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止於法制
2024-10-05 15:18:55
作者: 尹劍翔
上一節咱們說的古代謠言,還都是為了宣傳一下自己,擴大一下自己的生意而製造的。還有很多謠言,那個影響就非常大了。
比如民間也常借造謠、傳言來表達情緒,釋放不滿,東漢末年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就是民間造時權臣董卓的謠,咒罵他將不得好死。
還有一些謠言,那就是為了造反而預備的了,這些謠言就是當時那些十分著名的人物製造的,這些人很多後來還成為了皇帝。
歷史上有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說法,所謂謠言,如果後來能成功地變成現實也就不再是謠言,而變成了偉大的預言,從史料上看,古代歷次農民起義大多都是利用「謠言」先製造輿論。《史記?陳涉世家》記載:先是用硃砂在一塊白綢布上寫下「陳勝王」三字,然後塞進魚肚裡,並有意讓士兵買去宰殺。未出意料,看到從魚腹中剖出的「丹書」,士兵都感到十分驚奇。這還不夠,陳勝又安排吳廣半夜跑到附近的荒廟裡,點燃篝火裝作鬼火,模仿狐狸聲音,大聲叫喊「大楚興,陳勝王」。結果這些小當兵的,半夜聽到這鬼聲音,都十分驚恐,第二天便傳開了。
此後,不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農民起義軍都跟著學起來,只要是農民起義,就會出現謠言
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唐末曹州王仙芝起義:「金色蝦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
元末韓山童紅巾軍起義:「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夠有煽動性的。
在古代,最擅長造謠的,並不是喝過墨水的學子,應該是天下第一人的皇帝,其造謠手法相當老到,很輕鬆便通過謠言搞定了個人崇拜,讓大家迷信自己。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能順利代周建隋,便是借讖語這種形式,讓大家知道,他當皇帝是天意。當時社會上出現了這麼一則謠言:「白楊樹頭金雞鳴,只有阿舅無外甥。」
當時楊堅還裝蒜,故作不解,讓同僚給他分析,同僚稱,白楊是指楊堅,金雞代表皇冠,白楊樹頭金雞鳴連起來理解就是,皇冠將戴在楊堅的頭上;下面一句只有阿舅無外甥,是說周家天下的氣數盡矣。
楊堅聽罷大喜,遂下定決心代周稱帝。可以肯定,這則謠言是楊堅方面散布的,為避嫌,將這童謠出現時間提前到了北周初。公元581年,楊堅終於廢黜他的外孫周靜帝,自立為帝,改國號「隋」。
值得一提的是,楊堅從「謠言」里獲得了很大成功,得到了天下。在他當了皇帝以後,擔心他人再利用「謠言」來推翻隋朝政權,便開始禁謠了。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是一位利用「謠言」的高手,也是靠「造謠」坐上了皇帝寶座的。公元960年,趙匡胤統率大軍剛離開不久,便讓部下在東京城內散布了一則「謠言」: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
等到大軍行至陳橋驛,這天晚上,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又在將士中散布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
如此這般,趙匡胤手下將士的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喝醉酒的趙匡胤被黃袍加身。披上黃袍後,趙匡胤還裝出一副不情願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
朱元璋同樣精於利用「造謠」,在他的起義規模越來越大、勝利在望之時,河北一帶突然出現了一則童謠:「塔兒黑,北人做主南人客;塔兒紅,朱衣人做主人翁」。
好在朱元璋最後真的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朱姓明朝。這樣,這童謠便不再是謠言了,而成了神奇的預言。
朱元璋「造謠」並非上述一起,在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元大都北京街頭出現了一首童謠:「一陣黃風一陣沙,千里萬里無人家;回頭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馬。」
這裡的「三眼和尚」可不是手塚治虫筆下的那個三眼神童啊,就是指非同尋常的朱元璋,朱元璋曾當過和尚;蒙古人自稱馬上民族,這裡的「瞎馬」自然是代指已快不行了的元朝廷。
古代有這麼多的謠言,古人又是怎麼治理謠言的呢?
在古代,對於封建帝王而言,謠言的害處自然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歷朝歷代均視謠言為禍。那麼,古代官方是如何防控謠言的?
一是開展嚴打,重者滿門抄斬。當權者通常會以嚴刑峻法,嚴厲打擊製造和散布謠言者,穩定社會秩序。秦滅六國後,推崇法家的秦朝廷明文立法用嚴刑峻法防控謠言。《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曾下令:謠言誹謗者族誅。
二是鼓勵舉報,但鼓勵舉報也有負作用,有的人為得朝廷獎賞,有時會製造新謠言冤枉無辜。
三是以謠制謠,即製造新的謠言,給對手造成壓力和混亂。秦始皇出身問題謠言的出現和控制行動,是這方面最著名的案例之一。出於政治目的,趙國製造謠言,稱「嬴政不姓嬴,他是呂不韋的兒子」。這麼說等於指責嬴政王位繼承的合法性。而當時其他六國,在蘇秦的遊說下呈「合縱」之勢決定對抗秦國,秦國面臨內外危機。秦國於是想到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以緋聞血統問題對「合縱」的領軍人物春申君製造謠言,進行定點打擊,稱「當今楚國太子,並非楚王之血脈,而是春申君之骨肉」。為了讓大家相信,還公開了相應的證據。
春申君一聽這麼說,坐不住了,匆忙辭別趙國,日夜兼程回楚國處理自己的謠言危機,合縱策略也因此流產,秦國度過了危機。
古人忙乎的治理謠言,咱們現代又是如何治理的呢?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就可以追究其誹謗罪了,這也是中國現代法律中,對於謠言治理工作,所邁出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