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英國革命
2024-10-04 17:11:07
作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龍著 熊亭玉譯
「議會權力」並非神授,卻更為合理,「君權神授」與之相爭,結果是查理二世悲劇了
凱撒可謂歐洲西北部最早的探險者,他於公元前55年橫跨英吉利海峽,征服了英格蘭。接下來400年的時間裡,英格蘭都是羅馬帝國的一個省份。可等到野蠻人威脅到羅馬之際,羅馬的駐軍從帝國的邊境撤走了,他們要回去保衛祖國,大不列顛島處於了沒有政府,無人保護的狀態。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德意志北部飢腸轆轆的撒克遜部落一聽到這個消息,他們立刻跨過北海[261],無拘無束地開始在這片富庶的島國上生活。他們建立了數個獨立的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如此的稱為是源於島上原來的盎格魯人和撒克遜入侵者),但這些小國家之間整天打打鬧鬧,沒有哪個國王能夠強大到建立統一的國家。500多年的時間裡,麥西亞、諾森布里亞、韋塞克斯、蘇塞克斯、肯特、東安格利亞,還有其他一些小國都面臨著北歐海盜的襲擊。最後到了11世紀,英格蘭、挪威和北部日耳曼成為了克努特大帝麾下大丹麥帝國的一部分,英格蘭不再是個獨立的地區。
後來,丹麥人被趕走了,但英格蘭並沒有獲得自由,很快就它就第四次成為別人的囊中之物。新來的敵人是另一支北歐部落的後代,其祖先早在10世紀的時候入侵了法國,創建了諾曼第公國。諾曼第公爵威廉早就對大不列顛島垂涎三尺,1066年,他越過了英吉利海峽。同年10月14日,他在黑斯廷斯之戰擊敗了韋塞克斯哈羅德的弱小軍隊,哈羅德是最後一位盎格魯·撒克遜國王。威廉自立為英格蘭國王。無論是威廉,還是安茹王朝和金花雀王朝的後來人都沒有將英格蘭視為自己真正的家鄉。在他們眼中,這片島嶼只是他們在歐洲大陸大宗遺產的一部分——類似於殖民地的地方,這裡的人們也相當落後,在他們的逼迫之下,接受了他們的語言和文化。然而,英格蘭這片「殖民地」超過了「母國」諾曼第。與此同時,法國的國王們都不遺餘力地想要趕走這些諾曼第-英國鄰居,這些人事實上已經不再是法國王室順從的奴僕了。經過一個世紀的戰爭,在年輕女孩聖女貞德的帶領下,法國人終於將這些「外國人」從他們的土地上趕走了。1430年,貞德本人在貢比涅戰役被勃艮第人俘獲,又被賣給了英國士兵,最後被當作女巫燒死了。但英國人從來沒能在歐洲大陸建立殖民地,最終他們的國王也就紮根海島,開始一心一意地治理這片土地。大不列顛島上的封建貴族們之間稀奇古怪的恩怨糾纏不清,他們的紛爭就像中世紀的麻疹和天花病疫一樣常見,在所謂的玫瑰戰爭中,有一大半的老貴族命喪黃泉,因此國王想要增加王室的勢力易如反掌。到了15世紀末,英格蘭的中央政府已經相當強大,國王是都鐸王朝的亨利七世,他臭名昭著的星法院[262]讓人想起來就不寒而慄,那些倖存下來的貴族要是膽敢故伎重演,想要給政府施加影響,就會遭到最為嚴厲的鎮壓。
到了1509年,亨利七世的兒子亨利八世繼位,從此英格蘭的歷史翻開了新篇章,這個國家不再是中世紀時代的島嶼,而是一個近代國家。
