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歷史契機

2024-10-06 05:00:39 作者: 岳南

  從流傳的史籍可知,孫臏一生親自指揮的最著名的兩次戰役就是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而把他的同學加冤家對頭置於死地並由此威震天下的齊魏馬陵之戰發生在公元前341年,這是孫臏指揮齊國軍隊以少勝多,一舉殲滅龐涓所率魏國十多萬大軍的著名戰役。這場戰役突出地體現了孫臏的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創造了山地伏擊戰的典範,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道,並受到史學界、軍事學界的廣泛矚目。然而,由於史籍記載的疏略以及後人詮釋的失誤,在幾乎家喻戶曉的孫臏智斗龐涓的這場戰役究竟發生在何地,馬陵與桂陵之戰究竟是一次戰役還是兩次戰役,甚至究竟有沒有馬陵之戰等問題上,不少學者一直持搖擺不定的懷疑態度。隨著銀雀山漢簡的出土,這個狀況才有了新的轉機。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在出土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中,孫臏曾列舉了不少有名的戰例,特別是他親自指揮並賴以成名的齊魏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在《擒龐涓》與《陳忌問壘》兩個專篇中都有詳盡的論述。前一篇說的是在桂陵之戰中制服龐涓所用的戰略戰術,後一篇以和田忌對話的方式,敘述了名傳千古的馬陵之戰的制勝方略。因而,兩篇簡文的出土,就成為研究這兩次重大戰役最為重要和關鍵的第一手材料。而隨著材料的公布,在部分學者中間迅速掀起了一股探討馬陵之戰諸問題的熱潮。自1981年起,有學者開始撰文進行論述,緊接著又有幾位學者撰文論述並認為所謂的馬陵之戰,根本就不在傳統的說法——《史記》三家注中認為的元城與濮州鄄城一帶,而應在沂蒙山區今郯城縣的馬陵山。這一新的提法引起了臨沂地區學者的高度關注,認為應抓住這一歷史契機,將懸而未決的千古之謎——馬陵之戰的戰址儘可能地清除迷霧,弄個水落石出。如果戰址真在郯城馬陵山,不但是學者們的一大幸事,也是苦難的沂蒙山區人民的一大幸事,這個定位將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於是,在臨沂地區社科聯以及地、縣方方面面的關懷支持下,1991年10月,郯城縣成立了一個「馬陵之戰戰址研究課題組」,開始組織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對馬陵之戰發生在郯城的可能性進行研究論證。

  銀雀山漢墓出土《孫臏兵法》摹本之《擒龐涓》

  1992年4月11日,郯城縣委副書記薛寧東代表馬陵之戰戰址研究課題組,參加了在臨沂市召開的「第三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並向大會提交了《齊魏馬陵之戰在郯城馬陵山新證》等三篇研究馬陵之戰的學術論文。由於文章對馬陵之戰的戰爭起因、魏軍進軍路線,以及戰場所在地等都提出了新的看法,引證的文獻文物資料確鑿可信,引起了入會代表的廣泛矚目和贊同。會後,更多的專家開始將研究目標轉向了這一頗有新鮮意味的課題,並親赴郯城做實際勘察。半年之後的1992年9月21日,由山東省社科聯、歷史學會、臨沂地區社科聯、郯城縣政府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學術討論會」,在郯城縣馬陵山下召開,入會專家取得了對齊魏馬陵之戰戰址在郯城馬陵山的共識,並產生了極其重大的突破性學術成果。

  從郯城縣馬陵之戰研究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的綜合研究成果看,過去傳統的研究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盲點,那就是都在今河北、山東、河南交界之處的大平原上尋找馬陵之戰的戰址。因為孫臏與龐涓爭雄的年代,魏國都城是大梁,齊國都城在臨淄,按照一般的戰爭規律,戰場最有可能在連接兩都直線的中間點附近,所以有人說戰場在河北大名附近的元城,有人說在古鄄城或濮州,有人說在范縣,有人說在莘縣,等等。據有些研究者通過實際勘察得知,至今,大名附近還有六個靠在一起的馬陵村,莘縣也有一個馬陵村,並且還與附近的道口村合稱馬陵道。其實,在郯城課題組專家學者們看來,濮州或鄄城、范縣二說,指的是同一地點,其根據是張守節《史記正義》注《史記·魏世家》「太子(申)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注文曰:「虞喜《志林》雲,『馬陵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六十里。』」虞喜說的這個地方在歷史上一度屬范縣,1964年范縣劃歸河南後,其地便改隸莘縣大張鄉。故此前郭沫若提出的那個鄄城說,翦伯贊提出的濮縣說,張習孔等提出的范縣說及莘縣說,都是根據虞喜的說法而來的。

  而河北大名、元城說的根據是裴駰的《史記集解》和司馬貞的《史記索隱》,他二人所注的《魏世家》都引徐廣的話說,「在元城」。有現代專家認為,徐廣可能受杜預《春秋經傳集解》的影響。杜預的注文是:「馬陵衛地。陽平元城縣東南有馬陵。」但是杜預所注的乃是春秋諸國會盟的馬陵,並不是齊魏之戰的馬陵。戰國時還有一個馬陵,《史記·魏世家》惠王二年「魏敗韓於馬陵」,這是韓國的馬陵,遺址在今中牟、尉氏、新鄭三縣交界之處。後人往往把這三個馬陵混為一談,因此,在論及此點時,就出現了異說競起、各自為是、占址為王的局面。元城晉時屬陽平郡,故杜預稱為陽平元城,明清時屬河北大名府,故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稱馬陵在大名城東十里。後元城併入大名莘縣,故當代歷史學家朱紹侯編的《中國古代史》又主大名說,其實大名、元城實為一說。這些舊說在《孫臏兵法》尚未出土前不乏有一定的市場與說服力,而且這些舊說又多屬於古今著名的史學大腕兒所主張,因而少有人說半個不字,膽敢對各路大腕兒們的論點表示懷疑。

  這種情況到了1972年銀雀山漢簡發現之後就不同了。其中《孫臏兵法》的重新問世,提供了有關馬陵之戰新的信息,這個信息的橫空出世,足以成為推翻《史記》記馬陵之戰齊軍主帥之失誤及虞喜、徐廣等人所指出的馬陵戰址之誤的證據,從而對原有的舊說形成致命的打擊。

  1992年9月26日,新華社向世界播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孫臏智斗龐涓處被確認

  馬陵之戰戰址在山東郯城

  據新華社濟南九月二十四日電 一個被歷史風雲湮沒兩千多年的懸案日前有了確切的解釋。近日在山東省臨沂市結束的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學術討論會上,來自海內外的一百多名專家學者經過實地考察和學術討論形成共識:齊魏馬陵之戰戰址應在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

  隨著這條消息的播發,海內外更多學者和普通百姓開始將目光投向有些陌生的沂蒙腹地——馬陵山。

  銀雀山漢墓出土《孫臏兵法》之《陳忌問壘》今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