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在雍正朝拐彎

2024-10-06 05:10:03 作者: 岳南

  雍正即位之初,因立足未穩,開始時對幾位敵對的皇子還能強忍殺機。隨著他採取各種或明或暗的一系列手段,在逐漸削弱了王公貴族的勢力,加強了他個人獨裁權力之後,他的陰險、毒辣便不可遏止地暴露出來。雍正即位後,沒有一天忘記手握重兵的皇十四子胤禵對自己的嚴重威脅。他設法將胤禵從西北軍中召回京師,先是拘禁,後是改派去昌瑞山看守孝陵和景陵。胤禵的撫遠大將軍一職改由年羹堯擔任。那個在暢春園就對雍正公開表示極大仇視的胤禩,因與胤禟不斷散布這位四阿哥夥同隆科多謀殺了父皇康熙並篡奪了皇位的言論而被逮捕,由雍正親自為其二人分別改名為「阿其那」和「塞思黑」(滿語狗和豬之意),發配邊疆,最後二人都死於非命。當敵對的皇子們先後或被誅殺,或充軍,或發配戍陵,從而失去了反抗能力之後,雍正又開始將劍鋒指向了隆科多和年羹堯。之所以如此,其根本的原因當然是二人知道的秘密太多。既然這二人作為中流砥柱的時代已經過去,那麼繼續讓其掌握權力或活下去,就將成為一種巨大的危險和潛在的威脅。於是,隆科多很快被判四十一條大罪永遠監禁,年羹堯被判九十二條大罪,被捕殺。自暢春園改詔奪位事件發生後,尚以諸葛孔明自喻的隆科多,曾心懷不安地對一個心腹半隱半明地說過:「白帝城託孤之日,便是死無葬身之地之時。」他的擔憂最終得到了應驗。

  胤禵像

  雍正皇帝道裝像

  儘管雍正即位後實施了一系列「弒兄屠弟[1]」「兔死狗烹」的行動,但反對派關於他玩弄陰謀的傳言,仍然此起彼伏,從未中斷,而且還有許多關於他陰謀篡位的傳說。隨著這些傳說的散布,在民間神秘地掀起了反清復明的暗流。雍正聽到這些傳言自是十分惱火和不安,後來借民間秀才呂留良的反清案大肆製造文字獄,以此打擊傳言者和反清勢力。雍正本人還親自編寫了《大義覺迷錄》一書,為自己的陰謀和言行掩飾和辯護,並對歷史史實進行了多方面的篡改和塗抹。

  《大義覺迷錄》書影

  儘管如此,雍正還是難以全部塗抹和掩飾掉他的種種陰謀,後世研究者也對此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分析,對雍正的篡位說有了多種推論。至於康熙的死因是否為雍正的謀殺,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索。但從康熙死的時間以及雍正篡位的嚴密計劃來看,許多學者認為,康熙在生命彌留的最後幾天裡,被謀害的可能性極大。可憐這位功高蓋世的一代英主,大半生都在警惕被兒子們謀害,但最終還是未逃厄運,真可謂死不瞑目。

  當康熙朝發生的宮廷陰謀和爭鬥傳奇尚在民間沸沸揚揚時,發生於雍正朝的一樁樁懸案又接踵而來,其刺激和迷人,較之前朝有過之而無不及。縱觀清宮十二朝皇帝,似乎每一朝都有懸案,每一代都有謎團,真可謂奇案迭出,謎團連環。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夜,曾費盡心機、歷盡風險得到皇位的雍正,剛剛坐了十三年皇帝,便駕崩於圓明園[2],後葬於易州泰陵地宮。

  雍正皇帝駕崩及其入葬,又給後世留下了兩個懸案或稱兩大謎團。第一,雍正為什麼違反祖制,不葬在他的祖父順治和父親康熙的身邊,而跑到幾百里外去單獨建陵?第二,他到底是怎樣死去的?

