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
2024-10-06 05:13:05
作者: 商成勇、岳南
星移斗轉,冬去春來,時光在悄悄流逝。釋迦牟尼離開伽耶山,布道傳法,普度眾生,轉眼已是49年。在這漫長又短暫的49年裡,佛陀共招收弟子信徒並證得阿羅漢果[1]的就有2250餘人,講經380餘次,度人無數。其中說《華嚴經》89天,說《阿含經》12年,說《方等經》8年,說《般若經》22年,說《法華經》和《涅槃經》8年。這些均為法會的宣講,至於四聖諦、十善業道[2]、八正道、五蘊因緣[3]、十二因緣[4]、四無量心[5]、三轉十二法輪[6]和八關齋戒[7]等,幾乎是他每天的課程。直到邁入老年,還常常外出說法,度化眾生。
阿難像(北魏泥塑),高88厘米,麥積山133窟9號龕內右壁
這天,佛陀外出傳教回到精舍[8],立即召集全部弟子,進行最後一次說法。完畢後,他嚴肅而深沉地說道:
「弟子們,世上沒有永久不滅的法身[9],然而卻有千古長存的法門。我向你們真誠敬重地宣告,三個月之後,我將於拘屍那迦羅城郊的娑羅雙樹下,進入最後涅槃。」
眾弟子聽罷,大為驚駭,頓覺天旋地轉,一個個痛哭流涕,悲慟萬分。
佛陀緩緩站起身,以安詳慈悲的眼光望著眾弟子諄諄告誡道:「你們不必傷心,更不要流淚,天地萬物人天卑尊,有生就有滅,有實相就有無常[10],誰也逃脫不了這個定律。有眷愛就有散失,有會合必有分離,有歡樂必有痛楚。你們如果希望我的經律永駐人間,那麼今後就要按我的教法而行。這樣,我的法身和慧命[11]就算永生了。」
不久,佛陀在弟子阿難的奉伴下,離開了精舍,向拘屍那迦羅城布道而去。
當師徒兩人來到拘屍那迦羅城郊外時,佛陀不幸身染重病,再也無力前行了。阿難便扶佛陀來到兩棵娑羅雙樹中間小息。
佛陀陷於安詳的沉默中。
當月光普照山林大地的時候,佛陀吩咐阿難:「今天晚上我將要在此處涅槃,你就在這兩棵娑羅雙樹當中為我設座鋪床吧……」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斜躺著的佛陀(雕塑,寮國),此像位於寮國和越南兩國交界處,由整個山頭雕刻而成,山脈和岩石的肌理正好形成了佛陀的上衣和帽皺,而山頂正好是其冠冕,真可謂天作地合,玄妙無窮,是難得的世界藝術珍品
阿難聽後,慌忙找了一個小童,去告知佛陀的弟子們,諸弟子聽到消息後紛紛趕到這裡,聽了佛陀的講說,淚如泉湧,慌忙跪拜祈禱。
阿難擦著眼淚,跪拜在佛陀的跟前,泣不成聲地問道:「聖明的佛陀,弟子有四事要問。」
「擦乾眼淚,起來講吧。」佛陀依然安詳地說。
「一、請問佛陀,在您滅寂之後,我們以誰為師?二、以何安住?三、如何對待惡比丘[12]?四、如何結集經典令人證信?以上四事請佛陀明示弟子。」阿難再次跪拜。
佛陀聽完,略微抬了抬頭,慈祥地作答:
「第一,以波羅提木叉(戒)為師;第二,以四念處安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第三,惡比丘默擯;第四,一切經典,應在經首加『如是我聞』,令人證信。」
佛陀說完,用右手做枕,吉祥側臥。
這時,夜深人靜,月光如水,盪動飄逸的月光樹影,閃閃爍爍地輝映著佛陀慈祥、安逸、溫和的、雙目微閉的臉孔。
「弟子們,」佛陀睜開眼睛,最後一次望著身前跪拜的弟子說,「我所要救度的眾生皆已度盡,未度的眾生,都已結下了得度的因緣。世人隨著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駐之地。我要進入福樂的涅槃了!」
宋刻本《妙法蓮華經》
說罷,雙眼安詳地閉上,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這是公元前485年2月15日子夜時分。
這一天,正是中國周敬王三十五年,丙辰歲,二月十五日平旦,據《周書異記》載,這一天的中國大地暴風突起,損舍折木,地動天陰,西方白虹十二道……太史扈多曰:「西方聖人滅矣!」此即涅槃之相也。
一代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在無憂樹下,成佛在菩提樹下,寂滅在娑羅雙樹下。他的生與滅,都與樹結下了不解之緣。
偉大的佛祖涅槃了,偉大的佛祖乘風回歸西天淨土。若干年後,人們還在追憶設問他給這個凡塵滾滾、色慾橫流的世界留下了什麼?
