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無雙的青銅巨人
2024-10-06 04:54:04
作者: 岳南
在北京故宮展覽時,布展人員特地將一件形體高大的青銅立人像安排在整個展廳的正中位置。
這件青銅立人像出土於二號祭祀坑的中層,身高122厘米、冠高10厘米,連座通高達2.62米,重180多公斤。出土時已從立人腰的下部斷為兩截,下層方座底部殘損。經四川省考古研究所修復專家楊曉鄔妙手回春的修復,基本保持了原貌。據陳德安等考古學家推斷,此像鑄造歷史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如此巨大的青銅人像,在中國出土的商、周器物中可謂前無古人,其精湛的鑄造工藝,也為中國美術史和青銅冶鑄史所罕見。這尊青銅立人像不僅填補了中國青銅文化在這方面的一項空白,而且就時間論,比古希臘的德爾菲御者銅像、宙斯或波塞頓銅像還要早四五百年以上。即使在古埃及等世界文明古國中,也從未發現時間如此久遠、體量如此重大的青銅人像。1972年,在義大利亞契市海灣發現了兩尊希臘青銅武士像,使整個歐洲為之狂歡。14年後,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像橫空出世,使整個世界為之矚目,並再度引起了全人類心靈的強烈震撼。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最大的遠古青銅人像,也是世界上同時期古文化遺存體積最大、藝術水平最高的罕見的絕品之一,是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青銅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座無法逾越的奇峰。
青銅大立人出土情形
義大利出土的青銅武士像
從外觀上看去,這件罕見的青銅大立人像,身軀修長挺拔,頭戴回紋筒形高冠,身穿窄袖與半臂式套裝三件,前裾過膝,後裾及地,長袍上陰刻兩組龍紋。有專家推測,這套打扮可能就是商代祭祀時穿著的「袞冕服」。大立人的左肩向右斜挎一條「法帶」,目光炯炯,直視天下。小腿和手腕上戴有鐲子,赤腳,一雙大手做「掐指一算」狀,透視出神秘威嚴、變幻莫測、法力無邊的魔力,大有視天下蒼生如草芥,攬天下沉浮於股掌之中的氣勢。從華貴的衣飾、富麗的穿戴和古樸的台基裝飾可以看出,這尊青銅大立人像所代表的,絕非一般身份和地位的人物,當是君主王侯之類貴族首領。在三千多年以前,中國古代的君王都具有多重身份,既是號令天下的一國之君,又是統率全國大小巫師的群巫之長。這個國君平時做一些統治國家、壓榨剝削勞動人民的事情,戰時則統率三軍出征,用勞苦大眾的鮮血保住他的統治地位,以便繼續長久地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如遇天災人禍或祭祀祖先、社祭、軍祀時,則親自出馬,舉行隆重的祭禮,以保統治階級的地位平安與迷惑人民大眾不要揭竿而起,毀了自己的安寧與幸福。基於這樣一個歷史事實,有學者認為這尊立人像代表的是政教合一的領袖人物,也就是蜀王兼群巫之長的形象。
青銅大立人像摹圖(背,正)
也有的學者認為這一青銅大立人像,應是宗廟內祭祀先王及上帝特設的偶像,其作用是溝通天地、傳達天神的旨意。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在大立人像赴北京展出之前,於四川省考古研究所修復現場,對這件剛剛修復完成的器物親自做了考察後,對陪同的林向、趙殿增、陳德安、陳顯丹三星堆的發掘者與研究者們曾這樣說道:「大銅人站在祭壇上,大家都會推測他是一個神祇。但究竟是什麼神祇,似乎難以琢磨。我看,如果把大銅人雙手所持之物的原來面貌弄清楚,則神祇的屬性就容易搞明白了。這個銅立人雙手皆把握成圈狀,把握的方向又表示出所持為一長形物品。如做仔細觀察,其雙手把握之物的斷面大體呈方形。在當時存在的物品中,只有琮的形態與這種情況最為符合。由此可推測,銅人雙手原持一大琮,如為玉琮,則埋藏時可能取下而置於他處,如為仿玉木琮,則就會因腐朽而不存了。三代之時,禮天用璧,祭地用琮。銅立人既然手持大琮,當為祭地之神,可知大銅人本身也就具有地神的性質。」在這個推論的指導下,俞偉超建議發掘者和修復者一道,仔細查找玉琮的蹤跡,以便確認這一推論的可能。遺憾的是直到所有的器物都修復完畢,也沒有發現可以和這件青銅大立人相關聯的玉琮出現。
對於俞偉超這一推斷,三星堆最早的關注和發掘者沈仲常在表示贊成的同時,又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做了進一步論述。他認為:這件青銅立人像的雙手大得出奇,與身體顯然不成比例。當時匠師們為什麼過分地誇大銅人的雙手?而雙手所執的原是什麼東西?這是一個頗耐人尋味的問題。這件青銅立人像手中所執物確應為琮。琮內圓外方,外壁以減壓法突出四塊長方形凸面。從這件青銅立人像雙手的握式中,正可以看到一個長方形凸面的一半。在二號祭祀坑出土的「神樹」殘件中,曾發現一件僅存上半身的小青銅人像,這件小人像雙手分開平置於胸前,手中各執一件琮,這恰為大青銅立人像手中所執的器物提供了事實上的佐證。在此之前,考古人員所見到的琮最多的是玉製品。玉琮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最早見於良渚文化的墓葬中。