亨利對宗教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他多次離婚,教皇不允後,他就歡喜地利用這一私人恩怨宣布脫離羅馬教會,英格蘭教會成為了第一個「國教」,國王不僅是世俗的統治者,還是臣民精神層面的領袖。1534年的這次和平改革不僅為都鐸王朝贏得了英國神職人員的支持,在這之前他們長期遭到許多路德教義傳播者的猛烈攻擊,而且還充公了修道院的財產,壯大了皇室的力量。同時,此舉還使亨利八世深得商人的喜愛。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隔有一道又寬又深的海峽,這些商人作為大不列顛島上驕傲富有的居民,非常討厭一切帶有「外國」字眼的東西,他們不想要義大利主教來統治自己誠實的英國靈魂。
1547年,亨利八世死了,他將王位留給了年僅10歲的小兒子。這個孩子的監護人支持路德教義,竭盡所能地幫助新教事業,但這個男孩不到16歲就夭折了,他的姐姐瑪麗繼位。這位姐姐是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的妻子,她將新「國教」的主教處以火刑,在其他方面也是處處效仿她的西班牙王室丈夫。
幸運的是她死得早,卒於1558年,接著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女兒伊莉莎白繼位。亨利八世前後一共有六位妻子,安妮是第二位,因為失寵被砍了頭。伊莉莎白有段時間被關在了監獄裡,後因神聖羅馬皇帝求情而被釋放,她堅決反對天主教和西班牙。她同自己的父親一樣,對宗教淡漠;同時她也同父親一樣具有慧眼,知人善任,在她統治英國的45年時間裡,民富國強,英國的稅收和版圖都在增加。在她的周圍有一群能人,他們共同努力,伊莉莎白時代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你應該看一本專門講述這一時代的書,好好了解其詳細情況,我會在本書末列出書單。
然而,伊莉莎白並不覺得自己的寶座很安穩。她有一位非常危險的對手,那就是斯圖爾特王室的瑪麗,她的父親是蘇格蘭人,母親是法國女公爵。這位女公爵的亡夫是法國的弗朗西斯二世,婆婆是凱薩琳娜·德·美第奇(她組織了聖巴托洛繆之夜的大屠殺)。瑪麗有個小兒子,後來成為了英格蘭斯圖爾特王朝的第一位國王。瑪麗是熱忱的天主教徒,凡是與伊莉莎白為敵的人,她都樂意與之交往。她缺少政治才能,並且殘忍地懲戒加爾文教派的臣民,蘇格蘭因此爆發了革命,瑪麗不得不在英格蘭避難。她在英格蘭18年,日日夜夜都在圖謀暗算給了她安身之地的伊莉莎白,最後,伊莉莎白不得不聽從忠實顧問的建議,「砍掉了這位蘇格蘭女王的頭」。
1587年,瑪麗人頭落地,英格蘭因此與西班牙交戰。但英格蘭和荷蘭的海軍合力擊敗了菲利普戰無不勝的無敵艦隊,這一點我們已經講過了。這一擊本來是為了摧毀兩大反天主教的力量,卻被對方利用,成為了有利可圖的商業探險。
多年的猶豫不決之後,英國人和荷蘭人覺得應該出軍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了,自己的新教徒兄弟們在西班牙人手裡遭受了各種不幸,報復也是理所應當的。英國人是哥倫布時代的早期航線探索者之一。1496年,在威尼斯領航員喬瓦尼·卡伯特[263]的指揮下,英國船隻首先發現並探索了北美大陸。拉布拉多[264]和紐芬蘭[265]很難成為殖民地,無足輕重,但英國卻在紐芬蘭沿岸找到了豐厚的回報。一年之後,也就是1497年,這位卡伯特探索了佛羅里達的海岸。
