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坑之謎
2024-10-06 04:48:21
作者: 岳南
秦始皇兵馬俑坑發掘工地,自確定建立博物館之後,逐漸形成了三支不同的隊伍——建館、發掘、鑽探。一切都在緊張地進行。
由於有了二號坑的意外發現,考古鑽探人員越發變得小心謹慎,同時也更富經驗。他們在一號、二號坑之間和四周展開了地毯式密探,每隔一米打一個探眼,終於在發現二號坑18天後——1976年5月11日,於一號兵馬俑坑西北側25米處,又探出三號兵馬俑坑,這一發現無疑又是一個極大的喜訊。1977年3月,考古人員對三號兵馬俑坑做了小型的試掘,發現這是一個形制和內容完全不同於一、二號坑的奇特的地下營帳。於是不得不費盡心思,小心翼翼地按照它原有的遺蹟脈絡進行發掘。當它的廬山真面目完全顯現出來後,人們才發現這是一個奇異的俑坑,整個建築面積僅為300平方米,尚不到一號坑的二十分之一。但它的建築形制特殊,坑內結構高深莫測,令考古人員一時難以做出確切的結論。
三號坑形制與陶俑排列情形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三號坑平面示意圖 (王學理繪製)
從總體上看,一號俑坑平面呈長方形,二號俑坑平面呈曲尺形,唯有三號俑坑平面屬於一個不規則的凹字形。它的東邊為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道,與門道相對應的為一車馬房,兩側各有一東西向廂房,即南廂房與北廂房。遺憾的是,坑中陶俑的保存情況遠不及一、二號坑。一號坑陶俑雖然有被破壞的跡象,並有許多陶俑被打碎、陶片被移位、兵器被盜等現象,但這些陶俑的頭卻大部分留在坑內,經過修復後,陶俑缺頭者並不多。而三號俑坑的陶俑大部分沒有俑頭,陶馬的馬頭也同樣殘缺不全,坑內也不見殘破陶片的蹤影。由此,考古人員推斷三號俑坑曾遭受過比一、二號俑坑更加嚴重的洗劫。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三號俑坑的建築未遭火燒,而是屬於木質建築腐朽後的自然塌陷。這種奇特的現象又成為一個待解之謎。
秦始皇兵馬俑坑與古墓葬位置平面示意圖,其中一、二、三號為已發現的兵馬俑坑,四號為甲字形大墓,五號為擾坑(引自《秦始皇陵東側第三號兵馬俑坑清理簡報》秦俑考古隊)
隨著發掘的不斷進展,三號俑坑的南半部通道、車馬房和北半部得到了大面積的清理,一個古代軍陣指揮部的形貌一覽無遺地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三號俑坑作為古代軍陣指揮部完整的實物形象資料,是世界考古史上獨一無二的發現。它的建築布局、車馬特點、陶俑排列、兵器配備,都是人們重新認識和研究古代戰爭及出戰儀式等方面難得的珍貴資料。
就在三號俑坑發掘的同時,考古人員又在三號坑西側150米處鑽探出一座南北向甲字形大墓[1]。墓室面積約為300平方米,深達12米,四周有兩層台,北邊的斜坡墓道長約40米,墓室內曾鑽探出木板朽灰。由於它的位置與三號俑坑相隔不遠,因而,考古人員在《三號兵馬俑坑發掘簡報》中曾推斷:「此墓是否和三個兵馬俑坑同為一組?墓主人是否即三號坑內的指揮者?這些還有待於以後的發掘予以驗證。」
墓主人是否是軍陣的指揮者尚有爭論,但三號兵馬俑坑的出土卻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古代完整的軍事布陣圖。
縱觀中國古代戰爭史,在春秋五霸[2]以前的戰場廝殺中,軍隊的指揮將領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們所處的位置自然要在軍陣之前或在軍隊的前半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增大和戰爭次數的增多,軍事將領的位置也隨之向後移動。至戰國晚期,軍事將領所處的位置已從軍隊中獨立出來,並組成了軍陣的首腦機關。從三號坑可以看出,秦代軍隊在戰爭中指揮機關已獨立出來,並置於整個戰陣布局的西北方向。這個指揮機關的產生和位置的選擇,既有利於將領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又便於觀敵布陣、知己知彼。更為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保障,基本避免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的發現,使當今人類有充足的理由和證據,做出古代軍事戰術至此已完全成熟的結論。