  關於雍正的死因,因史書沒有記載,諱莫如深,不免使人疑竇叢生,傳聞頗多。來自民間的傳聞一是被刺身亡,一是中毒喪命。其中被刺的說法是: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秀才曾靜不滿當朝的統治,派人秘密上書川陝總督岳鍾琪。這位秀才竟天真地認為岳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岳飛的後代,清朝前身又叫後金,從而策動他反清。想不到岳鍾琪很快把這一消息報告朝廷。雍正抓住此事大做文章,下令廣捕曾靜同黨,並大肆株連,嚴加審訊。除曾靜等人鋃鐺入獄,後被滿門抄斬外,又引出涉及這一事件的文人呂留良。呂家由此遭到滅族之禍——這便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文字獄與呂留良案。

  當呂家舉家罹難之時,呂留良之子呂葆中之女呂四娘,因在安徽乳母家中,倖免於難。年僅十三歲的呂四娘秉性剛強,在得知全家遭戮後,悲憤填膺,當即刺破手指,血書「不殺雍正,死不瞑目」八個字。於是,她打點行裝,悄悄離別乳母,隻身北上,決心刺殺雍正,以報滅門之仇。途經一座深山,被一老道勸阻。呂四娘暫時放棄了北上的計劃,留在深山,隱姓埋名,跟老道學習武藝。五年之後,她出山混入京城,與一李姓男兒結婚,以此作為蔽身之處。一日,呂四娘短裝外出,提回一個血淋淋的人頭,對丈夫稱是從雍正脖頸上取下之物。丈夫對四娘的作為既敬佩又恐懼,陪同妻子當夜遠遁而去。次日,紫禁城內傳出皇帝駕崩的消息。因雍正的頭已被割掉帶走,臣僚們在為其入葬時,鑄了一個金頭安在雍正的屍身上,以此算完屍入葬了。雍正的金頭入葬之謎,一直盛傳不衰,並有許多人相信其真。

  另外一種說法是:雍正在圓明園宮中與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3]、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臣僚議事,自未至申,差不多有兩個時辰,方命退班。鄂爾泰因苗族叛亂未平,格外惦念,回到宅中,情緒低沉地吃了一頓晚餐。忽見宮內一太監氣喘吁吁地奔來急報:「皇上暴病,請大人立刻進宮!」鄂爾泰驚駭欲絕,連忙起身,急馳於宮前下馬,奔向皇帝內宮。只見宮內只有皇后一人守在御榻前,滿面淚容。鄂爾泰來到榻前揭開御帳,不禁哎喲一聲大呼起來。正在這時,莊親王、果親王相繼到來,近矚御容,都不禁大驚失色。雍正皇帝已氣絕身亡。莊親王見此情景,急忙說道:「快把御帳放下,好圖後事。」皇后在一旁嗚咽著說:「好端端一個人,何以暴亡?須把宮中侍女內監統統招來,嚴刑拷訊,查究原因。」鄂爾泰說道:「侍女宮監,未必有此大膽,此事且作緩圖,現在最要緊的是續立嗣君。」莊親王回應道:「這話很是,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留有錦匣,內藏密諭,應即祗遵。」遂督總管太監到乾清宮取下秘匣,當即開讀,乃是「皇四子弘曆為皇太子,繼朕即皇帝位」。這時皇四子弘曆等已聞訊奔入宮來,遂即奉遺詔,並命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為四輔臣,議定明年改元乾隆。自此,乾隆皇帝登基,對雍正的暴卒之因沒有查問。以後歷朝對此都諱莫如深,不能詳考。因清史無確切記載,各種說法也只能算是傳聞或一家之言。至於要徹底解開這一懸案或要親眼看一看雍正是否以金頭組合全身而入葬,那就只有打開雍正本人的泰陵才能真相大白。而這泰陵本身的來歷又是一個歷史謎團。

  清西陵陵園中的泰陵

  關於這個謎團,民間的傳聞是,雍正自暢春園改詔奪嫡、陰謀篡位,隨之又弒兄屠弟後,不免心中有愧,死後怕先皇康熙降罪責罰,因此竟不顧祖制,決定另選陵址,跑到易州建起陵寢來。這樣遠隔幾百里的康熙就對他無可奈何了。

  事實上,自清王朝入關,順治、康熙兩朝的帝王后妃在京師以東的昌瑞山下建造陵寢後,便開創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昭穆之制」。「昭穆」為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次序,始祖居廟中,以下父子遞為昭穆,其左為昭,其右為穆。父為昭,則子為穆,父為穆,則子為昭。這種方法也用於墳地葬位的左右次序。早在古代的《周禮》一書中就有「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的規範記述。