接著就到了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忙於內務的時代,當時他們也沒有錢到國外進行探索活動。到了伊莉莎白統治的時期,國家太平,瑪麗·斯圖亞特關在了牢里,水手們可以安心離港,不用操心家裡人的安危。在伊莉莎白還在孩提期間時,威洛比就冒險駛過北角[266],他手下的一位船長,理察·錢塞勒,繼續往東,尋找一條可能通往西印度群島的航線,最終到達了俄國的阿爾漢格爾斯克[267],他和俄國遙遠而神秘的統治者建立了外交和商業關係。伊莉莎白在位的初期,很多人沿著這條路線航行。商人冒險家為了「合股公司」的利益,來到這裡,為貿易公司打下了基礎,這些貿易公司在數個世紀之後演變成了僑居地。這些伊莉莎白時期的水手既是強盜,也是外交家,為了一次幸運的航行,他們身家性命都願意賭上;無論是人也好,商品也好,只要能帶來利潤,他們什麼也不顧,統統裝進貨艙里。就是這樣的人將英國旗幟和童貞女王的美名帶到了七大洋的每個角落。與此同時,在英國國內,威廉·莎士比亞給女王陛下帶來了娛樂;英格蘭最有頭腦,最機智的人與女王通力合作,要把亨利八世留下的封建社會改造成為近代的民族國家。
1603年,伊莉莎白女王70歲,與世長辭。她的侄子,也就是她祖父亨利七世的曾孫,她的死對頭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繼位,成為了詹姆士一世。真是上帝的恩賜,他的國家免於遭受歐洲大陸國家的命運。當時歐洲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想要擊潰對方的勢力,一方獨大,正拼得你死我活。而英格蘭卻獨享太平,隨意間,宗教已經「改革完畢「,路德教徒和羅耀拉教徒都沒有做出極端行為。這一來,在未來爭奪殖民地的鬥爭中,英格蘭就極具優勢。從此,英格蘭在國際事務上就具有了領導地位,這種地位一直持續到一戰結束。甚至斯圖亞特王朝的災難性冒險舉動也不能阻止其勢力的正常發展。
繼承了都鐸王朝的斯圖亞特王朝在英格蘭是「外國人」,可他們似乎不能理解這一事實。都鐸家族是本國人,他們甚至可以偷馬,但作為「外國人」的斯圖亞特家族就是盯著韁繩看了看,也會引起公眾極大的非議。老女王隨心所欲地統治了英格蘭,但總體而言,她的政策就是要給誠實(或是狡詐)的英國商人帶來實惠。為此,英國人民自是感恩,也就真心愛戴他們的女王。女王陛下的外國政策強硬而成功,他們也就忽略了女王對議會某些權利的散漫不恭。
表面上,國王詹姆士繼續了女王的政策,但女王本人熱情洋溢,他卻沒有這種個人魅力。他繼續鼓勵對外貿易,天主教徒仍然沒有自由權利。西班牙想要同英格蘭建立友好關係,他們剛一微笑,詹姆士也就咧嘴,回報以微笑了。大多數英國人並不喜歡這樣的舉動,但詹姆士是他們的國王,他們也就緘默不言。
很快就有了新的摩擦。國王詹姆士和他1625年繼位的兒子查理一世都堅定地認為「君權神授」,他們覺得可以隨意治理國家,不必徵求臣民的意見。這一想法並不新鮮。在數個方面而言,教皇都可以稱得上是羅馬皇帝的繼承人(或說是統治整個世界的統一國家的羅馬帝國理念的繼承人),他們自認為是「基督在這個世上的代理人」,人們也承認他們的這一地位。上帝可以隨意統治這個世界,沒有人會質疑上帝的權利,而這些「代理人」是宇宙絕對統治者的直接代表,只對萬能的上帝負責,他們當然也就隨意統治這個世界,要求眾人對他們服從,幾乎沒有人膽敢質疑他們的權利。
路德的宗教改革成功後,歐洲不少君主成為了新教徒,他們接管了之前只屬於教皇的權利。他們成為了自家國教的領袖,宣揚自己是本國領土內「基督的代理人」。人民沒有質疑他們的君主是否有權邁出這一步,他們接受了。今天的我們接受了代表制度,在我們看來,這是唯一合理公正的政府形式,當年的他們也是一樣的。國王詹姆士經常大肆宣揚「君權神授」,群情憤慨,說是路德主義或是加爾文主義引發了這種憤慨都是不公平的。英國人真心反對君權神授,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1581年,荷蘭的三級會議廢黜了他們合法的君主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第一次明確發出了否定「君權神授」的聲音,他們說,「國王違背了契約,因此應該像解僱不忠實的僕人一樣,打發掉這位國王。」