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王奔隨
2024-10-06 05:04:03
作者: 岳南
來到吳國的伍子胥,經過一番艱難打拼,終於得到了吳國公子姬光的信任。未久,公子姬光在伍子胥的鼎力幫助下,發動政變,設計刺殺了年輕的吳王僚並打敗了僚的隨從部隊。公子姬光乘勝入主王宮,登上了夢寐以求的吳國寶座,接受百官的朝賀,自號闔閭。同時對在政變中的有功之臣進行封賞,作為有首戰之功的伍子胥被封為上將軍兼外交事務大臣。其他凡在倒僚戰役中盡職盡力的各色人等,均按功勞大小,得到了不同的加封與獎賞。從此之後,春秋中期吳國歷史上迎來了一個最為鼎盛的闔閭時代。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由於在發動針對前吳王僚的政變中,闔閭親眼領略了伍子胥的政治軍事才能,在佩服之餘,對國家與民族發展方向中所遇到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不時地向這位新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討教。子胥毅然向闔閭提出了「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稟,治兵革,使內有可守,外可以應敵」的具有開創性戰略意義的指導方針。闔閭聽罷,覺得此話有一定的道理,於是依計而行,吳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很快得到增長。
刺殺吳王(漢畫像石)吳王僚十二年,公子光為奪取王位,在伍子胥的謀劃下,假意宴請吳王僚,由武士專諸將匕首藏於炙熟的魚腹中,並借進獻的機會刺死王僚。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
就在舉國上下形勢一片大好的呼聲中,躊躇滿志的伍子胥又先後將楚國朝廷通緝的罪犯、時已流亡吳國的伯嚭,以及吳國本土的流氓無產者、著名恐怖分子要離推薦給吳王闔閭,二人很快得到了重用。其中,伯嚭出任了吳國的上大夫,要離則被委任為將軍。未久,伍子胥又推薦好友孫武於闔閭。孫武原為齊國人氏,將門之後,因齊國動盪,家門遭到不幸,乃棄齊奔吳,在山中隱居,著成《兵法》十三篇,其間與伍子胥相識並成為好友。正是得益於伍子胥的推薦,吳王闔閭召孫武入宮,以試其能。經過一番「吳王殿前問兵」「孫武斬姬」等險象環生的事件,孫武的軍事才能終於取得了闔閭的信任和肯定,被拜為吳國將軍。
眼見當年吳王僚的部屬與殘渣餘孽徹底被剷除,吳國國力強盛,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伍子胥感到藉助吳國之兵討伐楚國,報仇雪恨的機會來臨了。於是便夥同伯嚭、孫武等人一起向闔閭提出申請。闔閭深以為然,於公元前512年,正式設壇拜孫武為將軍,操練軍隊。未久,闔閭下令組成一支遠征軍,拜伍子胥任上將軍,伯嚭、孫武為將軍,公子夫概為副將兼先鋒官,意在伐楚。遠征軍除後勤供給人員外,暫轄三個由車、步、騎組成的集團軍,每個軍總兵力在15000人左右。
根據孫武提出的「民勞,未可,待之」的戰略方針,吳國遠征軍駐紮在吳楚邊境一線,以三個集團軍的兵力輪番騷擾楚國軍隊,只要吳國出動一個集團軍,便可將楚軍全部吸引出來。當楚軍一出動,吳軍就退回;楚軍一退回,吳軍再出動,如此往復,迫使楚軍疲於奔命。一旦楚軍麻痹大意,或產生錯覺,有備而來的吳軍便乘勢給楚軍一個突襲性的打擊,並視戰況奪取一定的地盤。如此幾年下來,吳軍在孫武的具體指揮下,先後襲擊並占領了楚國的夷、潛、六安等重地,初步控制了吳楚必爭之地——江淮流域的豫章地區,使吳國基本完成了破楚入郢的戰略布局,至此,楚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勛闔壯武(屈原《九歌天問》插圖,〔明〕蕭雲從作)
原文:勛闔夢生,少離散亡。何壯武厲,能流厥嚴?
