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定穴位
2024-10-06 05:09:49
作者: 岳南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初夏,出身於中國東北的清軍將領多爾袞,在明朝駐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接引下,統帥八旗勁旅走出白山黑水,跨過山海關,大敗李自成農民軍,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皇太極第九子、不滿六歲的福臨和清皇室人員由瀋陽抵達北京。十月初一,福臨在臣僚的簇擁下,親到京師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正式頒詔天下,宣布清王朝對全國的統治,改年號為順治,這一年稱順治元年。
這時的福臨雖然君臨天下,但畢竟年幼歲輕,在宮中自然無所作為。一切軍政大事統由其叔父,被封為攝政王的多爾袞主持。
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多爾袞在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受傷,不久即死於喀喇城。已是十四歲的順治皇帝終於擺脫了羈絆,開始親政。
順治皇帝像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親政後的順治帝,按照中國歷代帝王沿襲的慣例,在處理繁忙國事的同時,即派王公大臣一人,會同欽天監[1]刻漏科杜如預、五官挈壺正楊宏量、江西術士陳壁珍等人,外出尋找「萬年吉地」(中國古代帝後陵寢基址的諱稱,妃嬪及其他皇室成員的陵寢則稱為「福地」)。這群官員、術士領旨後,歷盡千辛萬苦,花了近兩年時間,轉遍了北京城四周方圓幾百里的地方,選中的幾處「風水寶地」,不但沒有被順治皇帝看中,反被這位年輕氣盛的皇帝大加訓斥一番。正當杜如預等人整日戰戰兢兢又不知所措之時,一個偶然的機緣,使「萬年吉地」很快定了下來。
這次事件緣起於順治帝帶領群臣外出打獵的途中。當一行人沿長城向東來到河北遵化所轄的馬蘭峪鎮一帶鳳台山時,順治來到一處高坡,勒住坐騎,舉目四望。只見高山連綿,崗巒起伏,隆起的山脊在藍天白雲的掩映下若隱若現,猶如一條條天龍奔涌騰越,呼嘯長空。在天龍盤旋飛舞的中間,一塊坦蕩如砥的土地,蔚然深秀,生機盎然。東西兩向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緩緩流淌,形似一個完美無缺的金甌。順治在驚訝於這天造神賜的寶地後,大聲說道:「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遂命隨行堪輿大臣和欽天監官員架起羅盤,按八卦方位,二十四山向[2],運用陰陽五行玄妙之機進行測算。所屬臣僚和術士已窺到皇帝的心事,又感到此處確是王氣逼人,氣度非凡。於是,他們在測算一陣後,添油加醋地說:「皇上聖明,深得搜地之竅,今觀支之法,見龍脈自太行而來,勢如巨浪,重岡疊嶂,茂草鬱林,實屬萬乘之葬也。再看那山勢如五魁[3]站班,指峰拂手,文筆三峰,恍若金盞,形若銀瓶,恰似千葉蓮花,真乃上上吉地也!」
清代帝陵風水形式模式圖(清·樣式雷繪)
風水寶地環境模式圖(清·樣式雷繪)
順治聞聽大喜,他來到一塊向陽之地,跳下坐騎,雙手合十,兩目微閉,十分虔誠地向蒼天高山禱告一番,而後解下隨身佩彩[4],繫於金漆箭翎之上,彎弓滿石,振臂一射,那箭便穿雲度日,飛落於正面鳳台山的山阜之前,入地盈尺,錚錚有聲,「箭落穴定」。臣僚、術士們趕到山前,找來木杴在地上挖出一個磨盤大的圓坑,謂之「破土」。這個圓坑便是陵寢地宮「金井」[5]的位置。待陵寢地宮修好後,將第一杴土放入「金井」之中,標誌著皇帝死後依然擁有皇天后土,並和他生前的大地永遠血脈相連。待這一切結束後,順治傳諭,改鳳台山為昌瑞山,臣僚領旨。臣僚們又找來一斛形木箱,蓋在「破土」的位置,不再讓它見到日、月、星三光,同時委派人員在此日夜守護,以待動工興建。
順治帝的眼光確有獨到之處,群臣們也不是一味地阿諛逢迎。就在清東陵建成的幾百年後,遊人每到此處,無不為那秀麗壯美的山水景色所征服,所陶醉,這確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其實,此處早在明末就曾被大明崇禎皇帝看中,並曾選為他本人的壽宮之地。
