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陵風流事
2024-10-06 04:42:30
作者: 岳南、楊仕
新的一年開始了,對趙其昌來說,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在大學時代,學的是舊石器、新石器、甲骨文金文、商周的青銅器,以及秦磚漢瓦、魏晉碑刻、唐宋詩文等等,一下子轉到明朝,真是個新課題新工作,必須從頭開始。
趙其昌在研究出土器物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他在導師夏鼐的指導下,進行了幾個月的實物與史料研究。所掌握的中國考古資料和出土文物表明,在每一個歷史階段,不僅有大量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品等實物出土或遺留下來,並有許多古遺址和古墓葬,尤其是古城遺址和帝王墓葬更是屢見不鮮。
西安曾經是十一個朝代建都的地方,周圍有周、秦、漢、唐時期帝王墓七十二個,僅唐代就有十九個。洛陽為九個朝代建都之地,東漢十三個皇帝就有九個帝陵建在洛陽,五代十國時期的七個帝陵也在此處。南京亦有九個朝代建都,而以六朝古都著稱於世。六朝為漢唐過渡階段,時經三百餘年,其帝後王侯陵墓共七十一處,已有三十一處在南京近郊和丹陽一帶發現。北宋的九個皇帝,除徽宗、欽宗被金人所虜囚死漠北外,其餘七個均在河南鞏義市入葬,加上趙匡胤父親的陵墓,謂之「七帝八陵」。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只有元代帝王墓葬,仍是一個難解之謎。其緣於蒙古貴族盛行「深葬不墳」,使葬地無處尋找。史書曾載:「其墓無冢,以馬踐蹂。」即埋葬之後,萬馬踏平,不留痕跡。其習俗與漢族殊異。至於元太祖成吉思汗陵就另當別論了。
趙其昌當前研究的重點,自然是明清兩代帝王陵墓的史料。他幾乎跑遍北京各大圖書館,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查找著有關的資料。找來《明實錄》《大明會典》《明史》《國榷》《日下舊聞考》等經典仔細揣摩,連明清人的筆記、野史,都儘可能一一翻閱。他要弄清眾多的帝後、王侯、嬪妃和各種陵墓的建築形制、布局規格、祭祀禮儀、埋葬制度、隨葬器物,以及帝王墓葬的發展演變過程,尤其是地下建築的形制。遺憾的是這最為關鍵的一環,文獻史料卻極少記載。要想弄清皇陵真相,就必須做實際的探訪和勘察,舍此別無選擇。
積雪消融,枯草微露,走進巨大的皇家陵園,立感悲愴淒涼。輝煌的明樓、大殿、寶城,俱已失去原有的風采雄姿而變得滿身瘡痍,殘垣斷壁、荒草淒迷,一代豪華璀璨的建築群,已經成為一片廢墟。目睹現狀,不禁感慨萬千。「昔日皇陵形勝地,壘壘荒冢伴斜陽。」工作隊的幾位同志來到長陵管理處,開始了調查和訪問。他們白天一座一座陵墓仔細查看,晚上走訪當地老鄉。十三座皇陵,想要找到一點線索,真如大海撈針。
明十六帝及其陵墓一覽表
註:除加★的孝陵位於南京、景泰帝陵位於北京金山以及惠帝不知所終外,其餘明十三帝陵皆位於北京昌平境內。
①袝葬:合葬,後死者之棺從葬於先死者墳內。
獻陵石橋
經過幾天的探訪,工作隊決定把目標重點放在獻陵。
獻陵位於長陵西側的黃泉寺山下,埋葬著朱棣的長子朱高熾。陵園規模較小,距長陵地域最近,入葬時間上前後緊接,從發掘工作考慮,如果試掘,以獻陵最為合適。不僅埋葬制度、地下建築結構必然有很多可供參考之處,試掘之後還可以直接把設施、人員拉到長陵,工作、食宿解決起來都比較方便。於是對獻陵開始了第一步工作:查閱史書,收集資料,實地勘察,尋找線索。
明成祖朱棣親率軍隊第五次出征漠北,在大軍班師途中患病,逝於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遺命把帝位傳給皇太子朱高熾。
朱高熾四十七歲當上了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改元洪熙。可他只在皇帝的寶座上坐了九個多月,就一命嗚呼了,死後諡廟號為「仁宗」,葬於獻陵。