注釋:勛,功勳。闔,指闔閭。夢,闔閭祖父壽夢。生,通孫。聞一多釋:整句言闔閭少時流亡在外,何以及壯而勇武猛厲,威名大播於世也。
公元前506年,給楚國致命一擊並使孫武功成名就的歷史契機終於到來了。
此時楚平王已於10年前(公元前516年)死去,在位計13年,不滿10歲的太子珍立,是為楚昭王。在這一歷史時期中,漸被削弱的楚國因與相鄰的蔡國發生矛盾,突然出兵攻蔡,蔡國急忙向吳國求援,伍子胥與孫武利用這一難得的時機,力主吳王趁機出動大軍攻打楚國,爭取一戰而亡楚,吳王深以為然,下令立即出兵伐楚。
為堅定全軍將士必勝的信念,闔閭擔任這次伐楚遠征軍的總指揮,伍子胥為大將軍,孫武、伯嚭為將軍,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前敵先鋒官。遠征軍除原有的三個集團軍共4萬餘人外,另有新編水軍陸戰隊2萬餘眾,加上與楚結仇的唐、蔡二國水陸軍隊1萬餘人,共7萬餘眾,號稱精兵10萬,駕駛著幾百艘戰船,按照預定作戰方略,由淮河乘船西進,一路浩浩蕩蕩向楚國方向進發。此次遠征,正式拉開了自商周以來規模最大、戰場最廣、戰線最長,以攻克對方首都為主要目標的偉大戰役的序幕,歷史上稱為柏舉之戰。
正在圍蔡的楚軍聞報,擔心吳軍乘虛入自己的首都——郢,急忙解蔡之圍,迅速收縮兵力,回防楚境,以確保郢都的安全。吳軍遵循孫武倡導的「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戰略思想,「經迂為直」,實施大規模的戰略迂迴。當遠征軍長驅1000里逼近楚國邊境時,又溯淮水悄然西進,在進抵鳳台附近後,棄舟登陸,並以勁卒3500人為前鋒,兵不血刃,迅捷神速地通過了楚國北部的大隧、直轅、冥阨三關險隘,然後穿插挺進到漢水的東岸,在戰略上占據了優勢之地。
孫武像
吳軍的突襲行動終於引起了楚國朝廷的震動,楚昭王於匆忙中急派令尹囊瓦、左司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匯集楚國20萬大軍,從不同的駐地晝夜兼程奔赴至漢水西岸進行防禦,吳楚兩軍呈隔江對峙狀。此時無論是吳軍還是楚軍,雙方心中都十分清楚,漢水是抵擋吳軍進逼楚國郢都的最後一道防線,只要這道防線一失,郢都大勢去矣。因而,尚以頭腦冷靜、深謀遠慮、極富韜略著稱的楚軍名將左司馬沈尹戌,在認真研究了吳軍的戰略思想之後,建議囊瓦統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阻擊吳軍的進攻,從正面牽制吸引吳軍。他本人則北上方城,徵集那裡的楚軍機動部隊,迂迴到吳軍的側後,毀壞吳軍的舟楫,阻塞三關要隘,切斷吳軍的歸路。待這一切完成之後,再與囊瓦所率主力部隊實施前後夾擊,將立足未穩的吳軍一舉殲滅。
對於沈尹戌的這一明智之計,並不算愚笨的囊瓦表示同意和配合,但當這位有膽有識的沈將軍率部奔赴方城不久,囊瓦便出於貪立戰功的心理,竟毫無原則地聽從了內戰的內行,外戰的外行武城黑和大夫史皇的挑撥慫恿,置楚軍生死存亡的大局於不顧,擅自拋開與沈尹戌約定的正確的作戰方針,採取冒進速戰的做法,未等沈部完成迂迴包剿行動,即率軍倉促渡過漢水,進擊吳軍。