  雍正即位後,隨著政權不斷穩固,開始想起建造陵寢一事。雍正四年(1726年),詔諭允祥、張廷玉和工部、內務府官員辦理陵寢事務。允祥等臣僚率領術士們,先在馬蘭峪的昌瑞山腳下選擇吉地,但沒有選中相宜的地方。後來選中了九鳳朝陽山,離孝陵、景陵不遠,風水甚佳,得到了雍正的同意。但後來精通堪輿的臣僚術士再三相度,又認為九鳳朝陽山「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此雍正廢掉了這處陵址,讓臣僚們再行勘察。但這幫臣僚不知是由於什麼緣故,久久找不到佳穴,又不知出於怎樣的一種考慮,雍正開始命怡親王允祥和漢大臣高其倬捨棄京師以東,到京師西南一帶山脈采卜。允祥等人受命後,經過多處勘察,至易州境內的太平峪、興隆莊一帶發現了「萬年吉地」,並回宮竭力向雍正薦引。按照允祥等人的說法,此處西依雲蒙山,北靠泰寧山,東傍丘陵地,南臨易水河,堪稱「乾坤聚秀之區,為陰陽和會之所,龍穴砂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雍正覽奏之後,也認為此處是「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但是,若在此處選擇陵址,顯然違背了子隨父葬的制度,他不便馬上表態,只說那地方雖美,但距父親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數百里,朕心不忍」,而私下卻在暗示群僚為自己尋找依據和藉口。臣僚們心領神會,很快就引經據典,找出了一大堆看起來頗具情理的依據。允祥聯合大學士們奏稱道:「漢唐諸陵雖都建於陝西,但漢高祖、漢文帝、景帝、武帝之陵卻分布於咸陽、長安、高陵、興平等縣,唐高祖、唐太宗、高宗、玄宗諸陵則分散於三原、醴泉、乾縣、蒲城等地。據此典法,在易州建陵,與古禮不為不合。且遵化與易州都屬畿輔之地,離京師不遠,完全可以建陵。」群臣果然不負厚望,一番引經據典,使雍正的意圖得以順利實施。雍正八年(1730年),位於易州的泰陵開始動工興建,至乾隆二年(1737年)宣告竣工,同年三月初二日,雍正帝的梓宮被安葬於泰陵地宮。至此,清朝入關後沿襲的「昭穆之制」的喪葬規範,被雍正輕而易舉地擊破,歷史在這裡無聲地拐了彎。清朝自入關後,帝王的陵寢開始以京師為坐標,逐漸分為兩大陵區。那便是位於北京以東遵化馬蘭峪附近的清東陵和位於北京以西易縣境內的清西陵。

  泰陵石牌坊

  清朝皇帝世系表

  注釋:

  [1]指廢太子胤礽、皇長子胤禔、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但胤礽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度被廢,即禁錮咸安宮,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卒,年六十三歲,以貝子禮葬。胤禔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因咒魔皇太子胤礽,事發,削爵,幽禁府第;雍正元年(1723年),詔於祁縣鄭家莊修繕房屋,駐紮兵丁,將移居之,翌年病死,年五十一歲,追封為禮親王。這二人之被囚皆非始於胤禛奪嫡之後,「弒兄」之說言過其實,不能成立。另外,據官史記載,胤禩於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初十日因患嘔噦病,卒於高牆幽禁之所;胤禟於同年八月因患腹疾,死於保定囚所。雖然《清宮遺聞》等書說這二人是被謀害,死於非命,但並無確定證據。

  [2]圓明園:清代康熙年間始建的大型皇家園林,位於北京西郊,由圓明園、綺春園、長春園組成。三園占地五千餘畝,有宮殿及景點八百餘處,既有北方園林之雄健,又具江南名勝之秀麗,在長春園還有工整的西洋建築。前後經營一百五十餘年,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同治年間曾擬恢復,動工一年即因經費無著而停工。現多處遺址尚存,亦有少量修復,已闢為「圓明園遺址公園」對外開放。

  [3]即康熙朝的皇十六子胤祿、皇十七子胤禮。在雍正皇帝胤禛即位後,宗人府以親王、阿哥等名上「胤」與聖諱相同,請求更定。胤禛說名諱是先帝欽定,不應變動,命禮部奏請皇太后裁奪。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二十日,皇太后表示同意。自此以後,胤禛的眾兄弟名字中的「胤」字均被迫改為諧音的「允」。後日之文獻記載,涉及這些人時,多書為「允×」,即使原作於康熙朝的文獻,後來才出版的,也往往遵循此一規定,將「胤」字改為「允」字。但雍正八年(1730年)怡親王允祥病逝,皇帝胤禛感念其忠誠,准許怡親王之名仍書原字,是一個絕無僅有的特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