既然三號坑是整個軍陣的指揮機關,它的形狀結構以及坑內的布局自然變得特殊。坑中的車馬房為一東西向的長方形,東與門道相對,北與北廂房相連,南與南廂房相通。車馬房中有彩繪木質戰車一乘,這乘車的形制與一號坑發現的戰車明顯不同,車輿不僅彩繪著華麗而鮮艷的紋飾,同時在車左側還發現了一個直徑為42厘米的彩繪花蓋。戰車上沒有發現兵器,戰車的背後,俑的數量也不同於一號坑。在一號坑出土的戰車往往會有3件陶俑,而且車後尚有數量不等的隨車徒步兵。而三號坑出土的戰車上有4件陶俑,中間的馭手俑和軍吏俑呈一前一後排列,其餘兩件車士俑位於左右兩側,軍吏俑身穿短褐,上披彩繪花邊的前胸甲,頭戴單卷尾長冠,右臂微舉,手作按劍狀,從它的冠式、鎧甲、手勢分析,身份高於馭手,但似乎又低於一號俑坑車後站立的將軍俑。其餘兩件陶俑從衣著打扮可以看出地位更加低下,應為普通的車左或車右。
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一種乘坐4人的指揮車,三號俑坑的戰車當屬於這一類型。但從總體上看,這種戰車又似乎不同於春秋時期的駟乘[3]指揮車,那麼這輛指揮車的用途和作用又是什麼呢?俑坑的發掘者、著名考古學家袁仲一對此做了這樣的解釋:「二號俑坑的車位於隊列的最前端,似為前驅車,又可名為先驅軍,行軍時導行在先,作戰時挑戰先驅。即在戰前向敵軍致戰,表示必戰的決心,然後兩軍開始交鋒。」這種解釋也許合乎歷史真實,但從現代戰爭的眼光看,是否可以否定這種「導行在先」,而看作指揮者的專車,或是視察戰場局勢的巡視車呢?
三號坑中的鼓車之府(車馬房)
三號俑坑南北各有一個較大的空間,可能是廂房,因為考古人員在這兩個空間的前廊和車馬房相接處發現有朽木門楣遺蹟。門楣經過髹漆處理,並裝有等距離環首銅釘4件。根據遺蹟推斷,門楣上的環首銅釘當是用以懸掛帷幕之用,繼之推斷當時車馬房進入南廂房入口處是懸掛著帷幕的,藉以將兩個空間相隔,各自處於相對獨立的狀態。而北部的空間與南部相同,門楣、銅釘遺蹟俱在,只是建築形制稍微簡單一些。
考古人員把這兩個空間命名為南北廂房,這個命名很容易令人想起《西廂記》中情意綿綿、盪人心脾的愛情故事,通過發現的帳鉤等飾件的分析,可以斷定南廂房是軍事將領研究制訂作戰方案和休息之處,並沒有男女歡愉之事的情況出現,只有40件披甲的武士俑成隊地站立著。而北廂房同樣沒有閨房痕跡,相同排列著22件武士俑也均為男人模樣,看來這兩個廂房是一個陣前指揮部。
縱觀三個兵馬俑坑,不僅在建築形制上完全不同,而且在陶俑的排列組合、兵器分布和使用方法上也各有特色。一、二號俑坑的陶俑都按作戰隊形做相應的排列,而三號俑坑出土的武士俑則呈相向而立的形式出現,採取了夾道式的排列。無論是南北廂房還是正廳,武士的排列方式均為兩兩相對,目不斜視,呈禁衛狀。
一號俑坑的武士俑有的身穿戰袍,有的身披鎧甲,有的頭梳編髻,也有的將髮髻高高綰起。而三號俑坑的武士均身披重鎧,頭梳編髻,其陶俑造型魁梧強悍,面部神態機智靈活,充分顯示了古代衛士特有的性格和威武機智的精神風貌。當然,三號俑坑最顯著的特點當是兵器的不同。一、二號坑有大量的戈、矛、戟、劍、彎刀之類的兵器,而三號俑坑只發現一種在古代戰爭中很少見的無刃兵器——殳。這種兵器的首部為多角尖錐狀,呈管狀的殳身套接在木柄上,它只能近距離殺傷敵人或作為儀仗,顯然不是應用於大規模廝殺的兵器。從大批殳的出土和武士俑的手形分析,三號俑坑的衛士無疑都是手執這類兵器而面對面站立的。