孫武見楚軍主動出擊,大喜過望,心想愚蠢的楚軍肯定是窩裡鬥起來了,否則不會出此下策主動出擊。遂同闔閭、子胥等密議,果斷採取了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主動由漢水東岸後撤。驕傲自大的囊瓦不知是計,還以為自己的大腕名氣和陣勢使吳軍怯戰,於是率部追進,步步緊逼。吳軍做出迫不得已,不得不回頭迎戰的姿態,自小別山至大別山之間,楚、吳兩軍先後進行了三次交鋒,吳軍三次皆勝,楚軍士氣低落,部隊疲憊不堪。據《韓非子·說林篇》載,吳師在小別、大別三戰皆勝後,闔閭曾有退兵之意,問於伍子胥。伍以人溺於水為喻,說只喝一口水還死不了,要連喝多口水才會嗆死,為今之計,應該叫那溺水的人沉下水底去。經伍子胥提醒,闔閭才下了進取郢都,一戰拔郢的決心。
對闔閭的決心和意志,伍子胥、孫武等吳軍將領頗感欣慰,遂當機立斷,決定同楚軍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決戰。這一年的陰曆十一月十九日,闔閭、伍子胥、孫武等指揮吳軍在柏舉地區(今湖北麻城,一說在今安陸市一帶)安營紮寨,排兵布陣,以與尾追而來的楚軍決一雌雄,舉世震動的柏舉之戰就此開始。
在吳軍的凌厲攻勢下,楚軍囊瓦所部力不能敵,全線潰敗。不可一世的囊瓦在吳軍的打擊面前,早已喪魂落魄,置殘兵敗將於不顧,倉皇逃離戰場,遠奔鄭國尋求政治避難。而另一位大將史皇則死於亂軍之中。吳軍取得了柏舉會戰的決定性勝利。
楚軍遭受重創之後,餘部倉皇向西南方向潰逃,孫武等吳軍將領指揮軍隊及時實施戰略追擊,並在柏舉之南的清發水(溳水)追上楚軍殘部。吳軍採取孫武「因敵制勝」的戰略思想和「半濟而擊」的戰術原理,再度給予正渡河尋求逃命的楚軍殘部以沉重打擊。而後,吳軍繼續乘勝追擊,當追至30多里時,正趕上埋鍋做飯的楚軍殘兵敗將和從息地引兵來救的楚軍沈尹戌部。狹路相逢,勇者勝,兩軍經過一番血戰,楚軍被孫武親自坐鎮指揮的吳軍再度擊潰,主將沈尹戌當場陣亡,號稱20萬的楚軍主力全軍覆沒。
至此,曾經稱霸於世的強大楚軍全線崩潰。吳軍在孫武的指揮下乘勝前進,一路勢如破竹,五戰五勝,長驅直入,兵鋒直指楚國首都郢城。楚昭王一看大勢已去,置全城軍民生死於不顧,於驚恐倉皇中攜帶自己的後宮妃嬪、其妹季羋,連同少數臣僚、太監、廚師之類的各色人等,棄郢都出西門向雲中方向逃竄而去。駐守郢城的近10萬御林軍聽到昭王出逃的消息,頃刻瓦解,一鬨而散,爭相逃命而去。有一位叫蒙谷的大夫聽說昭王逃竄了,似信非信,急忙跑到宮中一看,除了幾個為搶奪器物珍寶而扭打抓撓在一起的太監、宮女,以及數十名乘虛而入的小偷,宮中見不到一位官員,頓感悲愴。當蒙谷發現記錄法規的《雞次之典》還立在原處,當即躬身扛起來就向外跑,出宮後連家也顧不得回,一口氣跑到雲夢去了。
吳楚之戰示意圖
十一月二十九日,孫武指揮的軍隊未經大戰,一舉攻陷郢都,歷時兩個多月的破楚之戰,終於以郢都的陷落和吳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