把朱高熾稱為「仁宗」,這「仁」字用得倒也確切。對一個封建帝王來說,像他那樣關心百姓疾苦的實在為數不多。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由祖父朱元璋親自冊立為燕世子,定為燕王朱棣的接班人。那時諸王大多數都到藩國去了,有些晚輩卻仍留京中。朱元璋把這些孫子留在身邊,就是想教育他們將來怎樣做藩國的領袖。朱高熾文筆華美,諸王世子中無人與之相比。朱元璋時常讓他幫助自己批閱奏章。而朱高熾選批最多的是那些關於百姓生活,特別是各地上報災情的奏疏,他總是立即讓爺爺過目,朱元璋曾不解地問他:
「怎麼你選的儘是些上報災情的奏文?」
「孫兒覺得民以食為天。現下有的地方鬧災,民不聊生,乃是最急迫的事情,才請皇爺優先處理。」
「唔!」朱元璋點點頭。又問:「堯在位時鬧了幾年水災,湯時七年大旱,百姓又靠什麼活下來呢?」
「靠的是堯、湯聖人有恤民的政策。」
朱元璋聽後大喜:「你這孩子雖然生長在深宮,卻關心民間疾苦。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農民起義領袖出身,懂得民間疾苦,實行了一些較開明的政策,經濟得到復甦,因之國庫也頗為殷實。但朱棣好大喜功,頻繁地進行大規模征戰,加之建都北京、疏浚運河等浩大工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朱高熾登基當天,第一道命令就是追回第七次下西洋的鄭和遠洋船隊,召回在交趾採辦珍珠的中使和在西域買馬的官員;對將為皇宮進行採購、燒鑄、供應等一切花錢的勾當,一律停止。可惜這位雄心勃勃、一心強國富民的皇帝,在位短短九個多月就因病去世了。
獻陵明樓
獻陵和其他各陵都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之處,就是在祾恩殿和明樓之間有一座小山相隔,把陵墓切割成兩塊。如今前方大殿已不存在,僅留有山後一片殘破的建築。趙其昌率人在山後的明樓和寶城內外查找線索,仔細辨別、分析當年入葬的隧道口可能留下的痕跡。明朝陵墓制度,一般是寶城內應當用厚實的黃土填滿,並築起高大的寶頂。但獻陵的寶頂卻掩埋不住寶城內牆,顯得極簡單和寒酸。趙其昌回想起史料上記載的仁宗朱高熾的遺詔:「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喪制用日易月,皆以二十七日釋服,各處總兵鎮守備御重臣,悉免赴闕行禮。」兒子朱瞻基遵從父命,獻陵的營建,不尚奢華,三個月後就把仁宗埋葬了。看來這段記載確為事實。
近半個月的勘察仍無線索,工作隊開始分頭探訪。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附近村里存有祖宗留下的《陵譜》,據說上面記載有陵墓的建築和入葬經過。這些村莊大多是由當年的守陵宮監發展而來的,有秘籍存留也許可能。當趙其昌查訪三天,終於從當地一富農家中借來《陵譜》時,卻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所謂《陵譜》所記全是臆說傳聞,毫無史料價值。三十年後,我們在採訪中有幸讀到了《陵譜》中關於獻陵的記載:
……仁宗朱高熾為太子時,每日在宮中遊蕩。其時,宮中規矩,凡夜晚宮中妃子門口掛紅燈,太子方可進入。掛綠燈,表明內住長輩,不得入內。
一夜,朱高熾游宮,見一樓內窗欞上掛著紅燈,便喝退侍從,徑直入樓。待其寬衣上床後,卻見床上竟是姨娘……
此事在皇宮裡譁然傳開,或曰太子對比其年長几歲之姨娘早有此意。當夜,是其事先將姨娘房門綠燈摘下,於窗欞之上換成紅燈;或曰姨娘早對太子有情,是其親摘綠燈,換上紅燈……仁宗皇帝駕崩,其子朱瞻基命人將父皇陵墓建於小土山後,使石碑殿堂及明樓寶頂互不能見,意在以小山將父皇仁宗與其姨娘之醜行遮掩。故此小山謂之「遮羞山」……
老鄉們自然不會知道,據文獻記載,這座陵墓的建造形制實則與「風水」有關。皇家園陵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選擇「龍脈」,這起伏的山丘就是「龍脈」的象徵。獻陵建造時,因這小山形如几案,是作為「龍脈」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史書上稱為「玉案山」,殊不知「風水」反給這位仁宗皇帝蒙上一層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