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聽著解放碑鐘聲長大的孩子
2024-10-04 18:13:40
作者: 吳景婭、魯克、黃定坤、孫涵彬等著
我從小住在聽得到解放碑鐘聲的地方。幾十年來,對解放碑的前世今生的熟識和依戀情感,仿佛是對久違的老友,不管什麼時候,總是那麼親切、熟識與不舍。
「四娃子,去解放碑看幾點鐘了」
1951年,我父親進入位於小什字打銅街的重慶市財政局下屬基本建設投資管理處(即後來的重慶市建設銀行)工作。1952年,家人從望龍門巷遷住解放碑來龍巷川鹽四里,一直到2009年拆遷修建國泰廣場。1952年我剛滿5歲,從此開始了與解放碑長達70年的不解之緣。
川鹽四里位於來龍巷11號,過去是川鹽銀行修建的房屋,大院由3座青磚樓房組成,20世紀50年代成為建設銀行職工宿舍,居住了50多戶銀行職工。民國時期,重慶城裡有好幾處川鹽銀行董事長吳受彤主持建造的大樓。從1933年起,吳受彤先後在米花街(八一路中段191號)建成川鹽一里,在石灰市建成川鹽二里,在七星坎街(臨江路67號)建成川鹽三里,在來龍巷建成川鹽四里,在真元堂巷(五四路)建成川鹽五里;川鹽銀行總經理王政平在夫子池魁星樓巷建成慶德里。在當時的重慶城,建造這樣成規模的6處青磚大樓是十分罕見的。
那時家裡窮,沒有錢買鍾,每次母親需要了解時間,就會大起聲音喊:「四娃子,快去看一下多少鍾了!」我在家中排行老四,母親叫我四娃子。我就跑到解放碑去看碑上的大鐘,那時還不認識鐘點,只知道長針指到幾、短針指到幾,回家再告訴母親。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來龍巷上口有一處群眾藝術館,規模不大,但相當於現在的重慶美術館。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群眾藝術館是人們心目中的藝術殿堂。我在市中區私立達育小學(現中華路小學)讀小學時,母親經常帶我去群眾藝術館觀看各種展覽,以培養我對藝術的愛好和修養。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群眾藝術館拆遷之前,每有新的展出,我都會去觀看,算起來前後已有30多年。
群眾藝術館背後是大眾遊藝園,這裡留有許多重慶人童年和青少年的記憶。大眾遊藝園在原新生活運動委員會舊房和夫子池體育場基礎上改建而成,1950年10月20日建成,屬公私合營性質,1952年成為國有企業,由市文化局直接領導。大眾遊藝園是老重慶人十分熟悉的地方,相當於上海的大世界和武漢的民眾樂園。我家到大眾遊藝園近在咫尺,我們經常去大眾遊藝園看露天電影、玩遊戲、看木偶、照哈哈鏡。大眾遊藝園門票便宜,買了票可在裡面耍一天。20世紀90年代初,大眾遊藝園和群眾藝術館被拆除,原址修建了現在的世界貿易大廈。
放學路上的逛街時光
我小學在市中區私立達育小學,即後來的中華路小學,與民權路華華公司相鄰。小學五、六年級又轉到凱旋路小學(今大元廣場一帶)。初中在凱旋路中學,即後來的紅岩三中、現在的復旦中學。從來龍巷川鹽四里家出來,到學校有好幾條路線可以走,我經常會選擇不同的路線往返於家裡與學校。那時讀書遠沒有現在這麼辛苦,空餘的時間多,也給了我閒逛的時間。上學放學路上,我喜歡穿過群林市場、三八商店、華華公司,一為遮風擋雨、躲避烈日,再則可打望琳琅滿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讀小學高年級和初中正是物資食品非常短缺匱乏的困難時代,因此,我也會選擇路上有好吃的地方駐留,比如冠生園、大眾食品公司、陸稿薦、王鴨子等地方。我駐足觀看懸掛在櫥窗里油汪汪的鴨子、各種菜餚、食品,使勁聞著店裡飄出的誘人的香味。那時口袋裡沒有一分錢,只能是飽一下眼福,打一個精神牙祭而已。還有一個就是有書店的街。我上學路上有鄒容路的古舊書店,民權路的新華書店,石灰市米亭子的古籍書店,後來還有長江文具店旁的外文書店。對於買書,母親會給我一點錢,古舊書店打折的舊書,花錢也不多。進書店買書的時候少,看書的時候多。我小學學習寫毛筆字的字帖,比如顏真卿的《多寶塔》帖、柳公權的《玄密塔》帖,都是在米亭子的古籍書店買的。及至1966年讀高中,1978年讀大學,我都會時常到解放碑,再不會去看餐館、食品店了,主要是去書店看書、買書。我讀高中時買的1964年版《英語語法手冊》,讀大學時買的1972年版《英語900句》、1978年版《新英漢詞典》、1979年版《實用英語語法》,以及1979年版《實用攝影知識叢書》等書籍,都是在解放碑的新華書店或者外文書店買的。這些書我一直保留至今。
一次在解放碑街頭擦皮鞋的經歷
過去的時日總是和生活的拮据、物質的匱乏、辛苦的勞作等聯繫在一起。居住擁擠、物質匱乏,生活簡單、苦中有樂,我們那一代人,大都是這樣過來的。
因家裡子女多,加之父親受到一些衝擊和不公正對待,母親後來只有輟職在家。一方面要帶孩子,一方面還要幫人家做一些諸如縫紉、代課輔導之類的事情,獲得一點收入。家裡幾個孩子,每逢星期日、寒暑假,都要去做一些零工,以補貼家用。來龍巷有一個煤店,我們星期天去打蜂窩煤,大概是打一個收入5厘錢,一天可打上幾十個。我們還到朝天門碼頭上下貨,未長成熟的身體,抬著幾十斤重的化肥、糧食等物品,穿過朝天門碼頭的台階,踩著顫悠悠的跳板抬上運下。我們還打過棕麻,在家裡摺紙盒、做水泥袋、拆棉紗等等。
上小學時,通過母親與29中學老師聯繫,我家幾個孩子放假後到位於夫子池的29中挖防空洞。挖出的泥土用篾筐一次裝四五十斤,穿過臨江門古城牆,下陡峭的石階到河邊去傾倒,一天要折返七八次。記得當時臨江門還保留有一些明代城牆,1992年奎星樓房地產公司開發臨江門,老街和城牆全部被拆除。
為了幫助母親減輕家裡孩子讀書交學費的壓力,讀小學時,我還有一次到街上去擦皮鞋掙錢的經歷。我自己動手釘了一個小箱子,裝上刷子和鞋油,瞞著母親,和弟弟一起大起膽子出去,在解放碑去擦皮鞋。當時天氣很冷,又下著小雨,那時穿皮鞋的人不多,好不容易等來一個人,我特別認真地擦了有生以來第一雙收費的皮鞋,得到5分錢。恰巧被路過的鄰居看見,回去告訴了我母親。回到家,皮鞋箱子被母親砸爛。擦皮鞋的事就這樣夭折,我再不可能去擦皮鞋了,為此難過了好幾天。
皮鞋不能擦了,我又和姐姐、弟弟一起,把家裡的小人書收集起來,還到母親工作的蹇家橋小學借了一些,把幾十本小人書擺在解放碑和平電影院門口旁邊,一分錢看兩本,前後還收入了幾塊錢,都拿回家交到母親手裡。
歲月滄桑,往事如煙,幾十年過去了,我們生活的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住過的老院子、老街巷已不見蹤影。但是,不管歲月怎麼流逝,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兒時的記憶仍然揮之不去,難以割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