從此以後,這種關於國王職責的觀點傳遍了北海沿岸的許多國家。這些國家地理位置優越,他們很富有。歐洲中部的窮苦人民還在受統治者爪牙的擺布,一旦涉及這樣的問題,就會被扔進城堡最深處的地牢,他們無力討論這樣的問題。但荷蘭和英格蘭的商人們手中握有維持巨大軍隊和海軍的必要經費,他們知道如何掌握「信譽」這一強大武器,有恃無恐。他們願意用手中錢財的「神聖權利」來對抗一下哈布斯堡王室、波旁王室或是斯圖亞特王室的「神聖權力」。他們知道自己手裡的荷蘭盾和先令能夠打敗國王僅有的不堪一擊的封建軍隊。他們敢於採取行動,而其他地方的歐洲人默默忍受,或是冒著砍頭的危險貿然行動。
斯圖亞特王室宣稱自己有權不顧職責,隨心所欲,英格蘭憤怒了,英國的中產階級使用下議院作為他們對抗王權濫用的第一道防線。國王不僅不肯屈服,還解散了議會,在長達11年的時間裡,查理一世都在沒有議會的情況下進行統治。大多數人都認為他非法收稅,他統治英國好像是在管理自家鄉下的田產一般。他有得力的助手,我們不得不說他還有堅持自己信念的勇氣。
不幸的是,查理沒有用心經營忠誠的蘇格蘭臣民對他的支持,反而和蘇格蘭長老會教徒起了衝突。雖然很不情願,但迫於手頭缺少現金,查理不得不再次召集了議會。1640年,議會召開了,場面非常難看,幾周後,議會又被解散。同年11月,召開了新的議會,這一議會的立場比之前的還要堅定。議員們知道必須徹底解決到底是「君權神授政府」還是「議會政府」的問題。他們開始攻擊國王的顧問,斬首了其中六個人。他們宣布,如果不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解散議會。到了1641年12月1日,他們向國王遞交了《大抗議書》,細緻地羅列了英國人民對統治者的各種不滿。
查理想在鄉村地區尋找支持者,他於1642年1月離開了倫敦。雙方各自組織了軍隊,想要在君主的絕對權力和議會的絕對權力之間一絕高低,戰鬥就要拉開序幕。在這場鬥爭中,英格蘭最有勢力的宗教團體,也就是清教徒,很快就變得非常引人注目。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的帶領下,這些「虔誠之人」的軍團有著鐵一樣的紀律,堅信自己目標神聖,很快就成為了反對派陣營的榜樣。查理一世吃了兩次敗仗。1645納斯比戰役之後,查理逃亡蘇格蘭。蘇格蘭人將他賣給了英格蘭人。
接著,蘇格蘭長老會和英格蘭清教徒之間矛盾激化,又一段戰事開始了。普雷斯頓潘戰役持續了3天,這場戰役後,克倫威爾於1648年8月結束了第二次內戰,占領了愛丁堡。與此同時,他的手下厭倦了進一步的洽談,不想再無休止地進行宗教討論,他們想要自主行動。凡是不同意他們清教徒觀點的人,都被清理出了議會。如此之後剩下的「殘餘議會」控告國王犯了叛國罪。上議院成員拒絕出庭。於是他們召開了特別法庭,該法庭宣判國王死刑。1649年1月30日,國王查理安安靜靜地從白廳的窗戶走向了斷頭台。這一天,這個君主國家的人民通過選出來的代表處決了不能審時度勢的國王,這是開天闢地第一次。
國王查理被砍頭之後的這段時間在歷史上通常被稱作克倫威爾時代。最開始他是非正式的英格蘭獨裁者,到了1653年他正式成為了護國公。他的統治持續了5年的時間,期間,他繼續執行伊莉莎白的政策。西班牙再次成為英格蘭的頭號敵人,對付西班牙人的戰爭成了全國的神聖時事件。
