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二聖
2024-10-10 02:30:05
作者: 琳琅郡主
新帝登基當天,頒發了三道聖旨。
第一道,宣布「二聖臨朝」,他為皇帝,顧亦寧為君主。
第二道聖旨,尊曹皇后為聖裕德皇太后,即日起搬離皇宮,前往京郊避暑山莊居住,
第三道聖旨,尊原東離帝為太上皇,遷居泰辰宮。
三道聖旨一出,整個朝堂譁然。
不過很快,大家又都沉默了下來。
愣是沒人對二聖這件事有任何異議——如果心裡嘀咕不算的話。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太子一黨已經被處理了,這裡留下的本來就是煜北王和中立的大臣。
煜北王那邊,他們很早就知道,煜北王妃的能力不在煜北王之下,他們對這個王妃也很是信服。
至於中立派。
咳咳,嚴閣老也沒有說話,他們就不要當這個出頭鳥了吧?
至於嚴閣老,他老人家雖然是中立派,但也是忠君派啊,眼前這個是太上皇親自下旨禪位的皇帝,他忠於他沒問題吧?
而君主也是現在這個他忠心的皇帝親自封的,那他不反對,就表示了自己的忠心,沒問題吧?
想了兩個問題,覺得確實沒有問題,所以嚴閣老一句話都沒有說。
嚴閣老不說,文官們當然誰也不會先開口。
至於武官。
他們的嘴皮子又沒有文官利索,加上還有曹家在頭頂壓著,他們可不敢說什麼。
誰不知道當今皇上,以前的煜北王,可是什麼都敢說的,當王爺的時候就連太子都沒放在眼裡,現在人家已經是皇上了,而且是一登基就直接手握重權的那種,完全不需要收攏權臣,培養勢力。
人家本來就擁有那些東西。
一時間,整個朝堂人人都噤若寒蟬。
登基大典,就這樣度過了,大家都等著有人開口,然而,所有人都在等著別人開口。
然而沒有人開口,等著等著,整個登基大典就結束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要被彈劾的主角都走了,剩下的大臣們互相你看看我看看,都從各自的臉上看到了茫然,還有……少許指責。
為什麼都沒有人反對把皇后立成君主?
不不,他們現在沒有皇后了!
只有一個君主。
這個時候不反對,等回去之後寫摺子反對,這個效果就要大大打折扣了。
而此刻的宣政殿,顧亦寧正在挑選女官。
她選了十個,兩個或三個隨機一組,形成五組,宣政殿內留下四組,另外一組休息,十個人輪流休息,差不多九天可以休息一天,如果另外有事可以另外請假。
她們的主要任務是給奏摺分類。
先將一些請安的摺子,歌功頌德的摺子,例如歌頌新皇登基,太后壽宴,太上皇壽宴,公主大婚之類之類的,分作一類,批個閱字,下面則寫上編號。
這個編號是十個女官的編號,如果顧亦寧或者蕭煜軒隨機抽查的話,也可以知道是誰批的,批的水平如何。
剩下的摺子,分成中央和地方的,地方分東西南北四個地方,正好五組,每日兩個三個都是隨機抽籤組隊查看,以免單獨一人查看會有徇私舞弊或把持朝綱的嫌疑。
這幾個女官精通政務,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新學知識,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大理寺的刑偵知識,吏部的任職官員的規則,工部的製作各種建築和工具之類的手藝,還有兵部的兵法……
所有的事,都要懂一些,因為她們會遇到五花八門的事件,事件不唯一,所以她們的知識點必須很全面。
當然了,她們的業績也都是有考核的,一個月小考,三個月大考,優勝劣汰,等這個規則發展壯大了,也可以讓各地女子都來參考。
有了這項規定,上行下效,很快,沒幾個月,官衙府衙也開始出現類似規則,當然了,地方上,是男女不限。
這個效仿首先出現在內宅。
本來主母手上就有不少大丫鬟能力相當不錯,所謂宰相家臣七品官,大家主母身邊的大丫鬟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逐漸也有主母將自己有能力的大丫鬟推薦給官衙。
後來,大家發現原來女子也能賺錢,學堂也不再只開放給男子,一些有前瞻性的女子,不差錢的,也開始將自己的女兒送去學堂讀書。
又隔了三年左右,女子出門賺錢的風氣越來越盛行,只是很多人家還沒這麼有錢,若是有點錢了,優先肯定是給家裡的男丁讀書。
但是在這三年間,君主顧亦寧在京都城裡了一家科研所,招攬很多有特殊能力的工匠,首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
有了教材,教育成本就下來不少。
加上這三年,新帝蕭煜軒登基之後,頒布政令,輕徭薄賦,鼓勵開墾荒地,獎勵農耕,紡織等手工業也得到很大的發展。
百姓們的生活也漸漸好起來了,大家發現了讀書的重要性,同時也發現,擁有一門手藝也很重要。
工部大力在各地擴招工匠,如果能力格外突出的,能造出獨特東西的,可以跟朝廷申請專利,還可以申請考取京都科研所。
科研所內的科研人員待遇非常優厚,首先可以在京都分到住房一套,這住房根據職稱來分大小和豪華程度。
職稱則看對國家的貢獻程度。
比如現在科研所的所長,是前不久發明了水泥這種東西的蔡所長。
因為發明了水泥,鋪好了之後,大家去各地的交通方便了很多。
之後顧亦寧還開通了幾條線路,專門放上馬車,在水泥路上來回跑幾個站點,百姓們只需要花一兩個銅板就可以省下走路的時間。
這些馬車,她稱之為「公共馬車」,還非常一號線,二號線,等從城市到鄉村逐漸開放。
百姓們出行方便了許多。
在印刷術發明之後,她宣布實行義務教育,所有百姓,可以到附近學堂免費讀書三年,這三年的教育資費由朝廷負責,不需要百姓們付一個銅板,相應的學堂教書先生還可以獲得朝廷的獎勵俸祿。
半年後,各地大興修建學堂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