佛祖在涅槃前對自己的言論教義,奉行的是不留隻字片語,並言:「不可說,不可說。」當然,這句話的本意不是不說,或者是沒有的說,而是他看到的太多了,要說的事情也太多了,有些事情只能心領,無法傳授。後來,佛祖的言論被他的弟子整理成《大藏》《阿含》《本緣》《般若》《法華》《華嚴》《寶積》《涅槃》《大集》《經集》《密禪》《密教》等一千四百六十部經典,共四千二百五十卷本。其中既有禪功,也有秘法,從對人生博大精深的初探,到對生命大徹大悟的圓覺,從靜觀人生,到見性成佛,如同一盞不滅的智慧之燈,照亮了每一位眾生迷茫的航程。
注釋:
[1]阿羅漢果:佛家用語,也作羅漢果。小乘佛教修證的最高果位,得其果位之人則為阿羅漢,簡稱羅漢。傳說成阿羅漢者必須是僧侶。
[2]十善業道:佛家用語,簡稱為十善,與十惡相對。指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條。十善實際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擴充,即去掉不飲酒,再加上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慾、不瞋恚、不愚痴。這十善,前三者屬身業,中四者屬口業,後三者屬意業。
[3]五蘊因緣:佛教名詞。五蘊又作五眾、五陰,是構成人和萬物的五種類別——色、受、想、行、識,一切因緣和合之事物的總稱。色蘊,相當於物質概念;受蘊,外界作用於眼、耳、鼻、舌、身而產生的感受;想蘊,即理性活動、概念活動;行蘊,即心靈活動、意志活動;識蘊,指能夠對所處境界覺了分別。五蘊是佛教全部教義分析研究的基本對象。對五蘊的解釋,為各教派確立自己思想體系的重要依據。
[4]十二因緣:佛教名詞,亦稱十二緣生、十二緣起。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環節,輾轉感果,所以稱為因,互為條件,所以稱為緣。十二因緣說明眾生生死流轉的因果聯繫,它是生命現象的總結,也是世間痛苦的根源。
[5]四無量心:佛家用語,亦稱四等心、四梵住、四梵堂。指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而應具有的四種精神——慈、悲、喜、舍。
[6]三轉十二法輪:佛家用語。釋迦牟尼成道後,在鹿野苑首次向五比丘宣說四諦、八正道理論,因為從不同角度講了三次四諦,故稱三轉十二法輪。一轉(示轉)是從正面肯定四諦,即此是苦諦、此是集諦、此是滅諦、此是道諦;二轉(勸轉)是指明在修行中對四諦應採取的態度,即苦諦當知、集諦當斷、滅諦當證、道諦當修;三轉(證轉)是說對四諦已達到的認識或修行的結果,即苦諦已知、集諦已斷、滅諦已證、道諦已修,由此得到解脫。
[7]八關齋戒:佛教名詞,亦稱八齋戒。佛教學者考慮到,一般在家的男女信徒由於被俗務所纏,難以每天堅持五戒,為此而規定每個月有六天齋日,要遠離一切聲色塵囂,遵守五戒,並加上不做任何賞心悅目的娛樂活動和不任意裝扮自己、不坐不睡高廣華麗的大床、正午過後不食等三戒,合為八戒。其中正午後不食一項為齋,故名八關齋戒。
[9]佛教認為,佛有三身,一是法身,又名自性身、法性身,即常住不滅、人人本具的真性,只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佛卻覺而證得罷了;二是報身,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構成,指以法身為因,經過修習而獲得佛果身;三是應身,又名應化身、變化身,指佛為化度眾生,隨機緣而顯現的各種不同的形象。
[10]即「諸法實相,諸行無常」的意思。佛教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由因緣和合而生,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所以陷於生起、變異、壞滅的過程中,遷流不停,無始無終(無常)。這就是「空」,亦即宇宙萬有的絕對真理(實相)。
[11]慧命:佛家用語,意指佛的智慧。法身以智慧為壽命,智慧之命夭殤,則法身之體亡失,故名。
[12]比丘:佛教稱謂。亦作苾芻、備芻,意為男乞者。後指出家修行之男僧。按照佛教的章制,少年出家,初受戒,稱為沙彌;到二十歲,再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因僧人須乞食,故有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