英格蘭的商業和貿易商人的利益被放在了第一位。人們嚴格遵守最為嚴厲的新教教義。克倫威爾成功保持了英格蘭的海外地位。但是,做為社會改革者,他一敗塗地。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他們的觀點都很不一樣,長遠看來,這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個政府為社會中某一團體所有,為這一團體所統治,為這一團體服務,這樣的政府是不能持久的。在糾正王權濫用方面,清教徒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可是作為英格蘭絕對的統治者,他們變得無法讓人忍受。
克倫威爾死於1658年,斯圖亞特王室輕輕鬆鬆就回到了英格蘭。國王查理獨斷專橫,這讓人難以忍受,清教徒謙恭有禮,可他們的統治同樣讓人難以忍受,事實上,斯圖亞特王室的回歸受到了人民的歡迎,但前提是不能像他們可憐的父王那樣說什麼君權神授,要承認議會的權力高於王室,如此這般的話,英格蘭的人民就願意成為他們忠誠的子民。
兩代人為此做出了努力,但斯圖亞特王室看起來就是不能吸取教訓,就是改不掉惡習。1660年回來的查理二世和藹可親,卻是百無一用之人。他碌碌無為,畏難好易,撒謊成性,還頗具欺騙性,因此他和人民之間沒有公開的衝突。1662年,他通過了宗教統一法案[268],驅逐了不信奉國教[269]的牧師,由此沉重打擊了清教徒的勢力。1664年,他通過了非國教徒秘密聚會法案,想要阻止不信奉國教的人參加宗教會議,如有違背,就要將之放逐到西印度群島。這看起來就是回到了「君權神授」的老時光了。人民開始表現出不耐煩的老信號,議會突然就有困難,無法給國王提供經費了。
議會不願意了,查理當然也就拿不到錢,於是他悄悄地從鄰居,同時也是表親的法國國王路易那裡借錢。他背叛了自己的新教徒盟友,從而得到了每年20萬英鎊的借款,並且私底下嘲笑議會的那些傻瓜。
查理經濟上不再依靠議會,經濟上的獨立突然給了他極大的自信。流放期間,他常年和天主教的親戚們待在一起,暗地裡他很喜歡天主教。也許他可以讓英格蘭重歸羅馬的懷抱!他宣布了《信教自由令》,由此廢除了那些壓制天主教徒和非國教徒的法律,而據說,這時他的弟弟剛好成為了天主教徒。看到這樣的舉動,普通人都起疑心了,人們開始擔心這是天主教徒的陰謀。英格蘭開始感到不安,大多數人都不想再次爆發內戰。對於他們而言,王室的彈壓,天主教的國王,甚至是君權神授都要好過同一種族的人互相殘殺。然而其他人卻沒有這麼寬容慈悲。他們就是非國教徒,總是對自己的信仰有著無比的勇氣。有幾個了不起的貴族不想回到絕對君主權力的時代,成為了這幫人的領袖。
輝格黨是中產階級的代表,之所以有「輝格(Whigs)」這個帶貶義的名字是因為1640年長老會帶領著一群馬販子(whiggamores)前往愛丁堡反對國王。托利黨這個諢號最開始也是貶義,指保皇派的愛爾蘭追隨者,而後用於指代國王的支持者。輝格黨和托利黨之間互相爭鬥,但雙方都不想引發危機。因此,查理二世得以安穩地死在了自己床上,而且天主教徒詹姆士二世也得以在1685年繼承了哥哥的王位。詹姆士二世先是帶來了由天主教法國人率領的「常駐軍」,國家陷入了外國干預的危險之中,之後他又於1688年頒布了第二道《信教自由令》,並且下令所有的聖公會教堂都要誦讀這一法令,這一來,他就犯了大忌,只有最受歡迎的統治者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才能跨越這條理性的界限。7位主教拒絕服從國王的命令,被控犯下「煽動性誹謗」的罪名,上了法庭。法庭做出了「無罪」的宣判,獲得了眾人的交口稱讚。
