉目鬍鬚都如實地反映出秦代士兵的真貌,整體呈現秦代軍隊的編制情形。
[3]華清池御湯遺址:華清池,位於今陝西臨潼縣城南,驪山西繡嶺北麓,地有溫泉,秦始皇曾砌神女湯,唐貞觀十八年(644年)時於其地建湯泉宮。高宗咸亨二年(671年)更名為溫泉宮。玄宗天寶六年(747年)進行擴建,並正式命名為華清宮。相傳宮中布置湯池十餘所,均砌以白石,瑩澈如玉,表面作魚龍花鳥圖案,十分奢華。每年十月間,玄宗攜楊貴妃來此沐浴,游宴避寒。安祿山之亂時破壞甚多,憲宗元和年間曾重修,已罕游幸,逐漸荒廢。1982年4月,發現了華清宮湯池遺址,清理面積4200平方米,其中有5個石砌湯池,初步考證分別為星辰湯、太子湯、貴妃湯、蓮花湯、尚食湯等。
[4]四清運動:1963~1965年在農村展開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四清即清工分、清帳目、清財務、清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