明代自永樂遷都北京並將陵寢建在昌平境內的天壽山(原名黃土山)後,歷代皇帝的陵寢都在天壽山腳下興建。到崇禎皇帝繼位時,天壽山的風水寶地幾乎被先祖占完,再難找到合適之處。當欽天監官員在天壽山找了近一年都未能找到一塊可供建陵的吉壤時,崇禎皇帝不禁為此愁悶不堪。當朝大學士溫體仁和禮部尚書李騰芳,暗暗揣摩到了皇上的心思,便聯合上了一道奏摺,說既然昌平沒有佳穴,就應在京師近郊另選吉地,何況祖宗已有這種先例。崇禎見了奏摺,心中大喜,他正有另選陵址的打算,又怕違反祖制。既然大學士、太子太保溫體仁和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李騰芳奏本提議,何不順水推舟?於是崇禎降旨,就依二人所奏。隨即派出欽天監監正朱裕等帶人到京郊近處詳細勘察。經過幾番周折,終於確定以馬蘭峪附近的鳳台山為陵址,並派人將這裡看護起來,一旦佳穴確定,立即破土興建。
遺憾的是,在崇禎繼位的幾年裡,關外後金政權[6]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莽莽林海,關內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進攻北京。十八日,太監曹化淳開彰義門投降。當天夜裡,崇禎帝登上景山,在壽皇殿旁的槐樹上自縊而死,大明帝國終於在垂危中消亡了。清兵入關後,為籠絡漢人之心,穩定政局,清廷在昌平天壽山腳下鹿馬山南麓建造思陵(又稱悼陵。原為田貴妃墓,後經增修,又葬入崇禎皇帝與周皇后),草草安葬了崇禎帝。
山河依舊,物是人非。令崇禎皇帝死不瞑目的是,當年他費盡苦心選擇的陵地,竟被清王朝入關後第一位主子順治占用了。
儘管順治帝選定了陵址,但由於當時清兵入關不久,基業方定,戰火頻仍,整個中國西部、南部、西南尚處於清兵與南明小朝廷以及各種武裝勢力的生死搏殺中。在這種形勢下,順治帝以國事為重,一直未建自己的陵寢,直到康熙一朝,才將陵寢建成。
注釋:
[1]欽天監:明清兩代掌管觀測天文氣象,計時報更,編制曆書之官署,遇祭祀、朝會及營建宮室都邑,則事先選擇吉日。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設,置監正、監副為長官,所屬有主簿、五官正、五官靈台郎、五官保章正、五官挈壺正、五官監候、五官司歷、五官司晨、刻漏博士等。清順治元年(1644年)沿置,隸禮部。初設監正、監副等官,皆用漢員。康熙四年(1665年)增設滿洲監正、監副。雍正三年(1725年)以西洋人為監正。乾隆十年(1745年)增設管理監事大臣一人,始為獨立機構。下設時憲科、天文科、漏刻科、主簿廳等,屬官與明代同。
[2]二十四山向:舊時堪輿家將羅盤圓周二十四等分,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等八天干、乾艮坤巽等四卦來表示,稱為二十四山(或作二十四路),其所對應之方位則稱為二十四山向。其中子指北,午指南,卯指東,酉指西,乾指西北,艮指東北,坤指西南,巽指東南,余者均代表特定的方位,其間各自相隔十五度。地面上的每一地點,均可定為「某山某向」,如坐北朝南,即名為子山午向。
[3]五魁:科舉鄉試中的前五名。明代科舉分五經取士,每經以第一名為經魁,每科第一至第五名必須是一經的經魁,故稱五經魁,簡稱為五魁。後來五經取士制度廢除,但鄉試中仍習慣把前五名稱為五魁。
[4]佩彩:古時稱決、抉或玦。以骨或象牙製成環狀,套於右手大拇指上,為射箭時鉤拉弓弦的用具。後俗稱扳指、搬指、班指,改以翠玉為之,成為一般飾物。
[5]金井:也叫「穴中」,是寶床(棺床)正中的風水穴位。它名之為井,實際上是一個直徑約十四厘米、深不足一米的豎向圓孔,孔內無水。金井傳說是為接地氣之用,但從建築角度上說,則是在地宮基點上挖掘的中心探井,決定著整座陵寢平面布局和各單位建築的水平高低。勘址點穴後,金井前方一定距離先豎立「志樁」,並用杉槁、席笆縛扎兩層大罩棚加以蔭護,再擇日破土開挖地宮「大槽」(基槽)。大槽開挖時,志樁不再保留,探井亦漸趨消失,只在穴中正下方留一個土墩,稱為金井吉土、原山吉土或金井本山吉土(在妃園寢中稱為氣土),具有定向、定平的控制作用。在地宮建築施工過程中,金井吉土漸被各結構層所圍合,下段掩埋於土石基礎中,上段套在地宮寶床下底墊石中央鑿留的透孔中。寶床底墊石上平,與地宮地面水平同一標高,也正是金井吉土的頂面標高。底墊石上面安砌寶床,寶床正中央也鑿有圓形的金井透眼或穴眼,這就是最後形成的金井,又稱罩吉土金井。穴眼上有蓋,共兩件,一件叫穴眼蓋或金井蓋,一件叫穴眼浮蓋或金井浮蓋。在地宮建成,大葬之前,金井穴眼用浮蓋覆罩;大葬時,金井內放入點穴時初掘的吉土,並撤去浮蓋,覆罩金井蓋,然後安奉棺槨於金井上。
[6]後金政權:明末女真族所建之政權。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定都赫圖阿拉(又作黑圖阿拉、赫圖阿喇、黑禿阿喇。滿語,漢譯為橫崗或橫甸。皇太極天聰年間尊為「興京」,即今遼寧新賓西永陵鎮老城村),並登汗位,建元天命,國號大金。為了與北宋末女真人完顏阿骨打所創建之大金有別,史稱「後金」。到了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去汗號稱帝,國號為大清。「清」與「金」乃一音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