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歐巴馬與兵馬俑
2024-10-06 04:51:38
作者: 岳南
2014年3月24日,新華社對外發布消息: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邀請,美國總統歐巴馬夫人米歇爾20日至26日對中國進行為期7天的訪問,這是米歇爾第一次來中國,也是美國第一夫人首次單獨正式訪華。24日中午,米歇爾一行抵達此行第二站陝西西安,參觀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以及西安南城牆。
另據文匯報駐陝記者韓宏24日報導說,上午11時許,距離米歇爾·拉沃恩·歐巴馬(Michelle LaVaughn Obama)抵達秦俑館還有2個小時,許多遊客已在館前等候。
儘管不是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親臨,但秦俑博物館的安保措施還是異常嚴密,對媒體記者管控之嚴也超過之前歷次總統來訪。記者採訪須有外交部、陝西省外事辦等機構甚至美國白宮發放的記者證。館內東南角廣場,20多輛特勤車嚴陣以待。博物館館前大門的遊客入口處,還特別安裝了3個安檢門,12名特警在此仔細檢查入館的每一位遊客,就連中國記者和外國遊客也是如此,打火機一律不准帶入館內。館前廣場的一個小賣部里,一位秦俑博物館的職工說:「我在秦俑博物館工作了幾十年,還沒見過這麼嚴格的安檢。」另一位館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轎車拉來了一車的特警,親自把守著安檢門,就連館裡的正式職工也得在這裡排隊一個個過安檢,包也要過,更不要說遊客了,很多老外的包也被特警翻來翻去!」記者了解到,為確保米歇爾一行安全,秦俑博物館那個連接辦公生活區域、職工們平時進進出出的大鐵門,今天也關閉了,所有職工一律過正門的安檢。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中午11時50分,10多名皮膚黝黑、戴墨鏡的美國保鏢進了一號坑參觀大廳。下午1時整,在多輛警衛車的護衛下,米歇爾的車隊抵停博物館一號坑外的南側廣場,記者數了數,共有14輛車,內含5輛黃色的大轎車。中午12時,米歇爾·歐巴馬一行乘專機抵達西安,車隊直奔「世界第八大奇蹟」。在貴賓室稍事休息後,米歇爾·歐巴馬便同76歲的母親羅賓遜夫人和女兒瑪麗亞、薩莎走進了兵馬俑一號坑。陝西省外事辦主任張寶文、秦陵博物院院長曹瑋等陪同參觀。
在大廳外的沙盤模型前,曹瑋向米歇爾·歐巴馬介紹了秦始皇帝陵園的概況、兵馬俑坑位置以及陵區的發掘情況,隨後進入一號坑參觀大廳。面對眼前氣勢磅礴的秦代地下軍陣,米歇爾顯得十分激動。當得知眼前這些造型生動、形象逼真的兵馬俑平均身高1.8米時,身高1.83米的米歇爾·歐巴馬很是驚訝。得知這些陶俑出土時全部殘破不全,每一件都需要精心修復,米歇爾·歐巴馬又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她不住地詢問曹院長:「他們是怎樣修復的?」「用了什麼材料?」「修復一件陶俑大概要多長時間?」等等。曹瑋告訴米歇爾·歐巴馬:「修復工作是很艱辛的,需要足夠的耐心與細心。兵馬俑已發現了40年,目前只有1/7的陶俑恢復了原貌。」米歇爾聽後感嘆不已。
