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女詩人
2024-10-04 16:48:18
作者: 蕭紅
——關於蕭紅
蕭紅,原名張迺瑩,筆名悄吟、田娣等,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文壇最負盛名的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於黑龍江呼蘭縣(現哈爾濱市呼蘭區),與張愛玲等並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蕭紅幼年喪母,1928就讀於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了「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對繪畫和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比較深。由於對封建家庭和包辦婚姻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幾經顛沛流離,因此而結識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了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2年與蕭軍同居,兩人結識了不少進步文人,並參加了宣傳反滿抗日活動。
1933年,蕭紅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1935年,蕭紅髮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魯迅為之作序,稱讚其所描寫的「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這部作品使蕭紅蜚聲文壇。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她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2年,蕭紅在香港病逝,時年僅三十一歲。
在短短八年的創作生涯中,蕭紅留下了六十萬字的文學財富,她的作品鄉土氣息濃烈,敘事風格細膩深刻、委婉動人,尤其是在小說文體上進行了很大的創新。海內外許多文學評論家認為,蕭紅以自己的女性之軀跋涉過漫長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視歷史,終於站到了與魯迅同一的高度,達到了同一種對歷史、文明以及國民靈魂的了悟。
在本套叢書的選編過程中,編者依照通行權威版本進行了認真的審校。由於年代的關係,作者在行文中的很多用法帶有漢語由古文向白話文轉變的痕跡。例如「底」和「的」的通用,「那」和「哪」的通用等等。為了尊重原著者、保持原作原貌,編者並未對這些表述進行改動,希望以此保留當時的時代痕跡與特色。