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和國家共同的記憶
2024-10-04 18:13:37
作者: 吳景婭、魯克、黃定坤、孫涵彬等著
最艱難時期的「精神堡壘」
1939年5月,正是抗日戰爭的艱難歲月,蔣介石在全國範圍內大張旗鼓地開展「國家精神總動員運動」。為表明全民精神總動員的決心,由國民精神總動員會、新生活運動總會等4家單位發起並籌資,選定在都郵街十字路口修建「精神堡壘」。1940年精神堡壘動工,1941年12月20日建成。精神堡壘為木質結構,外塗水泥,底座為八角形,寫有「忠、孝、仁、義、愛、信、和、平」8個大字。堡壘主體為四方形木結構,四面題字有「精神堡壘」「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軍事第一勝利第一」。頂端周圍為城堞式,形似烽火台。堡壘共5層,通高7丈7,象徵「七七」抗戰。為了防空,通體塗成黑色。精神堡壘因結構簡陋、長期日曬雨淋,加之日機轟炸,逐步損壞坍塌。後來,精神堡壘被全部拆除,在原地開闢街心草坪,中間立一旗杆,懸掛國旗,人們仍然習慣稱此處為精神堡壘。精神堡壘與抗日戰爭、重慶大轟炸的創傷記憶連接在一起,凝聚著大後方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意志,是一座象徵堅持抗戰,全民浴血奮鬥的豐碑,是硝煙與烽火下重慶人民的精神支柱。
中國唯一的抗戰勝利紀功碑
抗日戰爭勝利後,當時的重慶市市長張篤倫於1946年10月9日主持市政府市政會議,為紀念抗日戰爭之偉大勝利,決定在精神堡壘原址修建「抗戰勝利紀功碑」。1946年12月31日,抗戰勝利紀功碑奠基,1947年10月落成。
抗戰勝利紀功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八角形,盔形頂,高 27.5 米,分為碑座、碑身、標準鍾、瞭望台、警鐘、燈光照明、風向器、紀念鋼管8個部分。
碑座用青石砌築,占地面積642平方米。上8步石階為水磨石平台,直徑20米。水磨石平台上建八角形碑座,碑座8個面都有浮雕和銘文,分別刻有國民政府定重慶為戰時首都的全文,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重慶行營代主任張群寫的碑文,國民政府文官長吳鼎昌寫的碑文,張篤倫市長題寫的碑名,重慶市參議會的題詞等。在碑身23米高處的4個面分別安裝一台標準鍾。警鐘設在碑身最高處,以便報警之用。
碑身為八角形,直徑4米。朝民族路為正面,上面鐫刻「抗戰勝利紀功碑」7個鎏金大字,落款是「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重慶市市長張篤倫」。
羅斯福贈送的捲軸寫於1944年5月17日,由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到重慶訪問時帶來。捲軸全文為:「余茲代表美利堅合眾國人民,敬致此捲軸於重慶市民,以表示吾人對貴市勇毅的男女老幼人民之讚頌。遠在世界一般人士了解空襲恐怖之前,貴市人民迭次在猛烈空中轟炸之下,堅毅鎮定,屹立不撓。此種光榮之態度,足證堅強擁護自由的人民之精神,絕非暴力主義所能損害於毫末。君等擁護自由之忠誠,將使後代人民衷心感謝而永垂不朽也。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七日羅斯福親筆。」
10月10日上午,在抗戰勝利紀功碑廣場隆重舉行了有各界民眾萬餘人參加的揭幕典禮,張篤倫市長主持典禮並致辭。
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
1949年11月30日,人民解放軍解放重慶,重慶人民歡欣鼓舞舉著「打到大西南,解放全中國」的旗幟在全城遊行。1950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生日,15萬重慶民眾在解放碑舉行盛大慶祝遊行。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同志題下「人民解放紀念碑」7個大字鐫刻於碑體,字體表面貼金。從這一天起,「解放碑」名稱已延續70多年。
當年便是繁華的商業、文化中心
20世紀30年代至戰時首都時期,以抗戰勝利紀功碑為中心的十字街是重慶市最繁華的商業區、文化區。20世紀初,十字街一條叫都郵街,另一條叫柴家巷、天官街、蒼平街。戰時首都時期,柴家巷、天官街、蒼平街改為鄒容路,都郵街改為民權路、民族路。
十字街上的大型百貨公司有1930年建立的「寶元通」百貨公司(現友誼商店位置),1935年成立的華華公司,恆易生百貨商店,1947年開辦的西大市場(八一路),中國百貨公司(現重百大樓位置),新生市場,群林市場,等等。
新生市場創建於20世紀40年代初,由羅滌凡、紀雲生等出資,在被日機轟炸夷為平地的五四路與民族路之間(當時叫雞街口)的土地上修建。新生市場有兩個進出口,一處在下青年路,一處在民族路。新生市場是一座綜合性市場,有固定店鋪,也有小攤小販,市場內各種商品無所不有,價廉物美。
