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遠門

2024-10-04 18:13:51 作者: 吳景婭、魯克、黃定坤、孫涵彬等著

  與朝天門東西相對的是重慶城唯一通向陸地的古城門——通遠門。它與朝天門像兩顆鉚釘,牢牢地固定著重慶古城的版圖。幾百年來,任憑船堅炮利,雷電風雨,都沒能改變得了這座古渝州城的山水模樣,凹凸身形。

  古重慶又像極了一片柔軟的葉,葉尖是朝天門,葉莖相連處是通遠門。騎馬或坐轎子順著這根「莖」走出去,可達天府平坦之地,甚至更遠的地方。通遠門——通向遠方的門!

  重慶所有的古城門都建在江邊,易守難攻,優勢明顯。唯有通遠門獨立於西邊陸地,像打馬出陣的一員大將,在擂鼓吶喊聲中單挑來自陸路的進犯者。壯哉——通遠門!

  「克壯千秋」是通遠門城門上的4個大字,期待其千秋長久。築城人還特地在通遠門左右兩邊設置了金湯門與定遠門,寓意「金湯堅城,揮戈定遠」。

  如今定遠門早已蹤跡難覓,而金湯門則以金湯街的名義保留了一絲存念。金湯街口煙火美食,挨著始建於1951年的川劇院。再往後則是民國時期英、法、美、德等領事館和各國領事集中的「領事巷」。金湯街像一個時空機器的入口,一頭連著嘈雜喧囂的鬧市,越往裡走越能感受時間流轉,在那盡頭便是通遠門。

  從金湯街城牆入口一側,沿著一道略顯狹窄的青石階梯拾級而上,在城牆的頂上有3座浮雕,敘述了3個與通遠門相關的築城、守城、攻城的歷史故事。

  南宋末年,蒙軍強攻重慶,守將張珏血濺城門,重慶失守,那是通遠門第一次大規模血戰;明末崇禎年間,張獻忠圍攻重慶。入城後,張獻忠大肆殺戮以泄憤,屍體拋在通遠門外七星崗一帶,成為駭人聽聞的亂葬崗,也就有了《重慶歌》中「通遠門,鑼鼓響,看埋死人」的說法;還有秦良玉救渝、1886年重慶教案、「三·三一」慘案等。

  如今在通遠門城牆外立有重現明末農民起義軍攻城的塑像。每每於某個寒夜從燈影晃動的城牆下路過,抬頭見雲梯高懸,雷石滾落,再見城頭上的將士拉弓揮臂,口目大張,戰場倏忽在咫尺之間,恍惚中似有刀斧擦火,血光閃現。

  看著那盤踞著老樹根的斑駁城牆,讓人想起稍早一些的重慶都市怪談里,「七星崗鬧鬼」總是繞不過的話題。想必是傳者依然想要警醒世人,在這座平安喜樂的城市裡,祥和與幸福曾是用多麼高昂的代價換來的。

  如果貪圖享樂與消沉,只怕在某個雷雨交加的夜裡,那些靜默在城牆之上的銅塑,會再次發出嘶吼,讓人冷不丁地鐵馬冰河入夢來。

  

  如今的通遠門如同一個經歷滄桑的傳奇老人般平和而持重地佇立,風雨動盪的年代已經過去,亂葬崗成為通途。通遠門城樓上不再有守城戰士,而是享受著慢生活的市民。他們和城牆、茶肆一起組成一幅老重慶市井圖。不見了那入城要道的肅殺與緊張,通遠門本身也失去了功效,和它的城牆一起成為了通遠門城牆遺址公園的一部分。

  然而,通遠門卻以另一種方式存在著。

  和平隧道,緊鄰通遠門旁,因建有兩個隧洞,形狀若門,不少人還以為這兩個門洞就是通遠門古城門。其實,這是個誤會。

  和平隧道工程於1947年7月竣工通車。此前,將原來的培德堂街、五福街、金魚塘街、走馬街合併改建成公路,名曰:和平路。和平路到通遠門就止住了,高聳屹立的通遠門那道山樑將城內城外隔阻為兩半,公路不能連通。修隧道,為的是交通暢通,因隧道洞位於和平路上端,這才起名叫作「和平隧道」。

  脫離了戰火的苦難,城牆卻成為城市的牢籠,和平隧道打通了城牆的桎梏,聯通古城的內外,走向開放與發展,這何嘗不是另一層含義上「通向遠方之門」呢?

  和平隧道託身於通遠門的城牆,亦是通遠門的延伸,是它在新時代中賦予了古城門新的意義。

  幾百年前它是唯一,幾百年後依然如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