很不湊巧,詹姆士偏偏在這個時候有了兒子,孩子的母親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來自摩德納-伊斯特家族的天主教徒瑪利亞。這就意味著王位將要傳給這個天主教徒男孩,而不是這個男孩的兩位新教徒姐姐瑪麗和安妮。就是普通人也免不了狐疑了。摩德納的瑪利亞年紀不小了,生不出小孩了呀!這都是陰謀!某個耶穌會的神父不知從哪裡找了個嬰兒塞給了王室,這樣英格蘭就有了天主教的君主,等等。看起來又要爆發內戰了。這時7位著名的人物,其中既有輝格黨人也有托利黨人寫了一封信給詹姆士長女瑪麗的丈夫,也就是威廉三世,荷蘭共和國的領袖。他們邀請威廉來英格蘭,替代極為不受歡迎的詹姆士二世。
1688年11月5日,威廉到了托貝,他不想岳父送命,於是幫助詹姆士二世安全逃到了法國。1689年1月22日,他召開了議會,同年2月13日,他和妻子瑪麗共同成為了英格蘭君主,挽救了這個國家的新教事業。
議會可不想繼續成為國王的顧問機構,他們充分利用了眼前的機會。1628年的《權利請願書》被人們從犄角旮旯翻了出來,接著又通過了第二部更為激進的《權利法案》,該法案要求英格蘭君主必須是聖公會信徒,而且按照該法案,國王沒有權利廢除或是允許某些特權公民違反某些法律。該法案規定,「如果沒有議會的同意,國王無權徵收稅款,無權維持軍隊」。這一來,在1689年,英格蘭就獲得了歐洲其他國家沒有的自由。
英格蘭威廉時期為人所銘記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這一偉大的自由政策。在他有生之年,英國率先發展出一種「責任」內閣制度。國王單槍匹馬當然是不可能統治一個國家的,他需要幾個信得過的顧問。都鐸王朝有自己由貴族和神職人員組成的王政廳,這一機構過於龐大,被限制為小型的「樞密院」。隨著時間的進程,這些顧問到皇宮的內閣里覲見國王就成了慣例,因此,他們就有了「內閣委員會」的稱呼,沒多久,就稱為「內閣」了。
同之前的英國君主一樣,威廉也是從各個黨派當中選出了自己的顧問。隨著議會的力量不斷壯大,他發現輝格黨人在下議院占有絕大多數的席位,憑藉托利黨人的幫助已經無法指揮國家政治了。於是他就打發了托利黨人,內閣完全由輝格黨人構成。幾年後,輝格黨人在下議院失利,國王秉著便利的原則,不得不在托利黨人中尋找支持。威廉死於1702年,他生前一直忙於同法國的路易作戰,無暇顧及英格蘭的政府。實際上,所有的重要事務都由他的內閣來處理。威廉的小姨子安妮於1702年繼位,情況繼續。安妮死於1714年,她生養了17個孩子,可都在她之前夭折了。王冠落到了漢諾瓦家族喬治一世的頭上,他的母親是蘇菲,詹姆士一世的孫女。
這位鄉下來的君主完全不懂英語,英格蘭錯綜複雜的政治體系簡直把他搞糊塗了。他聽任內閣處理所有的事務,根本就不參加內閣會議,原因就是他一句話都聽不懂,參加這種會議只能讓他感到無聊至極。就這樣,內閣就開始統治英格蘭和蘇格蘭(1707年,蘇格蘭的議會和英格蘭議會合併了),根本不用考慮這位國王,反正他經常都待在歐洲大陸。
在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統治期間,內閣都是些了不起的輝格黨人,其中羅伯特·沃波爾出任內閣成員長達21年的時間。最後,輝格黨人的領袖不僅成為了內閣的正式領導人,還是議會多數派人的首腦。喬治三世試圖從內閣手裡拿回處理政府實際事務的權力,結果一敗塗地,後來的君主再也不敢嘗試。從18世紀早期開始,英國就是代議制政府,由責任內閣處理國家事務。
沒錯,這個政府並沒有代表社會所有的階層。在當時,只有不到十二分之一的人有選舉權。但這就是現代代議制政府的基礎。權力就這樣悄無聲息,秩序井然地從國王手裡轉移到了數量不斷增加的大眾代表手中。此舉雖然沒有給英格蘭帶來太平盛世,但英國的確因此免受革命衝突之苦。18世紀和19世紀的歐洲大陸經歷了革命的洗禮,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