群林市場創辦於1948年,其原址最早是1915年由重慶富商楊文光創辦的聚興誠銀行辦事處。1934年改為中國國貨公司。1939年5月被日機炸毀。1947年至1948年,於此地修建兩樓一底商場,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中間有空高達3層的寬闊內通道,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為商場題名「瓊林商場」。1959年由時任市委書記任白戈為商場題名「群林市場」。群林市場有3處進出口,一處在下青年路,一處在鄒容路,一處在民族路。
老字號的食品、餐飲業遍布十字街。主要有民權路的冠生園(1938年9月從上海遷渝),民族路的人道美(創辦於20世紀50年代),會仙樓、八一路的王鴨子(創辦於20世紀30年代),山城小湯圓(創辦於20世紀40年代),山城擔擔麵(創辦於1895年),老四川(創辦於20世紀30年代),中華路的吳抄手(創辦於解放初期),鄒容路的頤之時(創辦於20世紀20年代)、陸稿薦,等等。
大型文化娛樂場所也主要分布於解放碑十字街一帶,如鄒容路的國泰電影院,臨江門的重慶大戲院,夫子池的大眾遊藝園,大同路的勝利劇場,中華路的實驗劇場(原青年館),鄒容路的重慶劇場,新華路的人民劇場,始建於1951年的八一路解放軍影劇院等。
國泰電影院是抗戰時期重慶城內最著名的電影院,1937年2月建成,由著名電影事業家夏雲瑚經營,有1500個座位。該電影院於1952年拆除改建,由重慶大學建築系教授葉仲璣主持設計,1953年10月1日建成後更名為和平電影院。後又易名為東方紅電影院,1979年10月復用原名。
抗戰時期著名的霧季公演,大量活動就在國泰電影院等場所舉行。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京、上海、武漢等地相繼淪陷,大批戲劇家撤退到大後方。自1938年10月起,重慶成了國民黨統治區戲劇活動中心。為躲避日機轟炸,根據山城天氣特點,從1941年10月起,把霧季作為話劇團體舉行公演的季節,因此出現了「霧季公演」。一年一度的霧季公演,一直持續到1945年,共演出了大型話劇150台以上。其中如中華劇藝社演出的陽翰笙的《天國春秋》,郭沫若的《屈原》,夏衍的《法西斯細菌》,於伶的《長夜行》,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中國藝術劇社演出的曹禺改編的《家》,夏衍、於伶、宋之的合編的《戲劇春秋》,陳白塵的《結婚進行曲》,沈浮的《金玉滿堂》,中央青年劇社演出的曹禺的《北京人》,怒吼劇社演出的匈牙利劇本《安魂曲》、俄羅斯劇本《大雷雨》,沈浮的《重慶24小時》,等等。周恩來、郭沫若等政界、藝術界人士,都是霧季公演的常客。《新華日報》對霧季公演刊發了大量報導。霧季公演對於促進話劇創作,豐富大後方人民精神生活,宣傳統一戰線,宣傳抗日救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每條老街巷都來歷不凡
以解放碑為中心,周邊分布著幾十條街巷,這些街巷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留下了許多重慶人的記憶。
與紀念碑相距百餘米之近的「五四路」得名於抗日戰爭大轟炸時期。1939年5月3日、4日,日軍對重慶城區進行大規模轟炸,給山城人民造成巨大損失和災難,史稱「五三、五四大轟炸」。5月3日下午1時許,日機26架以密集隊形空襲重慶,侵入市區狂炸,大梁子、蒼坪街、左營街、陝西街等地均被炸起火,居民傷亡近1000人。5月4日,日機27架再度空襲市區,市區發生大火,都郵街、柴家巷盡毀,居民死2000人左右,傷3300餘人。三、四兩日,市區房屋被毀1200餘棟。蹇家橋、雞街、夫子池、柴家巷一帶街區房屋在5月4日大轟炸中損毀嚴重。炸毀重建後,將蹇家橋、雞街合併改稱「五四路」,意在提醒人們勿忘國恥,牢記五四大轟炸。
位於五四路92號原重慶市公安局內有一座真原堂,系1844年由法國天主教會修建。民國時期梵蒂岡任命的駐華公使蔡寧總主教、羅馬教廷公使剛恆毅、美國紅衣主教史培爾曼、南京教區主教于斌均到過真原堂。1945年9月,為慶祝抗戰勝利,天主教會在真原堂進行了隆重的國際感恩大彌撒,駐渝英、美、法等國大使,國民政府要員孫科、宋子文等出席。1951年,真原堂9棟88間房屋交由重慶市公安局使用,教會人員遷磁器街教堂,1952年又遷若瑟堂。後市公安局改造擴建,舊房被拆除,僅存一座中西合璧建築。2009年12月15日,這座建築被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因1939年之後該建築由英商怡和公司使用,實際上亦作中英雙方換情報的場地,故被命名為「中英聯絡處」。