經過考古學家多年的研究,一般隨葬玉琮的良渚文化墓葬有以下四種特徵:(1)規模較大,隨葬品豐富;(2)墓主人多為男性;(3)玉琮往往與玉璧同出;(4)有些墓還有人殉現象(如張陵山M4)。據此,有的學者認為,良渚文化的玉琮是一種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有關的器物。它用於隨葬,很可能具有避凶祛邪、保護死者平安吉祥之意,帶有神秘的宗教色彩。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之後,玉琮就成為祭祀天地的禮器了。與三星堆祭祀坑時代相近的殷墟婦好墓曾出土玉琮十四件,《周禮·春官·大宗伯》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張光直先生在《考古學專題六講》中對玉琮有如下論述:「琮的方圓表示地和天,中間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間的溝通,從孔中穿過的棍子就是天地柱。在許多琮上有動物圖像,表示巫師通過天地柱在動物的協助下溝通天地。」
最後,沈仲常總結性地說:「如上所述,玉琮是祭祀天地的禮器,那麼手持琮的青銅立人像所代表的又是什麼人的身份呢?這件青銅立人像正身直立,神情莊嚴肅穆,雙手執琮,琮的孔中或可能還插有通天地的木柱。在二號坑出土的大量遺物中,高大的立體銅人像只此一尊,它象徵的應是在這裡主持祭祀的巫師。根據祭祀坑的地理位置來看,人像身著左衽衣,結合同時出土的具有蜀文化共同特徵的遺物分析,這件青銅立人像象徵的無疑是蜀人。而衣服上的雲雷紋和青銅尊等容器的特徵,又顯示出與中原商文化有一定聯繫的特徵。因而不妨做這樣的推論,這件青銅大立人像,象徵當時蜀人中的群巫之長,也可能就是某代蜀王的形象。」
對於沈仲常的這一推論,同是四川學者的屈小強頗不以為然,他在做了一番調查研究後,認為青銅大立人像應是太陽神的形象。其理由是: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在與太陽長期共處中觀察到,太陽能促進樹木、花草和農作物的生長、成熟,能給人帶來光明、溫暖,還能明辨善惡,洞察人間。所以,大約在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他們便開始奉太陽為豐產之神、保護之神,以及光明正大、明察秋毫之神。三星堆二號坑出土的那尊高達2.62米的大型青銅立人像,就糅合進了傳說中的太陽神形象。而頭頂太陽的形象,在中原古史傳說中是天帝少昊,他是黃帝與嫘祖在江水所生的兒子青陽。甲骨學專家們考證說,少昊部落集團各氏族「全是鳥的名字,明顯是圖騰的殘跡」。又說少昊是商人的先祖,商人又曾以太陽為名,奉太陽為神。從字義上看,少昊的昊字則是從日從天,是頭頂太陽的人。因而古代人尊稱少昊是集鳥崇拜(屬圖騰崇拜)與太陽崇拜(屬自然崇拜)於一體的人間首領。
關於沈仲常與屈小強各自的推斷到底孰是孰非,學術界並未做出硬性的評判,但不管做何結論,有一個明顯的事實不應忽視,那就是這具青銅大立人像在出土時,被攔腰折為兩截。這個顯然並非正常的現象,二號坑發掘的主持者陳顯丹,對此做了兩種可能的解釋:一是蜀國的政權發生了巨大變更,取得政權者將古蜀王所崇拜敬奉的神靈作為戰利品獻祭給天帝,或作為一種最大的「封禪」所舉行的「碎祭」。二是當時蜀國面臨著滅頂之災,蜀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做出「自我犧牲」的決定,但又不能真死,於是他鑄造了一個替身,這就是人們現在所看到的青銅大立人像。
為自圓其說,讓這個解釋看上去更趨合理化,陳顯丹還列舉了《三國演義》中曹操割發以代首級的故事作為佐證,並認為曹操的靈感與做法就是仿效先祖先王的風俗與做法實施的。按陳顯丹的說法,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君王,當他們在洪澇、乾旱、地震、雷擊等天災人禍面前束手無策的時候,經常會以「死」的方式向天帝「謝罪」,如同後來的皇帝們搞的「罪己詔」模式。他們的死法是在舉行了祭祀禮儀之後,架起木柴將自己焚燒。當然,主持祭祀大典的君王們不會把自己真的投入火中,而是採取用自己的替身人像進行焚燒的方式,來完成這一莊嚴、肅穆、凝重的儀式。這種古老的儀式除古蜀國外,在中原的商王朝也屢見不鮮。據有關文獻記載,商朝的湯王在打敗夏朝的桀之後不久,天下出現了嚴重的乾旱,整個國家陷於絕境之中。為除災祈福,商王親自登壇跪拜祈禱,但仍無雨。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下,商王開始對天禱告說:「上天啊,如果有什麼過錯,你懲罰我一個人就行了,為什麼要降罪於成千上萬的百姓呢?」說完,便剪下自己的頭髮,又在地上磨自己的手,最後將自己的整個「身體」作為祭品奉獻給了上天以謝其罪。這裡記載的商王將自己貢獻給上天,實際上就是類似三星堆青銅大立人像的替代品,最多只是把他那幾綹頭髮割下,以此作為貢獻而已。對於陳顯丹的這一解釋,有的學者認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則一笑了之,嘴上不言,心中自是頗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