吳國破楚之戰是春秋晚期一次規模宏大,戰法靈活,影響深遠的大戰,也是史籍記載中孫武親自指揮並參加的唯一一場戰爭。這次戰爭雙方投入兵力近30萬人,吳國長途奔襲2000里,戰線綿延數百里,正式交戰兩個多月。一向被中原諸侯大國瞧不上眼的小小的南蠻吳國,在闔閭、伍子胥、孫武等人的指揮下,運用靈活機動、因敵用兵、迂迴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等等戰略戰術,僅以7萬之眾,一舉戰勝多年的敵手——號稱擁有百萬之師的超級大國,給長期推行霸權主義的楚國君臣以沉重的打擊,並在其他諸侯國朝野內外引起了強烈震動。自此,吳國以天下強國的姿態傲然登上了歷史舞台。而此前曾被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最有希望完成統一中國大業的楚國,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了昔日那咄咄逼人的鋒芒與泱泱大國的氣象。
楚國都城示意圖
有研究者認為,正是這場戰爭的爆發,才使統一中國的桂冠最終落到了國土偏於西部的秦王嬴政的頭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春秋晚期整個戰略格局,扭轉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洶湧奔騰的歷史長河自這場戰爭悄然拐彎。至於這場戰爭的最大功勞應該歸於哪位英雄豪傑,偉大的史學之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說得頗為清楚:「西破強楚……孫子有力焉!」
郢都淪陷,這在楚國歷史上屬於首次。國破家亡,宗廟毀棄,發酵突起的源頭竟是為了一個女人。想到此處,楚昭王與幾個落魄近臣百感交集,不勝悲戚。然而,面對吳軍猛士如雲,劍氣如虹的氣勢,以及包剿而來的吳軍將士,此時的昭王已顧不得回憶往事,總結歷史教訓了。擺在他面前最緊迫的一件事,就是趕緊逃亡,否則小命休矣。
昭王一行慌不擇路,出得郢都,先是向西南逃竄,然後折向東北,稀里糊塗地繞了半個大圈後,最後才渡過漢水進入雲中。歷史上記載的雲中即鄖中,今屬鄖縣,吳軍正是從這一帶渡漢拔郢的。大軍過後,當地土匪強盜像蟄伏的蝗蟲遇到了夏日正午毒辣的陽光,「哄」的一聲從雲夢大澤躥騰而起,散落於漢東山岡田疇,荒野古墓,開始干起了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勾當。兵荒馬亂中,昭王一行渡過漢水一路急行,至一片山岡茂林處,天色暗了下來。未行多久,夜幕降臨,眾人皆預感到必生事端,一個個頭皮發麻,脊梁骨發冷,心臟即將跳出胸口。欲加快腳步擺脫這一險地絕境,無奈一路流竄不止,早已是飢困交迫,頭重腳輕,只能強打精神,咬緊牙關,一邊步履艱難地緩慢前行,一邊暗暗祈禱蒼天保佑。倏忽間,山岡叢林深處突然傳出「哇哇」幾聲貓頭鷹悽厲的尖叫,眾人大驚,茫然四顧,漆黑的夜幕中,隨著樹枝「唰唰拉拉」的響動,幾條大漢揮刀弄棒吶喊著蜂擁而出,向眾人襲來。昭王的幾個隨從眼看情急勢危,紛紛揮戈弄槍奮力應戰,與眾匪打到了一起,戰到了一處,滾成了一團。昭王在其妹季羋的攙扶下剛逃出幾步,一個匪徒沖將上來揮戈擊其頭部,正在與匪混戰的王孫眼疾腿快,一個鯉魚打挺飛撲到昭王身上。昭王避免了腦漿迸裂的厄運,王孫卻被戈頭擊中當場昏倒。在短暫的混戰與慌亂中,昭王借著夜幕的掩護溜出圈外,攜其妹鑽進叢林逃到山下,繼續向鄖中腹地流竄。人既睏乏不堪,路又崎嶇不平,間或遍地泥濘,昭王與幾名隨從已是心力交瘁,恨不得速死道邊,一了百了。但理智和求生的本能又催促這群流亡者繼續向前移動,以擺脫危急困境。年輕貌美的季羋再也邁不動前行的腳步,只好由一名叫鍾建的隨從背起來上路。在混戰中身中戈傷而昏厥不醒的王孫,在昭王和眾人的心中早已命歸西天,想不到翌日上午,竟奇蹟般地還陽於人間大地,而且下得山來一路緊追,居然找到了昭王。祖孫相見,相擁而泣,眾人也悲從中來,淚流滿面。