五四路一端與戴家巷、臨江路相連,另一端接民族路,中間有下青年路和來龍巷、江家巷兩條老巷子。與五四路垂直相接的民族路全長約800米,原地名有小什字、龍王廟、靴子街、木牌坊、小梁子、會仙橋、都郵街。抗戰時期拓寬改造,1939年街巷名稱合併,命名為民族路。
青年路是解放碑周邊非常重要的一條支路,因抗戰時期在此修建青年館而得名。青年路分下青年路、中青年路、上青年路。下青年路從五四路口到鄒容路口,中青年路從鄒容路口到中華路口,上青年路(過去叫天主堂街)從中華路口到民生路口。抗戰時期青年路商鋪密集、文化體育娛樂場所甚多,如實驗劇場、著名電影實業家夏雲瑚修建的國泰大戲院、青年館、皇家照相館等。20世紀90年代解放碑大拆遷、大開發前,下青年路有新生市場、群林市場、九龍服裝公司、和平電影院、解放碑長途客運站、重慶市石油公司等,中青年路有解放碑酒樓、重慶鹽業公司、重慶針紡站、實驗劇場、重慶市婦幼保健所、重慶市交通局等,上青年路有市中區體育館、新渝針紡公司、重慶工業品貿易公司、汽車客運站等。如今,現代時尚的商業、書城、酒店,如美美百貨、新世紀百貨、重慶書城、萬豪大酒店、格蘭維大酒店等,臨青年路段都占有重要的一面。
來龍巷也是與紀念碑臨近的一條老街巷。不要小看來龍巷,它還是一處藏龍臥虎之地。來龍巷過去有座旌表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廷試第二名(亦稱榜眼)劉春的牌坊,牌坊上雕刻有兩條龍和「來龍進寶」4字,來龍巷因此得名。光緒十九年(1893)重慶知府王遵文建立的渝郡書院,光緒二十七年(1901)算學書院(亦稱經學書院)設在來龍巷。光緒二十三年(1897),由宋育仁先生創辦的重慶第一家日報——《渝報》館址先設白象街,後遷來龍巷。1905年,同盟會員吳梅修、楊滄白、朱叔痴、朱必謙等發起組織「重慶書報社」,租用來龍巷渝郡書院陳列開放供公眾閱覽。
抗戰時期,杜月笙、范紹增、饒國模、康心如、胡漱芳(川劇名旦)等名人曾寓居來龍巷。
解放碑向臨江門方向約300多米,就是重慶著名的夫子池。夫子池因有泮池(舊時學宮前的水池)而得名。民國時期,孔廟和奎星樓建築猶存,周邊有夫子池、夫子池街、油市街、橫街。1931年,重慶市市長潘文華決定將孔廟泮池填平,修建公共體育場。重慶市工務局局長傅驌(傅友周)主持工程項目,委託著名設計師黎治平負責設計。由於資金籌措等原因,體育場場地平整後,室內場館並未建成。1950年至1954年,孔廟殘存建築全部被拆除,原址先後改建為大眾遊藝園和重慶29中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留法預備學校校址曾設在重慶夫子池,汪雲松時任學校董事長兼校長。1919年,汪雲松與溫少鶴等集資開設重慶留法預備學校,招收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經培訓後送法國留學。陳毅、聶榮臻、鄧希賢(鄧小平)等當時都在報名學子之中,汪雲松曾是鄧小平的老師,資助過鄧小平赴法留學。
距離解放碑不到400米的中華路174號有一座中西合璧風格的青磚樓,這裡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國民參政會。1938年7月國民參政會在武漢成立,同年遷至重慶。國民參政會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成立的具有廣泛影響的最高參政議政諮詢機構,是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產物。國民政府於1938年4月公布了「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該條例第一條明確:「國民政府在抗戰期間,為集思廣益,團結全國力量起見,特設國民參政會。」國民參政會成立之後,由於各黨派的共同努力,對發揚民主、推動全面抗戰起到積極作用,也顯示了在民族危亡的時期,中國各階級、黨派、團體、軍隊和人民大眾的團結。國民參政會成立後,中共中央派毛澤東、林伯渠、陳紹禹、秦邦憲、董必武、吳玉章、鄧穎超7人參加國民參政會,擔任參政會議員。
相對解放碑和市中區而言,直至20世紀90年代,南岸、江北、九龍坡、大渡口等還被稱為郊區,一直有「沒到過解放碑就等於沒有到過重慶」的說法。過去住在解放碑的人給別人介紹自己時,往往會透露出一種難以掩飾的優越感。畢竟解放碑是重慶人人都嚮往羨慕的地方。現居住南岸馬鞍山的老居民余萍、張世娟對筆者講,小時候大人帶她們到解放碑都要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時把到解放碑叫作「進城」,不論對大人或是小孩來講,到解放碑都是一次難得的休閒、購物、滿足口福和看熱鬧的機會,還需要有一種進城的儀式感。直至如今,對於許多重慶人來說,解放碑依然是必須隨時要去轉一趟的地方,對它總有一種歸屬感、親切感、認同感,或是一種對重慶母城的精神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