在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現場,米歇爾還與正在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的考古專家、文物保護專家進行了互動。作為中國官方對有身份的洋大人的特殊待遇,米歇爾·歐巴馬一行進入一號坑西側的文物修復區域,與那些已經完成修復的兵馬俑近距離接觸。米歇爾面對陶俑,看到它們「千人千面」、髮型各異,有的還有當年工匠留下的銘文,更是驚嘆不已。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她始終非常專注,用心傾聽講解,並向正在俑坑中進行修復作業的考古工作者詳細提問,包括陶俑身上序號的含義,怎樣修復,以及如何確定出土殘片屬於哪座陶俑,等等。當考古工作者回答,這需要專業的知識與足夠的耐心時,她轉頭對自己的兩位女兒說:「看,這正是年輕人所需要的!」
參觀完二號坑精品文物,米歇爾·歐巴馬一行來到大廳,在留言簿上欣然寫道:「感謝能有這樣獨特的機會,看到讓人著迷的中國古代奇蹟。我的家人和我很榮幸能到這裡來,我們會永遠珍惜這次訪問。」
在米歇爾·歐巴馬一行進館參觀的1小時40分鐘裡,駕車的保鏢身不離車,雙眸不停地掃射四周。而米歇爾車隊的車輛,是提前兩天由美方C-17運輸機運抵西安的,可見美國的氣派之大,中國的戒備之嚴。
在米歇爾·歐巴馬一行參觀兵馬俑期間,能近身攝影的中方記者僅一人,美方攝影、攝像記者各一人,隨同米歇爾的還有17名外國媒體記者。在參觀一號坑時,米歇爾一行走的是北側的通道,其餘媒體記者一直沿大廳南側的通道遠距離拍攝,相距大約有百米。米歇爾·歐巴馬在一號坑西側的修復區域參觀時,媒體記者被規定在該坑的西通道遠距離拍攝,不得越線。在米歇爾於修復區域接受美方攝像師採訪時,其他媒體記者則在北通道做短暫拍攝,然後從北側門離開一號坑。
下午2時40分,在參觀完兵馬俑三號坑後,米歇爾·歐巴馬一行離開博物館,又乘車參觀了西安市內的明代城牆。在遊覽西安南門城牆時,米歇爾情不自禁地與現場表演的藝術家一起扭起了秧歌,還與西安學生一起放風箏、玩跳繩。下午6時,米歇爾一行乘專機轉赴成都。
本來,隨著米歇爾·歐巴馬的離去,這位現任總統夫人與兵馬俑的故事也告一段落。但無論是媒體還是當地導遊或社會中人,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米歇爾·歐巴馬風一樣來,又似空中飄蕩的裙子眨眼而去,沒能留下供人咀嚼的飯後談資或令人回味的東西,有點虛無縹緲無處尋的感覺。在這樣一個大虛空里,各色人等覺得極不過癮,該為此彌補點什麼。於是乎,大家又想起了柯林頓與楊志發,想起了楊志發當年畫圈的故事。沿著這個故事的思路推延下去,一系列新的故事又在茶餘飯後中出籠。其中一個橋段略謂:兵馬俑的發現者楊志發沒什麼文化,但他卻可以熟能生巧地應對眾多國外元首。譬如,美國的歐巴馬總統前來參觀時,曾伸出1個指頭比畫著與老楊交流。老楊一看歐巴馬伸出一個指頭,馬上回以2個指頭。歐巴馬見狀,一下伸出5個指頭。老楊一看,笑了笑,只回4個指頭。面對中外保鏢與頭頭腦腦的疑惑不解,歐巴馬說:「我問老漢一年接待幾位外國元首?他說2位。我說那麼累計至今有50位吧?老漢說只有40多位。」老楊則對身邊人解釋說:「歐巴馬問我1天吃幾頓?我說2頓。他再問每頓能吃5個饃?我說年輕的時候可以,現在每頓只能吃4個了。」
這個故事傳到老楊耳中後,老漢認為與當年給柯林頓總統簽字時一樣,又是新聞媒體與文人合夥編造,故意拿他開涮。米歇爾·歐巴馬他看見過,但沒有見過貝拉克·海珊·歐巴馬,因為後者壓根就沒有來過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造者或許二者都沒見過,就以訛傳訛,編造出如此醜化人格的鬧劇。上次為柯林頓總統簽名的事,老楊起訴多家媒體無稽報導名譽侵權案一審獲賠4萬元。現在,氣憤難平的老楊更有了經驗和底氣,表示欲再度上訴法院,為人格與名譽而戰,還自己一個清白云云。結果如何,尚在等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