國殤(屈原《九歌》插圖,〔明〕陳洪綬作)
時鄖國早已為楚國兼併,現任鄖國公為楚平王任命的斗辛。儘管郢都淪陷,楚人已是國破家亡,而斗氏家族還與昭王結過冤讎。但此時的斗辛還是以國家利益為重,聞訊立即派出車馬將昭王一行接入府上進行安頓。稍做休整之後,鑑於鄖境同樣在吳軍的掃蕩之內,昭王決定奔赴相鄰的隨縣。儘管隨縣依附於楚國,但名義上還是漢東相對獨立的大國,在吳楚交戰中屬於中立的性質。於是,在斗辛和斗巢兄弟的親自護送下,昭王一行逃到了隨國。
楚昭王剛剛抵達隨國,喘息未定,吳師緊追而來。吳國和隨國的公族都是姬姓,皆是周天子的子孫。憑著這點緣分,吳人勸隨侯及其臣僚顧全周室,不要隱藏把漢陽諸位姬姓國家吞併殆盡的楚王。吳人還向隨侯許諾,只要把昭王引渡給吳國,漢東全境皆歸隨國所有。
面對強大的吳師咄咄逼人的態勢和威逼利誘,隨侯思考再三,遲遲拿不定主意。當時昭王有位庶兄名子期(公子結)隨行,其身材相貌與昭王有些相像。危急中,子期讓昭王和少量隨從秘密逃出隨都暫避,自己假扮昭王,請隨人把他當作昭王引渡給吳人。隨侯猶豫不決,為此卜問,其兆不吉,於是作罷。眼見沒有其他招數可想,但又必須應付吳人的逼問。情急中,隨侯一咬牙,索性來個睜著眼說瞎話,矢口否認楚昭王藏匿於隨都。一面派人暗中將昭王等人轉移出都城,一面指派手下對吳師說:「敝國是個小國,是楚把敝國保護下來的,敝國和楚世世代代有盟誓,至今如此。如果遇到危險就背叛楚,以後又怎麼能侍奉貴國的大王呢?貴軍只是沒有捉到楚王罷了,以後只要貴軍平定了楚國,敝國敢不唯命是從嗎?」隨人的意思是說,一個自身不保,四處流竄的楚王算什麼,只要你吳師蕩平了楚國,成為真正的占領者,隨國自然唯吳人的馬首是瞻,若楚昭王真的在隨,還能讓他長期潛藏或者逃跑了嗎?
對於這段險象環生,驚心動魄的歷史史實,《左傳·定公四年》做了這樣的記載:「以(昭)王奔隨。吳人從之,謂隨人曰:『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天誘其衷,致罰於楚。而君又竄之,周室何罪?君若顧報周室,施及寡人,以獎天衷,君之惠也。漢陽之田,君實有之。』……乃辭吳曰:『以隨之辟小而密邇於楚,楚實存之。世有盟誓,至於今未改。若難而棄之,何以事君?執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鳩楚竟,敢不聽命?』吳人乃退。」
氣勢洶洶的吳師一聽隨人把假話說得比真話還真,且講得頭頭是道,像一把皮笊籬——滴水不漏。在無把柄和確鑿證據的情形下,只好信以為真,對隨人威脅利誘一番,便退走了。
師撤離後,驚魂未定的昭王重入隨都。面對隨侯在關鍵時刻站穩了政治腳跟,且態度堅如磐石,昭王大為感動,幾度淚下。隨後,昭王割破子期心口的皮肉,取血與隨侯盟誓,以示世代結盟,永遠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