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古案今說2> 朱元璋與「明初三大獄」

朱元璋與「明初三大獄」

2024-10-05 15:18:24 作者: 尹劍翔

  在朱元璋的歷史中,對於朱元璋的評價好壞參半,各不相同!這和李世民好像就不太一樣,別看李世民殺了自己的兄弟,但是名聲好像還不錯。

  朱元璋和李世民最大的不同就是,朱元璋殺了很多自己的功臣,而李世民卻善待了這些功臣,所以李世民比朱元璋群眾基礎好一點。

  朱元璋做皇帝之後,就展開三起非常大的牢獄,就是胡惟庸案件,李善長案件,還有空印案件。

  胡惟庸,定遠人,是朱元璋的同鄉。在和州歸附朱元璋。

  建國之初,朱元璋對於統率百官的丞相一職十分看重。起初給了他所信任的李善長和徐達。但是,徐達長年在外征戰,李善長年齡比較大,還生了病,難任重任。朱元璋權衡利弊,終於讓胡惟庸當上了丞相。

  然而,胡惟庸似乎對此並不清楚。掌權之初,他還知處事謹慎小心,朱元璋比較滿意。隨著朱元璋信任有加,他的權勢欲開始膨脹,生殺予奪,並不奏明朱元璋,就擅自決定。內外衙門的奏章,他必定看,於己不利的就留下不發。一批躁進之徒,以及功臣武將沒有如願得到職位的,爭相奔走其門下,送給他的禮物不可勝數。

  徐達、劉伯溫這些人特看不起這個胡惟庸,彈劾胡惟庸,可是胡惟庸當時有朱元璋的信任,根本不把這些元老放在眼裡。胡惟庸恰恰就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在自己周圍糾集了一個小集團。

  到後來,這胡惟庸越玩越厲害,竟然勾搭起了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意圖謀反。

  為什麼朱元璋一點也沒有理會這些事?

  

  朱元璋辦人,那是從來不露聲色的。

  胡惟庸的兒子在街上策馬狂奔,墜馬死於車下。胡惟庸殺了車老闆。朱元璋藉機大做文章,連胡惟庸提出賠償解決都不答應。這一下,胡惟庸害怕了,與陳寧、塗節等人商議起事,還要通知各地黨羽一起動手。

  胡惟庸及其部署很快被一網打盡。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初六,胡、陳、塗,一大批涉嫌的黨羽都被誅。胡惟庸被殺,不等於案件了結。它整整延續了十年,直到淮西集團的頭目李善長死才告終結。

  這個李善長和朱元璋是兒女親家。朱元璋將自己的大女兒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兒子李祺。朱李兩家的政治婚姻,似乎更鞏固了李善長皇帝之下第一人的地位。朱元璋很快就對

  李善長投奔朱元璋後深受信用,主持政務,籌餉理財,為朱元璋的崛起立下大功。明王朝建立,李善長位列第一功臣。

  洪武十八年(1385年),禍事開始降臨李家。有人告發李善長父子是胡惟庸一黨。朱元璋只是把他們安置在崇明。但是李善長沒有去感謝朱元璋的恩德,這事又深深地刺激了朱元璋。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難以約束家人。為了營建私邸,他想向湯和借三百名衛卒。

  這就是謀反啊!

  朱元璋終於殺了李善長一家七十餘口。只留下自己的女兒臨安公主及其夫李祺。還有大批大批的武將功臣都被處死。至此,延綿十年,株連被殺三萬餘人的大案總算告一段落。

  有的功臣已經死去,還被追坐,被剝奪封爵。被殺被追坐的有陸仲亨、唐勝宗、費聚、鄭遇春、吳禎、陳德、郭興、華雲龍、顧時等9人,都屬朱元璋最初起兵時的24人之列。

  除了上述兩起大獄外,還有個空印案,也牽連甚廣。

  所謂「空印」,就是先蓋印,後填寫文書。朱元璋要求各地布政使司,也就是各省,乃至府、州、縣,都要派出管理錢糧的官員,當時稱作計吏的,到戶部呈報本地的財政收支帳目。這些錢糧、軍需等款項,要由縣一級報到府,府再報到省,由省匯總報部。戶部審核分毫無差,才准許報核結案。如果有一絲一毫不合,馬上要被駁回,全部帳冊需要重新編造。麻煩在於當時交通不便,真要是回原衙門重新查核,重新編造,路途近的猶可,遠的可能費時數月。於是,為了減少來回奔波,有的計吏去應天前會帶上蓋好官印的空白帳冊,遇有被駁回的,隨即改正填寫。

  這辦法實在聰明,大家便跟著學,成為常規,也就是公開的秘密。

  它給一些衙門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為官員不負責任打開了方便之門。

  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卻認定這裡有貓膩,非嚴辦不可。主印者則被處死,佐官則被杖一百,還要充軍戍邊。實際上,被殺的不止是掌印者,稍有牽連就被處死。

  由於空印而被殺被流放的官員,數以萬計。

  實事求是的說,官員瀆職是該懲罰,但是這種大規模的屠殺,也真的算得上是古今少見的。

  還有一件事,洪武十八年,山西人李皋到溧陽縣做知縣,一上任就和皂隸潘富一同害民,巧立名目,大肆科斂。無奈之下,當地百姓黃魯到京城告御狀,朱元璋下旨嚴查屬實,派人去捉拿潘富。結果,潘富卻上演了一場千里大逃亡。

  先是溧陽本地的儒士蔣士魯等13家秘密把潘富遞送到鄰境的廣德縣。不久潘富又流竄到建平縣,緝捕的差役們跟蹤到建平,當地百姓王海三又悄悄將其遞送回了溧陽,溧陽百姓朱子榮又將其暗地裡遞送到宜興縣……就這樣,經過數次遞送後,潘富又被秘密護送到了崇德縣。崇德縣的豪民趙真家財萬貫,蓄養了許多無業游民做販賣私鹽的勾當,常常來往的朋黨多達數百人,潘富就藏匿在趙真家中。緝捕的衙役隨後趕來,趙真將潘富暗地裡遞送到千乘鄉的一座寺廟裡。廟裡的和尚們糾集兩百餘人,反將緝捕潘富的差役們團團包圍,直至殺傷人命才散去……

  此事越鬧越大,最後不得不再次上報到朱元璋那裡。朱元璋下令,將趙真及其同夥的兩百餘戶人家的家產全部抄沒,凡參與圍攻差役者,一律誅戮;沿途藏匿潘富、助其逃跑的107戶人家,全部梟首示眾,家產一同抄沒!

  一個小縣裡的小污吏,在皇帝簽發了緝捕詔書之後,竟然能夠上演一場如此大規模的逃亡,先後歷經八縣,涉及三百多戶人家。本來該死的只有潘富一人而已,可結果因其而死的人卻近千人。果然是牽連甚重啊!

  這種族刑連坐制是在清末被廢除的。清庭在1905年正式宣布廢除連作制。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到現在,一人犯罪只處罰一人,絕對不對其他家族成員和朋友構成威脅。

  但是如果你包庇,甚至參與犯罪,那就另當別論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