除此之外,三號坑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發現了占卜用的實物,這些實物是為卜算戰爭的吉凶所必備的材料。卜戰儀式最早源於史前時期的石器時代,殷代最為盛行,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卜戰仍然是戰前的一項重要儀式。其方法是在龜殼或牛肩胛骨的一面鑽孔,灼熱後骨背面便出現裂紋,占卜者可按裂紋的不同判斷吉凶。可以說,古代人每次軍事行動,特別是重大的軍事行動,都離不開占卜。最顯著的一次例子是周武王九年,武王與姜子牙計議,決定東征伐商。周軍出發前,作為統帥的姜子牙左手持金斧、右手執白旄,號令三軍將士。周軍紀律嚴明,旗鼓整齊,當大軍開到黃河渡口孟津後,趕來參加伐商的諸侯竟有800名之多。就在這時,姜子牙下令班師回營,因為他這次出征的目的就是檢閱部隊的戰鬥力量和試探諸侯的人心向背。姜子牙清楚,儘管他的東徵得到眾多諸侯的響應,但商朝的實力還比較強大,伐商的時機還沒有成熟,所以下令班師返回。
兩年後,殷紂王更加荒淫無道,不僅殺掉了自己的叔父比干,並且囚禁了貴族首領太師箕子,商朝的一些貴族大臣紛紛叛商奔周,殷紂王不但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商貴族的信任和支持。洞若觀火的姜子牙感到,滅商的時機終於來臨了,在武王的授意下,他決定出兵伐商。然而,在出征前舉行的占卜儀式中,兆辭[4]卻顯示了「征伐將對周不利」的凶兆。恰在這時,暴風雨突然襲擊了豐鎬,幾乎所有的大臣都為此感到恐懼和猶豫,紛紛勸說武王不要發兵征商。唯有姜子牙一人不信天命,堅持勸說周武王不可坐失良機。周武王終於被姜子牙說動,命大軍即刻東征伐商。姜子牙率軍從孟津渡過黃河,各路諸侯也紛紛率軍前來助戰。4000乘兵車浩浩蕩蕩地開往距朝歌30多公里的牧野列陣討戰,殷紂王倉促武裝了70萬奴隸和東南夷戰俘進行抵抗,雙方在牧野展開大戰。姜子牙率領周軍將士沖入敵陣,商軍雖眾,皆無戰意,看到強大的周軍將士潮水般湧來,自知難以抵擋,於是70萬人一起掉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向朝歌。殷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台放火自焚,統治中原近600年之久的商王朝終於走到了盡頭。
在姜子牙大戰牧野、以周代商之後的幾百年來,許多史學家對戰爭前的占卜儀式進行了研究。歷史發展到秦代,由於資料的缺乏,後人無法得知這種卜戰儀式是否在秦軍中應用,甚至有人提出了這種古代卜戰儀式在秦代已絕跡。三號兵馬俑坑的發現和發掘,使困惑中的學術界終於看到了實證。在俑坑中除陶俑陶馬和兵器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二號俑坑中沒有的一堆動物骨骼朽跡和一段殘缺不全的鹿角。這些實物的發現,再度證實了秦代卜戰儀式的存在。至於這種卜戰儀式在秦代大規模的戰爭活動中如何應用和發生了怎樣的作用,一時難以找到有力的證據,或許隨著秦始皇陵園遺蹟的不斷發掘,這一巫文化之謎會得到破譯。
注釋:
[1]甲字形墓:貴族墓葬形式的一種,其墓室為大型的長方形豎穴式土坑,大多在南面有一個墓道。
[2]春秋五霸:亦作「春秋五伯」。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前說相當流行,但後說比較符合史實。春秋數百年間,稱霸的君主不止五位,齊桓公等人不過是最著名的幾個代表。由於論者取捨標準不同,所以出現了分歧。
[3]駟乘:一車同載四人。古代兵車一般只有乘員三人,四人共乘制不是通例,因為增加一人會影響戰車的速度,同時車上空間擁擠,也不利於甲士揮戈與敵格鬥。根據《左傳》記載,春秋時代都是在非常情況下,為了加強主車的護衛力量才四人共乘。秦始皇陵二、三號兵馬俑坑各出土一輛駟乘車,似有特殊的作用,地位重要。
[4]兆辭:又稱卜辭。商代銘刻於甲骨上的占卜之辭,是研究商史的重要資料。商代王室貴族遇祭祀、征伐、田獵、出入、風雨、疾病等活動或現象時,常以龜甲和獸骨占卜吉凶,並在其上刻記占卜時日、占卜者名字、所占卜的事情和占卜結果等,完整的卜辭由前辭、問辭、占辭、驗辭四部分組成。間或刻有少數記事文字,也多與占卜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